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迴旋》读后感100字

《時間迴旋》读后感100字

2020-11-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時間迴旋 读后感 

  《時間迴旋》是一本由威爾森著作,貓頭鷹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360,页数:592頁,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時間迴旋》精选点评:

  ●可讀耐讀。

  ●①文學味略重;②設定挺有意思;③故事的最後突然來了一下百合是怎麼回事;④雖然從一開始就猜到傑森會死,但他死的時候還是很不爽= =

  ●c

  ●比起奇幻文學,我向來都偏愛科幻文學.因為科幻總是比奇換更有說服力, 讓我能夠更輕易的去相信故事中的事情也許會發生.而這本書是我珍愛的收藏之一,是我近年來讀過最好的一本科幻小說.讀完後我仍然沉浸在小說的氛圍中久久無法脫離...

  ●2018/09/16讀完

  ●書的評價很高,故事也很好看,但不知為何總覺得節奏有一些疙瘩。仿佛自己陷在泥沼里,縱想快快地推進情節讓自己脫身。(個人覺得是因為故事的結構問題:在這樣的長度上將最後的逃亡切割插入前期的劇情,帶來的閱讀焦慮感比懸疑感更多。)

  ●笔调冷静从容,书中的科幻内核很赞,但故事本身却很平淡,男女主角的感情纠葛着墨过多,削弱了科幻味道.果然本人还是较喜欢纯正的硬科幻,可能是大刘的"大尺度"作品看多了的后遗症.

  ●劇情忘了,只記得是本讓我印象深刻過的書

  ●文笔优美,作者的想象力令人折服,翻译也给力。最感动的一句话来自杰森去世后给泰勒所留的信件:自从我转化到第四年期之后,如果说我有感悟到什么,那就是,我们短暂的一生就像一滴雨水。我们向下飘落,但我们都会在某个地方找到自己的归宿。

  ●第一部很棒,第二部不知所云,就不想看第三部了。

  《時間迴旋》读后感(一):地球被一層時間保護膜包裹起來!

  有一天. 星星不見了. 月亮不見了. 太陽看似如完美的燈泡... 地球被一層透析膜包裹 .那是一種時間的保護膜.故事被神祕的科幻氣息包圍... 書中主人翁以英雄人物摯友的視角. 去呈現末日世界的社會動盪與人類情感間的省思.... 作者對宇宙的想像力極為豐富.本書是 2006年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簡單易讀.值得推薦 !

  《時間迴旋》读后感(二):時間迴旋

  主角異常冷靜,造就我們以似旁觀但又深入其境的效果。他並非主軸,但是卻格外寫實。

  我非常喜愛科幻劇情,雖然我看到書名一直以為會是不同時間穿梭的那種劇情,但是此書的劇情也沒有讓我失望。他以順敘倒敘穿插的方式表達,直到最後幾頁兩方時間點才交會,但是並不會混亂。

  泰勒對於戴西的愛不滅,也不強求,直到最後老了(成為"第四期的人類"),雙方的愛早已超脫激情。而傑森對於知識對於宇宙的渴望,早已把自己的生死拋諸腦後,並且毫不保留無私的奉獻自己的所長所知。

  在科幻劇情方面,火星人的誕生實在很有趣,他們就像我們的遠親般,既疏遠又親近。一直以為天上永不熄滅的星星,完全消失只剩下一片黑暗籠罩大地。那種憂愁感,我大概每次眺望星空都會有所感慨。

  我老早就知道,太陽會逐漸擴大,直到把地球吞噬。但是那是n百億年後的事了,到那時我早就死了又死投胎又投胎或是一直存在於天上,完全性的事不關己。但誰知道作者把我內心深層的憂慮帶了出來--若事情提前發生呢?我還記得當我看到這裡時,我的手在微微顫抖,我從來沒有看書看到這樣過。

  或許你會覺得我太過誇張,但我只能說,我大概是個存有科幻魂的少女。從小就對宇宙感興趣,看到片尾有遼闊宇宙景觀的電影,我就會感動莫名。誠摯推薦一樣存有科幻魂的各位看。也非常期待他的續作--軸,盡快上市!

