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甫盖尼·奥涅金》读后感1000字

《叶甫盖尼·奥涅金》读后感1000字

2020-11-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叶甫盖尼·奥涅金 读后感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本由普希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页数:3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叶甫盖尼·奥涅金》精选点评:

  ●不等把人生的故事通读 便突然离开它 毫不动心 好似我离开我的奥涅金

  ●多余人...意识到却挣脱不了自身的局限,悲剧的挣扎。

  ●冯春译本 装帧陶雪华 很流畅

  ●他伤透了少女的心,他亲手杀害了朋友的性命。他却仍然无法拯救自己。

  ●手上刚好是82年的书。黄黄的纸页,渗着香味。论文啊.....

  ●一个多余的人

  ●这是一个在他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可以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性格的必要力量。

  ●“在南方微微泛起的涟漪之中,在我的非洲的天空底下,我为阴沉的俄罗斯悲伤。我在那里尝过苦痛,爱过,在那里把我自己的心儿埋葬”。普希金的诗真美,不愧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儿时挚爱

  ●花园相遇,最喜欢的一个片段。

  《叶甫盖尼·奥涅金》读后感(一):1982年的旧书,2017年的读者

  在重庆磁器口旧书店淘到的旧书。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冯春译。扉页还有它第一任主人的签名和购书年月——“谢勤 1982.12”。读的过程中发现了里面夹着糖纸“鲜花奶糖”和一张便签。这种穿越时光的相遇,有着难以为旁人所感受的奇妙呀。

  决定把便签上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其实只是整理过后的两封信啦):

  达吉亚娜给奥涅金的信

  我在给你写信。你可以对我轻蔑,但不要拒绝我的接近。如果我沉默,你就永远不知道我的隐情。我和你见一次面、说一句话,我就日夜思念着下一次再和你相聚。我的爱绝不献给他人,只有你才能占有我的心。在梦里你曾来到我床前,和我悄悄谈心,给我欢欣的爱情,使我充满希望。是这样吧?快来解答我的疑惑吧!我等着你……

  奥涅金给达吉亚娜的回信

  拜读你的信,你的真诚温暖着我的心。我愿以同样的诚意相见。假如我必须当个丈夫,那么除了你,我绝不去另找一个未婚妻。但是无论我多么爱你,日子一久,我会变得冷酷的。我的灵魂已不能获得新生,我应以兄长般的心爱你,请原谅我不能接受你的爱情。

  《叶甫盖尼·奥涅金》读后感(二):“噢,这样的人有多少被命运糟蹋!”

  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普希金的随笔,他尤其提到《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谈到主人公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个19世纪的青年“多余人”。尤其说到女主人公是俄罗斯民族文学中现实主义出现的第一个正面的成功的女性形象。这本书是普希金的第一本现实主义诗体小说,也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从现实的角度,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似乎很久没有读这么好的书了。这本书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嘴里彻底吸引了我。幸好家里有很好的藏本。于是拿出来饕餮一样的读完了。从奥涅金的身上,我看到自己已经走过了一段完整的人生之路。前后相隔200年,一个19世纪一个21世纪,一个俄罗斯一个中国,没想到给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同样的路。这是很叫人惊讶的事。而这样叫人惊讶的经典,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力量的。因为你从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感慨很多,说感慨有点复述的意思。我不喜欢复述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像是一种诽谤。所以简单记下此刻的心情。   

  ……想起缓慢的日子和疾驰的时光,不觉有点惋惜和寂寞。一路走来,孤独而辛苦却也不失生机。而最终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照见自己被他照管好的灵魂。一个苍白的影子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我又离开了我所在的世界——这种感觉真好——对什么都不在乎——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而其实在读完《叶甫盖尼·奥涅金》后,我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或许是陶醉于普希金朴实饱满的诗句——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很难磨去的——不然,就没有这本书,也没有俄罗斯的现实主义,也没有文学了——这类似于某种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奇迹、神秘和权威吗?  

