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品德读后感1000字

婚姻与品德读后感1000字

2020-11-1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婚姻与道德 读后感 

  《婚姻与道德》是一本由[英] 罗素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页数: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婚姻与道德》精选点评:

  ●语境狭隘没关系,没能探出个历史究竟也没关系,罗思想的宝贵之处在于,他总是能适时创造出包容意欲表达之概念的新体系。论述由“父亲”在对待对子女感情问题上的地位引入,先后论及诸如父性因经济发展后天产生、古罗马父权、基督教的性禁锢等问题,重点在于依线索亮明自己支持女权、反对禁欲、支持针对青少年之性教育、反对淫秽审查制度、赞颂爱情、支持试婚、反对卖淫、力挺弗洛伊德、认为国家会取代父亲的态度和立场。很推崇孕育出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却比工党和布党还激进地要剥夺父权和推崇国际主义。述一夫一妻演变为一夫多妻制、家国关系、世界政府的部分我简直目瞪口呆——罗素居然是个从论点起就自我矛盾的土资英伦撒比……不列天,贵国左党吸右党的血啦!可叹,一切普世价值观都是被阶级敌人逼出来滴。

  ●罗素爷爷的书,现在看觉得有些旧。

  ●在性解放之前,人家会说:你怎么就不是处女啦!!!不要脸!在一定层度的性解放之后,人家会说:你怎么还是处女啊!!!老处女!我看不出这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难道不都是性压榨嘛。。。。所以我们离所谓的性自由,还很遥远啊。。。。

  ●以前看的过的嘛

  ●罗素对性、婚姻、家庭等诸多观点再认同不过了。

  ●这个版本好得多。时常感觉罗素在婚恋观上更接近开放式婚姻的向度,他自己的生活实践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有帮助,但时常处在不可尽信的警惕中。

  ●婚后再读。

  ●在那个时代,罗素算是大胆的,敢提出这种既敏感又反封建的思想,很多道理我也是赞同的,但我更相信科学实证,《欲望的演化》对于性有更完美的解释。

  ●所论甚得我心。同意罗素罗素所提,如果要求女人在性道德上的守贞,也该对男人有同样的要求,同理,如果男人不遵守婚姻的性道德,女人也可以同样不受其约束。说白了,你要是觉得男人出轨没问题,那女人也可以多找几个情人。反正现代避孕技术已经将生育与性交严格区分了,找情人同样可以保证男权社会的血统纯正性。

  ●罗素这人真是极有意思。本书分析了爱,婚姻,性等话题。无论是什么年代,很多人的爱情和婚姻不是灵与欲的交汇,而是经济关系的依附。我们的性教育也一直缺乏台面上的教导。很多事物并不是不如你想象中美好,而是你缺乏对它们的正确认识。

  《婚姻与道德》读后感(一):罗素《婚姻与道德》 读后感

  kindle

  想问的问题:嫉妒是怎么来的?似乎在罗素这里,嫉妒是一种人性的弱点,但凡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无的、或是自己的伴侣喜欢别的人,就会产生嫉妒的情绪。

  罗素认为婚姻只是为生儿育女而存在的,并不包含性关系的排他性。所以婚姻也不该因为通奸而被解除。双方应当看重的是稳定,以抚育幼儿。应当保有个体对其他个体产生爱情的自由。美国的频繁离婚,只是为婚姻所不容的通奸合理化的方式。婚姻中是需要克制的,但仅在于克制自己干涉对方的自由,以及克制嫉妒、坏脾气和专横,这是比不忠更需要重视的、毁坏婚姻的要素。

  人类行为的动力:权力、性、父母身份。好奇心、求知欲是权力之爱的一部分。虚荣心与性紧密相关。(第二十章)

