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电台读后感1000字

玻璃电台读后感1000字

2020-11-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玻璃电台 读后感 

  《玻璃电台》是一本由陈钢 / 淳子 / 李黎著作,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玻璃电台》精选点评:

  ●外地人以歌为媒介幻想上海人的精致而已

  ●点上一炉沉香屑,老上海的故事总也讲不完。那些老日子,谁说不是花样的年华呢。

  ●春天的时候去人广附近找榴莲蛋糕吃,无意间在一家论斤出售外文书的店里淘到的书,被封面和目录吸引~

  ●说来说出就是那么几个人几首歌

  ●#2016056#

  ●龙应台:生命里隐藏着脉络,脉络浮现了,你才知道,许多以为偶然的东西,深埋着千丝万缕的因缘。

  ●玻璃电台

  ●情调是浸润在骨子里的,不是学来的

  ●决定顺碟子

  ●不喜欢淳子这个女作家。。

  《玻璃电台》读后感(一):喜欢文中描述的旧上海“银嗓子”姚莉

  喜欢文中描述的旧上海“银嗓子”姚莉,嫁人后退出歌厅和舞台、定居香港,在家里不是明星,是妻子、母亲,是在厨房里做饭洗衣的家常女人,恪守传统,懂人情世故,惜福知福守福,才有了这样的圆满。上海人喜欢在窗台上种蔷薇,不是什么的金贵植物,只要浇水,就会开花,且灿烂无比。姚莉不是玫瑰,是蔷薇,谢了,明年再会开放。

  《玻璃电台》读后感(二):老歌,那个有些遥远的时代的声音

  那个似乎有些遥远的时代,留给我们的还有温婉,柔美的一曲又一曲。

  读者这本充满回忆的书,再一一搜出那些来自岁月远方的声音,似乎一位身着一袭华美旗袍的老上海女子,擎着一柄水墨油纸伞在雨巷里缓步行走。

  一个时代的特色,岁月的河水是冲散不了的。那一回眸,一弯腰,一蹙眉的神韵,稀释在了流淌的音乐里,还有周旋,还有姚莉,还有......

  《玻璃电台》读后感(三):有限的记忆,无穷的渴望

  附的盘确实上面的评论所说,一点老上海的味道都没有,让人无比怀念那些杂音下的周漩李香兰.为什么不用原声呢?

  老上海的歌手应该有很多传说吧.可惜收中翻来覆去就是周漩李香兰陈歌辛,三个人没有说出三种回忆,没有讲出三种故事.看到后来,竟有些审美疲劳.也许是因为陈钢的父亲是陈歌辛,太江湖的传奇不好当着他的面讲出来吧.

  书中最多提到的是张爱玲、王家卫。张爱玲是旧上海的代言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是旧上海的新名片。

  最近看《潜伏》,怎么看都是一股上海的味道,不知是天津失去了原来的色彩,还是上海放大了它的影响。

  《玻璃电台》读后感(四):玫瑰玫瑰我爱你

  我喜欢上海老歌,一种那个年代才会具有的风情与韵味,是今天的人怎么也学不来的。这本书“小情小调”的很,三个作者也是很有来头的:陈钢是上海老歌作曲大老陈歌辛之子、小提琴曲《梁祝》的作者;淳子是上海的电台主持人和作家,对老上海掌故烂熟于心,几年前看过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张爱玲;李黎不太熟悉,好象是个台湾人,1930、40年代的上海之于1949后的港台,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或许台湾人或香港人比大陆人更有资格讲老上海。

  本来是冲着附在书后的CD碟片买这本书的,可是听后有点失望,碟机里没有出现我所期望的三四十年代的沙沙声,而是21世纪重新配器、演唱的声音...