  走完完整的人生之路后的奥涅金,最后走向世俗生活时遭遇了一个新的女性——我这样来看。这样,这个人的心灵使我得到了双倍的温暖。在他身上我看到一种逝去的不安和坦然。对女主角,普希金在诗的末尾说:“噢,这样的人有多少被命运糟蹋!”……普希金的诗句就这样让人浑身颤抖……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其实这本书的主角不是奥涅金,而是达吉雅娜——主角不同,一本小说的读法也不同。而我有时候想,其实真正的主角从来都是那些从命运深渊里幽幽散发出来的一星点典型的光芒……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个光点……在这个光点的安慰下,我准备进入梦乡,不感到寂寞,不感到孤独,只感到自己睡在一场大雨过后的北京秋夜里,能把所有的东西一瞬间忘得一干二净而自己和自己周围的所有东西都毫无觉察……抹不去的只是人身上的光点。

  2008年9月17日,北京

  《叶甫盖尼·奥涅金》读后感(三):边缘与中心的——被放逐与扣押

  如果说多余人是游离在社会的幽灵,倒不如说是被社会中心放逐的边缘人。这种放逐与学识教养等等无关,仅仅只有一条:是否被社会吸纳成组成部分的一份子。

  奥涅金拥有的良好贵族教育让他在宴会中如鱼得水,在镜子前三个小时用几十把梳子打扮出来的得体外,妙语连珠的俏皮话,年轻俊俏的身体,都是他最好的道具。他像是一条游荡在诸多脂粉酒气中的观赏鱼,艳丽多姿,“善于谛听一颗心的初次跳动”,寻欢作乐,醉生梦死。

  将未来放置在不曾思考过的角落,也不曾考虑过这样的生活的意义,这是当时整个上层社会所迷离的梦境,享乐者无可救药。被吸纳进这样的社会中心的纨绔公子奥涅金,在“他总为佳肴和老婆踌躇满志”的生活中感到了厌倦。

  感到了,这样的时代终究要被埋葬。

  这种感觉有部分来源于他法国籍家庭教师所带给他的与当时俄国贵族有些格格不入的教育和体验,剥离开了他对于这样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认同感,亦给他和大部分俄国贵族青年不一样的思维。这部分教育给了他游戏宴会,辗转于夫人小姐之间的资本,也给了他一颗能够看到不一样世界的眼睛。

  “谁真正生活过并且思索过,谁就不能不藐视世人;谁感受过,一去不返的日子的/阴影就不能不扰乱他的心:他已经不再迷恋生活,回忆像毒蛇咬噬着他,悔恨也日夜把他折磨。”

  这样的心情在他的心间萦绕之后,他便不可能再去往日的那般玩乐,直到父亲去世变卖家产,伯父又留下了一个庄园给他。这与城市里不同的风景,也只仅仅只是带给了他两日的新奇,“第三天,树林、小丘和田园,已不能再引起他的兴趣,后来一看到这些就打哈欠,最后他彻底地明白,在乡下还是同样的无聊”,文学史上说这种是时代的忧郁症,是奥涅金这种“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消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能力和勇气去参加革命战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

  我不认同。

  奥涅金是发现自己无法被当时的社会中心接纳(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些团体的针对,而是他自身所察觉到的整个社会开始与他的不协调,一种“灵魂的空虚”),他被放逐了,也许他的身体尚且还在贵族的宴会中翩翩起舞,但是他真正的存在已经被放逐到了社会的边缘。他并不会随着旧贵族一同消亡,因为他已经被放逐;他也不会起身去参加所谓的革命,去破碎这让他感到不适合无聊无所事事的社会,因为这社会还只是让他感到不适,而非歇斯底里至死不休的憎恶,至多他只是开始试验他所认同的轻微的改革。

  这种放逐是自我附加的,而非社会给予的,就像他拒绝达吉雅娜的情书,拒绝爱情,或者说,拒绝与中心达成同调。与中心的思想,精神无法达成协调,又不愿转变自己,再度融入其中,只得被边缘化。如果仅仅是边缘化,做一个隐居在田园,享受牧歌生活,或者像是一般融进自然的自然主义,那么叶普盖尼其实在第一章便可以结束了,结局也是和达吉雅娜共结连理,与知己连斯基高山流水伯牙子期。

  这是承认了社会对他的放逐,或者说他自己给自己下达的放逐令,但是奥涅金还是被社会中心的某些羁绊扣押了,哪怕在去继承伯父庄园之前“他的父亲那是刚好病故。奥涅金面前立即涌来了/一大群贪得无厌的债主。”这些羁绊也许是美酒佳肴,也许是如花美眷,或者是一种作为社会中心一份子的认同感与被认同感。

