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一群中年人,只要要一个家长群

压垮一群中年人,只要要一个家长群

2020-11-0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压垮 一群 中年人  需要 一个 家长  

  作者 | 天雅

  责编 | 五花鹿

  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近年来,却逐渐成为了“压力群”。

  今年国庆前夕,一位爸爸在家长会上突然情绪崩溃。

  由于经常不回复家长群信息,他被老师当场点名提醒,于是他忍不住边哭边解释:

  “我天天加班到凌晨,开会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这让我想起同事张姐。

  有一次,因为女儿作业错误太多,她连续被老师在家长群提醒了三回。

  她坦言道:

  “当时我的脸上就像挨了三巴掌,热辣辣的疼。”

  通过观察,我发现:

  每次老师在家长群里表扬或批评孩子时,许多父母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骄傲或羞愧;

  有的甚至还会产生比孩子本人剧烈得多的情绪反应,比如欣喜若狂或暴跳如雷。

  他们的情绪似乎总是被家长群动态牢牢牵制着,充满了紧张与焦虑。

  这种巨大的牵制背后,其实源自于一种无意识的过度卷入」

  在卷入的过程中,父母往往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一个孩童的世界去面对成人的问题。

  从而导致角色错位,引发一系列矛盾。

  我的朋友玲玲,便是如此。

  女儿刚出生的时候,玲玲学习了许多科学的育儿理念,并致力于让女儿自由、快乐地成长。

  前六年,母女相处融洽,过得很开心。

  但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一切逐渐开始变样。

  由于没有学习过幼小衔接课程,女儿的基础比较薄弱,无论是写字还是算数,都比同龄人略逊一筹。

  也因此,玲玲常常会被老师在群里提醒,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

  一开始,她并没有特别在意。

  但慢慢地,随着群里牛娃家长们的变相攀比越来越频繁——

  今日晒孩子的成绩;

  明日长篇大论地发表孩子的获奖感言;

  后天晒孩子在家勤学苦练的视频……

  玲玲越来越无法淡定了。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模式,同时也开始嫌弃女儿的不作为。

  某天接到老师的一个私信后,她彻底慌了。

  私信上面写着:

  “您的孩子本次测验全班倒数第一,请重视!”

  当时,她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羞耻感,就好像是自己考了0分,然后站在讲台上被大家嘲笑一样。

  于是,她变得越来越焦虑。

  为了让女儿快速跟上学习的步伐,她开启了虎妈式的陪读生涯——

  一有空就把女儿拽进房间里学习,连周末也不放过。

  为了提高效率,她甚至还自己当起了老师,把所有知识全部消化搅碎,再一点点灌输给孩子。

  终于有一天,老师在群里表扬了女儿的进步。

  那一刻,玲玲激动得热泪盈眶,仿佛成功逆袭的不是女儿,而是自己。

  然而,这仅仅是“沦陷”之路的开始。

  从那以后,玲玲满心欢喜地加入了群里的晒娃队列,并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被老师表扬、被其他家长惊羡的荣光。

  同时,为了维持高位的荣光,她不得不持续超负荷地付出时间和精力。

  每天晚上寸步不离地盯着女儿写作业,不放过一丝纰漏;

  即便是白天,她也会时常盯着家长群里的各种信息,高度紧张。

  如果女儿当天荣获表扬,她会非常欢喜,容光焕发;

  反之,她则会非常沮丧,并加倍斥责女儿。

  至此,玲玲彻底“沦陷”了。

  在这种高压氛围下,她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在女儿面前,她甚至演变成了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随时会发射出暴风雨式的攻击。

  也因此,母女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从玲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诸多父母在家长群面前的普遍缩影——

  不由自主地卷入,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憔悴。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了想,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源于一种「无意识的退行」。

  家长群,在一定程度上代入了学校的氛围,激活起我们小时候与老师相处的种种场景。

  在这样的场景里,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拥有检验和评价“我”的权利。

  从而形成一种错觉:

  一旦被老师点名提醒,就意味着“我”做得不够好;

