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和平读后感摘抄

德国人的和平读后感摘抄

2020-10-22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德国人的战争 读后感 

  《德国人的战争》是一本由尼古拉斯·斯塔加特 (Nicholas Stargardt)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8.00,页数:4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国人的战争》精选点评:

  ●相当独特的视角,用各种普通德国人的家书和日记串起来的群像,在滚滚历史洪流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恰逢在英期间读完最后部分,感觉就是影响在慢慢散去但是绝不应被遗忘||译制简直了,不忍吐槽,影响观感,扣一星||[email protected]

  ●德国人最后仍然认为自己遭受的苦难是对不公正对待犹太人的报复,可见纳粹对德国人民多年的洗脑,已经深深改变了一代德国人。

  ●翻译不尽如人意,但还是看了好多史料,以及平民在战争时的生活,给四颗星?吧。

  ●补充性的资料亮点不少,关于国家宣教方面感触较多——论如何察觉别有用心的宣教。

  ●东线真不是人过的啊……

  ●编辑质量糟糕,翻译错讹甚多,居然也登上年度好书榜。此书类似《斯大林时代的耳语者》,从民众私人记忆看大时代,揭示出两个多少有些关联的重要问题的答案~在战争期间,普通德国民众对屠犹规模知情到什么程度?其次是为何德国人罕见地抵抗到了最后一刻?

  ●翻译和校对不用心也难掩本书光芒。本书研究的是“德国人如何经历和承受这场战争”。和我国大众所了解的德国人对二战有充分的悔罪意识所不同,本书结合私人日记等史料,提出了德国人早在1943年就开始公开谈论屠杀犹太人的问题,所以德国人在战后普遍宣称不知道或没参与犯罪只是糊弄人的借口。本书作者对于大屠杀关注的是德国民众是怎样把种族灭绝当成既成事实接受和消化掉的,以及德国在战争中期遇到的危机为何没让德国陷入失败主义,反而使战争比法西斯主义本身更具有合法性,在结尾着重阐述了在战后西德和东德政府分别是如何将德国人的集体罪责成功剥离和转移为一小撮纳粹分子的罪恶的。德国的悔罪实际上是从下一代未经历过战争的德国年轻人质问父母德国为什么给世界带来灾难开始。

  ●专名的翻译问题不少,不过倒不影响阅读,整体值得一看

  ●堪称二战普通德国人的心灵史。书信和日记里,父亲教育儿子,男孩思念未婚妻,母亲给儿子寄包裹,朋友间谈论教堂艺术。如果不说寄信人正在前线消灭犹太人,你真的会被其中的温情感动到。 普通德国人并非好战,信里写的最多的就是回家结婚和战争结束,他们也并非为元首和政权而战,而是为参加过一战的父辈、可能遭遇犹太人报复的后代而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可以消化掉大屠杀,为什么败局已定也没人推翻纳粹反而空前团结。 纳粹发动的战争并非是一个民族被一群狂热恶棍洗脑和绑架那么简单,更像是谎言、偏见掺合民族主义的全社会合谋,混合着两代德国人对俄罗斯的神奇宿命感。这确实是人类史上绝无仅有、无法复制的奇怪战争。缺点是校对马虎,错字多,但瑕不掩瑜吧。另外如果有参考文献和日记书信原件配图就更好了。

  ●全景,细节。信息量太大了。

  《德国人的战争》读后感(一):二战是一次价值观的终极选择

  但凡是关于战争的解读,几乎总有两条逃脱不去的讨论主线:一个是在精神层面上,关于参战国国民意识的道德判断;另一个则是在政治形态上,关于参战国所代表的主义或势力的政治判断。

  从这两条主线入手看这本书,《德国人的战争》最吸引人的,是通过大量真实的私人日记、法庭记录和军人信件的节选解读,从“平民视角”展现了40年代普通德国人对于这场战争的道德及政治判断,这种零散的、不成体系,存在于信件、记录字里行间的个人意识,或许并不客观,也不讨喜,甚至背离战后的主流价值观,但相对于多数战争类书籍“伟人视角”的记叙方式,它显得更真实,也更可信。这种真实,在于它带你透过战争的硝烟,看到了战争背后一个国家国民基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的,“一个国家样式的方方面面,都隐含在它的人民中间。”这并不是在说德国人罪有应得,因为当你周围所有人都指鹿为马时,你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鹿这种生物。

