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文明典范读后感有感

和平的文明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1-1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战争的文化 读后感 

  《战争的文化》是一本由[以] 马丁·范克勒维尔德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的文化》精选点评:

  ●战争是人类本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观点被作者成功说服于脑中。但全书的文献实在过多,组织的逻辑线不是太清楚,阅读的快感降低很多。[email protected] Line2

  ●对书中第十九章讲以色列的部分很感兴趣。 现在能征善战的以色列国防军历史很好的说明了每一条龙都是从一条虫变来的。

  ●为什么但凡引用中国经典的地方全是错的?

  ●军宅的核心本质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书里的观点太棒了,刷新了对战争的认识,不同于传统『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个观点。

  ●书篇目很长 很详细的讲述了有关战争的前 中 后各时段的不同状态 了解战争的可以一读

  ●“挽弓须弯,说话须直” 勇士品格的培养与勇士作战技能的培养一样重要 因为这本书我理解了你的工作

  ●从文化的角度看战争,角度独到。

  ●女权削弱了战争的文化?

  《战争的文化》读后感(一):很傻

  傻瓜才读。。。。。。。。。。。。。。。。。。。。。。。。。。。。。。。。。。。。。。。。。。。。。。。。。。。。。。。。。。。。。。。。。。。。。。。。。。。。。。。。。。。。。。。。。。。。。。。。。。。。。。。。。。。。。。。。。。。。。。。。。。。。。。。。。。。。。。。。。。。。。。。。。。。。。。。。。。。。。。。。。。。。。。。。。。。。。。。。

  《战争的文化》读后感(二):钓鱼岛风波中的战争文化

  作为一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我对范氏的这部大作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多少是感到有些不快的。然而,书中翔实的史料和缜密的推理,毕竟难以驳斥;更为不幸的是,历史和现实,似乎都在不断验证着作者对“人性嗜血”的判断。

  范氏言之凿凿的告诉我们:人类从本质上来说,都迷恋于战争——至少是向往着战争所带来的“快感”。他进而指出:鼓噪战争,往往是民意所趋;因此,民主未必可以保证和平,极权和专制,反而可能定国安邦。从钓鱼岛事件引起的一系列风波来看,我们对这一近乎残忍的推论,似乎只能慑服和接受。

  “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一说,可以休矣。民族只有一时大小强弱之分,没有“好战”与“温和”之别。汉唐以降,中国在中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开疆拓土,从来不遑多让;13世纪蒙古的铁蹄,至今仍令欧洲心悸于来自中国的“黄祸”;当日若非摧毁蒙元舰队的“神风”突降,日本早已沦为中国之一隅;纵使公认“国贫民弱”的晚晴,对作为昔日附庸的浩罕国,在攻防两端,也从未手软。不过与欧洲列国地缘政治方面的海洋性导向不同,我国历来更为重视面向欧亚大陆腹地的发展。中华帝国一面临海,三面重山环绕,或是荒原茫茫,却也发展到了自己的地缘极致。国人今日的好战尚武之气,在对日态度上,更是一览无余。

  自幼时,便听惯了“打到日本去,杀光小日本”的论调;大家对东洋的女性,更是充满了兴趣——这点似乎是不必苍老师启蒙的。谈论这一话题时,不论职业如何,不论教育程度如何,甚至不论个人性格如何,几乎人人神采奕奕,双目炯炯,沉浸在憧憬的快乐中。从来,我便深知质疑大家对同属世界大国的这一群岛作战的激情,风险大大,不如缄口不言。

  钓鱼岛事件表面上看,是给了国人打开了又一个尽情释放对日仇恨的缺口;实际上,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方展示战争想象的舞台。“攻占钓鱼岛”甚至“攻占日本”的标语口号铺天盖地;将军们和军事迷们早早的拟定了战争的方略和具体的战斗部署;专家们天真的研究着“开战后美国将弃卒保帅”的必然性。人们渴望战争,渴望在炮火中改变无聊或是无奈的生活;只不过,真正希望亲身走向前线的人,可能要少得多。这时候,我深刻的感觉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优越性——有些事情,让大家在茶余饭后聊一聊,比让人们都走上街头去投票要强得多。