  整本书让我不舒服的判断:合理的婚外关系。要包容不忠,不要把不忠看作是可怕的事。即使婚姻也不应该包含相互监视、限制自由的成分。而现代社会又让男子接触同阶级的体面妇女成为很容易的事情。处在保持肉体忠诚但充满妒嫉的关系中,对双方对孩子都是坏事,这一点我倒是认同的,但解决方法不是认同不忠。

  《婚姻与道德》读后感(二):罗素的思想未免太超前

  一、性道德的历史。论述了形成母系社会的原因、转变为父系社会的原因、限制性自由的原因。

  二、让男人、女人、儿童处于一种人为的性知识无知状态是否是好事?越制造神秘,越吸引人探索,越有罪恶感。

  三、爱情的意义。爱情是远远不止于性交欲望的东西,是使大多数男人女人大半生摆脱孤独、感受人间温暖的主要手段。

  四、婚姻道德观。男妇双方婚姻几年之后,爱情就会散去。想要让婚姻得到可能的成功,夫妻双方就不能成为对方的警察,无论法律规定了什么,他们的私生活必须是自由的。结婚之后,仍然需要不断地求爱,既使有了孩子之后,双方必须以更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婚姻,但双方依然可以享有对其他人产生性热情的权利。

  五、国家取代家庭的危险性。一般来说,父母都喜爱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仅仅把他们当作政治计划的材料,但不能期望国家也会有这种态度。

  六、人口问题。保持人口不会减少的方法,减少家庭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和吸引移民。

  七、优生问题。未来男女间的爱情跟生育将会分离,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情人恋爱、性交和组织家庭,但只有基因优秀者能够生育后代。有史以来就有了宗教,而科学存在于世才只有4百年。但是当科学变得年高德勋时,它也会象宗教那样操纵我们的生活。我预料,到了那时候,一切喜欢人类精神自由的人都将不得不奋起反抗科学暴政。

  八、性的定义和意义。性的定义不是性行为,而是必须有求爱,必须有爱情,必须有伴侣关系。没有这些条件,即使肉体的饥饿一时得到缓和,但精神的饥饿却依然如故。

  翻译不错。

  《婚姻与道德》读后感(三):男性跟男性在一起,才能真正摆脱生物进化给人类带来的困扰和恶劣影响

  评论不来,简略摘抄几句吧。 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家庭集团,但是父系的家庭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而且父系的一夫一妻制家庭,逐渐比一夫多妻制的家庭更为盛行。自从公元前以来,西方文明中所存在的性伦理的最初因子,竟规范了那种程度的女性德行,即要求女性的贞操,以致没有她,父系即无从确定,因为无从确定谁是真正的父亲,因而父系的家庭也就不能确立。基督教坚持男子需要贞操而男子不予反对的原因,在于女性被要求保持贞操之外,还由于发自内心的禁欲主义,加以在最近,由于妇女的解放,女性的妒嫉心愈强,从而增加了要求男子禁欲的动因的力量。 但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又有不同种类。婚姻的决定,或取决于双方自己,或取决于双方父母……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日益进步,父亲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为国家所取代,我们因而有理由认为父亲不久将不再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益处,无论如何,这在赚取工资的阶级中是势所必然的。假使这件事真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发生了,我们可以料定,传统的道德观一定会彻底崩溃,因为再也没有任何理由去说明,为什么母亲们一定要她们的孩子有确定无疑的父系。

  比如,处女正式地甚至有时是公开地由僧侣破其贞操,曾经是一种普遍的风俗,不但野蛮人这样做,有些相当文明的民族也是如此。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人们坚持认为破贞是新郎的特权,但到近代,无论如何,大多数基督教徒总是把他们厌恶宗教破贞那种风俗的心理,认定是本能的厌恶,有的地方还有把自己的妻子拿出来待客,作为一种表示尊敬的礼貌;要是现在的欧洲人看来,他们会本能地讨厌这种风俗,然而这种风俗流行甚广。一夫多妻制是另一种习俗,孤陋寡闻的白种人觉得这违背人性。窒息婴儿或许更违反人性;但事实显示,只要这种行为具有经济上的利益,人们就毫不迟疑地作出。实际上,就人类而言,本能是非常含糊不清的,且很容易使其不遵守自然的发展程序而误入歧途。这种情形,在野蛮社会和文明社会均如出一辙。事实上,“本能”这个词,难以做一个适当的字眼,以应用于像人类性行为那样难以确定的事情上。就严格的心理学意义来说,只有婴儿时代吸取母乳的动作,可以在本能的范畴内称为独一无二的动作。

