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故事》的读后感年夜全

《灰故事》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灰故事 读后感 

  《灰故事》是一本由阿乙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故事》精选点评:

  ●已经读了一个多月了,一半多点。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故事读了总让我觉得现实残酷而无能为力,没办法反抗,甚至连苦笑都没有力气。这还是有点内涵和触动的,尚且未完全麻木,而也并不能清醒过来呀。难道要读鲁迅吗?读完了,着实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当然有些是看不懂。总体上调子很灰,对得起书名。终于了了我一直想读阿乙的妄念。当代确实没几个好作家。

  ●阿乙的写法是小说中最不讨巧也是最幸苦的。心疼他一秒钟,以及这个世界因为有阿乙这样的作家小说才有看头。

  ●阿乙的写作是天赋,第一篇极端年代写的是真好,各种神来之笔和漂亮的句子、意象。有文字水平和讲故事的能力。他深耕生于小县城和当过警察的经历,写出了普通人的灰故事,实际上就是各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妥协、放弃和自嘲。内心背负这么重的思考甚至是回忆,下笔就成了一种释放和代偿。

  ●荒诞。

  ●个性的作品。

  ●满是别扭

  ●“家里又不是没有……”哈哈哈

  ●第三版

  ●开篇《极端年月》吸引我了,真好看。阿乙的文笔,特别冷。

  ●乡村派出所的前四篇,出挑的个人认为是在流放地和小卖部大侠,有心理部分,敌敌畏算是关于死尸的科普了,有关于死亡的只言片语。挺喜欢国际影响的,关于官场,情节张力十足,结尾亮啊。面子,这是一出阴谋啊,老公预劈腿,先支招让老婆成为罪魁。不知道哪里离绝对经典差了一口气,但是好在故事不错。

  《灰故事》读后感(一):摘抄一句

  这样,他又唏嘘起来,唏嘘命运是不可预知的河流,因为某块石头、某条山脉、某次工程、某次天气的缘故,走向不同的河床,碰见不同的花朵,有了不同的结局,有的成为地下水,有的变成海啸,有的索性蒸发于旱地(就像生命死亡于一次意外)。

  因为只有一句,可是必须要140字才能发布。其实我写的不是书评,只是我习惯把摘抄的电子版都存在对应书目的书评里而已。现在应该有140字了吧。

  《灰故事》读后感(二):灰故事

  男女关系,写的挺暴戾,性写的暴戾,如写死亡也写的暴戾一样,这与作者的刑警身份有关。三到十秒,指的是男人的快感时间,是一篇地道小黄文,但是隐隐觉得阿乙对于男人这种生物是有话要说的。记忆与少年这一部分只看了第一篇没有很喜欢就跳过了。小镇上,一个不知贪念兴起还是想帮人的年轻人被认为是犯罪团伙一分子入狱,前半部分精彩,但是最为精彩的是后边,是他出狱之后的遭遇。黄昏我们吃红薯,我能把它看作是双结局么?阿迪达斯,关于一个疯子女人的阿迪达斯,她的落魄让我想起我的村庄里被拐去的那些女人。狐仙,并没有看明白。春天,mark.极端年月酣畅淋漓,走两条线,一条感情线,一条破案线,破案线悬念丛生,感情线也写的深切,私认为可以拍成影象。自杀之旅,这个结尾就很戏谑了。不过最害怕的倒是一个男人对老婆的无法忍受会导致自杀?

  《灰故事》读后感(三):“当代中国重要的声音之一”

  是很久没有读的现实主义现代小说,一开始被北岛的推荐语吸引了,标题则来自《国际快讯》。

  买回家之后近几天才翻开。是作者早期的一些短篇小说集,写了一些散落在偏远边陲的小小善恶。实际上场景是否偏远无关紧要,因为小镇乡村的场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熟悉实际上又陌生的,它的残酷和温情我们往往也只能偏见一隅。在没那么丰富信息源的场景中,人性中小小的善和恶都被放大,全面袭来而无处躲藏。粗野的、生涩的、迷茫的、苦痛的,全部都在残酷的白描中集中呈现出来了。

  有两句话很喜欢:「弱者的不安心态容易转化成对工具的迷恋」,今天跟朋友聊到网络暴力时恰好想起来,表达确实恰如其分。弱者难以改变客观现实,认知程度又不足以找到适当解决途径时,确实只能任由自己被情绪裹挟着生活了。

  还有一句是「生命脆弱,要受尽偶然折磨」但其实认识到这一点,该如何面对偶然,如何与苦难共存,有时候很多人的答案恰恰能体现生命坚韧的另一面。

  《灰故事》读后感(四):阿乙与他的小城故事

  我读阿乙的原因其实蛮怪的,回头想想,还有些可笑。大概是去年年底吧,我几乎是同时听说了阿城和阿乙的名字,恰好都没读过。我查了资料也没留下太深的印象,总是傻傻分不清。