  认为美国不会为日本而卷入战争的专家们,除了美国的地缘战略外,还忽视了一个事实:美国是民主国家,民众和我们同样热衷于战争,只是也少了一个让他们感觉到“正义”,从而感受到力量的口实。在国家层面上,我还是相信范氏的论断:核威慑的存在,使任何大国之间不会发生战争。至于YY地摆上几盘中日战争的龙门阵嘛,倒也是一种无伤大雅的文化活动吧。

  《战争的文化》读后感(三):小孩、女人与战争

  “很多对战争文化嗤之以鼻的人,都不过是些自以为是的人(对他们根本不必理睬)或者是些对战争一无所知的人(就他们自身而言倒是幸运的)。”

  ——[以色列]马丁·范克勒维尔德

  只要人类还活着,会死,死亡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虽然人都会死,每个人通向死的道路却各有分叉。多数人都是依循着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有的人是在生活中突遭横祸,有的人是扛着枪去面对一场“绝地求生”似的生存沙盒游戏:要么开枪杀死对手,要么指尖扣动慢了几秒被敌人杀死。但无论是杀或被杀,对于这个世界而言,不过是隔天就被翻阅过去的历史。如果把焦点从宏观的国家、世界体系转移到被卷入战争的个体身上,无论最英勇的人还是最懦弱的人,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害怕丢掉性命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生命从来都不是一页历史书上的几个字、一句话、一段文字就能够承载的起的。文字上的生命感觉很轻,在现实中却极其厚重。正如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维奇所说,“对我来说,死亡才是生命的根本奥秘。”

  战争把这种人类对生死的觉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战争中,人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着死亡,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死亡就像幽灵始终环绕着人类,紧逼着他们去打开通向生命奥秘的大门。

  战争是男人的游戏。这种体验很久以来都是男人的特权。从远古时期开始,同一部落里的男人与女人的任务分工就是男人狩猎女人采集。男人是否天生就有“捕猎为乐”的基因很难验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长期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中,男人早就习惯从杀戮获取快感。范氏说有一个夸张的比喻,“对男人来说杀戮堪比性交”。“任何参加过战争的人都明白,再没有其他活动比之瞄准、击发,将子弹射入任何移动的物体,更能带给男人那种感觉了。”范氏这种说法不仅夸张,而且猥琐十足,但这不能出于范氏的“大男子主义”意识作祟,实际上战争本身就是男性气质主导的行动。因此,虽然十八世纪在欧洲军队中就出现了女人,但都是选拔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者以“女扮男装”的方式入伍。现代军队虽放开了对女人的限制,但严令女兵一律剪去长发、穿上简练挺拔的“男式”军装,仍是在强行改变女兵身上的温柔爱美的女性特征,将其塑造为“男人”。

  人类的战争史也是一部“男人”的历史。

  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维奇却从女人的角度,揭示了不同性别的人类在敲打“死亡”这扇门时收获的迥异。如阿列克谢维奇在《写战争,更是写人》一文中所写,战争传统叙事中,强调英勇奉献、家国情怀的男性气质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捍卫祖国与人民是战士与生俱来的使命,牺牲奉献只是他们在必要时刻无可厚非的抉择。她通过采访500多位参与过二战的白俄罗斯女性却发现,女人在面对战争时,是用极其敏锐的感官捕捉战争中的每一寸光影,她们的战争世界始终不离气味、色彩,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是,女人即便在战争中也不会漏掉自己对美丽的坚守。相比女人这种纯粹的原始记忆,男人宏大的战争叙事显得不过是受“行动、理想冲突和各种利益”的诱惑,躲在人类本性的事实之后,涂抹上一层浓墨重彩的“狡诈理性"。

  嗅觉、味觉、听觉这些概念与书本之外的东西是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它们逐渐随着男人的成熟被男人放弃,却神奇地依旧在女人这里得以完好保存。可惜的是,人世间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越敏锐越脆弱,越脆弱越痛苦。习惯了温柔的女人被迫要扛着沉重的机枪奔赴战场,身处战火连天、血肉横飞的恶境中,她们面对的只是无数痛苦的凝聚。