  理解了一切文明的现代社会都是建立在父系家庭的基础之上,同时理解了女性的贞操也完全是为了父系家庭成为可能,那么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考察是什么自然的冲动,使父系的家庭得以产生。

  在母系社会中,家庭的生活目标由于妇女们的能力而不得不受到限制,由于妇女们不能从事战争,母系家庭的生活目标自然要比父系家庭生活目标的要少得多。所以,人们一定会设想,父系身份的发现,使得人类社会更具竞争性,更富有活力,更有动力,也更加局促紧迫,而这一切在母系社会则不那么明显突出。除了这种有些臆断的情形之外,还有一种新的而且极为重要的理由,要求妻子们保持她们的贞操。

  因此,父亲身份的发现,导致了妇女的屈从,即妇女仅仅成为保持她们贞操的工具——这种屈从开始是肉体的,后来又变成精神的,这种状况在维多利亚时代达到了极致。由于妇女的屈从,在大部分文明社会,夫妻之间也就没有了真诚的友情;夫妇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彼此谦让的,一方面是忠于本分的。男子对自己所有的重大思想和目标守口如瓶,因为担心妻子知道了自己富有活力的思想,会导致她的背叛行为。在大多数文明社会里,妇女几乎被拒绝拥有外部世界和参与事务的经验。她们被人为地愚化而变得枯燥乏味。

  …………

  《婚姻与道德》读后感(四):由罗素《Marriage and morals》想开去

  一本好书,我觉得,是让我们想象到另一种可能。本书中,罗素从不同时段——从原始社会到1950年代,再有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视角横纵地讨论了婚姻与两性道德,并且在提出新意见的同时,总是保持哲学家的辩论习惯,考虑其他可能方案的利弊,一一陈述。即此,让读者看到了许多关于两性方面的可能,虽然有些地方不能马上能够吸收消化,但是能让我时时回味、想象。(关于前苏联的性道德习俗我确实完全不能理解,希望有小伙伴可以多讨论。)

  有一点应该注意到,作者逝世于1970年,所以有些科学和观念于现在又有新的发展。再者作者是以大历史的视野写就,当然不会每个国家的风俗情况或者每个时代都铺陈开,而我的经验极有限,我只能就近我们的大陆风俗,来讨论我的体验和感想。在第二章母权社会中,作者引用到马林诺夫斯基关于人类的父子关系的思考,“如果一个男人在妻子怀孕期间没有和妻子在一起,那么在一开始,他是不会本能地感觉到对孩子的感情的。尽管如此,如果习俗和部族伦理导致他跟母亲和孩子交往,感情就会发展起来,就如同前面那种他和妻子一直在一起的情况一样……可取的行为——尽管是属于本能的,但这种本能对这些行为并非总是强制性的——会被社会伦理所促成。(最后这句翻译真的。。。)”似乎,罗素和马林诺夫斯基都认为,是伦理导致父子感情的发展,而伦理是外在的监督。我觉得一方面生理上,现在已经验证,父亲会和母亲在怀孕开始同步分泌催产素,并且在分娩时达到高峰,为小婴儿的到来做好生理上的准备。这种激素一方面会增强人的紧张、焦虑感,一方面它也会增强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心,使之更加尽责。我觉得伦理作为外在的监督,是会增加父子接近的机会,但是父子感情的基础最要的还是在于,早期相处时候,在细心照料中,父子依恋的形成(依恋: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关键不在伦理如何,而是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孩,是否有充分的关心和照料。如果没有在童年早期形成良好的情感纽带(当然由于社会分工,这方面的照顾一般首先是母亲),父亲的权利和教养也无力施展。而在主流精神建设中,应为对GJ有利,有民族主义的宣传有利,我们会放大血缘,甚至将其神圣化,所以如果有老头太太谴责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子女和街坊抱怨爸妈帮带孙子不尽力,总会有热心邻居和居委大妈们正义地干预指责,谁会去了解这个家里个中问题呢?生活中,这并不罕见的,在没有依恋基础的家庭里,孩子成人,父母对之理所应当地要求赡养,或者反之,孩子成家生育后,理所应当地要求父母帮忙照顾孙子,可怕的是那么地理所应当,这就是所谓“血缘绑架”。没有依恋的情感基础,单以血缘为理由不断地索求。

