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组曲的读后感年夜全

法兰西组曲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1-1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法兰西组曲 读后感 

  《法兰西组曲》是一本由[法]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兰西组曲》精选点评:

  ●未完成是它唯一的缺憾。

  ●内米洛夫斯基太厉害了!从未见过如此冷静自持的女作家,还是犹太人,还写的是二战,还能做到不动声色、不流露分毫私人感情,我简直跪倒。一些段落看的我暴哭,但在真正直面了这些苦难依然波澜不惊的作者面前,我仿佛都能听到她下笔时对读者不屑的嘲笑:“一群辣鸡。”

  ●作者有很强大的内心。那些在情节的字里行间的哲思很让人惊喜。

  ●比电影好多了……

  ●1.19,

  ●在抒写战争的作品中我还是喜欢伊莱娜和托尔斯泰的写法,“好的历史场景是通过人物的眼睛所看见的历史场景”,可惜这本书只完成两部,如果全部完成,恐怕可以媲美《战争与和平》了吧。总是对有才华的女作家抱憾,世界对女人真是不公平,这么伟大的作家,竟然不让她完成一部巨作

  ●这的确是内米洛夫斯基最棒的小说。

  ●在这场盛大的逃亡中,甚至连巴黎的小鸟都没有被她遗忘。而在她自己所做的手稿注释与写作计划中写道“这里最为重要、最为有意义的是下面这一点:历史事实,革命事实等都应当蜻蜓点水般带过,而真正应当深化的,是日常生活,令人感动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它所具有的戏剧性的一面。”所以当我看到同时代的巴黎照片时,我惊喜的对自己说,“是的,就是这个样子,我知道。”

  ●“历史事实、革命事实等都应当蜻蜓点水般带过,而真正应当深化的,是日常生活,令人感动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它所具有的戏剧性的一面。”

  ●原计划的五部曲:《风暴》《柔板》《囚禁》《巴士底狱》《和平》。

  《法兰西组曲》读后感(一):不一样的历史

  这本书并没有被完成。不过,就自己目前接触到的,关于战争的题材,这本书是最特别的存在。不过,自己才疏学浅,接触面窄,遇到这种好书就特别惊奇,也不足为怪。

  书中,作者不是通过某一个人的眼睛在述说战争,而是不同阶级,不同人群去体验,去旁观。有趣的是,作者基本上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

  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米肖夫妇。可能是因为十有八九,自己以后会成为类似他们的人。他们是幸运的,只是,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他们那么幸运,毕竟小说总是会给我们留下希望。

  读的过程中,感到这本书的画面感特别强,好似踩在沙滩上看浪潮,一波一波,永不停息地涌在脚下。也可能是看的电影看多了,才会有这种感觉....

  总之,这是本好书。

  :读完这本,要考虑看一些积极方面的书了。《法》中虽然也有积极的一面,但书中人的阴暗面 还是给自己留下一些阴影。不能看不到她们,也不能抓着她们不放....

  《法兰西组曲》读后感(二):《法兰西组曲》随想

  在内米的<法兰西组曲>中,你能够读到一句句、一段段温暖而又安宁的话语,你无法想象这些场景是在二战中的法国!虽然也夹杂对人性的描写和大灾面前正常生活偶尔被打断的临时混乱感,可文字呈现出来的生活始终是温柔的,虽然这温柔有一点点残酷!

  内米曾这样温柔的看待和对待生活,可最终这样一个灵魂却消失在集中营中。现实如此残酷,但我们却可保留对生活的那片真。

  "我,我自然会做我想做的事情。我想要自由。对于外在的自由,我要求的不多,比如说去旅行,离开这座屋子(尽管这也许是难以想象的幸福!)我要的更是内在的自由,选择属于我自己的方向,只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跟从蜂群。"内米在组曲中曾对露西尔的心里进行过这样一段描写,反映了露西尔对于自己与占领者德国军官之间所产生的感情的痛苦与纠结,她活在成为俘虏的丈夫和处处对他进行监视的婆婆的阴影之下,也活在他人对占领者天然仇视和自己对这位德国军官的好感的夹缝之中。她不知道怎么办!究竟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要屈从于集体的意识?

  我想每个人也许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其实露西尔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可现实的各种存在却也那样难以撼动,所以这样看来自由的获得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万劫不复!