  《時間迴旋》读后感(三):时间的尽头

  地球上的一秒,在时间回旋之外是三年两个月。

  地球上的一分钟,在时间回旋之外是一百九十年。

  地球上的一小时,在时间回旋之外是一万一千四百年。

  地球上的一天,在时间回旋之外是二十七万四千年。

  时间的尽头就要来临了?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在想,要怎么描述它呢?

  雨果奖的光环让人很容易就把它和“科幻经典”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我不断深入这本书,却又发现不仅仅如此。作者在前言中说他的写作目的之一是“希望找出隱藏于種種科幻類型外貌底下的人性關懷,并簡單、直接地將這些關懷呈現在讀者面前。”我想他做到了。

  什么是时间回旋?

  这个问题就好象在问,什么是九一一?我们都知道九一一这个事实,可是九一一并不只是飞机把世贸中心的大楼给撞塌这样而已,事件的中心是人,这才是本书的的一大主旨(也是作者Robert Charles Wilson的一贯主题),是想要呈现出人类面对巨大未知事实时的集体状态。

  这本书的手法是通过“我”泰勒之口,描述在十二岁的夜晚目睹星星忽然熄灭,借由回忆与现实双线并进,讲述与双胞胎杰森和黛安的各自纠结的人生轨迹和感情故事,作者感兴趣的在于揭示人类是如何面对全然变化的外部世界,从而体认到自己的历史价值和地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是一个尺度,当我们把目光从人类那短暂的人生上移开而放眼以百万、千万、亿年记得宇宙历史时,我们又怎么认识自我呢?面对未知和变化的反应,几乎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之中。但是我们的时代的特殊性在于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咨讯链接把任何的事件都无限放大。也许我们并不比前人更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更胜一筹,但是“人类”这个群体的群体(无)意识却是史无前例的强。而这一切在灾难和未知面前都被放大了。

  本书既有主流文学畅销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各种元素:父子冲突、异乡冒险、末世情节、传奇成长经历以及隐忍的爱情故事,又在包括了科幻传统:外星生命、基因改造以及时空传送以及波澜壮阔的“地球化”。熟悉科幻小说历史的读者还能从中找出向其他大师致敬的共同主题:人类的火星乡愁(海因莱茵,Ray Bradbury等等)。讲述的故事是整整一代人在经历世间回旋阴影之下的绝望与想象。在阅读的时候不断在敲打我脑海的既好像是体验经历60、70年代反战、爱与和平的那一代嬉皮青年的幻灭感,又像是我第一次观看《太空堡垒》剧集时发现生命居然如此短暂的恐惧。

  期待续集《轴》

  注:读完第二章我就很绝望的猜想这本书大概是没法引进国内了。因为里面有写到面对时间回旋,第一个按耐不住的国家就是中国……(事实上这本书的美国中心主义十分让我懊恼)

  原文:http://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8/01/11/1206/

  《時間迴旋》读后感(四):地上方一日,天上已亿年

  这是最好的年代,同时也是最坏的年代。

  有关《時間迴旋》这部小说如果拓展开去,实在有太多东西可说,但是那些启发与感悟又显得很零碎,零碎的散落在这部结构庞大的小说的字里行间,难以捕捉到实际的形体,难以一一梳理清晰,却又明确知道真实存在,如同作品中的假想智慧生物改变着整个人类整个银河的走向一样让读者明白一些什么。

  这是很长的一部作品,花了我四五天的时间才看完。也许情节的发展有一些缓慢,但是作者优美的文字,独特的作品结构,悬疑重重的故事,以及细致入微得深入几位主角内心挖掘的描写,让这部作品毫无枯燥沉闷之感。虽然是“硬科幻小说”,却并没有很高的门槛,对于不是很经常读科幻小说的读者来说,一样是没有什么障碍。