  纳粹源自德国人本藏于内心的种族主义和阶级及民族仇恨,并最终在政治操纵、经济危机、军国主义、复仇思潮等种种因素的叠加下膨胀成为德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这本书中充满了对这种国民性下“国家追求”的描写,这种“国家追求”已完全不同于当时以英美为样本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样本的共产主义国家,而是代表了纳粹主义所探寻的第三条路。

  这条路线所涉繁多,但最显著的一条特征,既是“优者生存,劣者弃之”,这种优劣之分,不仅是对非雅利安人,对德国人本身,也一样。从书中大量关于战时德国国内形势的描写可以看到,德国不仅清洗犹太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等“劣等民族”,同样也清洗自己人:轻罪者、异见者、同性恋、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等被认为妨碍帝国的战争秩序,不利于雅利安人种质量的德国人,和犹太人一样遭到了无情的清洗。并且这种如今在我们看来耸人听闻的“净化”,通过纳粹高效到令人发指的思想控制机器,让那个社会背景下的德国人,视其如拍死一只苍蝇一样理所应当:残疾人当然应该必须被消灭,因为他们占用社会资源又无法服务战争机器;精神病患者当然不能有生育权,因为劣等基因不能遗传给优等民族的下一代;小偷当然必须处死,因为军队在进行“伟大事业”时,后方不应该出现任何扰乱社会秩序的搅局者;犹太人当然必须灭绝,因为贪婪的犹太商人造成通货膨胀和贫富差距,英美俄的“犹太政权”企图灭亡德国;劣等民族当然要让出土地,因为最优人种雅利安人的生存空间已远远不够……希特勒有别于亚历山大、拿破仑等历史上肆虐欧洲的统治者,德国侵略行为的背后,是价值观的传播和一种全新的“国家追求”。如果看过替代现实类美剧《高堡奇人》的读者,或许会有更直观的感受:一个执行“种族净化”和“优生优育”政策的社会,因为“劣等民族”和“劣等人”的彻底消失,工业生产极度高效,社会文明极度发达……我相信这是希特勒所想要实现到的梦想,只是他没有明白,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不是在于人有智慧,而是在于人有人性。

  所以,二战不单单是一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正义与邪恶的终极对决,而是一次对社会路线,乃至人类价值观的终极选择。你很难想象,如果战争的结果逆转,这个星球现在会是什么样。所以庆幸吧,《德国人的战争》在1945年得以宣告终结,于是《高堡奇人》最终只是一部替代现实的科幻电视剧,而没有成为纪录片。

  《德国人的战争》读后感(二):第三十一夜:《德国人的战争》

  我们该怎么理解历史?我们该从哪方面了解历史?

  出于简化历史更容易被理解的需要,我们对于某段历史时期的认知更多是来源于有代表性的大事件,比如著名战役、大人物的所作所为、国家机器是如何运转等等。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很多人都对二战的著名战役如数家珍,也都了解纳粹的暴行。

  的确,简化模型是一种快速认知历史的途径,不过如果历史真的这么容易就被简化理解,那也就不是真实的历史了。历史学者研究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知道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目的,就是理解历史。

  在真实的历史中,大人物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制定的政策足以影响国家的命运,不过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无数民众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政策有了贯彻落实的可能。所以,如果要理解历史,不能忽略历史中的民众。

  我们都知道战争是怎么打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战时的百姓是怎么活着的。 6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是转瞬之间,不过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这场战争却是十分煎熬和漫长的。在二战中,德国民众是怎样思考和扮演他们在那个时代里的角色呢?他们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他们是否知道自己支持的政权所做的一切?