  第二章的22节开头,让人想起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奥.科塔萨尔的短篇小说集<万火归一>中的<南方高速>中发生在大拥堵的高速路上的故事。因为某些事件,人们短暂的相逢和接触,同样因为事件的解除人们又各自分散,可有些东西仍会留在人们的心中,是人性共通的东西,是抛开种族、信仰、语言、文化之外的人最本真的东西。

  整本书最后以"只剩下一缕烟"结束。"这些侵略者又将奔赴新的战场,对于他们来说,战争无法预知,究竟是胜利还是死亡。这样看来,战争不管对于胜利者还是战败者都是一种伤害,那种个体命运的不可知感,深深的攫住每个人的心。可内米最终还是死在了德国人的集中营中,不管她曾经对于战争有过怎样温柔而又深沉的认识。她终究没有书中那位被露西尔保护的农民那样好命,免于被德国人杀害,法国终究没有保护好她。

  如果作者没有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将是一部包含了5个部分的鸿篇巨制,可是她作为作家的声望和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身份并没能挽救她犹太人身份给她带来的惨遭杀害的命运,年仅37岁,在一个作家最为成熟的年纪和创作力最为旺盛的时候,她的生命戛然而止。我们只能从她的手稿中一窥她对于写作的规划和书中各个人物命运的走向,而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创作的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轨迹。而这无疑是这位著名的俄裔作家对于人类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法兰西给予她的只是2004年的雷诺多奖,当人们感叹于法国人将这一重要奖项第一次颁给一位已故作家时,作者却在她即将走向悲惨命运的终点时,对个人与集体,对战争下的人性,对历史进行着最深沉的思考。

  在我看来法兰西没有起到保护好她的作用,不光是她,对于整个法国人民都是一样,所以作者才用她娴熟的写作技巧和超乎寻常的冷静,对战争这一人类的灾难进行着书写和思考。

  《法兰西组曲》读后感(三):世界是圆的

  

每一句祈祷都没落空,每一个诅咒都有回声,就像蝴蝶振翅,每一次,都会带来风暴,只是,这一秒,你还未看到。

读过《法兰西组曲》第一部 “六月风暴”,就是这样的体会:“世界是圆的”——所有的行动甚至思想,总会再次回向自己:在不易察觉的、戏剧化的、偶然又必然的另一个时空之下。

《法兰西组曲》是俄裔法国犹太人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女作家,仅仅走过三十九年的岁月,而这部《法兰西组曲》正是以战争为背景,以白描的笔法描绘了一九四〇年的巴黎大逃亡。

伊莱娜本想以音乐式的篇章,叩响另一部“命运交响曲”:她是计划写五章的,书中的“六月风暴”、“柔板”之后,应该还有三章。伊莱娜构想要用更多的篇幅、更多的故事,像交响曲一样:有变奏、有谐谑、有奏鸣地演绎出历史与生命的交错与选择,不过,她没有更多的时间了。

“六月风暴”作为整个“乐章”的起始是节奏紧张而简洁的。同一时空下,多个人物、多条线索并进:神父、银行家、小职员、作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阶层,在战争的背景下交融了,正如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在乐章中彼此呼应。

在一九四〇年巴黎的时空下,“六月风暴”以逃往前、逃亡中、逃亡后为节点,循环往复记叙不同人物的故事,用全知视角展示人物历史和现状。尤其具有戏剧化的是,虽然,人物所属不同阶层,不过,他们却彼此交融,互为因果。在不可弥合的偏见之中,共同编织着一张生活之网,勾连牵制,任谁也无法逃离。

当虔诚的神父负责转移孤儿,当他看到那些阴暗、麻木的孩子们时,他是无力去爱的。“爱”可以疗救那些不幸和伤害,可以唤醒希望和良善吗?他看到了“恶”,却没想到,自己是那么微弱、那么怀疑,更没预见自己的生命将由其终结。

在善恶两极的对峙中,透露的是伊莱娜狡黠而忧患的目光:审视所有无可救药的结果:爱是如此艰难,习惯是如此强硬。如果信仰都不能让神父强大,所有的自私和成见怎么不会顺理成章呢。

于是,高傲的作家所鄙视的平民终于抢了他的食物,贵妇人看不惯的难民还是要把镜子挂在树上,精细的有产者“出人意料”地骗了情侣的汽油,却又死于另一个更精细的女人的车轮下……种种乱世图景,让所有的理念归于现实,显示出露骨的虚伪和荒谬。

