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讨读后感摘抄

翻译研讨读后感摘抄

2020-10-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翻译研究 读后感 

  《翻译研究》是一本由思果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翻译研究》精选点评:

  ●首先是挺好读的,一方面一方面分得很清楚;其次确实讲到了点子上,有大量的例子来帮助理解;然后因为真的读过不少差劲的翻译,但是有时候作为读者会误以为是自己理解和知识面的原因,所以看到书里提到的这些问题才发现确实有的译本让人如同嚼蜡一般是译者的中文能力实在太糟糕了;最后这本书不长,但是不管是入门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译者都可以读一读,还是挺有用的,也算是开阔新的思路。

  ●一些思果先生当年觉得别扭的句子现在已经被接受了,还有些别扭的译法,到如今依然别扭。这是一本说翻译的书,也是一本说中文的书,对文字,我应该是守旧派,文字应该进步得更慢一些,才好体现文化的原味。但白话文实在是太年轻了,尤其是又经历过大的动荡,再加没什么语法体系,想要不受外语的影响实在不大现实。这书缺点也挺明显的,文风有些啰嗦,而且不太成体系,有时各个章节总在重复同一件事,出版前再整理一下就好了。部分观点陈旧是文字进化的结果,不能算缺点

  ●“中文这么说吗?”“切不可译字,要译意,译情,译气势,译作者用心处。”

  ●应该叫《翻译杂谈》

  ●暴击,我的中文可能不及格。

  ●翻译也好,撰稿也好,码字的人都要看。

  ●看了好多天,想起来就看一点点。很多细节问题很给人启发,从头做一遍笔记可能好一点,不然过段时间印象大概就浅了。这是本散文,还蛮好读下去的,也确实蛮有年代感的。以前算错误的一些话现在已经普及了。翻译评改那章还有点没看完,再慢慢看吧。

  ●重点:1.英译中,一定要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读起来一定要像话;2.英文的words和中文的词语不一一对应(翻译的大多数情况),词与词不像公式,在字词上尤其要多动脑;3.思果举例受英文翻译影响,译者或者写作者用的英文对应的中文字词,抒了情,也达了意,既有趣又点醒人

  ●这本书算是比较片面、比较过时的翻译研究吧,一来只涉及文学类,覆盖片面,二来范文本身就不好,价值不大。作者把严复的信达雅改为信达贴,倒也不是大问题,但书中大量列举鲁迅兄弟的译文作为范例,这就让人头大了,鲁迅的中文是出了名的难读,他弟弟周作人更甚。所以这本书放在80年前也许是一本经典,放到今天只能说过时了。

  ●武峰写过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真的跟这本不能比,所谓学问还是得一点点的花时间来磨。

  《翻译研究》读后感(一):请说中国话

  去年11月参加翻译集训时,国际关系学院的教员极力推荐思果先生的《翻译研究》、《翻译新究》两本著作。回头找书时发现并不好买,时间一长读书的兴致就索然淡然了。今年世界读书日豆瓣搞活动,偶然发现理想国再版了两本书,又惊又喜,立马买下。

  全书通读下来,其实思果先生就想说一个事儿:『请说中国话。』他在书中变着法儿地强调,比如:

  『我们凭什么评论文章呢?凭两样:一是普通话,或是一般中国人说的话;一是中国人写的文章。』

  『译文要像中文。』

  『我是主张翻译要像中文的人。』

  思果先生很像一位絮叨又负责的中学语文老师,每天兢兢业业地给我们批改作业的那种,告诉我们这个白勺『的』要去掉,『们』这个字不要滥用,英文冠词并不一定对应着『一个』,『sensusous是好的,sensual是坏的』等等。

  这让我想起中学有段时间学修改病句,看啥句子都有病,写啥句子都别扭。那段时间我还落下了一个后遗症,那就是一个好好的句子放在我手里,我硬是能给它看出问题,改上一改。那种感觉在看思果先生的例句时又回来了。我倾向于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的特点,有的人生性豪爽,说话也干脆利索,喜欢用简短的单音词,有的人说话爱掉书袋,又有的人喜欢用网络语言,这就造成,你认为的『中国话』不是我认为的『中国话』,我认为的『中国话』不是你认为的『中国话』,『中国话』的标准变模糊了。这本书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最先在台湾出版的,那时的中国话、台湾的中国话,当然和现在的、大陆的中国话有很大不同了。思果先生承认:『文字是活的,总在变。』但随后他接着说:『一国文字有它的特点,不能乱变。』什么叫乱变呢?没人说得明白。

  举几个例子:

  76页,『几十种新糖果上市。店家把它们拿出来推销......』(删『们』字,最好改成『店家拿了出来』......)