  近一年时间过去,他们的作品我如今都接触过了。不得不说,两者的相同点,的确只在名字上,写作风格完全不同。况且,如果细致划分时代的话,这两位也不能算同一时期的作者。阿城生于49年,阿乙则是不折不扣的70后,成长环境实在大相径庭。另外,从年纪上看,阿乙无疑是正当年,处于作家的“壮年期”,正是出作品的好岁数。虽然很喜欢阿城的小说,但相比较而言,我坚信阿乙会是个更有潜力的作者。

  阅读阿乙,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压抑”。就如同这本短篇小说集的题目《灰故事》,在阿乙笔下,一切事物都是暗色调的。整本集子里的主人公,总是失意,无力,在一系列反抗后,蒙上种颓唐情绪。阿乙擅长写县城的生活,这和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同样也是其最重要的写作题材。阿乙笔下的县城,似乎具有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独特气质。人们可以踮起脚尖触碰到更广阔的世界,又无时无刻不与那个乡土社会联结在一起,使人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外力下,产成了撕裂感。尤其对年轻人而言,这种焦虑更显而易见。他们渴望跳出这个逼仄的环境,看看外面世界的样子,又因为类似的原因被束缚在原地,无法脱逃。我将这种原因称作“生活的惯性”,而所谓的“逃脱”无疑是对稳定的反叛,对上一代人生活经验的反叛。当年轻人的热血,撞上冷冰冰的现实,阿乙笔下的压抑感便应运而生,成为了小说的主色。

  阿乙的另一特点是语言的“陌生化”,他笔下的人物具有疏离感,由这一点能看出他对卡夫卡的模仿。无论是《极端年月》中将媛媛比作“城堡”,还是《一九八三年》里主人公经历的“K式”荒诞处境,都透着浓重的卡夫卡风情。我们说,语言陌生化的意义在于重新调动人的感官,跟着作者的笔触,重新体会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它让读者变得更加敏感,用大白话讲,就是“咂着滋味儿读”。这一点在诗歌创作中尤其明显。诗人往往会重新安排诗句结构,或者引入晦涩难懂的意象,力图打破语言的天然状态。由此,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一种情绪,即:自己在感情上明明被一首诗打动了,可解读时却讲不出哪里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类对感官的调动,就是文学上的“陌生化”,通过新鲜刺激,为读者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阿乙对这种技巧的应用就很到位。他擅写短句子,用一种“零敲碎打”的方式编织场景,很抓人。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这本集子里有一篇小说叫《三到十秒》。阿乙在这篇小说中对“性”的描写,极有特点,情色而不色情。他将你代入到故事中,又保持了恰当的距离,不让你沉溺于此。这种“度”的把控,大多还是陌生化写作的功劳。

  书中最长的一篇小说《极端年月》,我本人并不喜欢。它以刑侦题材为切入点,试图从一个残酷的视角,描绘小城生活的黑暗面,矛盾点相当密集。用自杀式袭击报复社会的同性恋,为了钱财劈腿的女主人公媛媛,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构成了小说的主体。我们必须肯定阿乙在写作上控制力。因为这类题材的写作,常会容易落入通俗小说的窠臼,成为平平之作。但阿乙把握的很好,时刻保持着时代关切,而不是单纯讲一个悬疑故事。

  我不喜欢这篇小说的原因,则是从另一角度来谈的。上一段曾提到,阿乙通过一个残酷视角来描写小城生活,写得黑暗,血腥。其中对爆炸案现场的描写,那种血肉横飞的状态,透过文字给读者的感官冲击极强烈。但我总觉得此类写法有些过力,多少带着为了黑暗而黑暗,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感觉。在这样密集的矛盾冲突下,小说中的人物失真了,疲于追赶情节的发展,缺乏成长。阿乙的确写出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可挖的还不够深,这便是《极端年月》的短板。

  与此相关,我个人认为阿乙描写警察生活的小说,都有类似问题。(作者本人从事写作前,曾是一名警察。)他代入了太多个人情绪,虽然刺破了现实的皮肉,但没能戳中筋骨,达到最深处。在这本集子里,他对生活的批判,显然不够成熟。相反地,我倒是更喜欢《小镇上》一章,阿乙在这些篇目里,着重对小说的结构进行探索,几乎每一篇都异彩纷呈,富有启发性。另外还有《杜撰集》一章,这个明显致敬博尔赫斯的章节,体现了独特的哲学关怀,读来满是“彩蛋”,有趣之极。

  关于阿乙,北岛曾给出这样一段评语,说:“就我的阅读范围所及,阿乙是近年来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他对写作有着对生命同样的忠诚和热情,就这一点而言,大多数成名作家应该感到脸红。”

  对当代中国文学的现状,尤其是严肃文学,我的了解还比较片面,所以就不打肿脸充胖子了。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也是我未来阅读的侧重点之一,要补的课实在太多。对西方文学的观念和技巧,我自然顶礼膜拜,可在遣词造句的学习上,还是要以本国作家为核心的。如有时间钻研,我也应该到更久远的中国传统中汲取养料。

  我的文学底子实在太薄,像口破旧百宝箱,禁不起推敲,日后还得多多修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