《P.E.T.怙恃效力锻炼理论篇》的读后感年夜全

《P.E.T.怙恃效力锻炼理论篇》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读后感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是一本由托马斯·戈登著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精选点评:

  ●是和《PET父母效能训练》一起看的,对理论进行了补充,也提供了更多的实例。感觉很有道理,期待实战效果。

  ●P.E.T训练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这本书集中了案例,重提了12种绊脚石。

  ●还不错,PET训练手册的补充。

  ●还行,多了大量案例。但是毕竟书是美国的,有些内容显得“离地”或者是不好理解吧。

  ●跑步的时候、下班走路回家的路上,用喜马拉雅听完的一本书,只记得一个关键词“积极倾听”

  ●制定让彼此舒服的规则

  ●有收获,不过不知道能不能很好地用起来,如果有效再加一星

  ●一般

  ●里面的我信息这部分还是挺有用的。虽然做一个中国人可能一下子很难接受和理解西方人的教育理念,不过很多观点还是挺有启发的。

  ●这是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极好的补充,翻译流畅,阅读了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也知道理论,但是用不出来,此书是非常必要的补充,也是作者在了解走访了大量参与了PET课程的家长后,对PET的补充。很赞!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读后感(一):一本不容错过的亲子沟通类好书

  这本书中搜集了美国一些家庭运用PET的实例,侧重于观察那些从PET课程中毕业的父母们如何在家庭中继续实践,有非常宝贵的指导意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赠送给拆书帮11本书,作为拆书家我得到了1本,读完后发现这本书还需要反复读,更需要在生活中实践。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读后感(二):欢迎咨询

  其实戈登爷爷说的话就是这么的有用!真正要做到的就是倾听!但是其实有很多家人光是看书是一头雾水不能真正的领悟到里面的知识的!所以还需要亲自上到工作坊里面这样子更加能快速的掌握到P.E..T.的正确功能!在深圳的小伙伴今年7月份可以过来参加咱微微辣的工作坊!一名接地气的女神,有两个孩子的宝妈!非常多的育儿经验! 欢迎前来咨询 13686446023 珊珊老师~ 谢谢大家~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读后感(三):制定了买零食的规则后,有惊喜

  托马斯·戈登博士,三次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在他的《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里说:如果父母们能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一件事,我希望是这件事:每次他们通过运用权力或权威强迫一个孩子去做某件事,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的自我责任感的机会。这是这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花了近50年的时间研究沟通模式,最想说的话!最近,我不强迫孩子,制定了孩子买零食的规则后,有了很多的惊喜。

  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儿子总是很想买些小食过嘴瘾,可是回家后就是饭点了,这时候吃小食会破坏正餐的食欲,但每次都拒绝孩子,又觉得对孩子不公平。有一次他要吃冰激凌,我同样以回家要吃饭就拒绝了,整整十分钟他就拉着我不让我走。不管满足还是拒绝让我的心里都非常的纠结,我不想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场景。

  我对孩子的吃零食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所以家里不储藏零食。孩子提出买零食,我就会带着他去附近的小商店买。我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很少吃零食,所以每次吃零食的经历都是一次特别幸福的回味。我一直觉得零食是孩子童年的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孩子能拒绝零食。

  但现在被称为“垃圾食品”的零食,是公认的不健康食物,少吃为妙。所以,我就是在孩子提出要吃零食的时候带他去买,我觉得少吃些,孩子的身体是有能力代谢的。慢慢的,我发现,孩子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要求我去买零食,我又不想每天去买,觉得这是个问题。

  我看过很多的育儿书,很多妈妈分享,她们一致认为零食毫无营养,大量添加剂,破坏孩子的身体健康,就完全制止孩子吃零食,当她们的孩子外出和别的小朋友玩是,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的孩子吃零食,流口水(是真的流口水),妈妈们就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个妈妈在书里分享:在孩子两岁之前,她杜绝孩子任何零食。有一次她把孩子放在隔壁邻居家和几个大孩子玩,她自己回家洗碗。等她洗好碗去接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垃圾桶里找零食吃,这个母亲内心被鞭抽了一样痛苦。原来是这几个大孩子戏弄她儿子,知道这小孩想吃零食,一路把零食撒到垃圾桶,就这样让她儿子捡着吃。