  124页,还有『河岸』这个词似乎是没有的,岸就是『岸』。

  131页,妻子去看丈夫,那个visit不是『访问』,而是『会晤』『会面』。

  131页,visitor不该用『访客』,『访客』是动词加名词。这个字就是『客人』。

  142页,我们中国人一向不说『有理由相信』的。『我相信』『我的确相信』都可以。

  第一例,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用『它们』;第二例,我们应该都赞成可以用『河岸』,苏童还著有长篇小说《河岸》;第三例,『会晤』怎么能用在夫妻间呢?又不是国家领导人。第四例,『访客』为什么不可以当成名词用呢?第五例,习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讲话时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会更好。』这个用法,也没人觉得毛病。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指责思果先生太过因循守旧,执念于『语言的纯净』(思果语),而是想说明时过境迁,语言环境、语言交际主体和对象有所变化,有些病句、病词也就『不治自愈』了。

  当然了,思果先生的戒尺应该打在很多人手心上。他认为翻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只有技术的部分能教,而艺术不能,因此通本书不提文学,只讲文法,针对的绝大部分是『畸形欧化的种种病态』(余光中语),是必须治疗的,甚至是要动手术的。最后几章的《翻译评改》部分极费心思,原来已经出版的翻译作品中也是漏洞百出,不少译者大概『身在错中不知错』,读了之后既充满信心(原来专业翻译也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又心惊胆战(连专业翻译都会犯错,何况是我)。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减少错误呢?我想来想去,就用『瞻前顾后』来概括吧。这涵盖了思果先生的几个观点:

  一是,翻译时不可字对字、词对词,甚至有时候句对句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做翻译时,翻译一句要前后都读过。

  二是,翻译成中文后要反复读,多品味几次,看看读着顺不顺,是不是我们普通人讲的中文。

  三是,杜绝明显的语病,比如『这是一种昂贵但十分有效的一种新药』,这种句子看似错得低级,但屡见不鲜,必须多看两眼才能发现。

  《翻译研究》读后感(二):我们需要“翻译腔”

  谈到翻译,就免不了翻译腔的问题。一提到翻译腔,仿佛人人都巴不得“得而诛之”。

  但我要说,我们需要“翻译腔”。因为现代汉语还太年轻,需要从其它语言吸收新的构词、句法和用语。

  包括这本书在内,很多讲翻译的书都要求翻译“说人话”。这种“人话”,有时候可能抠到过分的程度了。

  比如,第 9 页举例两位教授的谈话,“Well, I'll be there.” 满足信、达的译文是“好了,到时我在那里等你。”而满足信、达、贴的译文是“就这么说吧,我到时在那里恭候。”为什么贴?因为这样说符合教授的“人设”。但我总觉得未免太迂。

  其实,所谓“像中国人说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件事情,各地有各地的说法。如果方言不算,用普通话代表,那普通话的说法又从哪里来?北方方言、甚至北京方言?可是连老舍的小说都被“找茬”了。古典白话小说?恐怕太追本溯源。我之前看贾平凹的小说,觉得有些句子也很“翻译腔”,是他被“污染”了吗?我觉得应该是我们对翻译腔太敏感了,以至于不符合自己表达习惯的句子,都怀疑是翻译腔。其实中国人说话的方式很多。只有丰富的表达方式,才能撑起汉语的“博大精深”。一味强调“中国话”,反而有点千篇一律,就像现在围棋开局都模仿 AI,太刻意了。

  因此,翻译腔带来新的表达方式,未必不是好事。以第 14 页的例子为例:Only a fool would underestimate you.作者说,翻译成“只有蠢人才低估你”“就太不像中国话了”,而他改译为:谁要看轻你就蠢了。(用更“现代”一点的说法,可以改成“傻子才小看你”,“谁小看你,谁就傻/谁就是蠢材”。)

  在我看来,这两句其实不分伯仲。“傻子才小看你”这么经济的表达,为什么不能引入呢?这让我想到另一句话:不能同意更多。对,这句话如果作为书面语,看起来确实还很别扭,但不失为一种新颖的表达。其实它已经有一些更舒服的变种:简直不能更好。

  又如书中对“它们”的批评,恐怕已经过时。如第 75~76 页的例子:

  1. 这些海底生物虽然令人惊奇,但是它们的细胞……(可直接省去“它们的”,或省去“们”。)

  2. 把这些狗赶出去,免得它们弄脏客厅。(可删“它们”。)

  3. 看看鱼,喂喂它们。(把“它们”改为“鱼”。)

  4. 三只老虎都走上岗来,过了一会,它们便分散开了。(删去“它们”。)[下略]

  作者说“这些‘它们’都不是中文,如果别人说起,你一定听不懂。”确实,有些“它们”可以删掉。但是删掉后再读,久了让人有些累。为什么?你要时刻记得前面出现的人物或动物,然后判断后面的动作是谁做的,很有读文言人物传记的感觉。“们”其实还有提高汉语精确性的作用。比如上面第一句如果删去“们”,我们恐怕就要想一想,这个“它”是前面“那些”生物里的哪一种。(而在不要求精确或已经明确是复数的情况下,就不需要“们”。比如:专家认为;台下观众热烈鼓掌;到访嘉宾共有五位。)当然,有些字是可以删的,比如“的”“了”,因为它们没有什么含义(对不起,我又用了“它们”)。不过,过分抠字,也有点让人难受,不是每个人都叫海明威。