  真实的记忆通过文字载体,在读者的脑海里击撞着灵魂。当习惯了干净的女人被迫要跟着男人长途跋涉,长期穿梭在丛林与炮火中的她们一周、一个月都难以洗上一个澡,一件从家里带过去的针织毛衣上满是体虱,她们面对着围坐在篝火的男性战士们,不敢脱下肮脏的衣物去烘烤,只能脱掉,一件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当原本十月怀胎孕育生命的女人此时要突然转变成残损生命、暴殄天物的造物,她们手持着步枪,枪口对着敌人,久久难以扣动扳机,因为她们害怕第一发子弹的射出,就是从此残暴的开始。她们忍受痛苦怀育生命,知道每一个生命诞生的不易,毁坏怎能只在手指一弯的瞬间。当习惯了美丽的女人被迫要穿着军装上战场,恶劣的作战环境让她们长期蓬头垢面不说,讲究统一步调、缺乏对女性关怀的军队给她们都强制穿上了又肥又大的男士军装,没有裙子、没有高跟鞋甚至连女式内衣都只能用男人的服装简单替代,她们引以为女性表征的存在都被剥夺,直到战争结束,重新换上裙子的刹那,她们都不敢相信自己原来曾是一个女人。

  在绝对男性化的战场上,女人不仅失去了女人的面貌和做女人的权利,而且还要被同行的男人们讽刺嘲笑,自己生理上的微弱。她们帮男人们洗着衣服,路过的男兵们笑着叫她们“洗衣政委”。她们做狙击手,百发百中敌人的脑袋,旁边的男兵们就讽刺说,这样谁敢娶你,以后谁做你们老公一言不合就被你们枪毙。她们去海军指挥着舰艇水兵,敌人就说在前苏联的舰艇上有某种性别不明的造物。她们在战争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勋,获得国家的荣誉恩赐,但是战争结束后,和平开始时,却受制于传统的男女社会角色标准,只能通够隐藏自己参与过二战的经历,来回避男人们对她们女兵身份的恐惧。然而即使如此,复员的女兵中仍大部分都只能孤独终老。

  战争中的女人,不仅要承受男人的死亡,忍受自己敏感的知觉、美丽的幻想所致的苦痛,还要被无处不在的男权标准歧视。阿列克谢维奇说,女人天生就是苦难的动物,因为相比男人的进攻性,她们只会忍受,因为相比男人的理智,她们从未舍弃过情感。男人视角下英雄与赞歌的历史在女人的叙述里就成了情感与心灵的历史。在肉体与灵魂同样强烈挣扎的领域,无数的人性真相更加激烈地碰撞。但是男性主导的社会制度,却让她们有话说不出,只能在内心来回激荡。

  战争不仅排斥“女人”,它也是一部“大人”的历史,粉碎着“小孩”。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候,阿列克谢维奇笔下的大人都还只是孩子。他们对战争的感触或许没有扛枪上战场前线的父母那般直接,他们只能够从家中成员、环境以及气氛的变化去触摸遥在远方的战争,但是从父亲上战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从一个陌生的女人摸着自己的头发感觉像是妈妈的双手,从眼前年轻俊秀的德国士兵竟然会开枪射杀死村里的女人和孩子,从学校的门自战争开始后就再也没有开启过......他们内心对战争的恐惧、厌恶以及想要躲避却阴魂不散的绝望丝毫不比在前线触碰真枪实弹的战士微弱。这说明,战争从来都不只是战场上的枪火交加、刀剑相拼,它一旦发生便牵一发动全身,轻轻一拨,振动着人类的肉体与心灵,整个世界都被迫在揪扯中骚动着。

