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书典范读后感有感

雪山之书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1-0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雪山之书 读后感 

  《雪山之书》是一本由郭净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山之书》精选点评:

  ●與其說這是人類學著作,不如說這更是一位行吟者對天地人的深思

  ●本来觉得肯定会很难看但是越看越好看 再去一趟卡瓦格博应该都会感受不一样吧

  ●去卡瓦格博之前读过就好了,就能看到更多东西吧。不过就这本书来说,完全没必要写这么厚,很多拼凑的资料,感觉田野也没有做透,广而不深,体悟和经验容易流俗。

  ●结构很妙,流动起来了。没想到马骅是经作者介绍到卡瓦格博山脚下去的。

  ●内容都非常好,就是太厚太重了。

  ●錯字、漏字乃至章節倒錯層出不窮。這本書的排版錯誤已經達到了盜版書的級別,真為雲南社科院、雲南人民出版社感到汗顏!此書對我的最大價值是確認卡瓦格博外轉基本上我是無法完成了,死了這條心吧~

  ●一座阿尼卡瓦格博成就一位人类学家。

  ●保护信仰与生态

  ●近期的状态是眼高手低。见过本人,亲切内敛。而书,是一本详尽的个人情感历程吧,认真的社会调查报告,盛名在外,也仅此而已。不过,确实,对一份经历真诚,回忆式书写记录,足够。

  ●很全的卡瓦格博书籍。

  《雪山之书》读后感(一):爱那种干净

  前几天是在新华书店看到这本书的, 封面很素净 。 打开书,连连续续读了好多,爱不释手 。 它带着你进入的是一个非常干净的世界 , 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就仿佛亲身经历一般 。作者是非常用心写的这本书 , 力荐 !!!!

  《雪山之书》读后感(二):郭净:他为梅里雪山写了一本“忧郁的热带”

  第一次看到写梅里雪山的50万字的《雪山之书》,完全惊呆了!从梅里雪山史上最大的山难开始,写到登山者、当地村民、外来支教的青年、游客……不同人对同一座雪山的理解,以及藏民如何看待动植物、冰川,如何看待死亡。我至今能背出书里各章节的题目:山难、狼之祸、冰川正在融化、在虚无中冒雨赶路、坠落在香格里拉的飞机、路、游客来了、信仰之源、山中神界、圣境的意义、山歌行、前往中阴的旅行、转山笔记……一流的结构,一流的文字,以及一流的同情心、同理心,这不是中国版的《忧郁的热带》么?一点都不夸张,我至少手抄了10万字,就像当年手抄《忧郁的热带》一样——但后来听他自己说,是《一千零一夜》的结构。

  从那时起,穷尽一切手段搜寻作者郭净的各种资料,才知道他涉猎之广!他研究民族史、人类学,研究民族影像(是“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和“乡村影像”的参与者),并拍摄纪录片(是大陆第一批使用DV的人,他为追踪梅里山难背后文化冲突的根源,拍摄了系列纪录片《卡瓦格博》),研究面具(分别有专著写藏族面具和傩),甚至绘画……

  5年后,我们在他的家乡昆明,有了下面这场对话:

  郭净:他为梅里雪山写了一本“忧郁的热带”

  《雪山之书》读后感(三):且行且記,且歌且遠

  常說,只有這本書的作者能喚起我對人類學的興趣。

  讀完最後一頁,掩卷。就在今早,在德欽做村民影像培訓的L君給我電話,說書中多次寫到的阿覺娃卓瑪的老公身體不太好,可能是慢性白血病,已經兩年,但他們一直沒有看西醫,也很少人知道,包括這個男的工作單位都不知道,只是吃藏藥。L君對此表示不理解,而我無語,只能說,也許他們自有他們的生死觀。因為,就在這兩天一直在讀的《雪山之書》里,一再提到藏族的宗教信仰使他們相信死亡並不那麼可怕。這并不是說因此我們就輕視死亡,而只是,一個有信仰的民族,在對死亡的態度、對天地萬物的態度上,或許真是許多人難以懂得的。

  “無論留下或離開的人都相信,在途中死去的朝聖者會從生死輪回的束縛中永遠解脫。……他們走進荒原,不求征服周圍的世界,只爲了降伏自己的心靈。由於他們降伏了內心,所以他們不被任何力量征服。”

  azara,一個內心純淨的人,一個詩人,有著歷史學的學科背景,有著人類學的理論訓練,卻超脫于理論與學科之上,用他自己的行為我們勾畫了雪山的圖騰,用他自己的足跡,一步步走著、深描著藏區的宗教觀、世界觀。