  除了“们”,很多人深恶痛绝的“XX性”“XX度”“XX者”也不应一概杜绝。确实,“精度高”“气密性好”等可以直接说“很精密/很精准”“不漏气/密封效果好”,但是,同样也是这么几个字,为什么就要嫌“XX性”“XX度”“XX者”不好呢?而且,这类词往往是专业术语,比日常的“中国话”更精确。专门有这一类构词分工,反而是好事。(一个例子,第 117 页,素食主义者,作者认为可以说成“吃长素的”,或“吃素的”。像这种汉语里没有固有说法的概念,不如套用外语构词,而且整齐划一,触类旁通。)

  类似的还有比较级。试看第 143 页的例子:He has got a better job. 作者说“我们的说法是‘他找到了一个好事’”,因为我们不喜欢“比较”。现在已经不见得如此了。

  汉语如果能从“翻译腔”中学到精确,不也是好事吗?

  其实,从这本书里举的很多例子,我们都能看到“翻译腔”已经在汉语中留下了很多有用的表达。如第 127 关于“维修”“取代”的讨论(作者不认同这两个缩写)。第 144 页:We will move them to a new place. 作者说“new” 不是“新”。但“他不太适应这个新的城市、新的环境”这句话,恐怕很少人会觉得不是地道的汉语。第 161 页,“这种价格一般消费者都能接受”也“不是中文”。第 191 页“我历来看到的最能干的人”作者改为“这样能干的人,我还是第一次/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恐怕现在有些人会觉得作者的改译像轻小说体。)等等。

  作者也说了(第 107 页),白话文还是小孩子,时常要借重文言。还说(120 页),一味反对欧化是不对的,人家好的地方要学人家。总结一下,好的地方有哪些?一、好的表达。确实,有些翻译“定式”很糟糕,如见到 so...that 就翻成“是如此……以至于”(我至今没搞懂这个“以至于”是哪里来的),但经济的表达,为什么不能“拿来主义”一下呢?二、新的词汇,分工更精确。尤其现在信息爆炸,新概念层出不穷,该舶来的还是得舶来。

  所以,对“翻译腔”择善而从,不亦宜乎?