  我们在历史书上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的疑惑,它是一部二战时期德国普通民众的个人生活史,通过梳理普通德国民众的信件、日记和法庭记录等一手资料,记录了战争中德国生活和社会舆论的转变,以及个体为了适应旷日持久的战争所采取的办法,卷入战争的并不只有士兵,还有大后方的平民,这本书“全景披露了战时德国的社会生活史,真实再现了纳粹政权民意操纵术”。

  就拿屠杀犹太人来说,大多数德国人在战后普遍宣称自己对此并不知情,然而这本书告诉我们,他们是在说谎。德国人把盟军轰炸与屠杀犹太人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它们之间存在这必然的因果关系,不仅是在大城市,在偏僻的德国农村,这样的观点也是十分普遍的:“平民、中产阶级和其他人都在私密圈子和大型集会上一再提出,盟军袭击德国是报复我们对犹太人的迫害”,“如果我们不那么残酷地对待犹太人,就不会遭受这些恐怖的袭击”。

  尽管德国民众知晓纳粹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不过这并未给他们带来太多负罪感,他们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食物和性这样的日常需求上。与此同时,纳粹党成为了“捍卫国家荣誉”的组织,盖世太保和帝国保安总局严禁德国人与外国劳工(绝大部分是波兰人,还有少部分法国人)发生性关系或友谊关系,犯下“不论接触”罪行的德国人经常被迫参与外国情人的行刑仪式,甚至会遭到同样的处决。

  同时,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概念,“沉默的螺旋”,这个名字最早是由西德最著名的公共舆论研究者伊丽莎白.诺埃乐-诺依曼提出的,主要是指“个体由于担心受到孤立和处罚,当感觉自己是少数派、潜在成员在减少时,更倾向于保持沉默;同时,’多数派’的观点由媒体报道出来后,其道德地位得到增强和巩固”。

  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仅适用于公共舆论,也适用于私人领域,比如家庭和职场,来自于亲人和认识的人的压力更能激发起一个人对于被孤立的恐惧,如果否定家人或者朋友同事的主流观点,自己就容易被孤立,与其这样,不如保持沉默,于是就像螺旋旋转发展的过程一样,多数越来越多,少数派越来越少。

  由于沉默螺旋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表态,道德责任感也越来越模糊,大部分群众越来越麻木,有些人却变得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残忍:

  一位德国大学教授对用毒气室杀死犹太人很是着迷,他把毒气室誉为是一项“伟大的工作”。这些犹太人在毒气室里被锁了两个半小时,之后释放毒气又用了32分钟。而整个过程中这位大学教授一直站在毒气室大门旁,眼睛紧紧贴着玻璃窥视孔,直到玻璃上一片雾蒙蒙,什么也看不见才作罢。

  他说,那些赤裸裸挤在毒气室里的犹太人一片哀嚎,听起来就像是犹太会堂里的祷告。

  《德国人的战争》读后感(三):我们并不熟悉的战争

  这本书相当厚,资料很丰富。看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德国战时的社会、纳粹运作方式,民众的心理,教会的作用等方面有全景式的了解,而这些对我国民众其实并不熟悉。

  之所以这么说,是源于因为历史原因,即使对我们自己100年前的那段历史,我们的回忆一直缺少城市生活部分。我们的政党来自于农村,所以我们的很多历史脉络叙说,影视资料,小说等等通常表现农村生活比较多。

  举几个例子。抗战8年,我们脑子里是不是更多想到的是《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我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场景,除了战争场面以外,更多的是乡村生活,或者胸带大红花的战士行进在田边小路。城市生活的场景通常代表着腐朽的国统区,或者是地下党组织与敌人斗智斗勇。除此之外,没有具体的生活。除了敌我斗争场景外,就是舞会,而这舞会同样用于反映敌人的腐朽。

  所以当年在苏联《雁南飞》电影里看到市民们去火车站送别红军,觉得这画面很新奇,同时也非常奇怪地很有代入感。尤其是里面一个镜头,一位红军军官抱着小女孩不停地亲嘴,我当时就不禁想到了现在的市民离别场景必定也是如此(当然,背景不一样)。而我进一步联想,同样的场景在我国电影里可能会是群众们敲锣打鼓欢送战士出行,大娘把鞋垫塞进战士的怀里。