  她内心的痛不是因为大孩子的戏弄,而是自己的孩子对零食有多渴望,而自己又去强烈的控制,以至于垃圾桶里的也要翻找出来吃。那晚,他就带着孩子去超市买零食,让孩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她的儿子就这样吃了几天的零食,甚至连正餐都没有吃,她忍着内心的焦虑,几天之后,她儿子就对零食的热度下降,正餐饮食都变得正常。孩子的内心满足了,他知道零食是他想吃就有的。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位妈妈这样强大的心理,我做不到她这样。

  上周读完《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时,让我对孩子吃零食这个事有了新的灵感和启发。周日的时候,我跟孩子说,今天我们去超市,把下周要吃的零食买了,不过下个礼拜我就不准备买零食了,幼儿园放学了也不买零食了。孩子很开心,很赞同这个主意。

  去了超市,他很精准毫不犹豫的选了几样自己爱吃的零食。看着孩子从货架上拿零食,嘴巴里念着:“这是我爱吃的,这是我爱吃的”,我看到自己对孩子吃零食还是非常的控制,很少给他选择的权利。中间孩子还非常善解人意的问我说:“妈妈,我哪些零食是不能吃的,你要告诉我。”

  晚上回家后,我因为一点小事离开下,当时怕孩子没事做,随口说了下,你可以先吃点零食。等我回去,孩子问我:“妈妈,你刚才为什么叫我吃零食,不是说好了吗,这些零食是下个星期吃的!”我当时正是自叹不如,一旦给了我孩子选择和自己决定的机会,孩子就变的如此的自律,而恰恰是我先破坏规则。

  第二天早上起来,孩子马上跑去看零食。正当他准备打开一包薯片的时候,我开始干涉了:“你早上就要吃薯片?”孩子振振有词地说:“妈妈,我自己的零食,我自己知道什么时候吃!我只是先吃一片。”吃了几片后,就把零食收起来,决定把这些零食留着以后吃。

  下午幼儿园放学后,接了孩子出了校门,孩子习惯性的要买东西吃,我跟他说,昨天我们说好的,不再买零食了!孩子笑着说:“我忘记了!”然后愉快的跟我走了,我的心里好一阵子轻松。

  心理学家李雪说:在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自然形成让彼此都舒服的界限,这就是规则存在的本来意义,让大家都舒服。我看到了规则带个孩子的自由和我的自由。我也看到了,在规则下,孩子是如此的自律。现在这个规则还在实验阶段,我觉得以后还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比如一个星期买多少零食,是任凭孩子选呢,还是规定多少金额?还有吃零食的时间是交给孩子自己决定呢?还是规定某些时刻不能吃,特别是吃饭前?或者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要怎么处理等等?

  如果规则存在的意义是让大家都舒服,如果我不想剥夺孩子自律和自我责任感的机会,那么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要学习和孩子互相协商,划出一个让大家都舒服的界限,时时警惕自己运用权威控制孩子,强迫孩子!《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指出:通过强迫孩子做某事,永远不可能发展出合作精神。

  在家里,当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产生冲突的时候,希望孩子“听话”来配合自己,“听话”,如此简单暴力。根本不需要去看孩子的需求,只需要孩子满足父母的需求就好了。如果孩子的需求经常被忽略的话,要么变成大人眼中懂事的乖孩子,大人开心就好了,我想要什么不重要;要么为了满足自己变得叛逆,不顾及父母的需求,你都不满足我,我凭什么满足你。我想无论哪种孩子,都不能和父母发展出美好的合作关系和亲子关系。

  爱孩子不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我想,再有通天本领的父母也不可能能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所以,想要孩子自律负责,又有很好的合作和亲子关系,我们要学习去制定让彼此舒服的规则,这是父母成长的一门功课。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读后感(四):面对情绪爆发的孩子,不完美但真实的倾听过程

  故事有点长,孩子想吃零食,而我不同意,彼此有了激烈的情绪,对打。孩子的情绪得到接纳,最后找到了彼此都舒服的解决办法!

  昨天早上,孩子幼儿园举行六一游园活动,玩玩、吃吃、喝喝。到中午的时候肚子估计还是半饱的,中午吃了大概小半碗饭,没有吃菜,就去玩了。到了晚上,吃了小半碗饭,和一点菜,就去玩了!