  忽然在那样一个晚上,星星和月亮都消失不见,夜空从此沉入深暗一片。

  我们的地球被一个巨大的时间间隔层包围起来,连阳光都是那个间隔层经过过滤的。

  间隔层内的部分的时间,和间隔层之外的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再也不能对应。

  我们在间隔层之内世界的一天,对于间隔之外的宇宙而言,却已经过了上亿年。

  无论是古典神话,还是《聊斋志异》中都有“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的描述,让芸芸众生知道生命的渺小与脆弱。

  而《时间迴旋》中却来了一个逆反,用这种逆反,让人类看得到宇宙的几十亿年的变迁结果,假想了太阳的高速膨胀带来的末世危机,地球是终将毁灭的,如果我们活得够长,如果有那样的假象智慧生物构成的时间间隔层,那我们就会目睹这样的结局。

  我起初以为,那是一部描写人类如何扭转灾难结局的英雄主义科幻,就像许许多多的好莱坞大片中的“拯救末日”一样。

  不过,没有那么简单。或者说就科幻性而言没有那么复杂,而是在冷然的哲性思维上显得更深邃更多端。

  泰勒、杰森还有黛安,从10多岁时时间间隔出现一路走来,作者的笔墨完全围绕在三个选择了不同人生道路的角色身上,从幼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的生活与思维,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情感,他们的不同信仰,从角色入手,写生活在末世阴影即将到来威胁下的人生,而不是末世威胁真正到来那一刻的故事,这样的科幻小说有点特别,仿佛更像是描写生存状态的人文小说,就如同时下许许多多的有关心灵救赎,情感疗伤的小说一样,深入到内心中最黑暗的恐惧与对未来尚存的企望中。

  全书的结构用泰勒的自述回忆(被时间间隔笼罩的那些年代)与时间间隔消失后的时代两条线索平行穿插描述,使读者始终被那个时间间隔消失的临界霎那究竟发生了什么牢牢牵绊。

  就全书涉及到的科幻猜想,也许并没有太多的新鲜,但是作者很融洽的将这些元素糅合到主角们的成长过程中。

  在被时间间隔隔离开的前十几年,替带了航空工业的近日点基金会的科研探索完成了火星迁移人类,在火星再造了一个人类世界的壮举(火星是间隔外的宇宙,地球上的短暂时日,就让火星人类完成了上千年的文明,并且为地球人类探索时间间隔的奥秘提供帮助),然而很迅速的,火星也被时间间隔包裹住,面临与地球一样的困境。

  火星人来到地球,带来了会在宇宙中不断扩张的有机物复制体用于传达宇宙信息,以及改变人类基因延长生命的药剂。

  这是一生中探寻时间间隔奥秘的杰森的戏码,作为全书最光辉的角色杰森,他的智慧被用于探求宇宙终极奥秘的努力,他的信仰是渺小的人类用科技对着浩瀚星空作无限的展望。

  杰森的妹妹,泰勒爱了一生却有缘没份的黛安,在末世中投入的宗教的救赎中,在神学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伴随黛安的戏码是地球人类的面临灭亡的恐惧,由那样的恐惧滋生出生命价值的怀疑,用一种信仰来给自己继续活下去和期待灭亡后能够接近真正天国的信心。而保守宗教,新兴的行乐主义宗教,断章取义复制启示录中某些教义的极端宗教的争端更迭,曝露出这种出于解脱才考挂上的信仰的可怕。

  为了心中的慰藉,才去相信,是信仰的一种,但是是不太靠得住的信仰。

  而不管那信仰是什么,首先真的去坚信的,必然心灵不会太焦灼。

  泰勒这个医生,陪伴在杰森的身边,在心底爱着黛安,他的信仰说不出是什么,却不是没有。这种信仰,不是杰森那样的对宇宙敬畏,对科学的深信,不是黛安那样执著的相信坚定的宗教信仰是带来慰藉的良方。

  他的信仰是科学的,或者也是宗教的,其实,假想智慧生物的庞大难以预测,与对整个宇宙中活体星球的所为不是也恰如上帝对于濒临灭绝的罪民的恩爱与宽恕吗?时间迴旋消失的那刻,登舟去美丽新世界的难道不是方舟上的诺亚家族?

