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正》读后感1000字

《年夜正》读后感1000字

2020-10-2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大正 读后感 

  《大正》是一本由[日]茂吕美耶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正》精选点评:

  ●平淡中更像是几个人物的传记

  ●终于了解了何为大正浪漫

  ●漂亮!

  ●转瞬绚烂,毁于兵燹。大正时期,天皇几不能视事,不知君主权力的松动与宽泛和大众阶层的活力四射有无直接关联?”上班族“作为中坚群体崛起,与明治年间的贵族邯郸学步相比,拥有稳定收入的市民家庭更自然地接受了和洋的融合,衣食住行领域的先进气息日渐浓厚。魔术、戏剧等西来的娱乐行业吸纳了拥有才艺天赋的女性,让她们获得了巡演、交流的机会,积聚起不从夫不从父的财富。文学界百家争鸣,杂志报刊涌动新声,浪漫的情思与平权的呼吁爬上了传播的高地,诗人与活动家的头衔不再是蓄须着裤的男人专利。明治时期的女性先驱往往单打独斗,为包办婚姻所苦,此书中列举的大正女杰们却因自由恋爱,获得了精神共鸣、守望相助的伴侣。今时今日”大正时代“数次被日本影视作品怀想,昙花一现的自由富足,在军国主义阴影进击前的黄金幻影。

  ●太水了,失望透顶

  ●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此书值得一读

  ●书做的很漂亮 翻完了 不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前半部分还行

  ●装帧、配图都没的说。内容是从生活百态、工作、休闲、政治运动等方面描述明治末—大正—昭和初日本的情况。尤其说明了这段时间妇女情况、妇女争取权利做的前赴后继的努力,取得的(至今为止不尽如人意)的成果。

  ●川上贞奴,与谢野晶子,竹久梦二和画里的女人们

  《大正》读后感(一):女性力量的春风灿烂

  日本历史上有一段精彩纷呈的年代,便是摇曳生姿的“大正时代”。倡导自由的政治气氛促成开放丰富的文化创作的潮流,也促成经济的快速发展,诞生了经典的太宰治、夏目漱石等著名文化创作者,同时也有一股充满激情的女性力量蓬勃而出,他们的势头便如茂吕美耶在《大正》中记录的女性那样,百花齐放。

  茂吕美耶的中文写作思维是个亮点,至少在某些情况下避免了日文翻译的膈应感,读起来流畅顺利许多。

  茂吕美耶对于日本文化的领会在书中可窥见一斑,虽然历史可能并不是她的拿手好戏,若论历史讲究的深度分析比较匮乏,优点在于通过全面的社会现象或潮流反应一个时代的丰富变化,从点燃大正民主风潮的第一把渔妇之火,再到新出的上班族与消费时代的现象,再到社会婚姻和爱情状况的解析,还有新时代出现的饮食、服装、休闲娱乐活动的多重变化。

  在这众多变化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从幕后走到台前的越来越多的新时代的女性。《大正》记录了许多当时代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他们或是创作了新时代女性职业的突破,或是打破传统预设给女性的限制,看到他们异军突起,就能知道时代真的不同了。

  日本传统女性地位的演变历史,和中华女性地位演变颇有相似之处,都在社会变革中凸显出她们的风采。比如人美技佳的日本“第一号女性”的川上贞奴, 将日本女优艺术推广至美国或巴黎等世界名流之地,作为走出国门的女性艺术工作者,对推广日本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似波伏娃一般的致力于改变女性壁垒限制的“平冢雷鸟”,用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的才华,并集结了大批优秀的女性文学家。比如打破男女的职业隔阂,用自己的艺术天分闯入当时魔术世界的“松旭斋天胜”,她干过许多漂亮的事儿,最漂亮的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女性,她们一样可以在以前不可能的领域中发挥光彩。

  一位70岁的日本花道老先生,教给自己的入门女弟子的一席话——“不能因为自己是女人,就说做不到,不管什么都得自己做,今后女性应该在各种领域大展身手,活出精彩”。或许当时的女性也是抱着这个信念,才有她们后来的春风灿烂吧!