  奥涅金对庄园的生活感到无聊,是因为他没有被认同,是边缘者最最惧怕也最不在乎的东西,所以在庄园中遇见的连斯基是他能找到的最后的认同。而这份认同在连斯基与奥丽加的爱情开始之后被破坏,他感到愤怒,感到被“背叛”,他感觉连斯基又回到了社会的中心,或者说,不再认同奥涅金的自我放逐。于是他做出的“报复”行动带来的恶果(连斯基的死亡)让他的道德感与良心受到谴责,又一次离开庄园,转去流浪。

  奥涅金这位人物形象其实是很“拖泥带水”的,他因为没有必须要去完成的事情,所以终日无所事事,这种生活带给他的不可能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也不可能有从这种生活脱离出来的坚毅,他只能逃避,就像上文所说的自己放逐。而在数年的流浪之后,他再回到莫斯科的时候,竟然又燃起了爱情的火焰。

  这是一个自我放逐的人应该有的形象么?

  并不。在这里,奥涅金已经被社会现实无所不在的罗网捕获,精疲力尽后做了一条砧板上的鱼,徒劳的张大鳃孔呼吸,却已经不在蹦跶。他生活中的无所事事到达的程度,是想去体验一下死亡,想看一看死亡是否比生活更好。他的形象,是一种被社会折服的怯弱。

  边缘与中心的剧烈冲突,是主流与个体的冲突,个人的意志在这种冲突中是与集体泛意识对抗的存在,能够融入或者驾驭集体的自然处在中心,他们的选择与取向,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而拒绝被同化,拒绝消抹个人意识的自然就被主流放逐,或者自我放逐,或者起身反抗。奥涅金做出的抉择是自我放逐,与改革,改革又注定失败,这是他出场时的身份与设定就已经决定了的。

  可是放逐并不可能是绝对的,哪怕反抗也是,成长途中所承担的一切,承担成长的一切,都是将一部分自我扣押在了中心。是毅然决然隔断去做山中隐士湖畔鱼叟,还是割裂开挺身而出做反抗并取而代之的志士猛人,亦或者是如同奥涅金一样在忧郁中愤怒,在不知道某个时间里投降妥协将自我扣押在中心,去逃避在边缘的似乎全世界仅有一人的孤独感与对于自身愈来愈厚重的怀疑彷徨。

  结局里,达吉雅娜的拒绝是带有可预见性的,达吉雅娜的形象是俄罗斯女性最完美的集合,也似乎代表着边缘人在中心被扣押的美好,作为泛意识集合的社会中心,是不可能再接受边缘者的“投诚”。而作为人物形象,达吉雅娜作为俄罗斯完美女性的代表,必然带有“圣洁性”,不可能做出有反叛社会中心共同准则的事情——作为将军夫人的她再接受旧爱的求欢,哪怕她仍深爱他。这种深爱,再延伸到泛意识层面,正是奥涅金被扣押部分与他被放逐部分的联系。

  这种多余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与中心不同,他们是被边缘化的(被)放逐者,普通人是中心的基础,像是珊瑚丛的底层,是最先死去(失去自我意识)的基座 。而在中心的顶层,就像是珊瑚丛的最前端,还是存活着的部分,他们能够做出选择,做出珊瑚生长(社会前进)方向的选择。多余人相对而言,就是脱离而出的那一部分,要么独立成丛,要么就在洋流中被冲到不知名的地方,可是脱离前,多余人的一部分还是长在了基座上,被扣押。

  《叶甫盖尼·奥涅金》读后感(四):《叶甫盖尼·奥涅金》新译,网络共享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译序

  http://blog.sina.com.cn/u/3020582503

  九霄环珮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短短的一生作品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叶甫盖尼·奥涅金》无论在篇幅上、内容上、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堪称普希金的代表作。往浅里说,这部书包含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俄罗斯式的决斗,在故事情节上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往深处说,作品深刻探讨了人心、人性和人生的意义,描绘了广阔的俄罗斯社会背景,正如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言:《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叶甫盖尼·奥涅金》全书正文部份共分八章,除了其中的两封书信和一首民歌,每章均含数十节十四行诗,每行都是抑扬格四音步句,行尾押韵模式为ababccddeffegg,构成所谓的“奥涅金诗节”。全书共五千多行,其中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语言也十分鲜活生动。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汉译已有多个版本,有的是在形式上用中文仿造原文的格律,即格律体译本,有的译文不以符合原文格律为目标,即自由体译本。 这两种译法本身都是可取的,只要能在很大程度上传递原文的“精、气、神”,具体来说包括原文准确的语义、修辞、语气和情感、上下文之间的在结构上的逻辑与条理、节奏、韵脚等等。