  我從來沒有在德欽做過停留,那兩年在四川亞丁做調查,都是到中甸與卓瑪會和,然後從中甸直接坐車出發到稻城。經過德欽,隔江遠遠看那邊的小縣城,看高高的卡瓦格博峰。在路上,就聽卓瑪嘰嘰喳喳給我講她家鄉的各種故事,聽她用藏語唱:“我最喜愛的顏色,是白上再加上一點白,仿佛積雪的岩石上落著一隻雪白的雛鷹;我最喜愛的顏色,是綠上再加上一點綠,好比野核桃林里飛來一隻翠綠的鸚鵡……”

  也許是做亞丁這個項目時奔波累了,我也從沒想過要專程去德欽玩一趟,要去看看卓瑪時時在談的卡瓦格博峰。與山相比,那遠方碧波蕩漾的海對我更有吸引力。但這兩天,讀著《雪山之書》,我真的又被勾起了去看這座山的慾望,勾起了還是應該好好做下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研究慾望。

  可是,能有azara這樣純淨的心態來做田野嗎?

  能有他這樣乾淨的文筆來描繪人心與世界嗎?

  “并不是進入雪山、登上雪山的人就能看到非凡的景色,還必須有信仰開啟他們的眼睛。那是所謂的’天眼‘,即佛法的智慧之眼,只有依靠一雙悲憫呵智慧的明眸,才能洞見隱藏在萬千表象背後的秘密花園,才會找到與其它生命的相處之道。”

  quot;我相信一個人應該有兩個世界,一個世俗的,一個神聖的,能在這兩個空間穿行,生活才有意義。藏族就是這樣度過一生的。”

  quot;文化首先不是產業,而是知識;不是表演,而是日常生活。文化的價值主要不是換取金錢,而是維護社會道德和正義,保證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文化知識不僅體現在文字和書本里,更是活生生的生活和儀式。現代社會缺的不是書齋里的教育,而是社區儀式中不斷被實踐著的教育。“

  “夢裡的人變成了一隻昆蟲,在花的叢林里悠閒踱步。在它眼裡,這白雪皚皚的山峰就是由‘梅朵’組成的,這包容了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的宇宙也是由梅朵組成的,如同小王子只有一座火山和一朵玫瑰的星球一樣。

  下雨了。

  雨停了。

  云散了。

  夕陽映紅了遠山。

  雖然狐狸與昆蟲分隔在兩個世界,說著各自的語言,但只要他們注視對方的眼睛,一直注視著,兩天、三天,一個月,一年……即使它們依然各有天地,卻能相互理解。那以後,狐狸看出了花顯露出紫紅,麥子顯露出金黃,雪山在一天里變化著其中顏色。“

  曾經在稻城,看他莊嚴的在佛前長頭跪拜,內心深震。這位我所尊重愛戴的人,以這樣的姿勢俯首佛前,是怎樣的一種人生歷練?而今天我懂得了。

  我們最終都要離開這個世界。arara,游方僧,他曾經的博客名“在虛無中冒雨趕路”,就這樣,且做一個行吟者,行走、描繪、歌唱……

  《雪山之书》读后感(四):《雪山之书》中我所关心的几个问题

  1.传统信仰与科学知识

  村民相信登神山会引起自然灾害,狼是山神的家犬,即便伤害其他动物,也不能被打掉。

  村民的相信在多大程度上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就其可变的的一部分而言,它是不是建立在千年来建立起来的对于自然生态的感知之上,然后经过神化,凝固为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说服村民保护着当地的环境?当外来影响改变了当地本来的生态平衡,原来的信仰就变成了迷信?天平向科学解释倾斜?

  而就信仰成立的基础中不可变的部分而言,它根植于人类的原始心理结构,或自然规律之中。即便学习了科学知识,信仰应当也是与之并存的。几乎就是当下所说的,“有所敬畏”。

  2.个人文化身份在自然当中的丧失

面对雪山和星空的沉默,个人携带的文化身份失去了任何意义,内心的孤独超越激情和意志,凸显在暗夜之中。自然的庞大和壮丽有谁能征服呢?