  《大正》读后感(二):民主时代的女性浪潮的萌芽 ——《大正》,以发展的日本经济看女性地位的崛起

  民主时代的女性浪潮的萌芽 ——《大正》,以发展的日本经济看女性地位的崛起

  与中国颇有渊源的茂吕美耶讲述关于日本女性的故事的两本书《明治》《大正》,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其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同为亚洲的日本,在女性地位的崛起方面,一直为人诟病——然而另一方面,作为最近同样频频爆出性侵事件,但是没有如同亚洲另一个国家韩国一样引起声讨和反省反而竭力维护原有既得利益群体的声誉的跨越了数十年的高等学府的学子的不幸的遭遇,使得我们的女性们,没有一种阅读他人故事产生的感到自信和幸运的理由。

  《大正》所面对的这个时期,正式对于中国来讲处于尴尬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一战的屈辱还在,另一方面,作为二战的敌对双方,作为受害者的中国看到一个军国主义不断酝酿时期的日本,其实心情是复杂的,但是对于日本来说,这个明治维新后已经不断发展开放的日本以及经济上不在窘迫的日本,是身处它最好的时代的,这个时代女性可以得到更多的岗位并且在某些时候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正如作者叙述的,是平安时代之后几百年都未曾获得的——而我们则不得不面对闭关锁国的封闭的情况,同世界上的情况相比,正是两次世界大战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及社会的影响,让女性地位的改变获得了契机。

  当然,不可否认的,生产力的发展才是最终决定时代改变的坚定的推动力,民主时代女性浪潮的萌芽,正是因为不依靠男性的体力上的绝对优势的农耕文明时代的终结,工业的发展才能够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让女性的优势得以显现,突破了时代特征的女性会是什么样子,大正时期的吉冈弥生、川上贞奴、与谢野晶子等人告诉我们,女性遇到契机,也能顾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但是她们的改变不是欧洲或者美式的激进的,无法背离自己的依靠(或是家族、或是男性、或是爱情),她们找寻自我的路上不得不借助于她们的“拐杖”——“拐杖”有时候却是阻碍,平冢雷鸟也许最对这个有发言权,毕竟懦弱的男性成为了她人生的“污点”。总之,这个时期的女性,有着各式各样的风姿,但是超越时代的人的模样,我们确是没有见到的。

  同一时代在欧洲我们见到了同样遭遇不公正但是却历经磨难最终依靠顽强的意志力站到了自己的理想的那一端的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我们熟知她的名字叫做居里夫人;1912年,罗斯福公开表示赞同男女平等,并在进步党党纲中写入了平等选举权条款(PS:信息来源于网络)。发展的早,束缚地更厉害,不得不说,我们在漫长的封建时期,亚洲女性受到的压抑和不公正,是全世界女性都曾经遭遇的,而觉醒之前的时刻,漫长的寒冬离开之前,总有早醒过来的鸟儿再向世人宣告春天的到来。

  时代的压抑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依靠自己文字就能够养家糊口的与谢野晶子,正是因为社会已经有足够的资金去培养文化市场,而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不然即便有才华,这些才华也不过是不能换取金钱的空虚的爱意罢了。

  而我们则需要从这些故事当中注意到的是,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女性地位崛起并且在今天依然稳步推进当中,今天,保护女性的权益的法律,基于女性的需求而退出的产品层出不穷;而同样经济不断发展的我们,在维护女性的权益当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即便已经拥有了部分法律的保护,但是女性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社会舆论不去谴责那些造成了这一切的男性,而维护起了那些虚伪的旧式的陈腐气息,如同是百年前逼死“松井须磨子”的那些人一般,甚至更可恶的是,我们甚至没有《熔炉》以及“熔炉法案”现象的出现,这不是一种悲哀么?

  y 林怿 写于御庭园 2018年4月8日22:39:413

  《大正》读后感(三):她们,比樱花还灿烂 ——《大正:百花盛放的新思维、奇女子》编后记

  在谈及日本近代史时,“大正时代”绝对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代。它以日本史上最短的时间(仅十四年)开创了日本现代生活风貌:一方面是锐意进取的“大正民主”,另一方面是明媚忧伤的“大正浪漫”。宽松的政治氛围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文化生活也不断得到提高。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的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太宰治、竹久梦二等大文豪大画家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真正可谓是“百花盛放”。

  本书的作者——茂吕美耶女士,出生台湾高雄,又曾在郑州大学留学,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汉语功底十分了得,是《阴阳师》的作者梦枕貘最信赖的中文代言人。她坚持用中文写作,减少了翻译的障碍,用导演吴念真的话说就是:“不用透过翻译的转换,一个‘外国人’以你所熟知的语言,平易地跟你说着包括饮食、生活、娱乐、情色以及历史典故等等异国诸事,我想应该是一种享受以及少有的缘分。”茂吕美耶的《字解日本》《战国日本》等书曾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而如今她专写日本新女性的两本书:《明治:含苞待放初绽的新时代、新女性》和《大正:百花盛放的新思维、奇女子》因“腾讯·大家”的机缘得以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也算是一件幸事。