  采取严格的格律体译文,每行都安排相同的字数并且押韵符合原文模式,译文在形式上会显得整齐规范,但是内容上更容易以韵害义,更容易因为拼凑而造成遣词造句上的平淡、乏味、不自然,甚至做出削足适履的事情,更容易为了完成形式上硬设的指标而丧失了精气神上的原汁原味。

  另一方面,自由体译本在失去原文格律的同时,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原文的语言特色,也不一定就能保持精气神上的原汁原味,不是不可能既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随意蹂躏原文或者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合律固然有失偏颇,僵硬地死译也不足取。究其根本还是要在深入原文、吃透原文的基础上让作者的意识与情感在译者的脑海中复现,让灵泉从心灵流过心灵,如此这般才有可能以异种语言再现原作的那一眼活水。

  无论如何,外文格律体诗歌翻译本身是个难事,对于简短的作品还好办一点,集中精力费些心思不是不可能出精品;对于长篇作品,内容庞杂多变如普氏之奥涅金者,则实在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了,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灵感不是时时有,而翻译多少也需要些灵感的。因此,每一位译者面前原著的时候,不论对自己的译作有多么得意,恐怕还是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

  除了少数诗节偶然在韵脚上符合奥涅金诗节要求,拙译并不追求格律上的相似,毕竟,汉语并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和西方语言(譬如俄语)相似的诗歌格律。所谓格律体译文的格律也是译者按照自己的要求自行设立的一种标准,实际上并没有语言传承上的历史基础,也没有读者接受上的现实基础。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汉语诗歌的格律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诗歌翻译而言,格律到底是锦上添花之事还是文章之根本,这恐怕要作为译界长期争论的议题了。撇开格律上的麻烦事,拙译追求的是语义上的精准和语言上的生动,目的,一方面是忠实于原文,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高可读性。

  一部书的“可读性”实则是很微妙的事情,有时候长篇诗体作品的格律不一定就合乎现代读者的口味,比如为陈寅恪与郭沫若共同推崇的《再生缘》一书除了少量说表,绝大部份都是七言韵文一路到底,但现代读者阅读起来却颇有单调之感。如果译诗译成了大和尚念的经文,那就是很悲剧的事情了。好的译文读之当有作者与你面对面交谈之感,反之作者的面目就仿佛隔了一层面纱而变得模糊不清。译者再能也能不过作者(倘若译者的功夫比作者还高,那就说明该作者不适合译者翻译),因此极力贴近原作乃是主要原则。

  作为说明拙译特点的一个实例,以下是第1章第20节和其它译文的比较。这一节细致地描写了芭蕾舞演员伊斯托敏娜的亮相和一连串的四个动作。普希金极其生动的语言特色在此可见一斑。采用自由体的译法,尽管牺牲了原文在格律上的匀整性,但对于发扬这种语言的生动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

  光辉灿烂地,近于飘渺地,

  听从于琴弓的魔力,

  在一群仙女的环绕之中

  立着伊斯托敏娜:她,

  一脚轻轻地着地,

  一脚缓缓地旋转,

  啊、瞧!一个跳跃,啊、瞧!她飞了,

  她飞得就象出自风神唇边的绒花,

  她的腰部飞快地拧紧又打开,

  穿插着两只秀足敏捷的互击。

  (以上九霄环珮译)

  下面是其它两个汉译本:

  …….

  呀,你看那伊斯托敏娜

  灿烂夺目,神仙似的轻盈,

  她听从着琴弓的魔法,

  一群仙女把她围在当中。

  你看她一只足尖点在地上,

  另一只脚缓缓地旋转,

  忽而扬身纵跃,忽而飞翔

  像一根羽毛给吹到半天。

  她的腰身旋过来,旋过去,

  她的脚在空中敏捷地拍击。

  (以上查良铮译)

  ……

  伊丝托米娜伫立在中间;

  她容光焕发,似飘飘欲仙,

  和着乐队的神奇的琴弓,

  被围在一大群仙女当中,

  一只小脚儿慢慢在旋转,

  另一只小脚儿轻轻点地,

  忽纵身跳跃,忽腾空飞起,

  飞啊,似羽毛在风神嘴边;