  《翻译研究》读后感(三):读家教练Ⅱ级

  【第九季】#树读二进制# 0/禅熵:无期望的爱所有·无条件的爱自己 1/玩熵:毫不费力的作为·轻而易举的富足 D70/90 (读家教练:97/105 童心塑造者·翻夹摘评播 30+57/249本○|●帝师私教:尊童为师·书香世家 5887-5896/25000本终身阅读长征) 252-261/1800 《翻译研究》思果 全书字数:215千字 速标时长:10分钟(23040字/分钟) 心读指数:★★★★★ 定价:56元 〖树摘〗 Ⅰ.定见 董桥 英文中译 韵文译诗 稳定 想象力 敏感 索引 童谣 治学 连接 装配 Ⅱ.定位 ·思果爱说他没有上过正规学堂受过正规教育,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实在好,比名门高徒还要好。……我做翻译的那些年,案头长年供奉韩迪厚和思果的翻译论著,“当”字“被”字“地”字时刻视为禁忌,深恐错手一用,两位前辈鼻孔朝天嗤笑一声:“这是人话吗?”——董桥 Yet malice never was his aim; He lashed the vice,but spared the name; No individual could resent, Where thousands equally were meant; His satire points at no defect, But what all mortals may correct... —Jonathan Swift(1667-1745) Ⅲ.定义 ·中译的毛病,正是英文的特点,“他是如此的愤怒,以致脸都白了”“做一次努力”“对他进行劝告”“丈夫和妻子”,等等,是有毛病的或不妥的中译,但这些句型,句法的英文,却正是标准英文。 Ⅳ.定向 ·这本书如果不谈英诗中译,似乎就不完整,我其实不想谈,就和我不想谈中文英译一样,为什么不想谈呢?第一,诗不可译,我看了许多诗的译文,不是抛开原诗另外创作,就是一无所有,第二,译诗好比天马行空,毫无轨迹可寻,是不可以教的。 诗该用韵文译还是用散文译?Arnold认为散文译出来的诗仍然可以富有诗意,但也有许多大批评家Tomas Carlyle认为,诗如果没有节奏,就不成其为诗,不过只有善写诗的人才能译诗,这一点是绝对不错的。 译诗不是把文字译成另一种文字,而是把诗译成诗,而诗又是非常淡的一种文字,倒进另一种文字的时候,会全都蒸发光的,如果不加进新的酒,剩下的就只有糟粕了。 如果译出了意思,而没有表达出原诗音调的动人,就等于没有译。 ·把英文译成中文的基本条件 1,能用中文写作 2,懂得英文 翻译的人应该什么书都读,这句话太不实际,但实情就是这样。英文书如童谣,民歌,连环图书,当然小说,诗歌,政论,散文都要看,一句英文读起来没头没脑,和上下文也毫无关系,常常是童谣里的,那一句虽然和上下文无关,但和童谣里的下一句有密切关系,这是很难应付的,因为除了在外国念幼儿园或小学的,谁也不敢说他会背童谣,碰到这样一句,赶快查一本Dictionary of Quotations的索引,如果运气好,你可以找到那下一句。 3,有点治学训练 译者的常识,学识越丰富越好 4,对文字的敏感 译者要有对文字的敏感,他要懂得作者在每个字眼,段落上的用心,他要预先感到读者对他译文的反应。 译者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向人请教,多练习,然后才谈得上有敏感 5,想象力 6,勤劳精细 Ⅴ.定性 ·欧化的中文最叫人不能下咽,虽然天天吃不干净,难下咽的菜,但吃多了也就不觉得了,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厨子总不能说:“你吃不惯吗?菜总是这样做的,你吃多了就习惯了。”他的职务和责任是把生的原料洗干净,调好味,煮得恰到火候。 我是主张翻译要像中文的人,不过我不得不承认,我之所谓中文,已经不是我祖父的,甚至不是我父亲一辈的中文,我写不出海禁未开以前的中文。 我们现在一般都能看懂汉唐的文章,不能不归功于中国文字的稳定,拿英文来说,800年前的书只有专门学过古代英语的人才能读得懂。 Ⅵ.定量 ·关于英文字,我们翻译的毛病是抱定一个字一个译法,照字填入译文,遇到begin就一定是开始,expect一定是期待,through一定是经过,其实全不是这样。 ·温庭筠《商山早行》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意思明显而文法上最不连接的例子,英文诗当然也不像散文一样连接,如今人Edmund Blunden在Half A Century里: Sweet this morning incense,kind The flood of sun and sound of bees…. 诗里面也略去了主动词,系动词be和连接词and。不过英文散文里许多地方要连接,中文却可以不连,不连只是文法上如此,意义上仍然连接。 至于长的句子,整句就是一条链子,有许多环连接起来的,而中文却像一块一块的糕饼,零零碎碎放在一堆,译者如果不明白这个主要的分别,译起英文来,可能句子太长,念不断,因此译不好。 不过文章有连续性,有某种上文,才有某种下文。翻译的人为了结构上合乎中文,必须把原文拆散,重新装配。 〖树评〗 《英子树译:英文汉化,类比飞跃,如虎添翼,韵文译诗》 Yet malice never was his aim; He lashed the vice,but spared the name; No individual could resent, Where thousands equally were meant; His satire points at no defect, But what all mortals may correct... —Jonathan Swift(1667-1745) ○ 机器翻译: 然而恶意从来不是他的目标; 他鞭笞了罪恶,但没有提到它的名字; 没有人会怨恨, 数以千计的意思是平等的; 他的讽刺没有任何缺点, 但是所有凡人都可能纠正的... ● 英子树译: Yet malice never was his aim; 知善知恶,良知良能 He lashed the vice,but spared the name; 为善去恶,格物致知 No individual could resent, 有善有恶,意之自动 Where thousands equally were meant; 无善无恶,心之体用 His satire points at no defect,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ut what all mortals may correct...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机器返译: Knowing good and evil, knowing good and good Go to evil for good, and give knowledge to things. There are good and evil, and the meaning is automatic There is no good or evil, and the body of the heart is used Every man has his faults. Once a wicked man has known his crime, and has resolved to mend it, he will soon be a good man.

  《翻译研究》读后感(四):余光中:如不遏制它,中国文坛恐没有一寸净土了

  变通的艺术

  文:余光中

  《翻译研究》导读

《翻译研究》,思果著,2018年3月,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

  “东是东,西是西,东西永古不相期!”诗人吉卜林早就说过。很少人相信他这句话,至少做翻译工作的人,不相信东方和西方不能在翻译里相遇。调侃翻译的妙语很多。有人说:“翻译即叛逆。”有人说:“翻译是出卖原诗。”有人说:“翻译如女人,忠者不美,美者不忠。”

  我则认为,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譬如英文译成中文,既不许西风压倒东风,变成洋腔调的中文,也不许东风压倒西风,变成油腔滑调的中文,则东西之间势必相互妥协,以求“两全之计”。至于妥协到什么程度,以及哪一方应该多让一步,神而明之,变通之道,就要看每一位译者自己的修养了。

  翻译既然是移花接木、代人作嫁的事情,翻译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难与作家相提并论。早在17世纪,大诗人德莱顿就曾经指出,对翻译这么一大门学问,世人的赞美和鼓励实在太少了。主要的原因,是译者笼罩在原作者的阴影之中,译好了,光荣归于原作,译坏了呢,罪在译者。除了有能力也有时间去参照原文逐一研读的少数专家之外,一般读者是无由欣赏的。