  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能够有因缘成为《大正:百花盛放的新思维、奇女子》一书的编者,第一时间阅读到该书,不得不说是幸运的。

  首先,从叙述语言来说,作者的中文使用十分娴熟。她以平实生动的语言为大家娓娓道来日本的历史和女性。不掉书袋,不卖弄,所讲述之事普通读者皆可领会,你既可以把她的书当作日本历史入门读物,也可以将此看为传奇故事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茂吕美耶是一个很好的会讲故事的人。

  其次,便是书中那些精彩的真实故事。众所周知,日本社会的“大男子主义”是相当严重的。女性不仅在古代恪守各种礼仪,在当代也依然沿袭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女性结婚后要冠夫姓,而并非同工同酬的劳动制度使得很大一部分日本女性选择成为家庭妇女。然而在大正时代,有这样一批女性,她们不顾世俗的反对,抛头露面闯荡事业,我行我素自由恋爱,谱写出了动人的人生篇章。她们的故事,哪怕放在今天,也算是惊世骇俗的。随便举一例:

  有“日本第一号女忧”之称的川上贞奴,不仅人美演技好,其冒险精神也让人望尘莫及。她的一生,比之当下所谓的“大女主戏”,其精彩程度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川上贞奴原名小山贞,因为家道中落加之长相美丽而被送往艺伎店学习技艺。“奴”这个艺名,在当地艺伎圈是最高地位的名字,世代传袭。而自上一代“奴”因病去世后,直到小山贞出现才重新继承。她认了当时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当后台老板,并于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与一生挚爱壮士歌剧演员川上音二郎结为夫妻。

  贞奴和音二郎的结合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音二郎,贞奴不会在巴黎、纽约等国际舞台上大红大紫;没有贞奴,音二郎的歌剧团不会如此出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面临剧场被转让、公演失败,欠下一堆账的时机,他们两人于绝境求生,竟坐着一艘小船,在大海上四处漂流。这几次漂流虽最终以失败告终,却体现了两人大胆的冒险精神。而一个女子愿意陪同夫君一起面对茫茫大海与未知的未来,除了她对丈夫的信任外,其自身破釜沉舟的勇气也传达出她乐观与刚毅的性格。不久,时来运转的两人带着剧团前往美国、法国演出,其奇异的东洋浮世绘给当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连毕加索都为贞奴连画好几幅画像,贞奴放在今天可谓是真正的“国际巨星”。至今西方的电影中还会有不少身着和服的女子与日式布置的居室出现,其源头大致可以追溯至此。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日本“新女性旗手”——平冢雷鸟,她在《青鞜》杂志创刊号所写的《元始,女性是太阳》如今看来都是振聋发聩的:

  元始之初,女性原为太阳,是一个真正的人。如今,女性是月亮。仰赖他人而存在,依靠他人的亮光而发光,是宛如病人的苍白月亮。

  现在,《青鞜》发出初啼。

  由现代日本女性的智力与双手制作的《青鞜》发出初啼。

  女性做的一切,目前只会招引嘲笑。

  我深知,隐藏在嘲笑背面的某种东西。

  我一点也不害怕。

  但是,该怎么办呢?这些女性主动在自己身上添加的羞耻和污辱之惨状。

  女性真的是如此令人作呕的存在吗?

  不,不,真正的人是--

  我们做了现代女性能力可及的事。竭尽心力产下的孩子正是这本《青鞜》。也罢,无论这孩子是脑残或是畸形儿,亦或是早产婴儿,都没办法了,我们应该暂且满足。

  可是,我们真的竭尽所有心力了吗?啊,谁?谁会满足呢?

  我在此将为女性增添更多的不满。

  女性真的是如此懦弱窝囊的存在吗?

  不,不,真正的人是--

  (以下省略)

  从小男尊女卑的生活环境,造就了雷鸟敏感的内心,男女间的不平等激发了她女性主义的觉醒,“叛逆”一词成为她人生的注脚。而《青鞜》杂志也在她的努力下,集结了与谢野晶子等当时著名作家,成为培育女作家,促进女性解放运动的阵地。