  孩子也不能例外。在残酷现实里孩子们对过去的追忆总是那么美丽。但是无法逃避,甚至愈演愈烈的战火却将他们的过去与对美好的幻想烧毁得更加悲壮。

  二战开始后,还只五岁的娜塔莎·戈利克每天睁开眼睛,听到奶奶的祈祷,仿佛像是“看到了光,明晃晃的亮光,非同寻常地明亮”。失去了妈妈的八岁女孩季娜·科夏克在整个战争,甚至直到现在已年过半百,都在等待、寻找着妈妈。六岁的拉丽萨·利索夫斯卡娅相比爸爸走的时候还未出生的弟弟,突然感到莫名的幸运,因为弟弟睁开眼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七岁的安德烈·托尔斯基克亲眼看着自己的妈妈被德国人的步枪穿透胸膛,太阳穴上一个明亮的黑色枪眼儿,从此他再也没有喜欢过黑色.......不同于成人男性是用理性与概念去对待世界,孩子和女人一样,他们感知世界凭借的仅是最简单的味觉、嗅觉与视觉。他们不会去站在一个国家利益的角度去评判战争孰是孰非,而只是从自己最直接生活的家庭变化去爱或去恨,那些让他们产生或好或坏变化的事物。他们的感觉最纯粹而真实,因此一定程度上而言唯有孩子之间的友情才带着最初美好的闪光。正如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儿》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德国军官的孩子与自己父亲负责管理的集中营里的犹太小孩做了好朋友,但是这在大人的世界里就绝对不可能发生。

  童年的创伤对一个人终身的成长都会有巨大的影响。这些经历过战争的孩子们也是尤其如此。除却在再次回忆战争时会忍不住心痛、哭泣,像个孩子一样因为害怕而抓狂,她们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与厌恶过的东西甚至成为了他们终生的恐惧烙印。

  塔玛拉·帕尔西莫维奇在战争中失去了妈妈,而她在整个生命岁月里都在追寻着妈妈的影子,曾经拥有的温暖瞬间不再,这使其终其一生都觉得幸福是一种很快来很快走的幻灭存在,在相伴了许久的男友向其求婚的刹那,她控制不住地泪流满面,不是因为她要拒绝,而是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害怕失去幸福。战争开始时还只有十四岁的薇拉·日丹在亲眼目睹年轻漂亮的德国男伪警察土埋前苏联游击队员后,她的一生都没有再喜欢、接近过男人这种“东西”,她没有出嫁,不想明白什么是男女之间的情感,甚至害怕自己一旦选择拥有爱情就会生出一个男孩,那该怎么办?

  阿列克谢维奇说,她记录的是苦难的历史,因为苦难是走过人生证据,是与生命奥秘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方式,而作为最苦难的死亡,无疑是连接生命奥秘最高也是最终极的信息方式。但是她对生命与人性的探索却没有终止在死亡这个话题上,她在死亡中去探索人性,也跳脱出死亡的话题,去探讨在面对死亡时依旧热爱生活的愉悦,逃离战争死亡恐惧、人类回归和平时的生存处境。这使得阿列克谢维奇笔下的死亡脱离纯粹的情绪反应,在一个更为本质的层面燃烧出灵魂的骨架。

  范克勒维尔德说,极少有女人喜欢战争。阿列克维奇笔下的孩子,也在咒骂着战争。孙膑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其实那些策划、发动战争的成年男人们,也并不热爱战争。毕竟如迈克尔·沃尔泽所说,战争意味着“死人”。它是国家暴力最后的底线。

  然而即使战争残酷,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战争文化嗤之以鼻。即使我们可以对战争有千般正确的指责,也不意味着战争文化就不值得去认真关注。正如范克勒维尔德所言,“战争在人类事务中一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英国官员曾对我说过的,任何帝国、任何文明、任何民族或者任何宗教的崛起,莫不以在这种‘打打杀杀的事情’上取得优势为先决条件”,尽管出于对人类性灵的悲天悯人令我们厌恶这样血淋淋的惨淡现实,但是如果一个民族若失去了应对与防备战争的能力,曾经身为欧陆大国的法国60年前被纳粹坦克一路碾压的历史又会在今天的现实中上演。届时,无数妇女和小孩的悲伤又会有何人来书写?