  看到这个情况,孩子的爷爷奶奶心里就挂不住了。奶奶开始唠叨是自己做的菜孩子不喜欢吃,纠结到底要买什么菜。平时桌上摆了7-9个菜,而且只有三大一小吃,我跟婆婆说过,菜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为孩子准备别的了,可她不这么认为,她认为需要为孩子准备一些专门给孩子吃的菜。爷爷因为担心开始讲道理摆事实,不吃饭,不会长大,没有力气云云。

  我在心里其实是信任孩子的,我认为孩子不吃饭肯定有一些缘由,可能是身体在调整清理,那么孩子会选择少进食,也可能是吃了零食,破坏了他的食欲(我心里更多的是认同这一点),也可能是桌上虽然这么多菜,可孩子都不喜欢,也可能是他不喜欢吃饭的餐桌气氛,但事实是什么我不知道。

  如果我不知道这些缘由,而去逼孩子吃饭,要么会造成孩子反抗,“我已经吃饱了,不想吃了,干嘛逼我吃!”或者孩子不信任我,“我都说吃饱了,不吃了,你还叫我吃,你不信任我吃饱了!”也可能孩子屈从了,但他失去了力量,“我不想吃了,妈妈还叫我吃,我没有力量坚持我自己。”

  我选择了沉默,等下和孩子谈谈。可是我内心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因为我觉得公婆会为我贴上这样一个“不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纵容孩子”的标签。我的压力来自与别人对我的评价,也就是说我在乎的是一个评价,一个在别人眼里我做的对与不对,好于不好的评价。如果一个“不关心孩子健康,纵容孩子”的标签贴在我身上,说明我自己做的不好,不对,这会让自己感觉自己是多么的糟糕,多么的没用。然而面对自己糟糕、没用的感觉会让自己更糟糕,如果是无意识的,这些感觉就化为愤怒,喷向别人,这样自己至少会舒服一些!然而此刻,我还是有意识的。

  吃了饭后的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合适的时间和孩子谈这件事情。直到晚上7点多的时候,孩子提出要去买零食吃。我告诉孩子,我今天不想买零食,并把最近他最近吃饭的情况跟他说了一遍,还跟孩子说:“我觉得是因为我最近买零食给你吃多了,导致你吃饭胃口变差,这样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我很有压力,所以今天我不想再买零食了。”孩子没有告诉我他为什么吃饭吃的少(小半碗),但因为我不能答应他买零食,有了激烈的情绪。我知道我必须采用《P.E.T.父母效能训练》里的积极倾听技巧去倾听孩子。面对孩子激烈的情绪,我内心依旧非常的平和,稳定。

  过了两三分钟孩子,孩子因为愤怒开始打起我来了,我握住孩子的手,不允许他打我,但他还是拼命的要打我,一拳揍在我的肚子上,突然我的火一下子就曾上来,开始用拳头揍孩子的屁股,孩子因为我对他的攻击,哭得更凶了,也要打我,我阻止他,他不停的大声哭啊,不停要来打我,咬我,我觉得那刻自己的忍耐力到了极限,把坐在我怀里的孩子扔到了床上,孩子碰到床的那刻,我看到了孩子脸上明显的惊恐。我意识到此刻,我必须和孩子分开一下,因为孩子打我的那一拳,已经换出了我内在的伤痛,而我把这个伤痛投射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是无辜的,我不想他因为我的投射而受到伤害。我告诉孩子我们两个需要分开一下,妈妈需要安静一下。那刻我真的需要安静下,平复一下自己的愤怒。而孩子此刻极度需要倾听,我不可能做到我在愤怒的时候还能倾听孩子。孩子拉着我的衣服,抱着我的脚,愤怒绝望中的孩子这时候绝不允许自己的妈妈离开,因为妈妈的离开,意味着他被妈妈抛弃。我意识到这点,也不再勉强自己一个人去安静。

  也许是因为我提出要安静,我自己的情绪也变得缓和起来。我抱起孩子,坐在那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内在伤痛经由孩子的行为而唤起。孩子在我怀里依旧哭泣,试图再打我,但我也感觉到了他在控制自己的行为。我告诉孩子,我真的很讨厌被人打,然后说了一点别人打我的时候,我心里的感受,我说的比较表浅。我不想说内在比较深沉的一些感受,害怕会引发孩子的恐惧。我有些顾虑,是因为我认为如果我把我内在最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孩子承受不住,或者他会去承担我的痛苦。我不想这样子,我知道,这些痛苦只有自己才能自我疗愈。(我现在依旧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顾虑。)

