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nd from the East》典范读后感有感

《The Wind from the East》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1-1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The Wind from the East 读后感 

  《The Wind from the East》是一本由Richard Wolin著作,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35.00,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Wind from the East》精选点评:

  ●(之前的不小心删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在introduction,大概是五月风暴虽然宏观上对zz没有太大影响,但却改变了人们,特别是学生、学者,的身份认同与zz参与观念(与lived experience有关)。虽然说五月风暴的发起者们都以毛主义者自居,但是所谓“毛主义”更多地与批判法国现状、表达政治诉求有关,与中国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self-flegellating的知识分子们借中国名义与自己的“bourgeosis intellectual”身份划清界线罢了。

  ●Roots and legacy of French student unrest in 1968. Maoism in French intellectual creation

  ●看标签,这难道是海外汉学么难道是海外汉学么难道是海外汉学么。。。囧

  ●毛泽东思想占领法国....

  ●嗯,反正读起来还挺开心的,价值如何不知道

  ●好看

  ●"And although the students’ aims and demands varied greatl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these worldwide political uprisings indubitably possessed something in common. But what, exactly?" And why at this time, exactly?

  ●有种读得莫名其妙的感觉

  ●三星半吧,其实论点不是很有新意,尤其前面法国政治部分属于老生常谈,后面七十年代跟自己关系不大没有细读。只能说我没有找到我想找的东西。

  ●别骗钱了,三星给你面子了。

  《The Wind from the East》读后感(一):法国天主教和法共

  以前看Simone Weil的评传,非常佩服:那么一个文文弱弱的虔诚天主教小姑娘,居然是个共产主义者,竟然跑到工厂当女工。

  现在看这本《东边来的风》,才发现,法国的天主教+法共,远不止Weil一个人。当时名声最大的恐怕就是Althusser了。铁派法共Althusser当时请求跟教皇见面,可惜几个星期后Althusser就勒死了妻子,跟教皇会晤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 Althusser这个例子比Weil可怕。

  可能是因为我老了,愈益保守,也越来越倾向过庸俗琐碎的日常生活。我已经不再为Weil或Althusser的想法/做法心潮澎湃。

  《The Wind from the East》读后感(二):共产主义vs人道主义

  这本书反复将共产主义和人道主义对立,比如说福柯领悟到人道主义更为重要,由此脱离左派运动等等。 这种对立貌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法国左派运动号召知识分子进工厂做工等等,这也应当被视作某种人道主义行为吧。 我认为共产主义跟人道主义有不少重叠交叉地方。 作者假如要把两者对立起来讨论,应该有专门篇章论证,方便读者跟上思路。

  还有,这本书无关紧要的细节略微多了一点。

  ----------------------------

  修正一下:刚从另一本书发现,法国60年代知识分子确实在旗帜明确反对humanism。不是这本书作者太懒,而是我太无知。

  《The Wind from the East》读后感(三):为什么根本无需担心西雅图的列宁像?

  西雅图的抗议者们聚集在一尊90年代从东欧拆除后运到美国、本来应该用于点缀东欧餐厅的列宁像周围。这两天看到很多这样的声音,比如「拆华盛顿像没问题,拆华盛顿像立列宁像就不对了」之类。其实我说,根本就不需要因此对这场运动产生任何的恐慌或者过度想象。(什么样的过度想象?见各种知乎高赞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620036)

  fox把国会山占领者嘲讽为「玩communist cosplay」,其实我觉得更贴切的说法是,这场运动看起来更像「六八运动cosplay」,而现在看来,六八运动尤其是法国五月风暴中的Jacobin-Leninist-Maoist要素,确实只是一场人畜无害的cosplay而已。这本书里描述了1968年运动前后,法国知识界对Leninism/Maoism/Cultural Revo态度的逐渐转变。作者将其称为一个constructive political learning process,

  怎样一个process呢?

  他们起初关心的是街头运动如何达成the seizure of power (in a Maoist revolution fashion)——这就是Maoism所能提供的思想资源的极限了,在这个阶段确实没有什么能比Leninism/Maoism极端暴力化的政治语言更对胃口。而在运动的高潮之后,关注点理所当然地回归为了如何让法国的民主制度与公民社会摆脱「家长式的戴高乐主义技术统治paternalistic Gaullist technocracy」, to make it less authoritarian, 而不是恰恰相反的实现冲国式的Maoism实践。事实上maoism在中国的政治实践及其后果(多少人饿死?多少人被迫害?)自始至终不是他们关心的点,他们对此极度缺乏/不愿去获得基本的正确认知。

  一个简单的例子:1968年的Maoism组织Vive la Revolution和它的刊物Tout,在后1968年政治中的角色是什么?性别平权与性少数平权。为什么选择Maoism的旗帜?因为这是一个表达其countercultural与anti-hierarchical态度的符号,仅此而已。这些巴黎的民权活动家追求的是一个Maoism式的、冲国式authoritarian society中的妇女权利、性少数权利(if there is any)吗?不是的,他们只是(关于maoism的)智识不足而已。

  西雅图的列宁像也是一样的,我对人性有信心:这些美国人并非对列宁体制下的累累白骨毫不关心,他们只是对此一无所知而已。事实上在能够了解列宁的群体中——美国的俄国研究者们的主流叙事中的列宁,绝不是那个街头想象中的列宁。在国内舆论中我们其实能观察到一模一样的现象,比如对于这位知乎带V而言:

  他想象中的列宁是一个在政治德行上完美无缺的列宁;但如果他和3498位点赞者们了解战时GC主义的剥削是如何残酷、如何导致数百万人饿死、如何几乎摧毁了俄罗斯的人口及工业中心,了解从列宁时代就已经开始的苏联族群强迫迁徙造成了多少远甚于种族隔离的悲剧,那他还会这么说么?对于列宁的街头想象恰恰构建于对列宁主义政治实践的无知而非认可之上,毫无疑问,一切Leninism/Maoism的噪音都只会随着这场社会运动的成熟而自行消散。

  《The Wind from the East》读后感(四):东方之风与文化造梦

  “法兰西—1968”,彼地彼时已在当代历史的墙垣上镌刻下深深的印痕:对于追慕者,那一年五月天的学生游行代表着青春与梦想的美好年华,是一代人关于自由、和平、反帝国主义和文化理想的激情喷涌;之于批判者,那些诱人的词语不过是冠冕堂皇的伪装,掩盖着文化、理性与原则全面崩塌的事实——1968年的法兰西全然不是所谓“崭新的黎明”,而是耻于言及的茫茫暗夜。

  然而在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之下,没有人试图去否认,1968年发生的种种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法兰西漩涡牵引的不仅仅是数百万的学生和工人,更有众多声名卓著的知识精英——福柯、萨特、克瑞丝缇娃以及让-吕克·戈达尔,就如1968年巴黎街头的涂鸦:“此事关乎每个人”(This concerns everyone),即使多年之后,仍有声音心有不甘地唱道:“在沉睡的伦敦街头,没有街头革命者的容身之所”(出自The Rolling Stones乐队的名曲Street Fighting Man)。

  记述这段往事著作自然是卷帙浩繁,然而拥有深刻解读那个时代的全新视角的著述却乏善可陈,不过,历史学家理查德?沃林的新作《东方之风:法国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以及1960年代的遗产》(The Wind from the East: French Intellectual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Legacy of the 1960s)却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尝试。

  《东方之风》是一部关于1962年到1972年的法国文化和政治的精彩编年史,但沃林的重点在于知识精英们改造下的“毛泽东思想”,更确切地说,是左派知识分子们所理解诠释的“毛泽东思想”。

  上世纪60年代的巴黎,弥漫着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思想的深深迷恋。众多的青年学生被他们自己解读的中国政治所激励,这些有关文化革命与乌托邦理想的执意,铸就出法国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然而,法国精英的“毛泽东迷恋”事实上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政治并无多少牵连。它不仅仅是一种对异国文化的痴迷,在更深层次上,还是对战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个迟来的应答。沃林令人信服地指出,左派知识分子所发现的“毛泽东思想”并非源于对中国政治的深入研究,而是意在摆脱自身文化僵局的另辟蹊径——换言之,左派知识分子想要解决的,是法兰西本土的问题。当时的精神领袖们确信,他们的确是向中国学习。其实在当时的西方,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后果并非不为人知,但在60年代末的法国,对中国的批评被视为帝国主义的诬言诋毁,法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者执拗地无视毛泽东思想的真实意涵,任其发展成一种自由论者的哲学:“最终,最初关于革命的教条主义实践演变成旨在文化多元和异类权利狂欢般的示威”。

  由于反抗权威的知识分子织造了一种“毛泽东思想”来妆点他们自己的政治绮思——这种“毛泽东思想”本质上带有让-雅各·卢梭的印迹,他们的宣言和行动更多地趋于对文明社会的复苏,这一点在沃林看来,带有某种积极的影响,“五月运动的一个遗产在于使法国的群体生活得以重生以及对法国长久以来的政治集权的质疑”。不过沃林并没有忽略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暴力的偏爱,这种倾向极易造成社会动荡,这一方面,萨特显得尤其有失审慎:他曾写道,清算暴力的唯一途径是“受人欢迎的暴力”,在萨特眼中,革命性暴力是一种“合理自卫”或是“正义杀人”,这种“正义杀人”真仿佛罗伯斯庇尔不散的阴魂,万幸的是,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寻求的是在假设的毛泽东思想上建立一座政治浪漫派的堡垒,而非复制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变质的卢梭式天赋权利。

  对沃林而言,法兰西1968年的传奇其实有着一个不错的结尾:女权、同性恋自由、反全球化和反对中央集权的声音得以清晰地表达;而左派全球性的反对运动至今为止也并没有对民主和自由产生真正的威胁。然而,1968年后的短短时岁,能否足够“法兰西传奇”沉淀成历史?沃林也谨慎地指出,任何认为法国毛泽东思想为改变家园提供蓝图的人都应该谨记周恩来对1968年革命的评议——现在言及还为时尚早。

  然而即便不能认同沃林对于1968年法兰西传奇的乐观论点,《东方之风》仍然是一部里程碑般的著作,它尝试对看起来荒唐不堪的经年往事进行理性的探析。正像尼采所言,一件事的荒谬,并非驳斥它存在的论据。理想与现实、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有长长的阴影,而探索阴影中的种种,无论观点如何,都不失为勇敢和睿智。

  链接:

  作者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教授,因其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尤其是对20世纪后期思潮的研究而享有盛誉。其近年的专著有《非理性的诱惑》(The Seduction of Unreason: The Intellectual Romance with Fascism from Nietzsche to Postmodernism ,2004)、《重访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ool Revisited,2006)。沃林于2010年10月2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作了一场题为"法国知识分子与1960年代文革遗产"的报告,主要内容即是他的新作——今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方之风:法国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以及1960年代的遗产》(The Wind from the East: French Intellectual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Legacy of the 1960s)。

  .S:本文已发表,转载须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