  “我”必须努力改正,做到更好,去争取老师的表扬与认可。

  这个时候,“我”不再是父母,不再是一名成年人,而是老师跟前的一名学生。

  渴望被看见,渴望得到认可,是我们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终极渴求。

  也因此,我们容易在家长群里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角色中,去寻求老师的肯定,以此达成自己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愿望。

  另一方面是源于与孩子的「共生幻想」。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经历两次分离:

  一次是生理上的分离;

  另一次是心理上的分离。

  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是拒绝分离的,他们不愿意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家长群里,父母和孩子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所以,当看到老师表扬或批评孩子时,他们会觉得老师在说自己,从而产生兴奋或羞耻的感觉。

  长此以往,老师、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便开始发生错位,变得越来越混乱。

  一方面,老师似乎拥有着绝对的权威,安排、监督着父母与孩子的行为日常;

  另一方面,父母则仿佛退化成了学生,接受着老师的评价与检验;

  更糟糕的是,原本应该作为主角的孩子,却被动地成为了服从老师权威、满足父母需求的载体,彻底丧失了主观能动性。

  在这样一种错位的关系中,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其实,玲玲在后来也明显感觉到,似乎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拼命围着家长群转,越来越疲惫。

  女儿却反而像个工具人一样,毫无激情。

  直到有一次,看到女儿因为上课走神而再次被老师公开批评,玲玲彻底暴怒了。

  她粗暴地撕毁了女儿的课本,并大声责骂起来。

  当时女儿也被吓坏了,一边哭着跑进房间,一边疯狂大喊:

  “你不是我的妈妈,你是恶魔!我的妈妈会保护我,不会这样打我骂我……”

  玲玲也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看着眼前同样濒临崩溃的女儿,她深深地意识到出问题了。

  冷静过后,她诚恳地向女儿认了错,并开启了自我反省的历程。

  后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逐渐意识到:

  因为小时候很少得到老师与父母的认可,所以她不自觉地退化成孩童状态,卷入进家长群里寻求认可。

  卷入得越深,她就越迷失,直到最终演变成女儿口中的恶魔。

  当这些渴求不断被澄清以后,她也逐渐跳出了潜意识里的孩童状态,回归到现实的成人状态。

  当她以一个成人的姿态和立场,去处理问题的时候,整个人的定力力量感就跟着出来了。

  前几天,女儿因为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又被班主任在群里点名批评了。

  尽管心中依然会升起一股无名的羞耻与愤怒,但她提醒自己,不要提前代入自己的情感需求。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正是因为惧怕老师的权威,加之被批评的时候父母也没有站在自己立场去考虑问题,才会使得心中的羞耻感被不断放大。

  努力冷静过后,她心平气和地向女儿澄清了事情的缘由。

  当证实了原来错在对方的的时候,她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让女儿详细地解释了事情的经过,为自己正名。

  随后,她抚慰了女儿的委屈,并认真地与女儿探讨除了打架之外更好的解决方案。

  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既平息了自己的焦虑,也抚慰了孩子的不安。

  她不再是一个失控的孩子,而是一个妈妈,是孩子背后的那道墙。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现在的家长群,把曾经一年一度的家校沟通频率,上升到了一天N次。

  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也许无法改变这个现象,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去过度卷入,而是以一个成人的姿态去面对它。

  把主体角色归还给孩子,把获取真实体验的权利归还给孩子,不作变相夸大,也不做刻意剥夺。

  如此一来,孩子、老师的角色也自然而然地跟着归位了。

  多年前,我看过一个丹麦的教育记录片。

  里面有一位单亲妈妈,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她被班主任要求晚上在家辅导孩子写作业。

  她平静地回答:

  “我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成绩不好,这是事实。

  但他很有音乐天赋,是个很棒的吉他手,我为他感到骄傲。

  同时,作为一名单亲母亲,我渴望晚上可以陪孩子看看电影、玩玩游戏,度过愉悦的亲子时光,而不是过度承接学校老师的责任。”

  也许她的观点并不适用于我们的国度,但我很欣赏她面对这个问题的立场和姿态。

  像个成年人一样,不惧权威,不会因为老师否定了自己的孩子而惊慌失措;

  像个妈妈一样,看见并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承认他的不足,同时也肯定他的优点。

  而这,便足够了。END

  作者:天雅,一个默默无闻的心理学爱好者。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