  如果说,原作者是神灵,则译者就是巫师,任务是把神的话传给人。翻译的妙旨,就在这里:那句话虽然是神谕,要传给凡人时,多多少少还要用人的方式委婉点出,否则那神谕仍留在云里雾里,高不可攀。

  译者介于神人之间,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真是“左右为巫难”。读者只能面对译者,透过译者的口吻,去想象原作者的意境。翻译,实在是一种信不信由你的“一面之词”。

  有趣的是,这“一面之词”在读者和译者看来,却不尽相同,读者眼中的“一面之词”的确只有一面,只有中文的一面。译者眼中的“一面之词”却有两面:正面中文,反面是外文。如果正面如此如此不妥,那是因为反面如彼如彼的关系。

  一般译者不会发现自己的“一面之词”有什么难解、累赘甚或不通的地方,就因为他们“知己知彼”,中文的罪过自有外文来为它解嘲。苦就苦在广大的读者只能“知己”,不能“知彼”;译者对“神话”领略了多少,他们无从判断,他们能做的事,只在辨别译者讲的话像不像“人话”。

  这就牵涉到翻译上久持不下的一个争端了。一派译者认为译文应该像创作一样自然,另一派译者则相反,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应该像翻译。

  第二派译者认为,既然是外国作品,就应该有点外国风味,而且所谓翻译,不但要保存原作的思想,也应该保存原作的形式,何况在精练如诗的作品之中,思想根本不能遗形式而独立。如果要朱丽叶谈吐像林黛玉,何不干脆去读《红楼梦》?有人把弥尔顿的诗译成小调,也有人把萨克雷的小说译成京片子。这种译文读起来固然“流畅”,可是原味尽失,“雅”而不信,等于未译。

  第一派译者则认为,“精确”固然是翻译的一大美德,但是竟要牺牲“通顺”去追求,代价就太大了。例如下面这句英文:

Don't cough more than you can help

  要保持“精确”,就得译成“不要比你能忍的咳得更多”,甚至“不要咳得多于你能不咳的”。

  可是这样的话像话吗?事实上,这句英文只是说:“能不咳,就不咳。”在坚守“精确”的原则下,译者应该常常自问:“中国人会这样说吗?”如果中国人不这样说,译者至少应该追问自己:“我这样说,一般中国人,一般不懂外文的中国人,能不能理解?”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译者就必须另谋出路了。

  译者追求“精确”,原意是要译文更接近原文,可是不“通顺”的译文令人根本读不下去,怎能接近原文呢?不“通顺”的“精确”,在文法和修辞上已经是一种病态。要用病态的译文来表达常态的原文,是不可能的。

2.

  理论上说来,好的译文给译文读者的感觉,应该像原文给原文读者的感觉。如果原文是清畅的,则不够清畅的译文,无论译得多么“精确”,对原文说来仍是“不忠”,而“不忠”与“精确”恰恰相反。

  为了“精确”不惜牺牲其他美德,这种译者,在潜意识里认为外文优于中文,因为外文比中文“精确”。这种译者面对“优越”而“精确”的外文,诚惶诚恐,亦步亦趋,深恐译漏了一个冠词、代名词、复数、被动的语气,或是调换了名词和动词的位置。比起英文来,中文似乎不够“精确”,不是这里漏掉“一个”,便是那里漏掉“他的”。

  例如中文说“军人应该忠于国家”,用英文说,就成了A soldier should be loyal to his country。如果要这类精确主义的译者再译成中文,一定变成“一个军人应该忠于他的国家”。增加了“一个”和“他的”两个修饰语,表面上看来,似乎更精确了,事实上一点意义也没有。这便是思果先生所谓的“译字”而非“译句”。

  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些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每一个不幸的家庭却有它自己的不幸。

  恍惚一看,译文好像比统计报告还要“精确”,事实上这样的累赘毫无效果。前半句中,“一些”和“全都”不但重复,而且接不上头,因为“一些”往往仅指部分,而“全都”是指整体。通常我们不说“一些……全都……”而说“所有……全都……”。事实上,即使“所有……全都……”的句法,也是辞费。

  后半句中,“每一个”和“它自己”也重叠得可厌。托尔斯泰的警句,如果改译成“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省去九个字,不但无损文意,抑且更像格言。

  下面是一个较长的例子:

你继续读下去,因为他已答应你一个“奇妙的”故事。作这么大胆的一个许诺是需要一位极有自信心的长篇小说家的。但狄更斯却确信他能兑现,而这种确信,这种自信,就即时被转移到读者的身上。你在开头的几行里就觉得你是在一位实事求是的人的面前。你知道他是当真的,他会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某件“奇妙的”事情将会来自这个他准备讲述的故事。