伊莱娜说:“严重的事件,无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都不会改变一个人的灵魂,但是它们会让这灵魂变得明确起来,就像是一阵风扫走了枯叶,显现出树的形状,它们照亮了以往在阴影下的东西,它们会让精神转向某个方向,而且朝这个方向不断生长。”

每个人都在生长,只不过,他们长着长着,却都是那几种最基础的元素,于是,他们是那样不同,却又那样相似,在互不认可中,发展出一种不可回避的因果。

这因果就是深陷其中的世界。所以,看过“六月风暴”这一章,你不会再问:“和我有什么关系?”

因为,世界是圆的,只是,这一秒,你还未看到。

  《法兰西组曲》读后感(四):生活之役

  

战争是最大的冲突,战时的人物更放大了人性,所以,伊莱娜在《法兰西组曲》中,借人物之口说:“我们很清楚,人都是复杂,多样,分裂的,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方面,然而必须借助战争或是大的变故才能够看到这一点。这是最为令人激动,也是最为可怕的场面,她继续想。最为可怕,因为这是最为真实的。如果没有看到过暴风雨中的大海,而只见过风平浪静的大海,就不能说自己了解大海。一个人,只有在这样的时刻观察过男人和女人,才能说自己已经了解了男人和女人,她想。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说了解自己。”

文学亦是人学。伊莱娜并没有把焦距对准战争,想必血腥的生死总会带来短暂的慌乱、麻木或愤怒,这并不是恒定的日常。所以,伊莱娜仅把战争作为背景,她关注的不是前线而是后方,着眼于特殊时期的男女情爱与生活。

当然,要说的是《法兰西组曲》中“柔板”这一章。

在这一章,笔墨集中在一对男女。他们是侵略者和奴役者,本来是相对的立场,却不期然暗生情愫。伊莱娜说:“战争和其他这类的事情把我们的生存弄得那么复杂。可是男人和女人之间,这些都不会影响他们,所有这一切。”

其实,伊莱娜想写的是,个人与国家、个体与集体的矛盾冲突,或者说是,国家对个人发展的阻碍。只不过,情爱是最自由、最基础的一项,以此说明会更加充分。

伊莱娜担心说得还不够明确,所以,她必须提出“蜂群”的阐述:“我们死了两百万人,在另一场战争中,他们也是为了这所谓的‘集体工作的精神’牺牲生命的!他们死了……二十五年之后……什么样的欺骗!什么样的虚荣啊!……只不过存在着作用于集体工作的蜜蜂和普通百姓命运身上的法则罢了,这才是一切的真相!”

显然,这是伊莱娜对“一战”或者说是对战争的清算:国家意志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尤其可悲的是,这种牺牲的“自愿”是被欺骗的,这种无悔的献身是被利用的,宝贵的生命只是无谓地涂抹着国家的“虚荣”。

伊莱娜的这种表达是大胆而充满勇气的,她的这种“反战”言论更是是颠覆性的。因为,她写出了一种爱国情怀的可悲与可笑。

不过,伊莱娜的伟大并不在于批判,而在于怜悯。

她接下来写到:“可是普通百姓的精神呢,也许,这精神为某种我们所不知的法则,为某种我们无法预知的心血来潮所左右。可怜的世界,如此美丽而又如此荒诞……”

伊莱娜所发现的是:国家精神强暴而虚假,个体精神软弱而无理。所以,世界仅剩下一种心血来潮的躁动。

缺失的原则、荒诞的目标,伊莱娜应该认为,于“动机”处不可取,自然没有“结果”上的可期待,所以,她看重的是过程。她说:“但是这当中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五年,十年或二十年之后,这个在他看来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将不复存在,由别的问题取而代之……而这音乐,这玻璃窗上的雨声,这对面花园雪松所发出的阴郁的吱吱嘎嘎的声音,这在战争之中如此温柔、如此奇怪的时光,这,这一切将永远停留下来……这是永恒的……”

读伊莱娜常常会想起张爱玲,虽然,风格不同,内容不同,但她们都是最先认可了生活,并于苍凉处握住生命之火的人。那些火,在张爱玲是对“精细”与“繁华”的刻画,在伊莱娜是对美好的“回忆”。

谁说日常的生活不比残酷的战争更惊心动魄呢,这是一场“生活之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