  如同泰勒,站在杰森与黛安之间,用他的客观记述将作者的原意娓娓道来,我们渺小,我们愚昧,我们纷争不断,流血不止,我们迎来类似SARS的心血管衰弱症,我们妄图制造红色小牛来让生灵复临以至于传播出类似疯牛病与禽流感那样的病毒,政客与投机商将时间迴旋看成巩固政治资本与牟取暴利的载体,惶恐不安的末世人群用自暴自弃的自杀与颓废行乐的自毁麻木自己,真正的末世也许并不曾来,但人类自己就似乎要毁了自己。

  而还是会有在时间迴旋消失后被星空感动流泪的祖孙,还是有自发自愿的人性与罪恶抗争的人群,以及那永远宽恕即将灭绝的人类的上主或者拯救终将自我毁灭的活体行星的假想智能生物系统。这便是隔绝不开的信仰。

  这就是读这部作品的感动。

  《時間迴旋》读后感(五):時間迴旋系列——時間迴旋 (Spin)、時間軸 (Axis)、時間漩渦 (Vortex):我們只不過是人類

  發現有些人會把自己讀過的書跟心得感想貼上來,覺得這是一個挺不錯的習慣,於是就跟進了。

  把將近1,400頁的三部曲看完,只能說幸好第三部沒有讓我失望,不然在看第一、二部時還真的有點看不下去。

  當然也不是說這系列作寫得不好,但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好,也可能是我想看的科幻作品不像這樣。

  要了解這部系列作在寫些什麼(我盡量避免雷到太深入的部分),首先得先知道何謂時間迴旋。

  時間迴旋的第一本《時間迴旋 (Spin)》是採用類似倒敘法的方式描述故事,過程與章節採用不同時間交錯進行的方式鋪張描述,最後重合。

  小說一開始就寫出了時間迴旋這個東西是「後人描述的那個年代與那個東西」而至於本質跟造成的衝擊是怎樣,隨著故事的進展就會自然揭露。簡而言之,就如網路書店和書背的說明一樣,那一年月亮與星星消失了,而地球與宇宙的時間開始不同步了起來,面對這一連串的驟變和末日景象,主角泰勒與兩位異卵雙胞胎姐弟黛安和傑森,在這詭異的年代裡,隨著彼此年齡的增長,各自踏上了不同的路途,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

  時間迴旋顯然把描寫的重點擺在三個人之間與其家庭的情感關係上,一開始配合著天空的異變,作者對於情感的細膩描述與撰寫固然會讓人有種身歷其境的感受,思考若是自己面對這種情況又會如何做決定,然而將近六百頁的篇幅當中,一旦把太多的部分擺在同樣的重點上,而稍嫌忽略了故事背後謎題的進展,便會讓人開始覺得乏味,令人不免想像這部作品其實只不過是有著科幻背景的情感小說罷了。

  或許作者認為對於三人心情的描繪非常重要,或許作者認為關注在這三人的生涯進展,寫出一部彷彿傳記般的情感小說正是他所規劃的主軸,然而即使忽略其他部分不提,單就情感描寫的部分來看,也許的確相當地細緻生動沒有錯,但其實每個人關注的議題與問題一整篇看下來往往大同小異,給人一種有點鬼擋牆的錯覺,又像是一部分粗製濫造的坊間小說,花了很多的篇章,其實只是在描寫類似的事:你愛他、他愛她、她不愛我、我不想她;我們分手、我們復合、我們別離、我們想念……等。要不是的確對於背後的神秘相當好奇,我想我甚至可能會對於這本書半途而廢。

