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_唯美伤感的句子_优美诗句摘抄大全_好词好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语文 > 三年语文 >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及教学设计、教学

时间:2016-09-09 07:34来源:好词好句网 编辑:好词好句点击: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年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牧马人一下字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②“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拓展阅读(36-44页)
 
1、闲谈《清明上河图》
 
2、马踏飞燕
 
3、金镂玉衣
 
六、小练笔
 
自己画一幅画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七、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
 
    (完整保存)     五百多个      热闹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我们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回顾整个课堂教学,它不仅让我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在三年级小组学的组织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摸索,使孩子们在小组学的意识和技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第四自然段中抓住“最有意思”这个词让学生小组学习时,本想让学生或表演或朗读来表现最有意思,可效果没有想象的完美,而且占用的时间较多。下课后,我在想,这一环节直接让学生自己读中感悟其中的趣味是不是更好。另外,这么一幅气势宏大的古画,作者如何将它写下来呢?还应适当指导学生去发现并感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本文由 好词好句网 (http://www.hchj5.com/) 收集整理 
------分隔线----------------------------
没安装畅言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