  轻盈的细腰弓下又伸起,

  敏捷的秀足在互相碰击。

  (以上智量译)

  译文的对比本身是具有很大主观性的,然而在忠实性上还是可以客观分析。拙译不仅在文本含义也在文字节奏和次序上都忠实地符合原文。比如倒数第4行,查译是“忽而扬身纵跃,忽而飞翔”,智译“忽纵身跳跃,忽腾空飞起”,译法非常相似,都省略了原文中的两个“瞧!”。原文本来描写的是特写镜头般的连贯动作,而在查译和智译的“忽而/忽”则把特写变成了浏览,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实时实地的生动感,尽管智译每行字数相等,行尾押韵模式也和原文一致。另外,同样是“飞”,查译说“像一根羽毛给吹到半天”有点过于夸张了,而智译说“似羽毛在风神嘴边”,在嘴边干什么呢,这就又有点过于保守了,好象没飞出去似的。这都是由于不忠于原文而产生的偏差。最后,拙译选用的“绒花”一词,和其它两个译本选用的“羽毛”也可以作一番对比。

  关于译文的忠实性和文字锤炼的另一个例子见于第1章第28节:

  ……

  美女们的小脚一掠而过,

  在她们诱人的足迹上

  也随之掠过火热的目光,

  ……

  (九译)

  这一节第10行和第12行都有一个“掠”字,原文为两个“Летают”,这一动词的重复使用是别具匠心的,生动地表现了美女们诱惑性的小脚和男士们被诱惑的目光之间的如影随形。Falen广受赞誉的格律体英译本分别用了两个不同的动词twirl(快速转动)和pursuit(追踪),破坏了这种修辞上的重复。查译和智译虽然分别用了两个相近的动词(飞扬与飞跃,飞舞与飞动),但是一方面并没有完全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另一方面在选词的精确性上也可商榷,如“四处飞扬”似更适合用于描述尘土,而“不停飞舞”似更适合用于嗡嗡叫的蜜蜂。汉语的“掠过”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轻盈的燕子之类意象,形容小姐们的舞步也许更为贴切。

  ……

  美人的秀足四处飞扬,

  热情的注视跟着脚飞跃,

  紧追着它的迷人的踪迹,

  ……

  (查译)

  ……

  美女们的小脚不停飞舞;

  跟踪着她们醉人的芳步,

  飞动着双双火辣的目光。

  ……(智译)

  下面这段(第1章第53节)写的是奥涅金看到的他叔父丧礼上的情景,拙译选用了“生龙活虎”、“兴致勃勃”、“煞有其事”等成语,希望能够表达原文中潜在的幽默感。另一方面,文字锤炼也不一定在于成语用的多与少,拙译也并不一味追求成语的堆砌,例如这几行中拙译用了“吃了”、“喝了”、“散了”这三个最简单的词汇,既简洁地表达事情经过,又构成一种修辞效果,更重要的是,原文原汁原味就这是这么组织文字的。

  他发现场地上到处是随从;

  冲着这死人从四面八方

  来了许多生龙活虎的朋友和对手,

  个个对葬礼都兴致勃勃。

  死人埋过以后,

  牧师和宾客们吃了,喝了,

  然后煞有其事地散了,

  仿佛他们都干得很不错。

  文字锤炼上拙译也希望尽可能挖掘汉语传统语言的瑰宝,在不显生硬的前提下适当应用到译文当中去。这些例子较多,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是第4章第39节5-8行:

  散散步、读读书、美美地睡一觉,

  林荫幽幽,溪水潺潺,

  间或有位白肤黑眼睛的年轻姑娘

  献上年轻而新鲜的吻,

  五花马,金络脑,

  珍馐玉馔晚餐好,

  葡萄美酒夜光杯,

  清静无为心事了——

  这就是奥涅金神仙般的生活;