  到了時間迴旋的最後,作者埋了相當大的一個伏筆,開了一個更大的舞台,讓人稍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然而對於事情的真相幾乎完全沒有提到,感覺上整個第一部從頭到尾就是莫名其妙:我們不知道怎麼搞得就變成這樣,最後我們還是不知道怎麼搞得事情就結束了。當然,我也不排除這是他為了他之後的兩部續集鋪路。

  然而到了時間軸 (Axis),顯然還是讓人相當失望,至少對我來說。主角換了一批人(雖然第一集的某個角色仍然有著相當重要的戲分),然而相當的篇幅內容其實也差不多,讓我一度好奇我到底是不是在看一本愛情小說。時間軸雖然拋出了一個新的故事核心,但是這核心無論範圍還是具體的形容,跟愛情的分量相比之下還是稍嫌薄弱。故事的場景換了一個地方,周圍的人事物也換了一批,遇到的災難也換了一個,但說穿了我個人感覺其實就像是更換桌布,而桌面上的東西都沒有更動一樣,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反應甚至比起時間迴旋,顯然也沒因為面臨到的問題不一樣而有太大的差異。

  抱著複雜的心情與滿腔的疑問,畢竟前兩部作品對於幕後的真相都沒有太大的著墨,我邁向了第三部作品——時間漩渦 (Vortex)。這部作品雖然還是脫離不了愛情,但是章節的安排重回到了類似第一部的情況,只是變成不同的時空之外,還有不同的第一人稱視角。令我感到比較安慰的是,藉由不同人不同視角的解釋與說明,作者使得故事的進展變得更有說服力,也更加的生動——比起只是一味的無病呻吟跟心中的糾結,直接口述自己的心路歷程顯然比較真實。然而跟第一部不同的是,一開始會覺得這跟第一部一樣只是把不同時間的故事交錯描寫,但到了故事的最後讀者會發現其實兩者有相當大的差異,甚至讀完之後更會思索作者對於整個時空架構的安排是怎麼樣。此外,整個系列作背後的真相,在這一部當中也有了比較完整的交代與說明(當然如果一開始就是設定成三部曲的話,在這一集不做個完結也說不過去),結果事實證明了讀者也好,書中的每個角色也好,有神論者也好,無神論者也好,真相與每個人的詮釋可能都不一樣,而這當然也並不是在諷刺任何一個人或任何一方是愚昧或無知的,面對這種超越人類理解範圍的存在,面對迫在眉睫的末日,每個人做出的反應固然也不一樣,而每個人當然也只是盡自己所能的對於現象做出一個解釋,說穿了,你我都只是區區的人類而已。時間漩渦藉由不同人稱的撰寫與交錯時空的安排,我個人感覺雖然是同樣的筆觸,但對於情感的著墨與第一部比起來卻有著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可能更為寫實與逼真。另外,第三部由於架空在一個更為遙遠的未來,作者對於科技的描寫與說明也添加了更多的科學要素和術語,雖然可能不比典型硬科幻作品有那麼鉅細靡遺的考據與探討,至少在我看完第一部與第二部之後,這一部的科幻要素在某種程度上也滿足了我。

  美國亞馬遜上有網友對於這一系列作做出了評語:「如果你想看的是科幻作品,你應該跳過這一本;如果你想看的是對人性刻畫深刻的文學作品,你也應該跳過這一本;如果你想看的是一個可能之後還會得到更多獎項作者的作品,那你應該看時間迴旋。」我個人認為其實沒有那麼不堪,只不過對於一個標準的科幻迷來說,這部系列作的科幻要素的確稍嫌過少,而情感的部分誠如前述,第一部與第二部顯得有些冗贅。然而,作者的想像與選擇的這個題材的確有其別出心裁之處,而作者的文筆也絕對不差,雨果獎的篩選機制我相信還是有一定的公信力。如果你對於這部系列作的題材有興趣,個人感覺還是可以試讀看看,也許你甚至會覺得其實他對於感情的描寫不會那麼讓人那麼不耐煩,那我個人對於這部作品最詬病的部分顯然也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