  在不懂英文的中国读者看来,上面这一段“一面之词”的毛病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句里,“他已答应你一个‘奇妙的’故事”的说法,不合中国语法。中国语法得加一两个字,才能补足文意。通常不是说“他已答应给你一个‘奇妙的’故事”,便是说“他已答应你说一个……”。

  第二句的语病更大。“作……一个许诺”的说法,是典型的译文体,且已成为流行的新文艺腔。至于“作……一个许诺是需要一位……的”,也是非常欧化的句法,不但别扭,而且含混。

  事实上,作这种许诺(就算“作许诺”吧)的,正是下文的小说家自己,可是译文的语气,在不懂英文的人看来,好像是说,甲做什么什么,需要乙如何如何似的。同时,“一个”和“一位”也都是赘词。第二句让中国人来说,意思其实是:只有极富自信心的长篇小说家,才敢这么大胆保证(或是“才敢夸下这种海口”“才会许这么一个大愿”“才会许诺得这么大胆”)。

  第三句勉勉强强,但是后半段的“这种自信,就即时被转移到读者的身上”,也十分夹缠。如果我们删去“被”字,文意就通顺得多了。事实上,更简洁的说法是“这种自信,立刻就传到读者的身上”。我用“立刻”而不用“即时”,因为前引译文的第三句中,连用“却确”和“就即”,音调相当刺耳。

  第四句的后半段,不但语法生硬,而且把两个“的”放得这么近,也很难听。可以改成“你正面对一位实事求是的人”,或是“你面对的是一位实事求是的人”。第五句略有小疵,不必追究。

  最后一句的毛病也不少。首先,“某件‘奇妙的’事情”,原文想是something wonderful,果然,则“某件”两字完全多余。至于“将会来自这个他准备讲述的故事”,把英文文法原封不动译了过来,甚至保留了子句的形式,真是精确主义的又一实例。“这个”两字横梗其间,非但无助文意,而且有碍消化。换了正常的中文,这一句的意思无非是“‘奇妙的’东西会出现在他要讲的故事里”,或者倒过来说,“他要讲的故事里会出现‘奇妙的’东西”。

  这种貌似“精确”实为不通的夹缠句法,不但在译本中早已猖獗,且已渐渐“被转移到”许多作家的笔下。崇拜英文的潜意识,不但使译文亦步亦趋,模仿英文的语法,甚且陷一般创作于效颦的丑态。长此以往,优雅的中文岂不要沦为英文的“殖民地”?

3.

  用中文来写科学或哲学论文,是否胜任愉快,我不是专家,不能答复。至于用中文来写文学作品,就我个人而言,敢说是绰绰有余的。为了增进文体的弹性,当然可以汲取外文的长处,但是必须守住一个分寸,妥加斟酌,否则等于向外文投降。

  无条件的精确主义是可怕的。许多译者平时早就养成了英文至上的心理。一旦面对英文,立即就忘了中文。就用family member这个词做例子吧,时至今日,我敢说十个译者之中至少有七个会不假思索,译成“家庭的一员”或“家庭的一分子”,竟忘了“家人”本是现成的中文。许多准作家就从这样的译文里,去亲炙托尔斯泰和福楼拜、爱默生和王尔德。有这样的译文壮胆,许多准作家怎不油然而生“当如是也”之感?

  在这样的情形下,思果先生的《翻译研究》一书能适时出版,是值得我们加倍欣慰的。我说“我们”,不但指英文中译的译者,更包括一般作家和有心维护中文传统的所有人士。至于“加倍”,是因为《翻译研究》之为文章“病院”,诊治的对象,不但是译文,也包括中文创作,尤其是饱受“恶性西化”影响的作品。

思果 ,原名蔡濯堂(1918—2004),著名散文家、翻译家。译有《西泰子来华记》《大卫·考勃非尔》《力争上游》等,并撰文专论翻译,结集为《翻译研究》《翻译新究》《译道探微》等,备受同行称誉。

  从文学史看来,不但创作影响翻译,翻译也反作用于创作。例如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Fran?ois Rabelais)简洁有力的作品,到了17世纪苏格兰作家厄尔克尔特爵士(Sir Thomas Urquhart)的译文里,受了当时英国散文风格的影响,竟变得艰涩起来。

  相反地,1611年钦定本《圣经》的那种译文体,对于后代英国散文的写作,也有极大的影响。译文体诚然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但毕竟仍是一种文体,无论有多碍手碍脚,在基本的要求上,仍应具备散文常有的美德。因此,要谈翻译的原理,不可能不涉及创作。也因此,由一位精通外文的作家来谈翻译,当然比不是作家的译者更具权威。

  思果先生不但是一位翻译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清真自如,笔锋转处,浑无痕迹。他自己也曾悬孟襄阳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散文的至高境界。思果先生前后写了三十多年的散文,译了二十本书,编过中文版的《读者文摘》,教过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的高级翻译班,更重要的是,他曾经每天用七小时半的工夫结结实实研究了七年的翻译。