  这种绑架背后的道德枷锁所带来的困扰,我举一个例子,我有做类似情感咨询的工作,有一客户,女,89年,合理推测他的父亲大概75年生人。第一次面谈的时候,她完全不提家里的情况,只是很多次的强调自己的家庭很健康,自己很独立,从小不给家里添麻烦,都是自己埋头学习,本科毕业,一路顺利考进市区一初中编制老师。直到她谈到前男友家里也和自己有一样的困扰和问题的时候,我问了一句为什么是也,她突然地扼住,顿了几秒,再也止不住涕零满面。到第二次见面,她才和我说,自己是家里老二,当时独生子政策抓得严,父亲是军官,因为自己的到来,父亲被降级,从此仕途无进,一直都是一个小军官,偏偏又是女儿…所以从小特别独自,尽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家里太多注意。她一直对我安慰自己,觉得自己现在长大了也知道父子爱自己,只是我从她的肢体明显感觉到,这种不停的自我安慰说辞与她潜意识所想的不一致之深。在一个“血缘神圣化”的社会,即使明知自己从出生就是不被家里接纳的孩子,由于内化了这样的伦理道德,只觉得自己讨厌父母的情绪是不对的,不断地压抑这种情绪,不断地催眠自己父母也是爱自己的,长久无法接纳自己对父亲的矛盾的感情,所以深陷痛苦。我不是鼓励讨厌,而是希望放下主流的伦理去看待这样的情绪,其实很正常,即使讨厌的对象有时是亲生的父亲,但是那很正常。只有先去面对这个情绪,才有放下的机会和可能。

  再有一个换位的例子,父母帮忙养育孙子孙女的情况。我大学实习的公司,有次帮一位修完产假回岗的男同事过生日,当时人很齐(部门分于2个城市,平时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不是很多见),他趁机真诚地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说自己这几天尤其累,宝宝半个多月的时候,丈母娘突然不声响地回去了,少了一个帮手,现在是自己和妻子全力在带,但是不清楚为什么丈母娘突然离开,妻子也没太留心。总经理支招,“丈母娘肯定是有情绪了,我们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觉得爸妈帮自己带孩子理所应当,你和你老婆这些天是不是都没有对丈母娘表示过?”他若有所思,回忆起来,认真摇了摇头,“可能真的是这样”。每个人付出当然都会有所期待的,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回报,她的辛苦她的付出,也是需要被看到,被肯定的。经理又说道自己的经历,她也是去年刚生的双胞胎,“我们请了爸妈过来,但是每到周末我们都会让爸妈周末什么都不许干就是放假去散散步什么的,这周都辛苦了,周末就不许干了。后来我爸妈也确实累了,又请我家公家婆接上,轮流着来。除了周末主动让他们休息,我平时也很注意送小礼物给爸妈,尤其是家婆和妈妈,因为女人嘛,我每次看到什么好看的我就问妈呀,这个款式不错,你要不要也挑一个颜色,时不时想起了就问妈妈。男人就一年送一次很实用的东西就很开心的。”那时我刚来实习,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这个每次登场都是姨妈色口红的女人,三十几岁的样子,气场超强,不明觉厉!题外,关于夫妻相处,她还有一个意见,“我和我老公结婚那天就约好,以后逢年过节,我爸妈的孝敬钱他来给,家公家婆的我来给,互相不过问数目。”虽然这样具体的操作不一定适合每个家庭,但我被这种鼓励相互付出,而不是互相攀比计算的智慧所惊艳,这确实能够很好的克服两性间的妒忌之心,并且很好地拉近两家的亲近!所以,对别人的付出的要求从来不是理所应当的,即使对方亲如父母、子女,也仍然需要在生活中去合乎分寸地维护关系,我不是鼓励为了要求对方而去刻意地这样做,但是我们接受的都是职业教育,却没有人交给我们生活中和人相处得更舒适的情商,有时候行动在领悟前,也许也可以便边行动边感受着吧。

