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读后感100字

《陌上》读后感100字

2020-10-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陌上 读后感 

  《陌上》是一本由付秀莹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陌上》精选点评:

  ●未及读。

  ●不喜欢这种语体,密不透气话打着话,哪有什么风景,全都是数来宝。没有沉到心里,浮在生活的水面上撞来撞去。但部分章节拆成单篇会别具一格。

  ●情节人物都碎碎碎

  ●技术层面来看真的是很大胆的一种写法,语言絮叨,忽略情节连贯性。所有线索都不了了之。突出的是平凡生活的小细节,和语言的绵密。本来创新性上想打四星,但可读性其实不高,看起来还是挺费劲的。以及乡土就真的只有娶媳妇,贪官和搞破鞋了吗?

  ●读了好久豆瓣才上新

  ●无趣。比我期待的还无趣。

  ●文笔确实不错,且方言写作上跟山东话很相近,有代入感,刚看前几章,几个人物的描写确实真实的可怕,就像是我回到老家村子里看到的一样,只不过太碎了,一章换一个人,都记不住,读不下去了

  ●小世界,人情世故,家长里短,各种滋味,繁复不平,一波接着一波,让我想起我的外婆村庄。

  ●语言清新流畅是一大亮点

  ●语言挺有特点,琐碎里透着点儿冷峻,乡村生活,或者准确地说是乡村妇女生活的浮世绘。另外用散点的方式讲述各个不同的故事并且没有明确结局、每一章前都有“以诗入小说”的尝试,这些都让人眼前一亮。楔子里写了一年到头的节气习俗,看着热闹、温情,实际上直到最后的尾声才让人回过味来。

  《陌上》读后感(一):乡村外史

  以一个个人物作为篇章的节点,勾连起整个故事,正是《儒林外史》的写法,但是主角却不是儒生,而是普通的乡人。曹文轩说其实能够看出作者的学院背景,大概也是如此吧。“芳村这地方,怎么说呢?”叙述视点是外来的,是审视的,但是又是贴近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时时刻刻想起一个矫情的词“疼痛”,无论是翠台的窘迫,还是香罗的哭泣,还是瓶子媳妇的凄惶,都给人以这种感觉。

  在和同学讨论的时候,我说能够看到在现代性变革下无助的人们。她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我没有真正接触过真实的乡村生活,阅读中时刻交织着有好奇和厌烦的情绪。而当我告诉了她一些情节之后,生长于乡村的她表示这样的事情就在她们村发生了。也许这也是小说内在蕴含着的现实力量。

  《陌上》读后感(二):这是一篇真正书写当下农村生活的小说

  这是一篇真正书写当下农村生活的小说,不是写解放前的农村,也不是写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而是现在,2016,2017年的真实的农村生活

  比如书中的角色家里都有车了,结婚要买一辆,又比如都出打工了之类的。很真实。

  作者只写她所了解的地方和人,这点很可贵,就象一部文字录像机,记录真实的生活

  有的作者靠幻想写那些完全没有经历过的国家和事情,这必然带有自己的主观想象而读起来很不真实

  比如我想读一部尼日利亚人民在2017年真实生活的书,结果读了获奖小说"饥饿的路",里面大段魔幻描写,读完仍然对尼日利亚一无所知,又读了"半轮黄日",更加不明所以,多希望有本 "陌上"这样的真实白描一样书啊,可惜一本也找不到,同理其他国家也很难找到一本老老实实描写本国生活的书,全是魔幻,意识流,回忆历史之类,读完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仍然为零。读了几十个国家的作者的书,想找到这种相机白描式的书太难了,只有几本而已,“喀布尔女孩”,“我是马拉拉”是其中两本比较真实的书。不过都集中在热点阿富汗。

