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二世读后感1000字

理查二世读后感1000字

2020-11-1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理查二世 读后感 

  《理查二世》是一本由威廉·莎士比亚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查二世》精选点评:

  ●在卑贱的人们中间所称为忍耐的,在尊贵者的胸中就是冷血的懦怯。

  ●首先很精彩,其次我认为理查二世是个可怜的人。但他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第一没收了刚特死后的财产这让当时的贵族很紧张。第二他让约克掌权。也是玫瑰战争的开端。

  ●看完小本ver过来补的原著。依旧半天回不过神…到现在打字手都在抖,哦,去你的君臣之爱,去你的君权神授!妈蛋一不小心还loop到VLV= =

  ●明天考试:请分析一部莎士比亚历史剧。 我:《理查二世》,高高在上的理查王因为过度自傲而将波林勃洛克放逐,数年后波林勃洛克为了昔日的荣光归来,他将理查王的一切骄傲打落在地,逼迫他低下骄傲的头颅,亲手摘下那顶沾染着他气息的王冠。他拆散了他和他的王后,将他囚禁在那无人之地,直到理查王和他的骄傲变得支离破碎。 “我亲爱的哥哥,曾经你属于永恒的不列颠,现在你的臣民属于我,国土属于我,你的一切也属于我。” 真他妈刺激哟

  ●梁实秋的译本也好看。英国历史剧部分都好喜欢!!!

  ●莎翁他老人家的韵压得太棒了,读原版的才能感受到那种句式连绵的气势 这点翻译过来的比不上,而且大部分译本稍显艰涩

  ●细腻的描写了人的两面性,理查在逃脱了权力和金钱的掌控下,有着惊人的改变。而亨利在拥有了这两样时,他的人生道路相信也会渐渐变得弯曲。

  ●人名好屌乱,莎翁这种大物我这种文盲怎么可能理解得了,不知道为毛有点冷耍那首viva la vida的感觉。。。

  ●朱老先生翻译的这本是真心好啊,功力强劲字字珠玑,白话文见过它全都弱到爆

  ●在这里,刚开始我想分清谁好谁坏,直到看完我也不知道谁代表正义,我只看到了人性。

  《理查二世》读后感(一):再见了,被蒙蔽双眼的君王

  落幕,那位气盛凌人的昔日的君王操持着应得的悲痛逝去了。

  他摒弃国家的过程如暴风雨般惨烈,如稍纵即逝的烟火短暂哀伤。他终究没有听取垂危的老臣的直谏,他的轻浮自负使他坠入谬误的深渊。

  ——“他们不都是我的臣子吗?他们不是曾经向我高呼“万福”吗?犹大也是这么对待基督,可是在基督的十二门徒之中,只有一个人不忠于他;我在一万二千个臣子中间,却找不到一个忠心的人!”

  读至这一段时,我真不知该为你的遗憾而神伤还是讥嘲?

  你对毛勃雷冷酷的判决变本加厉折返在自己身上。属于你的辉煌已被那个高傲的波林勃洛克全部占据,不属于你的黑暗的监牢却用沉重悲哀的冷寂侵蚀着你的思想与心灵。

  请不要迁怒叛徒,那只会让你的泪水掺入无尽的怨毒;请不要抱怨臣民,他们已用溅满鲜血的头颅宣告了最后的忠贞。

  所以安息吧,重罪的死囚无人辩护,果实朽烂坠地连饥饿的旅鸟亦不屑啄食。

  愿亨利王的哀悼抹除你连夜的悲叹,愿你的鲜血洗涤你孤苦的灵魂。

  《理查二世》读后感(二):《理查二世》与君权合法性

  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664966/

  第二四联剧创作时间落后,却是第一四联剧的前传,追叙了英国历史罪孽的发生,两联剧共同构成了由堕落到拯救的主题内涵。在《理查二世》中,莎士比亚追溯了近代英国的原罪,即自波林勃洛克(亨利四世)弑君篡位至理查三世败死博斯沃斯的一段不幸历史。

  《理查二世》毫不含糊地提出了一个确凿的问题:王位继承权和“君权神授”是否永世不变?剧中的理查二世是君权神授的代表,他深信皇座源于上天的嘉许,关于君王的尊严如何有神威保护的言论,他讲得十分动听:

加冕礼赋予国王的馨香是倾大海的狂涛也冲刷不去的;上帝选定的代表是凡人的唏嘘推翻不了的。——《理查二世》(第三幕第二场)。

  然而,他却以权威满足自己的好恶,随心所欲,滥杀无辜,毫不关心国家利益,国家成了私人领地,因而越发遭到不满,他的王位合法性已然不复存在,老臣约翰·刚特的临终寓言可见一斑:

我看自己虽老眼昏花,可看你却病入膏肓。你弥留的床榻不比你的国土更小。你躺在床上,声名已经奄奄一息。……你现在还算什么国王,你不过是英格兰的地主罢了。在法律地位上,你不过是法律的奴隶。——《理查二世》(第二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显然在此剧中考量了王位的意义,在莎士比亚看来,王权并非目的,而是保证国家安泰的职能,理查二世的覆灭表明君权神授的动摇。然而君权神授可以违背,那么臣子是否可以废君主,自立为王?换言之,弑君篡位是否得到上天庇佑?答案是否定的,君权神授的破灭,也就意味着君权可朽。

  理查二世是英国王权的正统传人,即所谓“合法君王”,但他并非“合格君王”,相反,波林勃洛克合格却不合法,尽管取得胜利,但同时也是失败:由于弑君的罪行,亨利四世并未成为真正的国王,而只是一名篡位者:

诸位,我承认我灵魂充满痛苦,因为我的成长竟须赖鲜血浇注。《理查二世》(第五幕第六场)

  他的成功为英国带来了罪孽,其本人未能幸免,波林勃洛克成了“大混乱与大分裂的始作俑者和根源”,且其后继者——从亨利五世到理查三世——都延续这一原罪,并最终以第一四联剧为续接。

  在许多学者看来,《理查二世》的确内容简单、单一,但据蒂里亚德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分析,《理查二世》所要表现的是中世纪优雅考究的世界,不过这个世界受到了威胁,最后被当下这个更熟悉的世界取代。因而,莎士比亚在表现这一主题时,用最出色的技艺描述理查二世,同时暗示在波林勃洛克的世界有一种向前发展的可能性,或萌芽状态。因此,《理查二世》实际上宣告了莎士比亚历史剧整个时间周期的重大主题结构:初始的繁荣——一项罪行打破了这种繁荣——内战——最终重新获得繁荣的局面,换言之,《理查二世》作为莎士比亚历史剧的逻辑开始,在最初便设置了这样一个堕落——拯救的主题。

  《理查二世》读后感(三):《理查二世》:誓言是虚伪的

  《理查二世》:誓言是虚伪的

  最近看了一本英国的书(《乌鸦之城》),提到了伦敦塔,其中说到夏目漱石写的《伦敦塔》。

  我立刻搜书,找到了夏目漱石的小说集《哥儿》,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吴树文翻译,其中收有《伦敦塔》。

  这篇小说相当于一篇游记,但划在小说里的原因,是作者在浏览实物景点的时候,虚构了历史中的人物,在塔内的相关的场景中演出。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思绪,游离到遥远的时代,看到被送在这座监狱里的弟兄两个,就是爱德华四世的遗孤,被理查三世关在这暗无天日的牢狱里,两个无辜的少年企盼着自由。

  这几乎是帝王家的经典的悲剧。身为帝王贵胄,他们如日中天,君临一切,但转眼之间,这一边闪耀的繁华,都会灰飞烟灭,之间的转换,连当事人都无法承受。

  夏目漱石在这篇小说里,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或者相当于电影中的闪回镜头,把历史深处的悲剧人物,通过闪耀在宫墙上的画面,折射出这座塔里曾经发生过的阴霾的过往。

  作者在小说里提到他的这个兄弟俩囚禁于塔内的天真得让人生怜的对话,取材于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

  于是,把莎翁全集给找了出来,不过,阴错阳差,读到的却是《理查二世》。

  《理查二世》写了理查二世如何被亨利四世篡位,终被暗杀的故事。情节相当的单纯,但前后之间却出现了某种有趣而荒唐的对应。

  戏剧开始的时候,是理查二世权倾一世,一笑一颦都能决定着别人的生死。而这时候亨利四世还是他的臣子,他因举报另一位大臣,而闹得不可开交,为了讨一个说法,吵到了理查二世那里,让国王来裁定。

  有趣的地方就是亨利四世与另一位大臣都发誓说对国王忠心耿耿,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两人决定决斗。

  理查二世将亨利四世和那个大臣各打了五十大板,然后将亨利四世发配海外六年。同时,将亨利四世父亲去世后的家产全部没收。

  亨利四世为此举兵反叛,重兵压境之下,理查二世不得不缴械投降,从一个君王成为一个阶下囚。

  有趣的是,过去在理查二世表忠心而倡议决斗的一幕,在新上位的亨利四世前再一次重演了。

  当年亨利四世慷慨陈辞表达对国王的忠心音犹在耳,他知道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所想,现在同样的一幕,如出一辙地上演,又是那帮大臣,用同样的决斗手法,让他相信,这些人对他是忠心的。