  最后,尽管阿列克谢维奇站在女人的立场说,“对我们来说,承受苦难是一门艺术,必须承认,女性是有勇气踏上这一历程的”,但作为一名成长中的男性,我还是希望,男人能够对自己女人和孩子多一点关怀与照顾。毕竟无论是谁违背自己天性成长,都是一个不易且痛苦的过程。

  《战争的文化》读后感(四):《战争的文化》

  

马丁.范克勒维尔德

本书作者是荷兰裔以色列战争史学者马丁.范克勒维尔德。作者是一名职业学者,曾经在世界多所军事院校任教,他本人对于战争史的了解,在全世界无人能出其右,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事思想家之一。他的《战争的供给》和《战争的指挥》迄今为止,仍然是军事后勤与军事指挥学上有开创性的著作。他还担任着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国防部的顾问,是第二位受邀在以色列军队总参谋部讲演的平民专家,曾在几乎所有军事战略研究机构任教或开办讲座。曾接受CNN、BBC、美国《新闻周刊》、《国际先驱论坛报》等著名国际媒体的采访或为之撰文。

本书作者,在书中写到自己书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于普鲁士战略家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只是为政治目的而发动的前提理论非常不赞成。作者认为战争是一种文化的集合体,它融汇了关于恐惧、激动、武器、组织、历史、传统以及更为拿起武器的人类头脑中的文化集合。

作者在书中,是先按照战前准备、战争当中、战后对待战争三个阶段,来细述战争与文化相关的元素,让读者认识到战争是存在文化这个内在本质的。之后他将战争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做了表述,最后提出了一个想象,如果战争失去了文化这个元素,人类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由于本书作者只关注了战争本身或者说,只将视角放在战争这个客体上,让本书的讲述,显得相对单调。虽然举了很多战争的实例,也是只限于与战争有着直接关系的内容这就让本书的阅读体验,有点生涩乏味。不过,作者在本书中,有五个问题还是帮助读者们学习到战争的知识。这五个问题是:

首先,在和平年代,战争会以什么样的文化形态存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何?

其次,战场上,有哪些战争文化,构成了战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第三,战后,有哪些必要的行为要去执行,这些行为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基础呢?

第四,战争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和平才是一种短暂的人类生活状态,这也就是战争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中存在的核心。

第五,如果没有了文化的战争会如何影响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来一个一个问题给大家做下简述。作者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释,告诉的读者,战争前的准备是充满着文化实质的。

古代战争

作者认为,从早期人类社会的产生,就有了士兵在自己身体上涂抹特殊颜色的抹粉的习俗。再到中世纪时,战士还会使用刻有特殊纹路的盔甲、盾牌,最后,在近代战争中,为了体现战士身材挺拔,还会使用铝制的衣领将战士的脖颈固定。这一切,在服装、装饰都是战争文化的重要体现。作者分析,这些元素没有一样是能够直接提升战士的战斗力,甚至还有的会让战士们身体感到非常不舒服,就像铝制的衣领的目的,是为了让战士在阅兵时不弯腰驼背,在战斗中,没有任何的存在价值。这些战争元素的目的,是为了让参与一场面临死亡的战争时,军人可以得到一种让自己的身份与“普通”职业产生区分的标志。出于骄傲也好,出于恐惧也好,或者为了各种特殊的习俗。让军人的军服,在某种程度上,与众不同,也是显示军人这个群体的华美不凡。在很长的时间中,军人的服饰和装备总是会让普通百姓、新兵羡慕不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是战争文化中的一个关于战争服饰文化。

战士使用的武器也是一样,从人类早期就有着武器文化的存在。作者以中国古代装饰在金属武器上的图案为例,说明了,在武器上的修饰由来已久,是一种深远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北美印第安人的棍棒、弓、箭和战斧,非洲民族的金属长矛,还有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刀和剑,都在形状上做成带有装饰感十足的物件。在很多国家,甚至带有装饰的随身武器成为一个人身份象征。如果缺少了这些,持有武器的人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让人耻笑。这就是武器装饰文化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地位的体现。