  但是就书中较为详实的资料与略显颓废慵懒的笔调,以及多帧珍贵的相片而言,这本书还算是物有所值吧。

  《玻璃电台》读后感(五):听老歌,那个收音机时代

  玻璃电台-上海老歌留声(附盘)

  作者: 陈钢 / 淳子 / 李黎

  书的封底这样写着:

  老歌像旧情,是个迷人又带点感伤的事物。

  而我们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有一两首、甚至更多的老歌,联系着某个生命阶段、某个季节、某些人和事……当那段旋律响起,歌词浮现,几乎是直觉的反射,有如水闸开启、时光倒流,所有相关的记忆全都霎时涌现—然而那全是过去的了。

  李黎:

  我们的童年是收音机的年代,到后来进入到电视机年代的时候,我们回想收音机时代,觉得那个年代对我来讲,世界很丰富。因为它给我的想象空间太大了,电视其实把人的想象拘束了。唱歌的人就是长得这个样子,布景就是这样子。可是听着收音机的时候,你可以运用你的想象力,把这个世界想得真的很大、很美,而且跟着那个歌词,那个歌词所带出来的意境好像都在你的脑海里,都在你的眼前出现了。

  收音机固然热闹,有时却也使人哀愁。收音机是我寂寞或并不寂寞时的好友,但有时连收音机也会使我的胸口涌上一种触摸不到、形容不出的愁绪。尤其在夏日漫长的午后,南方炎炎烈日下万物进入到休息状态,似乎我是唯一不甘睡掉夏日时光的人,可是无处可去无事可做无人陪我玩,大人在午睡我不能吵闹也不能听收音机,周遭安静得好无聊,只有窗外的知了,叫得漫长的午后更错沉漫无边际长了。这时远处人家的传来的收音机的声音,模糊难辩,嗡嗡的听不真切,似乎来自遥远的他方,令人好奇又焦虑,使得夏日午后的寂寞更显得巨大而空旷。

  听卡伦卡彭特的《昨日重温》(YESTERDAY ONCE MORE),歌词朴素而优美,往往会感动得心口微微发疼,像被带到另一个地方去,一个美好得令人伤心的昨日时空,那正是我的收音机时代。

  每个城市也就像每幢屋子或每个人一样,有着属于她自己的特有的气息。而气息是无所不在的,即使你闭上眼睛或景物改观,气味还是会包围着你,让你熟识、让你联想、让你记得、让你追忆。

  上海的味道,什么是上海的味道?那就是一个文化的脉搏。味道也是一种气质,就像一个人,一个城市,你的气质是很难去模仿的,除非你原先是浸沉在那里。

  现时的上海已经缺了那种味道,看马路上时尚的女子,充斥着各地的女子,已很少有上海女人的味道了。国语、英语、粤语,沪语说的少了,学生在学校讲的都是普通话,不少词汇只能用普通话来说,所以沪语也应该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学了。

  城市中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而漫游都却越来越少。到上海旅游,旧的去城隍庙,新的去新天地,外滩总是要去看一看的;吃点儿当地的饮食,买两件纪念品,就这样的老三样,到此一游是感受不到上海的味道的。外滩那些灰色的坚硬建筑里面和背后都有一大串等着要讲的故事,西区那些美丽的林阴道需要闲庭信步才能体味。小街小巷才能看到真正的上海。可现在世界大同,城市大同小异,保留的原味实在太少。

  潘迪华说“味道这东西是训练不出来的,是一个人在一个环境里,一点一点泡出来的。”王家卫在他的电影《色戒》里请她帮忙指导女演员。

  陈逸飞的《理发师》、陈凯歌的《风月》、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都没有拍出上海的味道,而《长恨歌》因着粤语腔的王琦瑶,没有了上海的味道。只有香港的王家卫拍出了那种味道,譬如〈花样年华〉,上海旧日的气氛,那种感觉,老歌做背景,几个镜头,就有了那种气质。

  随书所赠的碟里只有四首歌(真的太少),第一首是花样年华,另几首听蔡琴唱过,但想不起歌名。听这样的歌,看这本书,才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