  我这样说丝毫没有嘲笑我国电影的意思。事实上过去很多作品的质量远超现在。上述场景的差别,我认为,一是因为我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确实远远落后于西方,二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是国民党的统治区,建国以后我们基本没看过描写城市心理的作品。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德国人的战争》这部书与其他二战书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描述了城市在战争期间如何运作,虽然是纳粹的运作。我们通常都知道二战后期盟军对德国的轰炸,但我们只知道轰炸日期、城市,死亡多少人,摧毁多少间房屋。其实并不清楚这寥寥几句话背后每个人的生活、命运,城市如何恢复,政府以及纳粹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德国人是如何看待这些施加于自身的袭击和死亡打击,他们有无反思,传统的教会有否参与,等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纳粹组织的疏散行动以及民众的反应。总体来说,德国人的素养,以及纳粹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在汉堡、柏林这些大城市被轰炸后对流离失所的难民的疏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整体上来看比较有序。青年团在车站的自愿救援行动,应该比较鼓舞士气。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来自柏林大城市的居民到了疏散地区(通常是农业区),城乡之间的对立,居然让我觉得有些眼熟。并不是每个乡村家庭都愿意接受疏散人口。这些家庭的妇女指责来自城里的妇女连简单的生火劈柴都不做,似乎就等着别人来服侍。而城里人抱怨农村没有文化,没有娱乐。不少城里女人到了周末就坐火车去德累斯顿看电影或做头发(是的,即使在1944年柏林遭受了几十次重大轰炸后,女士还是会溜回城里做头发。人的天性)。

  另外,我们都知道戈培尔是臭名昭著的宣传部长,但只知道他说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至于他如何开动宣传机器,在战争各个过程期间的不同策略则并不清楚。本书介绍了戈培尔发动的各种宣传行动,并没有脸谱化地概括,而是详细介绍了在不同的事件前纳粹的采用何种宣传手法去应对。毕竟,对于当时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德国人,宣传策略肯定不会那么简单粗暴。

  你会发现现在的很多手段当时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关于法国行动,德国拍了新闻影片,重现了关键场面。为了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摄影师经常以稍低一点的角度拍德军士兵的脸,使他们棱角分明,受到战火洗礼的容貌更有浮雕感,再加上声音效果和乐曲伴奏,让观众得到了从视觉、听觉到情感的全面体验。所以很多德国人为了看开场前的纪录片,不停地买电影票进场。同时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在看二战影画的时候,一直觉得德军的形象特别高大帅气,即使是一个普通国防军的照片,他们的颜值、摆位角度、姿势都无懈可击(这也是中国有这么多德粉的原因)。我曾经以为这是因为西方人长得棱角分明的缘故。但看完本书后觉得也不尽然,因为美军、英军再照片里的形象就明显比较普通。所以我猜测我们能看到的这些德军照片可能都是戈培尔的宣传部门摆拍出来的。

  还比较有意思的是,书中还提到了纳粹德国对卡廷惨案的宣传难题。这是我们过去没去细想的,但确实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因为纳粹德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丑化波兰人,犹太人以及苏联这些“东方人”,鼓吹种族灭绝,为德意志人腾出生存空间。但戈培尔因为挑拨盟军而揭发卡廷惨案是苏联人所为的时候,他又很难向国人解释德国人自己也是如此对待波兰人的。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可以说苏联人帮助德国人肉体清除这些波兰“劣等民族”。书中描述了戈培尔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总体来说,这本书有很多我们平常不关注的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才构成了二战史。而这样的二战历史,更能深刻地提醒我们,和平的可贵。因为战争将撕毁我们每个人的正常生活。我们对战争的理解,很多时候没有感同身受。如果一天不看微信都那么难,那么我们更应该严肃认真地思考,惨烈的战争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德国人的战争》读后感(四):關鍵在於是否記得教訓

  如果說起兩次大戰期間,德國跟日本在戰爭罪責上的態度,一般世人的印象是前者有深刻反省,後者則是常常不思悔改。這種理解是有些緣故的,而且也不全然正確。冷戰期間,出於政治需要,這種“責任”都被高高抓起,輕輕放落。但這兩國在後來半個世紀,陸續對於當年遭受侵略的對象做出了物資上的補償,比起純形式,這些行動更加實際多。然而,罪責這個問題仍常被提及,很多時間往往只是出於國際政治的糾紛。對歷史學者來說,探討這個問題,從道德上的批判是沒太大意義的,人們更應該問的是,何至於此?特別是德國。種族屠殺的罪行非同小可,而今天的大家也都不再相信那種“一般人民不知情”的說法;何以這個以高度文明自居的社會,能夠對此泯滅人性的罪行默許,乃至共犯?