  不知不觉,他已深陷其中,

  在无忧无虑的幸福里

  任凭美好的夏日一天天飞逝,

  忘却了城市,忘却了友谊,

  忘却了每逢节日照例的娱戏。

  译者认为好的译本不仅在于翻译,而且也要起到一个文本阐释的作用,这就需要足够的注释,甚至评论。本书注释包括普希金的原注,著名文学家兼学者纳博科夫注解中的精选,以及译者本人的评注。译者评注包括某些在辞典中一查即知的条目,涉及到普希金本人事迹的背景知识,以及译者对某些精彩之处的评论,其中有援引其它文学作品与之所做的印证,即以文证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通过音乐(第7章第15节)、电影技术(第3章第36节)、国画(奥涅金的旅行片段第18节)、哲学(第6章第39节)等手段进行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的初步尝试。

  一个译者评注的实例见上文谈到的描写芭蕾舞动作一节,译者注道:这一节细致地描写了芭蕾舞演员伊斯托敏娜由静立开始的一连串动作:首先是皮鲁埃特旋转(pirouette);接着是著名的凌空跃的大跳(grand jete),第11行的两个“瞧”指向的似乎是两个动作,但更象是一个大跳的两个动作分解,先是一跳,然后是貌似反重力的滞空效果,仿佛飞花;然后是行进中的一组转体动作,穿插着行进中的安特雷沙(entrechat),两脚迅速拍击,仿佛飞鸟振翅。这一系列动作先静而动,动而柔,柔而力,力而化之为飞花,为飞鸟……

  另一个例子见第7章第27节:

  她更加久久地漫游。

  这儿一条溪流,那儿一座山丘,

  全都用她们的明秀

  不可遏抑地邀请达吉亚娜停留。

  她,和她的树林、草甸,

  依旧急于去交谈,

  就象和她的故友。

  但短暂的夏日飞逝。

  金色的秋天已然到来。

  大自然颤抖、失色,

  就象浓妆的祭品正等着宰割…….

  看,北风吹响了号角,

  嗥叫着,追逐着乌云,

  看,冬之女巫已大驾亲临。

  这一节诗的前四行,不说达吉亚娜禁不住停留,而说山川不可遏抑地邀请。正是“非人见山川,山川见人也。”印证了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关于其它艺术门类(例如音乐)旁通文学的例子,见第7章第15节:

  有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

  水流潺潺。夜虫唧唧。

  跳圆舞的人群已开始散去。

  烟雾中的河面已点亮了渔火。

  踏着乡间银色的月光,

  沉浸在她的梦境里,

  达吉亚娜走了很久。她走啊,

  走啊……走到山上,突然在她面前,

  她看见一座城堡、一片村庄,

  山脚下有一片树林,

  明晃晃的河上有一座花园。

  她凝视着,心,

  跳得越发地快、越发地狂。

  这一节前五行的一系列意象: 水流、虫鸣、舞散、烟雾、渔火、月光,宛若竖琴的泛音,在梦幻般地奏鸣。当诗句行至“突然……看见”,便仿佛陡然听见一记竖琴的滑奏,glissando,仿佛出自天籁之手。

  之所以做这些文学与其它人文艺术门类的沟通尝试,哪怕只是蜻蜓点水,目的在于重申一个为许多前人所反复提醒的问题,即,种种学术门类在表面上的巨大鸿沟下面隐藏着彼此之间在内核之中的深厚的共通,就象大洋中最深的海沟下面也连着同一块地壳。毕竟,我们人脑的工作机制并非在于完全绝对地一块用于文学,一块用于音乐,一块用于数学……显然,人脑在漫长的进化期内并非按照一个今日学科的分类表格进行分项演变的。对人脑进行多方面开发,能对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常言道:作诗的功夫在诗外,正是此理。 爱因斯坦和钱学森都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这一事实似乎也在佐证理科生最好能接受一定的人文教育和艺术训练。

  最后一句不是套话的套话:译者虽说在此项目上颇费了不少心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必然有种种缺失,读者大人们海涵也好,批评亦佳。

  附:《献给诗人:仿普希金献词戏作》

  不想取悦骄狂的人世

  甘心陷入诗人的罗网,

  我本愿献给你一件珍品,

  能与你的荣誉相得益彰――

  形同一个优雅的灵魂

  充满圣洁的梦想、

  生动明朗的诗情、

  崇高的思想、以及纯真。

  但也就这样了。请带一丝偏袒

  接受这堆杂糅而成的译章:

  半带诙谐,半感惆怅,

  有些俚俗之语,有些半调子文言,

  无非是我任凭兴之所至

  出于自娱或失眠的无聊之作,

  这也是我凋谢的青春的果实,

  带有些冒充内行的观察,

  也有几句评述的确发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