随着年代的发展,很多大型武器也会成为战争文化中重要的元素。而为其命名,也成为战争文化中特有的内容。为一个全国皆知的武器命名,就像给它赋予了人性化的含义,比如,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在战争文化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总之,与战争相关的武器、建筑、工具都有着战争文化的因素,这些物品的外观、名称都在人类生活中有着意义。就像美国军方的悍马战车的粗狂的外表,成为了当今很多车迷的最爱。

同时,由于军队特殊的存在意义。让它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这就在军队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不论是古时斯巴达培养儿童,纳粹洗脑式军事化教育都会采用一种异于正常社会的方式,来对待战士。它们都会用惩罚来欺凌被掌管者。让他们失去自我意识,将自身化成战争队伍中的普通一员。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切断年轻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隔离他们,然后将他们同化成一个模式的战士。产生纪律意识与战友情谊。在未来战争中,必须服从长官的命令。守望相助,有组织地行动。这就是战争文化中的核心,所谓的战争团队精神,服从精神,一直以来都贯穿在整个战争队伍,当离开这个团体回到百姓队伍的人,还会为这种精神所感动。

服从精神

作者在这个部分认为,现在的军事训练很少涉及战争历史的教育,这是一种军事教育的悲哀。现今的军事教育只重视战争中的战术执行能力,将战士当作了战争机器使用。其实,战争历史也是战争文化的重要内容,会给战士们带来很多益处。

在战前部分的最后,作者认为战争产生了很多意境类的游戏,比如,体力层面的:足球、棒球;脑力上:象棋。这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类似的性质的内容,都是集体性异常复杂的运动,存在着些许暴力、博弈型的元素。这些源自战争的竞技运动,成为和平年代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很多人也是通过竞技运动来提高战争作战能力,这也是二者互相促进的模式。作者还提到,很多战争指挥就是利用模拟战争的游戏来提高和平时期的作战技巧。

接着,我们来看看,在战争打起来时,又有哪些文化元素?

在早期西方社会,战争的开始,是要一个宣战的仪式。如果不宣而战,在西方社会,会认为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来证明了这些不宣而战的国家,最后都取得了恶果。比如:偷袭珍珠港的日本,闪电袭击波兰的德国,使用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基地组织,这些不宣而战的行为,在一开始就失去了正义的支持,在战争文化中,一定会得到失败的恶果。

不过,作者也承认,对宣战的战争文化的坚持,是现代战争中迂腐的战争指挥手段,他自己的祖国,以色列,就是不宣而战之后,占领了西奈半岛的。

作者认为,西方社会,将宣战视为一种战争文化看待,还是令后人钦佩的。

而在战场上,暴力流血的背后,还是有着文化的成分存在的。西方社会从中国学会了使用战鼓来鼓舞战士们的士气,后来,还会在队伍中配备一定数量的军乐手,在战地上,为战士演奏军乐,振奋勇气。不过作者可能不知道,在当年刘邦和项羽乌江岸边决战时,项羽是被刘邦的四面楚歌的精神袭扰,最终自刎死去的。算是战争中音乐文化的最佳证明。

西方军队在中古代,还喜欢采用队列进攻的方式相互交手。在进攻中,还会不断地变换队形来进行攻击或防守。这些队形的组成,也是西方战争文化中有趣的内容,会在很多战争记录中详细描写。

并且,西方军队在古代时,还会为战争中设置很多限制,这些也成为战争文化的内容。有些是民族习俗、有些是宗教教义、有些是当时的国际公约,比如,对方什么的样子的人是敌人,是受到限制的。比如,有时战争中,对方的教徒,因为受到宗教的保护,是不能在战场中攻击的。还有的时候,对方的医护人员,因为有日内瓦公约,也是不能攻击的。这些限制,都有着人类对于生命的尊重的文化内涵。

不过,战争中,有的会将任何异族的人都视为敌人,有的只对穿着军服的人视为敌人,平民不算敌人。对待俘虏的敌人态度也各有不同,像蒙古人,经常会对全城的百姓进行屠戮;而西方国家的人,会将俘虏设定赎金,当对方缴纳赎金之后,将人释放回去。这些都是战争文化中人文思想的表现形式。

我们在看看在战争结束时,要有什么事情需要做?