  这显示了“陌上”的可贵,如果一个外国人想了解2017年真实中国的农村,他应该读这本“陌上”,同理对一个身在城市想了解农村的国人,他也应该读这本书。

  《陌上》读后感(三):乡村的伦理精神

  《陌上》这个书名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一个在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现代汉语几乎不使用它了。但这部小说写的是当代乡村生活,如果把书名翻译成当代白话,就应该是“乡间小路上”。从“陌上”走到“乡间小路上”,走了上千年,这期间早已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然而那条乡间小路隐约还在。因此付秀莹的这部写华北某一村子日常生活的小说,冠以“陌上”的名称,倒不是说今日的乡村还遗留着古人行走的小路,而是不妨将此看成是一个隐喻。它隐喻着一条精神上的乡村之路,穿越了现代化的狂风暴雨,直到今天,仍然蜿蜒在我们的文学版图中。付秀莹虽然很年轻,但她并没有像众多年轻人那样追逐城市的现代生活,而是愿意驻足在这条路上,她告诉人们,“陌上”的人情依然很温暖。

  《陌上》是一幅芳村的风俗画,是日常生活的风俗画。为了突出风俗画的效果,付秀莹采取了一种特别的小说叙述方式。她不是安排一个情节性强的故事,也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而是以散点透视的方法记录下芳村里各家各户的生活场景。她像一名芳村的主人,热情地邀请读者到每一家去串门做客。或者说她就像一名贴心的心理师,倾听每一位兄弟姐妹的唠叨,他们在诉说夫妻间、婆媳间的矛盾,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而付秀莹则能一一解开他们的心结。《陌上》说起来不过讲述的是村子里的家事琐事,很小很小,但乡村老百姓的日子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付秀莹就把乡村老百姓的过日子写进了她的小说。这正是她的厉害之处。作家写小说总指望小说能给读者带来惊异,所以要把日常生活传奇化、戏剧化。付秀莹偏偏只写普通农民日常地过日子,她写的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写院里的鸡,写屋里的娃。她与小说中的人物一起过日子,她告诉人们:“日子过得好与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家一般都尽量避开平常写神奇,而付秀莹却直奔平常而去。她之所以敢于这么写,是因为她悟到了日常生活的韵味。小说的情节看上去很散,相互之间也没有太多的关联,这是乡村老百姓过日子的常态,但付秀莹把常态中的韵味充分写了出来,这种韵味就像黏合剂,它赋予乡村日常生活黏稠感。在我看来,这种黏合剂就是乡村的伦理精神。

  《陌上》读后感(四):付秀莹《陌上》获施耐庵文学奖,石家庄这片文化沙漠是否出作家

  文/马庆云

  刚刚,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颁奖给了石家庄作家付秀莹,她的获奖作品是小说《陌上》。施耐庵文学奖旨在鼓励长篇文学,评委会主席由我们都很尊重的陈建功老师担任。而历次施耐庵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包括,贾平凹先生的《古炉》、阎连科老师的《我与父辈》、王安忆的《天香》和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等作品。

  因为有前几届获奖作品的质量和获奖作家的知名度,外加上评委会主席陈建功老师的加持,施耐庵文学奖在业内被十分看好。而素来有文化沙漠之称的石家庄,竟然出了一位乡土作家而且获得了如此高规格的文学奖项,不可谓不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

  我们先来说石家庄的文化沙漠现象。这句话并非我个人杜撰,而是在石家庄地区广泛流传的一句业内俗语。石家庄建城也有百年历史,而石家庄地区更是囊括了近千万人口。但在百年历史当中,真正够得上国内一流作家的,屈指可数。

  反观河北文学,则以保定文学为最,中国作协我们敬爱的铁凝主席,便是保定籍作家,文笔下的地域,也是保定。次之,则是张家口文学。这个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则是胡学文,我们敬爱的河北作协副主席。老胡的《大风起兮》被范伟老师主演成了电影《跟踪孔令学》,《奔跑的月光》被陈建斌改编为了电影《一个勺子》。