  關於這類主題也不算冷門,歐美的研究多如過江之鯽,華文圈近年來也引進了不少類似作品,例如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那本全面性討論在蘇德戰線發生屠殺的《黑土》,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從個人的罪責去探討整個事件本質與社會關聯性的《平凡的邪惡》等,都是名作。而本書《德國人的戰爭》,是由英國歷史學者尼古拉斯?斯塔加特(Nicholas Stargardt)所撰,他也採取了一個從“平民的角度跟社會層面觀點”去探討,到底德國人是怎麼樣看待整個戰爭,爆發、經過跟結束。作者使用了眾多的回憶錄跟信件,讓讀者能更貼近一般人的想法,理解發生的緣由與經過。畢竟,屠殺與戰爭不是在沒有人民的參與下光靠一批統治菁英就能遂行。

  在書中,作者最主要回答的是以下兩個問題:

  ?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民真心想要戰爭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跟之後幾年的亂局對整個歐洲來說都是一種共同的傷害,厭戰並不是法國特有的產物,然而,德意志人民普遍抱持著一種深深的責任感:保家衛國。並不是說其他國家就沒有這種情緒,但這點在德國卻為希特勒跟納粹黨所利用,他們將之包裝成一種崇高的意識形態,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他煽動了對波蘭的敵對情緒,用宣傳把但澤引發的一連串危機包裝成遭受的挑釁,乃至於當時的德國人都相信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是在“自衛反擊”。當英、法在波蘭投降,希特勒再次提出和談時拒絕後,德國人民更相信了自己是受害一方也就不意外了。

  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人都在這種欺瞞之中,但這些人並沒有選擇的權利,拒絕被徵招入伍的都遭受了不公的對待。反過來說,那些從征的人,作者也指出,當他們在法國戰役勝利後本期待能夠就此卸甲歸田,不過在發現自己還要再陷入漫長的俄國戰役時,無不深深的失望;到了1941年冬天的那次受挫,德軍士氣的確差點崩盤,若不是平時的訓練有素跟求生意志讓他們撐下來的話。那麼,就沒有逃兵嗎?

  作者說了一個故事。

  安東?布蘭德哈伯(Anton Brandhuber) 是已經參加兩年以上的老兵,他在整休後重回東線的路上,對戰爭的勝利失去信心跟厭煩,決定逃走。他把裝備都丟掉,只穿著制服,靠著偷麵包過日子。雖然遇上了巡邏官,但看起來老實的安東設法讓他們相信自己只是“走丟”,正在歸隊的路上。他用馬鈴薯買通了火車司機,然後混在駕駛座往西逃,穿越了三千公里進入了瑞士。

  這位老兵其實厭惡戰爭,他沒有跟其他同袍建立什麼戰爭情誼,一心只想回家種田過平淡生活。安東不像其他逃兵跟瑞士軍官編排一堆英雄事蹟或者戰爭故事來替自己開脫,畢竟納粹不遺餘力的批判逃兵是一種“叛徒”、”卑劣”、“膽小鬼”的行為。而且社會其實也不接受,儘管家屬們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兄弟遭難,但也不希望逃兵,所以在德國後來走下坡時,還是很少這種現象。

  安東後來待在瑞士一直到二十世紀末。

  要評論安東的行為並不容易。但就我個人的觀點是,戰爭是希特勒挑起的,是納粹這些當權者造成的問題,人民並沒有義務為此付出代價。對照組恰恰是俄羅斯人。他們並非為史達林而戰,是因為敵人他們要趕盡殺絕必須奮起為自己的生存努力。這兩者是有區分的。