  过了好几分钟,大概五、六分钟或10来分钟,我感觉自己又可以像个空的容器一样(是我内心真的有这种空的感觉),去接纳孩子,倾听孩子了。孩子还在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可能感觉到我的态度变了,他开始大声哭起来,嘴里不停的重复着:“快去买那,快去买那”(这句话,整个晚上估计重复了一两百次)。我去反馈他,“真的好想吃那些零食,吃不到心里急死了!”“妈妈不给你买零食,你心里很生气!”“想吃的零食吃不到,心里很失望!”"真的好想马上去买啊!”

  我试图进入孩子的感受,并把它说出来,但似乎见不到什么效果。不过我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坚持:“妈妈今天不同意给你买零食!”每过一小会儿,我就回馈孩子一次,但孩子只是说“快去买那”,可见这些反馈都不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我注意到孩子瞄了下,掉在地上的闹钟,然后说:“快去买那,都八点半了,快要来不及了!”(当时,我还奇怪,孩子怎么看得懂闹钟)我坚持告诉孩子:“今天妈妈不买零食!”孩子继续哭啊,喊啊,过了一会而说:“你不给我买,我叫爷爷奶奶给我买!”我说:“妈妈不会同意爷爷奶奶给你买零食!”

  孩子离开我的怀里,去找爷爷奶奶,我没有拦着他,他到了楼梯口,在那里停住里,犹豫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坐到我的怀里继续哭,嘴里说着“快去买那,快去买那!”我说“真的好想吃啊,真的好想吃啊!” 过了几分钟,又说要去找爷爷奶奶,去了楼梯口,在那里犹豫了一会儿,又回到我坏里。

  然后慢慢得,哭声也变弱了,这时候,他提出要喝水,但是一定要我抱着,我带他去倒水喝,看到了一只黄瓜,问他要不要吃黄瓜,孩子回答:“要”。当孩子回答要的时候,我知道孩子已经跟我重新产生了连接,不再是一直呆在自己的情绪里。喝了几口水后,我把孩子放到床上,他自己就躺了下去,心情看起来还是很低落。我对他说:“吃不到零食,心里很委屈!”估计是听到“委屈”这个一词,孩子“哇”的一声又哭了,听那哭声,那真的是委屈的哭着。哭了半分钟,提出要看书了,就是绘本。我说,那我们来看花格子大象吧。

  我拿出花格子大象的绘本,等他过来一起看,看他还是没有心情,我说“你心里还是觉得很委屈!”孩子又“哇”的一声委屈的哭了。大概哭了半分钟,我开始讲花格子大象的故事,孩子被吸引了过来,我们就一起看了,看到书里搞笑的部分,开始哈哈大笑起来。

  看好了一本,他说自己要吃黄瓜了,我找来削刀想要帮他削,但是我惊喜的听到孩子说:“妈妈,我自己来削吧!”他以前从来没有用削刀削过水果(孩子不到5周岁),我把削刀递给孩子,然后他一边削,一边说:妈妈,这些皮留着给你做环保酵素吧!”因为我最近在尝试做环保酵素,需要一些瓜果皮,没想到孩子记在心里,现在还主动提出保留好这些材料,当时心里非常的感动。

  洗澡时间到了,孩子问我:“妈妈,我今天要不要洗澡?”我说:“你不想洗澡!”(从以往的经验,我很快明白了孩子的想法)孩子:“恩(是的),妈妈,我今天要不要洗澡?”我说:“想不想洗澡,你自己决定,不过,如果你不洗澡,睡觉的时候你挨着我,黏糊糊的我很难受。”(之前,很多次,我告诉过孩子,夏天,两个人皮肤黏糊糊的挨着,我很难受,我不喜欢这样)孩子考虑了几秒钟,那好吧,我洗澡。

  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让我给他讲小时候的故事,老娘前几个月的时候,已经把我小时候能想到的故事,都讲了。不过,孩子每次有完没完的让我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我还真能从记忆里重拾一些新的零碎。我给他讲了我小时候,大年二十四拜灶神的故事,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孩子在一年当中,那一天能吃到最多零食的幸福的故事。

