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珍珠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一粒珍珠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2020-11-1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一粒珍珠的故事 读后感 

  《一粒珍珠的故事》是一本由刘德伟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粒珍珠的故事》精选点评:

  ●一位世纪女性的一生~

  ●净化你自己的灵魂,不要旁顾,别人的灵魂,那是上帝的事情。

  ●读她的人生,很平淡的叙述。在某些人生关口,读的时候总缺了些什么。真想对她在这土地所经历的再多一些反思,而非记录。也许我是误读了,抱歉。

  ●这才是关于家庭教育,关于成长的好范例,去***虎妈狼爸支那猪。

  ●他们风华正茂,他们历经黑暗

  ●好凄凉的一本书,本来就是一个无聊无名女子的自传

  ●她让我在6月4号想到一个人。 书里也能看到一点昆明当年文革时候的情况。至于建国之前的大学教育,只能让人想象了。

  ●深深为这对夫妻感到敬佩与遗憾

  ●一本经历过上个世纪的学霸奇女子老奶奶在90多岁的时候写的自传...通过她的个人经历和历史记忆交织,非常好看...

  ●闪耀着珍珠光芒的美丽人生

  《一粒珍珠的故事》读后感(一):净化你自己的灵魂,不要旁顾

  大时代动荡中,个人命运往往只是一叶随风飘荡的小舟。可刘德伟先声从不随波逐流,睿智诚善的双亲赋予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她旅美宣传抗日,归国致力儿童救济,即便在祖国辜负了她一腔热情、浪费了她一身专业知识整整二十年后,她仍在八十高龄继续践行着服务社会的信念。

  从1958年到1978年,她被错误划为右派,去安徽农村改造、去甘肃定西劳动、去遭受红卫兵的无情虐待,共和国的一重重劫难她一样也不曾落下,人性的丑恶在谎言蔽日的时代更加扭曲和暴露无遗,没有逻辑,没有公道和仁爱。难以想象,究竟是怎样的境遇,才会令如她这般天性开朗乐观的人,活生生地吞下碎玻璃渣和铁锯条,试图离开这个已不在人间的世界。

  当一切已成往事,曾批斗她的学生们登门道歉,她只反省“他们当时无知、盲从,所受大害远胜于我们老师,又有谁来向他们道歉呢?”时代的残酷和荒谬没有将她打到,也没有使她心生戾气、放弃憧憬,因为人的心灵,是自由的--“净化你自己的灵魂,不要旁顾,别人的灵魂,那是上帝的事情。”

  《一粒珍珠的故事》读后感(二):林达序言摘录两段

  “大时代动荡中,个人命运往往只是一叶随风漂荡的小舟。可是,刘德伟从父辈开始,就不是随波逐流的性格,两代人都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都奉行要对社会有所为的信念,因此,刘德伟总是在鼎力划动她的生命小舟。将近九十岁的时候,刘德伟用英语写下这本回忆,她仍像当年那个顽皮女孩,站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心灵净地,她感谢父亲母亲、教父教母和老师的教育,后悔此生没有给自己的家人更多关爱……读完这本书,却已经难以分辨:是作者天生的反省能力使得上帝向她走近;还是以提升灵魂为目标的信仰,给她一生带来内省的习惯。

  作者几乎总是能达到内在的恰当平衡。这种平衡使得她叙述的故事不失活泼有趣,异乎众人,又在不经意问,能够令读者深受启发。她讲述的不是“理论”这样的艰深道理,而是一个智慧老人走过一个世纪之后的常识收获。就像她的英语名字,珍珠,在阳光下,闪着那一点点纯净的光。”

  ——林达

  《一粒珍珠的故事》读后感(三):民国奇女子,世纪女学霸——颜值智商基因靠遗传

当个人的历史成为社会史的一部分,私人记忆与公众记忆重合的时候,个人史的书写、私人回忆的辑录,就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无法取代的价值。

  这是一名神奇老奶奶的自传。老奶奶姓刘名德伟,一听好像什么男子汉大丈夫的名字,可实际上是一名在年轻时便广受爱慕的奇女子,一名在90多岁高龄还在纽约学习中国近代文学史和唐宋诗词、国际关系和中国对外关系的世纪女学霸。这本自传是她在九十多岁高龄的时候用英语写的,在本书的最后她还写着,“假设我明年还活着 ,我还要学当代英国文学,我垂涎了六十年的一门学问。” 我只想说,颜值、智商和基因,都靠遗传啊!

  《一粒珍珠的故事》读后感(四):个人之幸,民族不幸,个人不幸,民族有幸?

  刘德伟,一粒珍珠,一个漂亮,幸运的女子。

  她很漂亮,一生中得到很多人的追求,对爱情的理解也很积极。一生中得到很多眷顾,可能有外貌的因素,但不仅仅是外貌,大概因为教会学校的经历和在美国的经历有关,尤其是国民党时期,洋人都高人一等,处处依赖外援,她的经历,更是让她得到了很多的照顾,看起来是那么幸运。

  1、爱情的理解

  在爱情上很幸运,碰到自己所爱的人,回忆年轻在清华校园的文字洋溢着幸福。

  她能理解丈夫保存着一个外国女人的信,他老公也能理解她和萧乾的友谊。

  回忆录中直白描述青春少女的情愫,对郑乃涛的感情,与萧乾的交往,邮船对林文奎的倾慕,还有加拿大青年对他的表白。

  在年老时,如何考虑和邝荣禄的友谊,如何面对别人的追求。

  “他日黄泉相见,他问我从前那些海誓山盟如何都忘记了,我将何以面对”,“景云的确配得上你的忠贞。”