  将心比心,亨利四世应该知道这样的发誓是谎言的表演,因为他当年就是如此表演的。所以这个戏剧在这个时刻表达了誓言的虚妄与荒唐。

  亨利四世对前国王理查二世流露出不满,果然有小人,揣测圣意,前去暗杀了被囚禁的理查二世。亨利四世虽然很高兴斩除了潜伏着的对手、前任国王,但是还是假惺惺地为理查二世的去世而流下了几滴眼泪。

  这使人想到司马昭要杀皇帝,但他自己不肯动手,有那些聪明的手下,揣测他的意思,果断地杀死了皇帝,司马昭虽然十分高兴隐伏的对手被除,但是,他不能破坏帝王的规则,更不能背上杀帝的恶名,他理直气壮地把那个杀死帝王的替死鬼给灭门了。但是他所做的掩耳盗铃之举,终究不能改变他在历史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定论。

  历史的叙述,往往因为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立场的不同。但是,有一种昭然若揭的真实,还是会在事实的展开后,而让人一目了然背后的动机。谎言在人的欲望面前,往往会打回原形。从这个角度讲,《理查二世》就是一幕对帝王及臣子间的谎言的绝妙的讽刺,在他们的信誓旦旦的表示忠心的背后,却是真正的实力的较量,一旦君臣易位,同样的誓言便再次如法炮制,人们永远无法知道哪一个承诺是真心的。而真实的内心,包括亨利四世想杀掉理查二世的想法,却必须遮遮遮掩,承诺背后的真相就是如此的直接与赤裸。

  《理查二世》读后感(四):《理查二世》课堂笔记及简单思考

  《理查二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让我迷惑的剧。第一幕第一场,Richard为什么要中途制止Bolingbroke和Mowbray的决斗?为什么要将两个人都流放?为什么Mowbray是终身流放而Bolingbroke只流放六年?第二幕第一场,Bolingbroke之父Old Gaunt死后,Richard为什么要没收他的全部家产?以及,为什么要打爱尔兰那场仗?他的行为模式是如此匪夷所思,以致于读者/观众的同情心都是一边倒向Bolingbroke,以致于到Richard被废黜、被谋杀时,读者/观众的反应就跟伦敦城中百姓一样,认为他是咎由自取。

  Richard是一位第三代嫡传的君王,他有恃无恐,深信君权神授,无论他如何荒唐,他的君主地位都坚不可摧。而莎士比亚这部剧探讨的就是他的这种观念在当时的英国是否仍旧有效。作为一位诗人国王,他的力量和吸引力来自于言辞,他华丽优美的言辞掩盖了他本性中残忍的一面。尽管整部剧里Richard给我们的感觉是柔弱的,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剧初Bolingbroke指控Mowbray的谋杀案,Richard可能也有参与。Richard将Mowbray永久流放,对自己而言也是永诀后患,而要将Bolingbroke流放的原因,在第一幕第四场他与众人的谈话中可以一窥一二:

  Ourself and Bushy, “Bagot here and Green,”

  Observed his courtship to the common people,

  How he did seem to dive into their hearts

  With humble and familiar courtesy,

  What reverence he did throw away on slaves,

  Wooing poor craftsmen with the craft of smiles

  And patient underbearing of his fortune,

  As ‘twere to banish their affects with him.

  Off goes his bonnet to an oysterwench;

  A brace of draymen bid God speed him well

  And had the tribute of his supple knee,

  With “Thanks, my countrymen, my loving friends,”

  As were our England in reversion his

  And he our subjects’ next degree in hope.

  (line 24-37, Act I, Sc.4)

  似乎他早已预料到Bolingbroke有篡位的野心。至于为什么没有将Bolingbroke永久流放,而只是流放十年,后又由于体恤其父年老,将十年又缩减为六年,我不知道。Harry Berger Jr.的说法是Richard自导自演了一出自我毁灭的戏,而也正是他一步步引诱Bolingbroke走到篡位那一步。Richard II的表演型人格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莎士比亚笔下所有的反面角色都是自觉的演员,以Richard III为登峰造极。但Richard III演那出戏是为了王位,Richard II导这出戏是为了——“自我毁灭” ?Berger的理论无法让我信服。再者,作为一出戏,第一幕第一场是让人失望的,不论是作为剧中人Bolingbroke和Mowbray,还是我们观众,都希望看到一场打斗,但Richard吊了所有人胃口,他用一个随随便便的理由就把那两人打发掉了。当然,我们知道,他把两人流放,自有他的目的。至于为什么要把Bolingbroke流放六年,可能是为了争取一点时间。