  在饱受争议的盐源殉情未遂事件中,平冢雷鸟的所言所行都称得上“女性先锋”的名号。对性欲毫无自觉也不感兴趣的雷鸟面对森田草平(夏目漱石门生之一)的亲近时,直接喊出“我不是女人!”“我也不是男人!”“我是超越男女性别的存在!”三句振聋发聩近乎癫狂的话语。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有过著名的论调:“一个人不是生而为女人,而是成为女人。(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深刻地指出了社会性别(gender)形成的后天性。而雷鸟的这些看似无心的惊人话语,恰好是对这句话的注解。如果说师范学校所灌输的贤妻良母式教育正是一种后天的“成为女人”的教育,那么醉心哲学与禅学的雷鸟则企图用最本质的努力去打破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她希望欣赏她的人看到的是其才华,而并非单纯的性别。也正是这种叛逆的不服输的个性,才有了之后的盐源邀约,而这个外界眼中的普通男女殉情事件,其实正是雷鸟对森田草平男性权威的挑战。

  说到传奇,中国古代的唐传奇中就有不少奇女子:红拂夜奔、刺客聂隐娘、敢爱敢恨霍小玉……及至近代民国,一个个富有才华、明艳动人的女性更是数不胜数,她们的故事被人重新演绎,也成功掀起了这几年颇为流行的“民国热”。而这套书的可贵在于:它让我们知道,几乎在同一时期的日本,原来也有那样一批优秀的女性,她们不畏世俗,勇于活出自我,成为日本女性解放的先驱。如此,以相异又相同的日本文化为参照,以日本的传奇女性为镜像,或许能给当下国内女性如何变得更优秀更独立带来新的启发。

  《大正》读后感(四):大正一代女

  (十二单) 我一直对民族服装特别感兴趣,无论是和服、韩服和纱丽,还是我们国内历朝历代的古典服装,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我都无任喜爱。无论是丝绸的冰凉柔滑,棉布的温暖轻盈,麻织的清爽耐用,衣物摩擦间发出细微的簌簌声,身上的配饰叮当作响,似乎仅凭听觉便可以感受到那些美妙的色泽。

  有钟情于传统织染技艺的尤其要了解下日本的传统服饰,我说的不是已然成为现代的京都街头一景的和服,而是更为古老的‘十二单’。对,就是我们经常在日本时代剧中见到的那种繁复无比的美丽服饰,诚然,这种服饰对于穿着者而言会是极大的负担,但是对于我等观者却是无以伦比的视觉享受啊。

  在日本有一款堪称“天价”的盒装面巾纸,即是以“十二单”为名的。纸巾从日式审美角度出发,将日本传统色彩中的樱、绯、苏芳、橘、油菜、嫩绿色、麦苗色、常磐绿、勿忘草、琉璃、桔梗、藤,12种颜色搭配在一起,一共144抽,像十二单衣一样的层色,经过考究的搭配,绝对让女性朋友看得目不转睛。

  其实,现称为“十二单”的服装是平安时代贵族女性的正装,但是“十二单”这个称法却是从江户时代出现的。十二单(原名“晴装束”)的风韵,在于它那繁复的层次,以及色调和图案搭配上的讲究。十二单的特点就是层数多,且复杂,鲜艳的色彩和精致的纹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十二单隆重华丽的视觉效果。

  试想一下,当层层叠叠的各种质地、各种颜色的缤纷织物,织染和刺绣或者还要加上金、银纹样的点缀,经过巧妙的搭配罗列在一起,岂有不隆重华美,炫人眼目的道理?

  (和服) 与十二单这样的古典服饰不同,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基本上是由直线构成的,穿着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对人体曲线的显示,却能够彰显出庄重、安稳、宁静的气质。事实上,现代和服也是经过日本政府立法规范才定型。

  其实,最早的和服穿着起来并不繁琐,跟浴衣一样是很简便的。哪里像现在,和服的穿着有着如此之多的讲究,没人帮忙自己很难穿得整齐妥帖。在日本,有些七八十岁往上穿和服的老太太,不耐现在穿着时的繁冗规矩,还是按照老方法穿和服,三两下穿得又快又好,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实际上,在昭和13年(1938)以前,和服穿着都是很简单的。后来日本文部省成立“作法教授要项调査委员会”,由当时礼法的最高权威、贵族院议员德川义亲侯爵任调查委员长,不久又颁布了《昭和国民礼法要项》。《礼法要项》对国民礼服的形制极其穿着方法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打那之后,随着和服的穿着讲究越来越多,嫌麻烦不愿意穿和服的人(特指女性)也越来越多了。其结果就是日本政府于1964年专门成立了“装道礼法着物学院”。这下更好了,搞的现在日本年轻一代中,连自己会穿和服的也少之又少。也不知这种看似高高捧起的方式,是不是就是想要不动声色的“捧杀”了?

