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读后感摘抄

《China Road》读后感摘抄

2020-11-2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China Road 读后感 

  《China Road》是一本由Rob Gifford著作,Random House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7.79,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China Road》精选点评:

  ●停留在表面,老外终究难理解我朝

  ●Audio book version

  ●作者从安利从业者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我也是醉了。

  ●China Road,China Reality

  ● 非常赞的一本书,二十年前的中国,从上海合肥河南宁夏新疆西藏,东部主要体现地方政权问题,西部主要是宗教民族问题,采访部分挺到位。书中多次提到了8九,河殇,对中国人的性格刻画倒是挺生动。个人觉得比country driving好很多,可惜作者在网上的信息不多.....

  ●一个多年报道中国的英国记者,国道312沿途的风光,诙谐有趣的语言,书中记述了很多中国人都从未涉足、一无所知的风光、人和事,跟着作者一路边看边反思

  ●看的是韩文版,韩文译者在译者序和后记里反映出的政治取向感觉比作者偏激,译者在译著中用过多的极端词汇表达立场真的好么

  ●果然是IR出身的作者...不能不说这些论调读多了有些没新意,而且很多似乎可以深入的话题只被简单几句采访带过,有点失望。

  ●以外国人之见来认识中国

  ●感觉自己像是动物园的动物,被俯视,被透视。。。

  《China Road》读后感(一):有趣而不同的视角

  引人入胜的行文,有趣而不同的视角,去年在网上听过他为NPR做的播报,现在才不经意间看到他这本书。拿到之后从晚饭一直读,读到第二天早上6点钟才读完-这就是所谓拿起来放不下的那种读物。

  喜欢他的英式冷幽默,经常让人在沉重的阅读之间忍俊不禁。

  只是对他在文中表现出的很多近乎偏执的敌意持保留态度。

  《China Road》读后感(二):提到了river elegy

  匆匆地旅行很难对所见的东西有什么深入的理解。虽然作者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但是他又自觉不自觉地加入了很多的评论,有时与他的所见并不相关。比较有趣的是他在书中提到了river elegy也就是八九年那个运动之前,那个运动的策划者制作的一部宣传片,并在中央电视台播了两次。在片中宣告黄河文明已经死亡,生存之路要与大海文明相结合。之前很少看到有外国文章提到这个宣传片。

  另外,他自己信仰宗教,就想当然地认为那个邪教什么功是无害的,这是西方人常带的偏见,他们没有想过西方有多么完善的管理非牟利机构的法律与社会监督机制。

  他在最后章节中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期望,他探讨政府什么时候能放开限止,却不思考多久才能培育有国际视野的国民去支持一个民主体制。

  《China Road》读后感(三):一本很有中文特色的英文游记

  我觉得齐福德同学的这本书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反应中国社会现实的社普类读物,最大的亮点就是里面有很多中文词汇及成语的英文翻译。

  单凭他在中国20年的经历,就能想象他中文英文的功力之强。远至孔孟老庄,近至鲁迅老毛,对他们的经典语录真是顺手拈来,着实佩服。此书开头的一个 Old Hundred Names就让人眼前一亮,而他对于此的解读和关于“老百姓”三个字的起源分析亦是很有些道理。英国佬中还有这样的中国通实在是并不多见啊。

  说是社普读物,因为他普及性地(我觉得对中国人来说)介绍了中国近千年的固步自封中的朝代更迭直到1911年后近现代改革的不少历史事件,并且从几个角度点评了中国人的文化、道德以及思维逻辑的形成与延续。同时,他也介绍了一些“敏感”的涉及民族问题和党内改革的内容。这对于不了解问什么西藏、新疆老是闹事儿,以及89对于中国影响的读者是个不小的诱惑。

  不过我觉得大可不必把这本书当做分析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严谨学术著作,因为有些不少观点实在肤浅偏颇。用老江的话来说,NAIVE. 仅把他当做睡前读物就好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感觉齐福德同学至少用了2000个不同的形容词、副词……)

  今天才知道齐福德同学跑到The Economist 去当高级编辑了,出席各种场合阐述自己对中国未来的担忧。各位以后有很多机会能碰到他,到时候可以问问他“你是否仍然认为2012后的1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最危险的10年?”

  《China Road》读后感(四):从外国人眼中看中国

  这本书是一位住中国多年的英国记者Rob Gifford在离开中国前,根据他两次沿312国道从东向西横穿中国大陆的经历所写成的。心爱的姑娘介绍我看这本书时,说她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又重新了解了一次自己的祖国,感慨万千。看完这本书后我也有同感。

  312国道东起上海,西止于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由她串联起来的中国城市乡村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书中生动的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困惑的古老文明。一方面,现代化大城市灯红酒绿、五彩斑斓,不输西方大都会;另一方面,农村落后贫困,很多地方还停留在工业革命以前的耕作方式。一方面,人们充分享受多样化的物质文明,衣食住行,只要有钱没什么办不到的;另一方面,一些最基本的权力被划归禁区,许多人命轻贱如牲畜蝼蚁,被庞大统计数字所吞没。一方面,人们向往统一强大的国家,不再重复上世纪的屈辱;另一方面,又怕丢掉中华的灵魂,迷失民族的自我。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乔装”进入河南爱滋病村采访的章节。由一位大陆“异议人士”为向导,作者躲过当地政府的监控,深入到当地村民家中,聆听几位罹患爱滋病的农民讲述自己的经历。我仿佛觉的我也在那件小屋里,坐在作者边上,听着几位朴实的农民讲述他们如何失去了家庭、亲人,和一切生活的希望。在我看过的几篇关于河南爱滋村的报道中,这本书里的描写是最贴近当事人的,评论也最中肯可信。

  有些可悲的是这样一本书出自一个洋人之手,而非中国本土知识分子;还有些可悲的是,地地道道中国人的我通过这样一本书才能对祖国有更深刻更具体的了解。

  《China Road》读后感(五):中国之路的希望

  与照片上相比,Rob Gifford留着大胡子,看上去有些老,让人疑心是他的哥哥来了。跟几个月前贝淡宁(Daniel A. Bell)的号召力差不多,他昨晚在北京书虫的见面会吸引了众多读者,好些人是站着听完的。作为美国NPR电台的英国记者,Gifford不像贝淡宁那样文弱的书生,声音大,也更好听。

  Gifford几个月前出版的 China Road: A Journey into the Future of a Rising Power目前在亚马逊网站上是最畅销的有关中国的书籍。

  无论在书中,还是Gifford昨晚告诉读者的,或读者提问的,焦点都是关于中国的走向。是乐观?多大程度乐观?遇到有多少人是悲观的?面对举世瞩目眼见为实的发展,怎么还问是乐观还是悲观?

  横穿中国后的Gifford力图告诉他的听众,实际并不存在只有一个中国,但还没说完,他常年在中国养成的自我审查习惯就大声地纠正补充起来: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他想说的是,西方游客和中国城市居民所熟知的北京、上海、甚至银川、乌鲁木齐,都远不能代表中国, 更多反映中国多数人口生存状况的是广大的农村。他的见闻无非在深化这些熟悉的印象:城乡差别,贫富悬殊,环境污染,农民的无助,掌权者的麻木,政治改革的滞后。

  Gifford喜欢引用鲁迅《故乡》的结语,无论书中,还是昨晚,仿佛也是那个1921年的“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然而,这个本无所谓无无所谓有的希望算得上是希望吗?显然,在这句名言的前面充满的是悲哀,悲凉,和想到希望时的害怕、不安。

  那个“我”看到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还暗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若这希望也不过是手制的偶像,还希望什么呢?

  200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