  “我很能理解这种爱,人是很复杂的,尤其是知识分子,我们的精神生活是有多重需求的,这些需求不是从一个人身上就可以满足的。”

  2、知识分子的改造

  作者还是带有浓重的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从小的优渥生活,从来没有受过苦。

  解放后参加土改,反右中被划为极右,送到甘肃农村劳改三年,文革中受到冲击,看到土改中的丑恶现象,农村中的贫穷,农民的自私,红卫兵的凶狠,因此她对政治运动,对人的改造都是抵触的,这当然也无可厚非。

  去安徽参加土改,虽然有很多抵触,但毕竟接触了农民,接触到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感慨过了半辈子,无法想象农民的苦难,感慨自己的无知。

  虽然去甘肃的时候,还在想社会工作者应该走道最贫苦的人民中区,同他们生活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为他们服务,社会工作者不要攻读博士,而是要深入到穷苦大众的生活中去。但在她笔下,却没发现学到了什么有益的知识,反倒都是负面的印象,高高在上的偏见。,

  在土改是受不了落了苍蝇的饭和床上的虱子,她在甘肃农村看不起那些老百姓,说自己受了很多苦,当然也是事实,相比于以往的优渥生活,确实是受苦。但是中国的农民千百年来不都是这样的苦日子吗?其实她在农村的生活比普通的农民要好,有粮票,自己偷偷吃细粮,老百姓都知道有人的大便是黄色的,也没有对她怎么样,哪怕开个开批斗会,也提前告诉她,只是走形式。

  当然不能否认当时存在的问题,改造过程中的粗暴和较低的工作水平,但作者的视野还是不够大。

  这或许是对她太过苛责了吧。

  3、运气好

  募款是住到了军阀的家里,却毫发无损。在香港日军占领期间,多次遇险,在街头碰到日军醉汉,检查站上碰到日军搜身,却都能逃脱。

  她的身边有很多共产党员,包括大学同学,自己朋友。这一方面说明共产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回忆录里的凸显吧,或者党在她周围安插了很多人。包括她的部下,甚至她家里的佣人。

  4、基督与共产主义

  作者从最开始的抵触基督教,到后来教会学校里受洗,成为基督教徒,认为基督教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人生。

  在美国时,有人质疑她为什么不信仰孔夫子,而信仰基督?自己喜欢共产主义,但无法接受共产主义没有上帝,大概青年时期对共产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几乎没有研究,喜欢的只是空想的共产主义,才会对人的改造如此不适应。她自己说自己向往共产主义,但又信仰上帝,二者无法兼容。

  他的证婚人是一个美国牧师,来中国参加过土改,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他和丈夫去给人家上了课,说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她说自己差一点跑去延安,不知真假……

  5、福利公益事业

  说起福利公益事业,我们往往会想到海边捡小鱼的小男孩的故事。

  作者虽致力于福利事业,但也常常感慨这些事业如果有政府来承担,效果更好,更有意义。

  她问部下共产党员陈定侯做的这些事情有没有意义,陈明确说杯水车薪,没有意义。只有由政府来做,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当然不是否定福利公益事业的意义,当没有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不存在做更有意义事情的空间时,福利公益事业是我们这些人的避难所,但也只能是一个避难所,

  6、其他

  神奇的地下工作者冀朝鼎:冀朝鼎当时主动巴结孔祥熙,行为让他们夫妇作呕,包括伪装的洋媳妇和五个混血孩子也令人讨厌,后来才得知冀朝鼎是出色的地下工作者。

  腐败与贪污:在国民党政府工作,到处的官僚化和贪污腐败。父亲担任军法处长,却无法惩处贩卖鸦片的上司。她在重庆社会福利司工作,无法阻挡贪玩和渎职,无法有效救助做儿童福利工作,虽然个人有意义感,但是终究效果有限,不如那些去投身救国救民的共产党员。

  美国的女权落后:男女平等的观念落后,很多人上大学是为了找男朋友。

  林达的序言:一如既往的带有偏见。民国那么美好,但是那样的民国,即使知识分子们再高贵,又能怎么样呢?新中国的各种不堪,但即使有些知识分子受到些不公正待遇,又能说明什么呢? 上海六百万人,解放前每天有八百个弃婴,解放后一个都没有了。

  为什么不去台湾:中国大陆如此之大,特务横行,贪污腐败,好人难以开展工作,到了台湾那个小地方,一定挤满了特务,要做一个正派的人比在大陆困难得多。

  在美国演讲,碰到不少人对他的指导和鼓励。美国从日本进口大量生丝,一双丝袜可以换7颗子弹,美国听众当时就脱掉丝袜,

  在回忆录里竟然写了很多传言,比如共产党干部要进上海,所以把一些人送到西北云云,虽然文中说是传言,但恐怕与作者的揣测相一致。

  文革的真实:1967年,文革的矛头对准了官员,所有的牛鬼蛇神都没事,只有高级干部再像火烧屁股一样。或许只有1967年那时候,才真正实践了文革的真正目的吧。在此之前,被发动起来的年轻人没搞明白革命的对象,还是揪都那些右派和黑五类。在此之后,官僚们反应过来了,发动群众斗群众,把目标继续对准死老虎们。

  或者我对作者太苛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