  第二天早上醒来,孩子一开口就提出要去买零食,他要的零食是:山楂,凉粉,和一瓶矿泉水。我还是坚持告诉孩子,早上我不买零食,并对孩子说,妈妈不反对孩子吃零食,妈妈小时候也很想吃零食,吃到零食觉得特别的幸福,可是,妈妈不想孩子吃零食影响到吃饭的胃口,还有,零食好吃,但是吃多了,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说,那我们买过来,晚上吃。我说:"好,晚上吃了晚饭后,过了一会儿吃,都没有问题!”然后我想到,孩子这么想吃,就说“矿泉水,可以带到幼儿园当水喝(平时是,自己带水壶装水喝)”孩子反对了我的建议。然后我想了想,山楂是不会影响食欲的,还会促进食欲,就说:“山楂,幼儿园放学了可以先吃些。”孩子想了想说:“那我就先吃一个!”

  带孩子到商店门口,发现店门还没有开,孩子问我:“妈妈,现在几点钟了?”我说:“不到7点半!”我本来想马上给出建议说,既然店门还没有开,那就晚上来买吧。好在我让自己闭嘴,我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我和孩子在那里停了一会儿,其实,我是给孩子时间思考,决定,既然门关着,买不了,那要怎么办!感谢我明智的等待,十几秒钟后,孩子说:“妈妈,那我们晚上过来买吧,或者你买了,留着晚上吃!”我说:“好,那我买了,留着晚上吃!”然后,我带着孩子吃了早餐,送他到幼儿园!(孩子自己决定,还是父母给孩子做决定所带给孩子的内在力量天然之别)

  现在,我来梳理下这件事情,孩子因为吃不到零食,产生激烈情绪,情绪稳定,最后得出解决办法的过程。虽然,我力求仔细描述,但是,真的只有当事人知道个中的感受。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在努力实践《P.E.T.父母效能训练》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倾听,我有了情绪,发送我—信息,最后找到共赢的方法。孩子在自己的情绪得到表达后,被接纳后,我感觉到他心里的某个层面马上成长了,所带出的行为是:主动削黄瓜皮,主动考虑我的需求,也就是主动帮我留着黄瓜皮给我做酵素,那是我的需要。最后找到的解决办法,是我们都可以接受的,这就是一个共赢的办法!当然,我做的并不完美,我因为自己的内在情绪被促发,而打了孩子。以及,自己内在依然有很多的纠结,我处理的到底对还是不对。

  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心里有了情绪,这是自然的。情绪没有对错,不管是悲伤,生气,害怕,恐惧,嫉妒,羞耻都需要被接纳。情绪是流动的,它流经自己的身体,如果是被接纳的,就是允许它流动,他会从身体流走,不会卡在心里。(孩子的情绪得到接纳后,他变得非常合作有同理心)。如果情绪不被接纳,那就是不允许他流经身体,那么就卡在心里,如果以后外在的一些行为,言语触发了这个情绪,他会从心里重新出来,想要重新被接纳,重新流动。(譬如我因为孩子打了我,触发了我之前留在心底的情绪)。

  但是,不是孩子所有行为都被允许的。我不允许孩子打我,在那个时刻我不允许孩子吃再次零食。所以我陪伴孩子,让孩子的情绪流动,但我也有自己的需求,所以我不赞同他所有的行为。这就是我理解的爱与规则。

  但即使是我明白了什么是爱与规则,也不是我次次都把握了一个完美的度。很多时候,我做不到接纳孩子,只因为我本身陷入了一些麻烦,困难,无助中。我给孩子立规则,反而是我经常违反规则,好在自己经常,觉察,反思,去接纳这样的自己。

  好在《P.E.T.父母效能训练》里,有一套完整的技巧和方法,去支持自己做一个真实的父母,而非完美的父母。我想告诉孩子:妈妈,不是完美的,我做不到事事都能满足你,我知道打人是不对的,但是我还是打了你,其实打了你,妈妈的内心非常的羞耻。甚至,我生命的另一个维度感觉到,我只有经由接纳那个打了你而感觉非常羞耻的自己,生命才会变的更加完整。不过,无论我怎样对你,你都无条件的接纳了我,我看到了,你对我无条件的爱。你的爱一直是我成长的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