作者认为,这时候,要有四件事情必须要做,第一,必须处理伤亡人员;第二,必须分配战利品;第三,庆祝胜利;第四,与敌人达成协议,正式结束敌对状态。

这四种行为,是战争文化的一部分。对待自己战士的伤亡处理,对待对方伤亡人员的处理,都是战争结束后一种人文文化。过去时代,有的文化中,会善待尸体,有的文化会侮辱对方战士的尸体,这些都在《日内瓦公约》出现以后,变成统一善待。

每次战争之后,不论是对方的动产和不动产,都会成为战争胜利一方所关注的内容。一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就为未来二战的开始提供了基础。这就让战争结束后,如何对待失利的一方,成为战争文化的产生了变化。对待战败国的人民的生存权,成为了战争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作者写到,战争是最可怕的人类活动,它不仅折磨着那些亲身经历战斗的人,也经常折磨那些经历那个时期的人。因此,逻辑上讲,人们会认为经受过战争苦难的人会竭力排斥战争,回避战争,尽可能忘却战争。可是,作者认为,对战争的纪念却是战争文化中最为关键的内容。

首先,人类的历史中充斥了战争,可以说,如果没有战争,人类的历史就不存在。尤其早期的历史学家大部分是参与战争的司令官或者重要将领。他们的双重身份,让历史中的记录更加令人信服。也最让后人所追崇。即使在东方的战争中,也会在战场上,有专职的史官参与作战,记录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到了近代,战争的参与者中领导人,不论是胜利一方,还是失败一方。都会以回忆录或者他人为其做的传记。来记录战争中的细节。拿破仑的一生战争生涯,在历史上的作品多达数万部。

其次,战争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战争文学,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占很大比例的作家,都是以战争为题材塑造自己的作品的。其中,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就是古罗马研究专家,特奥多尔.莫姆森,他的作品中战争成分占了很大比例。海明威,也是对战争的描写,才成为了知名作家。

而历史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吉加美士史诗》。它的内容就是关于一场战争场景的描绘。书写了主人公的威力和事迹。甚至《圣经旧约》里,也充满了战争的内容。

到了中世纪,英国的莎士比亚的话剧作品中,也是以战争为背景塑造人物。《哈姆雷特》就是描写丹麦国王的家族战争的内容。

卫国战争的作品

前苏联作家也是以战争题材为主,他们参与卫国战争的作品几乎占了全部作品的一半以上。

这些都证明了,战争对于文学来说,简直就是它动力源泉。

第三,战争与美术也是有着很深的关联。在早期西方油画艺术中,有很多古代神话故事中战争内容的画面。而到了中近代时期,很多画家会亲自参与战争,将战场上产生的真实的恐惧震撼的情境转画到作品上。让很多后方的市民百姓可以了解到战争的残酷。

最后,为了纪念战争和为此失去生命的战士和人民。西方社会会建造纪念碑。埃及在很早是使用方尖碑,现存于世的那些纪念碑大部分被之前侵占过它的西方国家,抢占了,放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

而近代,建立凯旋门的纪念方式,也成了很多城市的标志建造物。甚至有的城市从来没有参与过战争,也会为了体现自己城市对待战争胜利的尊重,建造一个宏伟的凯旋门。这种文化是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成为了城市建筑的时尚文化。在法国巴黎、蒙彼利埃,莫斯科、柏林等这些超大型城市,都有一座或者多座凯旋门。

后期,为了纪念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很多城市还会建设无名烈士墓碑,纪念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亡灵。这也是民主国家的一种常见纪念文化。

无名烈士墓碑

对于战争,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常态的历史。为什么呢?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很多跨越多年的战争。即使是局部战争,也在近百年内,平均每年会有2起战争发生过。这就是战争成为人类社会常态的最佳证明。

骇人杀人工具

但是,作者认为,一场大战的出现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这是因为战争的双方都有对方忌惮的武器。这些武器都是近年来,出现的骇人杀人工具。比如:原子弹、氢弹。一个小小的冲突,都会造成产生使用这些武器的可能,但是,掌握这些武器的国家的领导人。都是有理智的,都知道任何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协商,而不是使用毁灭性武器。这些人文关怀,是来自之前核武器在日本产生了骇人的伤害的记忆。

作者乐观地认为,未来人类社会,战争只会在一种文化的形态,留在人类记忆里。会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人类。比如:线上游戏,线下战争游戏,竞技运动等,会成为人类的模拟战争的工具。

最后,作者为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如果没有战争文化,世界会变成什么?