  大自然和现代社会是完全两种空间维度,在现代社会中所成立的一切定义方式在大自然当中被消解了,人会感受到一种被瓦解的孤绝,也可能因此而触摸到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对自我的体认。

  3.大自然的语言/世界的深层秩序

大卫妮尔:自然界的万物似乎都拥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即使那些长期生活于其身边的人,也根本无法理解。或者可以简单地说,这些人是根据大山、森林和河流那谜一般的外貌而了解大自然独有的思想,有某种神秘的预感。这孤独感不是来自无聊和寂寞,而是来自窥探到生命的秘密却无可言说。这孤独唯有面对同样沉默的雪山和原野,才能得到回应。

  一旦与大自然建立连结,那些被赋予了色彩、性状、质地和广袤的万象可能幻化为内核的本质。它超越于可以言说、可以描述、可以表现。

  4.高山与社会形态

“ 在没有哪个民族比藏族住得更高,与山的关系比他们更亲密。藏族及其先民,就这样生息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山地在他们的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的空间因素,是一切生活和信念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他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左右着他们社会的发展方向。藏族以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来度量观念中的神圣世界,不管在苯教还是在佛教的宇宙图景中,连接和贯通各个层次或世界的中介物,都是耸立的高山。

  如何选择恐惧、崇拜的对象,决定了生命的方向。

  5.人类的眼睛与山

山之所以不动,是相对我们短暂的生命而言。……人类肉眼和心智所及,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即使在这有限的雪山边界之内,我们也无法触及他超然尘世的一面。或者说,我们只在此时此地看见雪山,却进入不了山中其他维度的空间。”

  沧海之一粟之中,包藏了永恒,也即万千个世界。

  6.村民的地图

这幅地图的诸多元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一套完整的宇宙观或者生态观作为基础。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凡是我们经实地踏勘后认为具有自然资源保护价值的地方,村民都看到文化的意义。因为这些地方早已在历史上就被认定为神林、神石、圣水之地。法国结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把这种混融性的认识称做‘野性思维’。”

  自然与所谓文化并不是截然分离的。

  7.生命之间的联系

佛教哲学认为,世间的生命没有本质的差别。……人与之打交道的雪山、森林、野生动物,与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密切相连。”

  人类生命和其他生命的精神内核是共通的。

  8.世俗和神圣的二分

该地区的藏族在处理他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时,采用了空间划分的方法,即把他们与之打交道的世界,分成“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两个部分。前者也可以叫做“世俗空间”,后者叫做“神圣空间”。……还必须有信仰开启他们的眼睛。那是所谓‘天眼’,即佛法的智慧之言。……洞见隐藏在万千表象背后的秘密花园,才会找到与其他生命的相处之道。

  9.自然与道德

我们和山中动物的关系,和宇宙间所有生命的关系,都可以用父母恩情来概括。在循环不已的时间和空间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互为父母,接受了,也施与了父母般的恩德。

  处于面对大自然的恐惧中,剥离了工具理性意义上、表面的解释生命价值的方式,体会到生命本身相互接力的形式。血亲的关系是最初的源头,随后是在此生中相互影响或牵绊的同伴。再归于暂时的终点,回归到生命共有的内核。

  10.居所和宇宙

人和他们的居所,决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被遗弃的孤舟。藏族的房子就是包容在大宇宙中的一个小天地,它和神山联系在一起,从村子所属的雪山,到屋顶的经幡,再到屋内的中柱、灶神和火塘,构成一个层层包容的世界。

  想到竹林七贤之一说他不用穿衣服,因为房子就是他的衣服,宇宙就是他的居所。

  以及,列维斯特劳斯写的亚马孙部落人严格划分领地,区分女人、男人分别祭祀和丧葬的区域。这都是与宇宙秩序的连结。

  现代城市的规划遵循资本的逻辑,早已失去了对天地宇宙秩序的感应。

  11.命名

卡瓦格博地区的藏族以命名土地为起点,形成了对房子和家户命名的制度。……尽管我们无法考证土地命名源于何时,但这种习俗反映了当地藏族对土地和生活空间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应当是在长期和自然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

  12.通往中阴

一个人应该有两个世界,一个世俗的,一个神圣的。能在这两个空间自由穿行,生活才有意义。……神圣空间不仅存在于人造的庙宇中,更存在于荒野中。……卡瓦格博的转经行为,不仅仅涉及藏族对理想国的向往,更与他们自古流传的生死观念和仪式有直接的联系。……世界古代几个伟大的宗教……不认同生与死截然分隔的二元论观点。……这是一条从生到死再到生死的循环之链,佛教称之为‘轮回’。……佛教把这种仪礼叫做“中阴救度”。从日常空间进入神圣空间空间再返回的过程。美国学者维克多特纳特别强调‘阙限’在两个空间转化中的意义。……就是存在或设置于生命流程中的一些关口。

  每个人在回顾自己的生活时,都会用“转折点”“里程碑”之类的词语来总结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藏族人以转山这样的行为人为地为生活设置过渡的仪式。经过这一仪式,就如同是经历了一次生死的轮回。这背后赖以支撑的对于自然生命的认识也是饶有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