  唐山籍的作家关仁山,是河北作协主席,最近写的《麦河》虽然挺差,但也不失为一部有故事有干货的小说。纵观整个河北文学生态,唯独石家庄地区不出自己的本土作家,尤其是石家庄平原区,严重缺少优质的本土作家。这次,付秀莹《陌上》的出现,让人仿佛眼前一亮。

  付秀莹是石家庄无极作家,《陌上》笔下,也是无极一个叫做“芳村”的地方。而《陌上》无疑可以作为石家庄本土学问存在。不过,它也恰好说明了,石家庄为什么是文化沙漠,为何无法出优质的本土作家。《陌上》在很多层面上都是劣质的,不足以代表中国文学的颇高水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陌上》作为一个石家庄乡村的散文合集来看,倒是无伤大雅,但作为小说连续成系列,就显得故事单薄,甚至没有故事了——只有家长里短,只剩下点火做饭,外加上一些四时之景。整部小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主线,且没有反应出较为深刻的时代命题。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史》里边提到过,所谓文学,并非将生命、感情放进去就成为文学,而是将生命、感情以及有时代性的内在生命力和外在生命力四者配合起来才成为文学的。(《中国文学史》,第十八篇,文章的体类)

  付秀莹的《陌上》,有农村景致的情感,也有自己生活村庄的生命经历,却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时代性的内外在生命力。她对农村真正事件的描绘,都是浅尝辄止的,无论是在石家庄开洗头房的大姐,还是在无极本地开皮革厂的老板大全,都缺少对这些人群更深度地文学打量。她没有更有效地介入人物的“时代苦难”,对小说当中出现的全部人物扁平化处理了。

  而为何无法有效地介入小说人物的“时代苦难”,可以成为解析石家庄为何很难出现优秀本土作家的法门。付秀莹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角色,基本上都是话痨气质,而且她们自备着一种看开整个世界的精气神儿。“看开”是最为可怕的,对现实,对文学,都是巨大的伤害。

  优秀的小说,其实是对时代的对抗。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是生死疲劳,人物是驴子、公猪和大狗等等,就是不做人。这是非常有效的对抗,是“不看开”!刘震云的河南延津,是故乡天下黄花,他们都藏着委屈,都是得意必失意,都命运浮沉让人看不开。余华的江南,不是水乡,只有许三观的卖血,兄弟的乞讨,乃至后来的发迹与张狂。

  这批优秀的地域作家,都是以不合群的方式打量自己所属的时代与时代地域,所以塑造了非常优质的中国文学作品。反观付秀莹和养育付秀莹的本土石家庄,实际上恰好缺少这种文学气质。

  石家庄地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火车拉出来的最近百年,都是缺少历史气质的。中国历史气质当中,有一种屈原、陶渊明式的不入流与无效对抗。这在缺少历史气质的地区,很难形成。所以,我们所眼见的石家庄本土人群,很难找到一种对时代的对抗,很难找到一些时代的另类。大家都积极、迅速、有效地进入人情练达的境界当中。于做人而言,石家庄本地人当然热情极了。但于文学,我们失去了文学气质上的“遗世独立”。

  反应到付秀莹个人上边,就是,她缺少一种深刻甚至“偏执地深刻”(语出诗人陈超先生)的大量地域与时代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欠缺,则让她的作品没有更深沉的时代主题,没有更有效的时代矛盾,只剩下浮光掠影了。而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又各种看得开,没有对时代的对抗,那便没有故事矛盾可言了。

  文学是愚笨的工作,只能给笨人准备。不合群,不入流,老是对抗打量时代的,才容易形成偏执地深刻。石家庄这个年轻的地区,过早地拥抱着商业与权力,以能够紧紧拥抱为荣,我们也从小便这么教育孩子,认为只有这种拥抱,才是最正确有效的。所以,石家庄文化沙漠了,出不来优秀的作家了。当然,也许是我阅读面太窄,仍旧有非常优秀的石家庄作家我没有读到,还望读者亲人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