  再者书中有一点,我不能同意的。“要不是为了生儿育女,任何与性有感的制度就完全没必要存在了,但是一旦涉及孩子,只要夫妻两人育有一儿半女,那么,他们就将被迫认识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第六章)”“为了孩子的利益,要求性关系达到怎样的稳定度。(第十三章)”“我认为婚姻主要不是性的结合,而首先应是在生育和抚养孩子时进行合作的一种担当。(第十六章)”……在许多地方,作者似乎都强调婚姻制度的设计的出发点是孩子。现实的经验(当然我的经验极有限),我觉得婚姻制度的设计的出发点不是孩子,是经济更强一方的私产保护。婚书的作用主要在于,双方感情破裂的时候,能够尽量在法律规则以内撕逼分家产,由于养育孩子需要很多经济资源,所以是分家产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但也并不能说就是婚姻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这里,和平协议友好分手的情况好像法律不用怎么发挥作用,但是撕逼的时候,尤其有用。婚姻更像是经济上的“合办企业”,两个人感情合意,决定一起生活,一起降低成本和风险,一起面对生活种种,孩子是这样的情感和决定随之延伸的产物,而不是出发点。本着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角的态度(哪怕我们是瞎跑龙套的),本着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婚姻中,不论有没有孩子的情况,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双方的关系和情感,这也是在家庭咨询(心理咨询的一个分支)的首要原则。“父母之间激烈的争吵,是引起儿童神经错乱的主因;因此,不论什么,只要能够防止这类争吵,夫妻都应该做到。(第二十一章)”,这种观念一旦不假思索地操作起来,我们甚至看到父母完全刻意地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者争论。或者是趁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吵,或者是孩子在家,先压制后议。但是情绪是流动的,孩子实则是可以再这个3个人的互动里感受得到的,刻意的回避好像是告诉孩子一切的争吵都是很不好的事情,潜移默化带给他一个很负面的逃避的态度。而父母间没有疏通的不满,会通过其他不经意的方式流露出来,然而逃避的处理没能教给孩子相应沟通的技能,反而给孩子更大的压力,甚而可能导致孩子情感上的封闭、退缩,而这对其未来的亲密关系是毫不助益的。

  包括书中对离婚决策的讨论也是首要考虑孩子,诚然,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一则经济上,一则情感上。经济上,可以通过法律的合理分产降到最小。情感上,其实往往不是父母分开这个结果导致伤害的,而是在大家共处的时候,由于父母本身的性格缺点,彼此不良的情绪表达和调控,创伤早就种下了。另外,我们对单亲家庭的偏见和歧视,对双亲家庭刻板的的标准,难道不也给离婚加深了污名化,加深其伤害么,就像房价的高涨,一部分也是因为很多人坚信没有房子日子过不了这样的信念(当然别的国家很少强行把HJ、学校和房子绑在一起)。

  合题是意外,写下的都是误会。

  精神杂食妹子-晚晴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