  不過絕大多數的德國人並沒有做此區分,或者是混為一談,又正如前面所說的,認為自己才是受害的一方。1945年,駐德美軍情報機構指出,根據調查結果,德國人最痛恨的依然是俄國人,他們能接受英、法是被動捲入,只是不解美國人為什麼要干預。當然,他們似乎忘記是希特勒主動對美宣戰。採訪員又發現,德國人普遍認為“猶太問題”是戰爭勝敗的關鍵,但依然有三成以上的人支持要為了安全應該要處分這些少數民族。很明顯,大多數人仍認為自己參加的是一場合法的民族保衛戰。甚至,還有許多人認為“國家社會主義是好的政治理想”,只是被搞砸了。

  就此批判德國人倒也不是十分公平。納粹政權的痕跡依然明顯存在,要在短短的時間內擺脫是強人所難。在今天幾乎都已經大白於世的情況之下,再選擇認同才是不能原諒的。但是很遺憾的是,依然存在著部份抱持這種極端心態的人,可必須強調的是,這也不是只有德國獨有。只是在其他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到底一般民眾在各種納粹屠殺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記得當初看HBO拍的〈Band of Brothers〉劇集有一段,美軍發現納粹設置的集中營驚駭莫名,而鄰近城鎮的德國人卻堅稱毫不知情。憤怒的美軍長官於是下令強制他們去打掃集中營跟埋葬遺體,來個“震撼教育”。有幕畫面是這樣的,一位看上去就是高傲且有教養的貴族老婦人,原先是盛氣凌人的,用一種望著“蠻夷”的眼神對待闖入自家中的美軍,可當她被迫參加行動,拿著鏟子埋葬屍體時,散發出的目光就非常讓觀眾省思了。

  有段時間,德國人總聲稱自己對納粹的大屠殺不知情、不了解,被迫參與等。但隨著歲月的流逝,種種研究陸續的揭露了這虛偽的面貌。本書作者也引用了眾多的史料跟回憶錄來說明這點,甚至包括德軍在東線怎麼對待斯拉夫民族的種種暴行,後方的眷屬其實也都在自家父兄丈夫寄回來的家書照片裡知曉。後來當戰爭接近失敗時,她們拼命的往西逃,即是擔心遭到報復。而當盟軍對德國境內大轟炸造成了大量損傷時,德國部分人也認為這是一種“報應”。這都是挺有意思的心態。

  但真正讓人省思的是,這些德國人民是否真心支持,還是隨波逐流。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是個廣大群體,總是會有個別的差異。不過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裝聾作啞,如同漢娜鄂蘭說的“平庸之惡”。人性中一種普遍的情況是,至少還沒有直接損害前,會先明哲保身。例如,作者提到,納粹的優生學要求把一些身心殘障的人“處分”掉,於是他們使出各種手法開始著手實施。但即便如此,官員們依然不敢明著幹,甚至連希特勒都不願意在文件上直接簽名留下證據。這說起來就很諷刺了,假設他們真心認為這是有益於社會的“好政策”,為何不敢光明正大?答案是德國人民會起來反對,因為這跟切身有關,被殺的大多會是“自己人”。

  反過來說,其他那些被害者就因為是“異己”,於是被選擇性忽視了。以最大宗的猶太人來說,其實自古以來,在歐洲就往往都是被迫害的主體。只是像納粹這一波的規模跟留下的鐵證斑斑,在混著二戰之下就顯得更加矚目。至於德國人加入迫害的理由其實也不特殊,跟過去沒什麼差別,更有甚,許多人可以藉由這種行動中,獲得利益。那些被沒收的猶太人財產,除了讓納粹官員賺的口袋麥可麥可,甚至滿到可以分配給部分民眾。

  這些都是德國人開脫不了的罪行。也希望能不被忘記。

  推薦一部電影。英文名叫Remember ,台灣翻譯成〈我記得〉,是我看過以此為主題,娛樂性跟深度兼具的經典。

  這本《德國人的戰爭》可讀性還行,喜歡看一些比較細微觀點的必推。編輯有點小瑕疵,但算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