首先,作者认为,战争没有了文化的元素。会是一群乌合之众,它们将杀戮变成了一种自然行为。失去人性。这种乌合之众也会在战争中,成为另外征服者的刀下鬼。没有文化的战争组织缺少了团队凝聚力,它们在战争胜利时,会肆无忌惮地强暴被征服者。但是,一旦遇到挫折,一定会分崩离析,最终惨败。

其次,战争中的人如果没有文化元素,就是一个战争机器。失去了自我意识和团体意识。他们不知道真正获胜的意义,这种情况在德国早期的军队中就存在。当时,腓特烈国王,对待自己的士兵非常严格,采取近似非人的手段来强迫他们执行自己的命令。在对外国宾客演示阅兵队列公开表演时,战士的整齐划一、刻板的动作执行,被参观的法国将领一眼就发现,战士虽然执行的很整齐,但是,战士的眼中缺少洞察控制力。在之后普法战争中,法国将领使用机动的作战战术,很轻易地就攻破普鲁士的军队。这也证明了,法国将领的判断的正确,普鲁士战士没有战场变通的意识,不够灵活,被拿破仑的手下一击即破。之后,很多军队,都认识到普鲁士的惨败,是他的战士们缺少了文化素质,只专注固定战术的执行。

第三,作为一个犹太复国主义领导者的儿子,作者回忆了犹太在以色列复国时,是如何将一群平民百姓,训练成一只战无不胜的铁军的。这是犹太人的拥有的战争文化作用的结果。就是这种源自古代的战争文化,让每个以色列人,都熟悉自己国家军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元素才能获胜。

同时,作者认为,世界上很多人认为犹太人是一群缺少男子汉气概,可是,为了建造一个犹太人自己的国家,还是犹太人历久弥新的战争文化,将以色列的人打造成,对于敌人的攻击,要数倍报复于它的一个民族。

女军官

最后,作者认为,战争文化让女权文化的影响减弱不少。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男女两性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几乎为零。可是,正是因为战争的存在的可能,让男性多了一项要超过女性的能力,就是男性对待战争的态度,要比女性更加更加有热情。这是男性的生理结构上优势产生的,因为战争文化的存在,也让男性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竞争的意识,这就让女权主义没有成为当今主流文化的原因。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本书作者说明了五个问题,分别是:

首先,在和平年代,战士的服饰、武器、相关装备、军事训练、与战争有关的竞技活动这些战争文化,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类,很多是人类时尚的标志;

其次,战场上,西方社会将宣战、军乐、战术内容都当作战争文化的重要元素,不可缺少的内容;

第三,战后要善待伤者和亡者,分配战争胜利的果实,要庆祝战争胜利,还要与敌人签订达成结束战争的协议,这些都是战后要做最重要的四个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纪念这个战争,无论是通过历史记录、文学作品、画作、纪念碑、无名英雄墓碑等,都是为了留有战争记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四,战争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和平才是一种短暂的人类生活状态,这也就是战争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中存在的核心。

第五,如果没有了文化的战争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打仗,还可能是一群没有灵魂的战争机器在作战,还会让男性失去了在这个世界拥有的勇敢气概。

最后,我要表达一下,本书在很多读者眼中,会有一些偏见,比如,最后两章中有了军国主义和男性至上主义的倾向,另外对于核武器保证了现在世界和平的观点缺少了论据。就像我这个领读最前面说的那样,作者本书只将视角放在战争这个客体上,没有做战争相关延展性讲述,这是一个遗憾,但是,如果要是增加那些内容,恐怕这本书就要以系列的方式进行出版了。

在中国人的眼中,战争还有家国情怀,有策马走天下的浪漫,那些作者应该也有感受,但是,都不在本书的范围内。

本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