  争取时间干什么?逼死人家老父亲,好没收人家家产?Old Gaunt因何故病重身亡,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临死前说的一番话发人深省(line 35-74, Act 2, Sc2) ,大意是说那个光荣的英国已经名存实亡了,已经被蛀虫蚀空,你这是在自掘坟墓!说完这番话Gaunt就咽了气,紧接着被抄了家,然后那个流放在外的Bolingbroke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带兵登岸。值得注意的是,在Gaunt在临终前教训并激怒Richard之时,Bolingbroke已经采取行动了,“抄家”只是恰逢其时,给Bolingbroke造反提供了一个合法的理由。再联想到剧初,Richard流放Bolingbroke可能也是为了给自己争取一点时间,但他还是慢了一步。

  到这部剧发生的时间点,民众已经对Richard怨声载道,他的王座已岌岌可危,他是一位合法的君王,但非一位合格的君主。然而究竟什么样的君主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呢?是世袭的合法身份重要还是治理国家的才干重要?王权事关宗教还是政治?要回答这些问题,马基雅维利给了莎士比亚启示,他显然倾向于后者,历史也站在他这边。然而Bolingbroke是否是一位好君主呢?也不见得。他是一位实干派,不像Richard贪恋于空泛的言辞,但他攫取王位的手段是否正当?他治理国家是否得体?后一个问题的答案要在《亨利四世》里寻找了。

  Richard唯一拥有的力量是 “言辞” 。据Harry Berger Jr.所言,Richard仪表堂堂,比较自恋,莎士比亚将他对自身相貌的迷恋转移到他对言辞的迷恋。在剧中他妙语连珠,一字千金:

  King Richard: …Thy sad aspect

  Hath from the number of his banished years

  lucked four away…Six frozen winters spent,

  Return with welcome home from banishment.

  (line 213-216, Act 1, Sc3)

  olingbroke: How long a time lies in one little word!

  Four lagging winters and four wanton springs

  End in a word; such is the breath of kings.

  (line 218-220, Act 1, Sc3)

  “国王的呼吸”可以瞬息间将漫长的四年时光抹去,Bolingbroke第一次体会到言辞的力量,而他清楚这背后必须有王权作为支撑。到第四幕第一场,Richard已丧失了实质性的王权,他的言辞依然华丽而优美,但失去了摄人心魂的力量,像是散乱的珍珠洒落在石板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面对一场已经输掉的战争,Richard的反抗没有持续多久(可能因为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了吧),他转而哀叹着他这位落魄的君王的痛苦,此前的荒唐与铸下的大错一字不提。但由于他的痛苦不限于自怨自怜,而是渗透了人生的虚无与无常,因而具有了普遍的感染力。我就是从这一幕才开始喜欢Richard,他虽然输掉了王冠,但赢得了观众,他由此到剧中的机场表演可谓精彩绝伦。尤其在那个著名的让位的场景中,他遵从胜利者的意愿,配合演了一出自愿让位的戏,但他的天才在于,表面上看他把自己贬损到一个不忍直视的程度,但实际上他还嘲弄了王冠以及整个王权,他最后交出去的,并非一顶光鲜亮丽的王冠,而是一顶带诅咒的王冠,他的诅咒延续到整个《亨利四世》中去。在那句著名的台词——

  Here cousin, seize the crown. (line 190, Act 4, Sc1)

  关键在这个“抓”(seize)上,“抓”是这部剧很重要的一个动作,正是整个动作让Bolingbroke显得不然光彩。他出兵时,口口声声说他只是为了争取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当他拿回了家产之后,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步步紧逼,逼退国君,直到最后借刀杀人。在这个经典的时刻,在大庭广众之下,Richard让所有人看到,Bolingbroke攫取王位的意图昭然若揭。一个给,一个去拿,但给的那方并没有真给,只是做出了给的动作,又收回手,拿的这方探出整个身子去拿,丑态毕露。

  Richard的语言天赋在此发挥到极致,然而同样在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国王的呼吸”失去了第一幕中一发千钧的力量,Richard在自怨自怜中,想要一面镜子照照自己:

  Good king, great king, and yet not greatly good,

  And if my word be sterling yet in England,

  Let it command a mirror hither straight,

  That it may show me what a face I have

  ince it is bankrupt of his majesty.

  (line 274-278, Act 4, Sc1)

  他说完这番话,没有人动弹,只有当新王下达命令之后,才有人起身去找一面镜子。新的世界已经到来,正是一个靠政治与权谋的时代,言辞逐渐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