  由这么一位多重身份的高手来写这本《翻译研究》,真是再好不过。思果先生的散文是此道的正格,我的散文走的是偏锋。在散文的风格上,我们可说是背道而驰。在创作的理论上,我们也许出入很大,但是在翻译的见解上,我们却非常接近。《翻译研究》的种种论点,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我全部赞同,并且支持。

  我更钦佩本书的作者,早已看出翻译的“近忧”,如不及时解救,势必导致语文甚至文化的“远虑”。一开卷,作者就在序言里指出:“中国近代的翻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虽然名家辈出,而寡不敌众,究竟劣译的势力大,电讯和杂志上的文章多半是译文,日积月累,几乎破坏了中文。我深爱中国的文字,不免要婉言讽喻。”

  在引言里作者又说:

“我更希望,一般从事写作的人也肯一看这本书,因为今天拙劣不堪的翻译影响到一般的写作,书中许多地方讨论到今天白话文语法和汉语词汇的问题,这和任何作家都有关系,并非单单从事翻译的人所应该关心的。”

  翻译既是语文表达的一种方式,牵此一发自然不能不动全身。文章曾有“化境”“醇境”之说,译笔精进之后,当然也能臻于此等境界。思果先生在《翻译研究》里却有意只谈低调。他指出,妙译有赖才学和两种语文上醇厚的修养,虽然应该鼓励,但是无法传授。同时,妙译只能寄望于少数译家,一般译者能做到不错,甚至少错的“稳境”,已经功德无量了。

  思果先生的低调,只是针对“恶性西化”或“畸形欧化”而发。“畸形欧化”是目前中译最严重的“疵境”,究其病源,竟是中文不济,而不是英文不解。事实上,欧化分子的英文往往很好,只是对于英文过分崇拜以至于泥不能出,加上中文程度有限,在翻译这样的拔河赛中,自然要一面倒向英文,所以为欧化分子修改疵译,十之七八实际上是在改中文作文。这是我在大学里教翻译多年的结论。

  思果先生的研究正好对症下药。他给译者最中肯的忠告是:

翻译是译句,不是译字。句是活的,字是死的,字必须用在句中,有了上下文,才具生命。欧化分子的毛病是:第一,见字而不见句;第二,以为英文的任何字都可以在中文里找到同义词;第三,以为把英文句子的每一部分都译过来后,就等于把那句子译过来了。

  事实上,英文里有很多字都没有现成的中文可以对译,而一句英文在译成中文时,往往需要删去徒乱文意的虚字冗词,填满文法或语气上的漏洞,甚至需要大动“手术”,调整文词的次序。所谓“勿增,勿删,勿改”的戒条,应该是指文意,而不是指文词。文词上的直译、硬译、死译,是假精确,不是真精确。

《翻译新究》,思果著,2018年3月,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

  《翻译研究》针对畸形欧化的种种病态,不但详为诊断,而且细加治疗,要说救人,真是救到了底。照说这种“临床报告”注定是单调乏味的,可是一经散文家娓娓道来,竟然十分有趣。例如74页,在“单数与复数”一项下,作者为日渐蔓延的西化复数“们”字开刀,特别举了下面几个病例:

土人们都围过来了。女性们的服装每年都有新的花样。童子军们的座右铭是日行一善。医生们一致认为他已经康复了。

  作者指出,这些“们”(也许应该说“这些‘们’们”)都是可删的,因为“都”和“一致”之类的副词本就含有复数了,而且既言“女性”,当然泛指女人。至于“童子军”还要加“们”以示其多,也是甘受洋罪,因为这么一来,布告栏里的“通学生”“住校生”“女生”“男生”等,岂不都要加上一条“们”尾了吗?目前已经流行的两个邪“们”,是“人们”和“先生们”。

  林语堂先生一看到“人们”就生气。思果先生也指出,这个“人们”完全是无中生有,平常我们只说“大家”。“先生们”经常出现在对话的译文里,也是畸形欧化的一个怪物。平常我们要说“各位先生”。如果有人上台演讲,竟说“女士们、先生们”,岂不是笑话?这样乱翻下去,岂不要凭空造出第三种语言来了吗?

  158页在“用名词代动词”项下,作者的“手术刀”挥向另一种病症。他指出,欧化分子有现成的动词不用,偏爱就英文语法,绕着圈子把话拆开来说。例如,“奋斗了五年”不说,要说成“作了五年的奋斗”;“大加改革”不说,要说成“作重大改革”;同样地,“拿老鼠做试验”要说成“在老鼠身上进行试验”;“私下和他谈了一次”要说成“和他作了一次私下谈话”;“劝她”要说成“对她进行劝告”;“航行”要说成“从事一次航行”。

  193页,在“代名词”项下,作者讨论中译的另一个危机:

They are good questions, because they call for thought-provoking answers

  平淡无奇的一句英文,但也很容易译得不像中文。(they这个字是翻译海中的‘鲨鱼’,译者碰到了它就危险了……)就像‘它们是好的问题,因为它们需要对方做出激发思想的回答’,真再忠于原文也没有了。也不错,就是读者不知道那两个‘它们’是谁。如果是朗诵出来的,心中更想不起那批‘人’是谁。‘好的问题’‘做出……的回答’不像中国话。如果有这样一个意思要表达,而表达的人又没有看到英文,中国人会这样说:‘这些问题问得好,要回答就要好好动一下脑筋(思想一番)。’”这样的翻译才是活的译句,不是死的译字,才是变通,不是向英文投降。

  214页,作者讨论标点符号时说:“约二十年前,我有很久没有写中文,一直在念英文,写一点点英文,来港后把旧作整理,出了一本散文集。友人宋悌芬兄看了说:‘你的句子太长。’这句话一点不错。我发现我的逗号用得太少,由此悟到中英文标点最大不同点之一,就是英文的逗号用得比中文少,因此把英文译成中文,不得不略加一些逗号。”

  只有真正的行家才会注意到这一点。我不妨补充一句:英文用逗号是为了文法,中文用逗号是为了文气。(在我自己的抒情散文里,逗号的运用完全是武断的,因为我要控制节奏。)根据英文的文法,例如下面的这句话,里面的逗号实在是多余的,可是删去之后,中文的“文气”就太急促了,结果仍然有碍理解:“我很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说,要他每个月回来看我一次,是不可能的。”英文文法比较分明,句长二十字,往往无须逗号。

  所以欧化分子用起逗号来,也照样十分“节省”。下面的译文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同时,史克鲁治甚至没有因这桩悲惨的事件而伤心得使他在葬礼那天无法做一个卓越的办事人员以及用一种千真万确的便宜价钱把葬礼搞得肃穆庄严。”数一数,六十二个字不用一个标点,实在令人“气短”。

  不过,《翻译研究》里面也有少数论点似乎矫枉过正,失之太严了。作者为了矫正畸形欧化的流弊,处处为不懂英文的读者设想,有时也未免太周到了。事实上,今天的读者即使不懂英文,也不至于完全不解“西俗”或“洋务”,译者无须把译文嚼得那么烂去喂他。

  例如209页所说:“譬如原文里说某一个国家只有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那么大。中国省份面积最接近这一州的是江西。不妨改为江西省。这种改编谁也不能批评。”恐怕要批评的人还不少,其中可能还有反欧化分子。因为翻译作品的读者,除了欣赏作品本身,也喜欢西方的风土和情调,愿意费点精神去研究。

  记得小时候读《处女地》的中译本,那些又长又奇的俄国人名和地名,非但不恼人,而且在舌上翻来滚去,反而有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快感。同时,一个外国人说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用江西来作比呢?英文中译,该是“嚼面包喂人”吧。以夏代夷,期期以为不可,一笑。这些毕竟是书中的小瑕,难掩大瑜。

《处女地》,屠格涅夫著,巴金译,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68页,作者把《红楼梦》的一段文字改写成流行的译文体,读来令人绝倒。这段虚拟的文字,无疑是“戏仿体”(parody)的杰作,欧化分子看了,该有对镜之感。在结束本文之前,我忍不住要引用一节,与读者共赏:

在看到她吐在地上的一口鲜血后,袭人就有了一种半截都冷了的感觉,当她想着往日常听人家说,一个年轻人如果吐血,他的年月就不保了,以及纵然活了一个较长的生命,她也终是一个废人的时候,她不觉就全灰了她的后来争荣夸耀的一种雄心了。在此同时,她的眼中也不觉地滴下了泪来。当宝玉见她哭了的时候,他也不觉有一种心酸。因之他问:“你心里觉得怎么样?”她勉强地笑着答:“我好好地,觉得怎么呢?”……林黛玉看见宝玉一副懒懒的样子,只当他是因为得罪了宝钗的缘故,所以她心里也不自在,也就显示出一种懒懒的情况。凤姐昨天晚上就由王夫人告诉了她宝玉金钏的事,当她知道王夫人心里不自在的时候,她如何敢说和笑,也就作了一项决定,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更露出一种淡淡的神态。迎春姐妹,在看见着众人都觉得没意思中,她们也觉得没有意思了。因之,她们坐了一会儿,就散了。

  这样作践《红楼梦》,使人笑完了之后,立刻又陷入深沉的悲哀。这种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的译文体,如果不能及时遏止,总有一天会喧宾夺主,到那时,中国的文坛恐怕就没有一寸干净土了。

  【福利】

  思果《翻译研究》《翻译新究》两书,由理想国于2018年出版,目前在京东商城、当当网、理想国微店都已上架,在售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去购买阅读。

  发广播晒任意一本 @理想国 +书评页面评论 ,主页君挑送一位同学,送出看理想“梁文道??陈丹青??马世芳”明信片一套。

翻译新究评价人数不足思果 / 2018 /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翻译研究评价人数不足思果 / 2018 /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