  总之,和服穿着是挺漂亮,但也真心麻烦。加上零零碎碎各种配饰,全套算下来实在价格不菲,每次洗涤还必须拆洗,现在的人多数会选择送到专门清洗和服甚至是重制和服的店里去,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跟国内许多家庭买得起车,养不起车一样。这是需要后续源源不断地投入,持之以恒的细致保养!

  窃以为,近代改良和服之美,便在于束缚。毕竟穿和服需要补正,就是说隆胸丰臀的女性穿和服之前,要在腰上多缠很多白色的布条,好像是叫晒し的东东。这也是昭和之后才有的臭规矩。想也知道,明智、大正时候的庶民女性都是将和服作为日常着装的,干活穿的衣服肯定没有弄的太复杂的道理。

  也许是和服过于厚重了,以致于穿着它的日本女性养成了那种柔弱的气质,总给人一种不堪重荷似的感觉。就跟当年西洋上流阶层的女性推崇束腰之后的表现一样,或许她们内心也很坚强,但是表现在外的却是三五不时的昏厥在地,娇弱得一塌糊涂。

  (烟花易冷) 倘若将“奇女子”定义为,须具备惊人之能力,或者做出惊心动魄的事迹的女性。许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太厚重了,总有些是用不着依靠男人而被世人铭记的传奇女性,像什么:妇好、夏姬、息夫人、钟无盐、淳于缇萦、张汤之母、蔡琰、花木兰、武则天、上官婉儿、李清照、黄道婆、秦良玉、秋瑾、曾懿、吴贻芳……对比起来,真的觉得这本书里提到的这些日本女性都太过于小家子气了。

  那么多的女文人(诗人、作家)女艺人(演员、魔术师),成为一个时代杰出的女性代表;那么多苍白到让人无言以对的爱情故事,成为一个时代被人津津乐道的深刻烙印。与其说这本书里写的是“奇女子”,倒不如说是写的“名女人”。然而,即便你不够杰出,不够传奇,至少也要够奇葩吧!

  简直阔怕,可以说是在男尊世界里靠着男人的推动得以在人前光鲜亮丽的苟活着,……仿佛世间所有那些令人心碎的糟事都汇聚到这些不幸的女子身上了。诚然,就算我等后来人觉得她们活得别扭、委屈,但是只要她们自己觉得心甘情愿就好,可谁又能说这样不好呢?总归是轰轰烈烈的爱过了。

  大正时代正是近现代的日本女性独立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从体系上来说女权运动明显与当时日本主流的传统价值观有激烈的冲突。毕竟,在封建社会中女人只是男人的陪衬,就像是一条领带、一对袖扣,除了用美貌、身材、出身和教养来妆点男人的魅力和成功之外,并没有太大的用场。作者指出,当时日本人的婚姻状态就是:女子结婚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男子则为了寻求可以代做家务和解决性欲的对象。

  然而,今日之日本女性的命运似乎与百十年前的老前辈们并无太大改善,非中上阶层家庭出身的女性依旧要面临严峻的生活压力。“时至今日,在各式各样的职场中依旧潜伏着一股明治时代残留的性别歧视意识,这也是日本的男女工资差距始终无法拉平的主因之一。……在经济合作及暨发展组织(OECD)三十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日本排在最后一名,全职妇女工资不及全职男性的四成。”(P.103)

  和现代社会发达国家女性普遍独立自主意识日强,选择晚婚晚育乃至不婚族的数量与日俱增不同,当时的社会结婚现象非常普遍,甚至称得上是“国民皆婚”的状态。当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既有的道德体系被破坏,大正时代成为自由恋爱的开花期,虽然相对较少,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些基于自由恋爱的婚姻。事实上,这其中除了比例极小(只占百分之二三)的恋爱结婚,余者尽是惯例结婚。

  和当年被划分为特殊群体的“职业妇女”人群相对应的,应当是时下所谓的“家庭妇男”了吧?然而,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唯独日本的有孩子的全职妇女,工资仅达全职男性的39%。难怪现代日本女子宁愿丢弃职场,于婚后当全职主妇或全职妈妈,理所当然的成为丈夫的抚养家属之一。”(P.104)

  (日本有猫) 茂吕美耶的文字于平淡中见真滋味,清新可爱,素来为我所钟爱。但是这本书,应该怎么说呢,读过后多少有些小失望吧。全书分两部分,前半本是大正历史剪影,后半本是大正年间的奇女子。本来是冲着“奇女子”看的这本书,结果看后半本看得昏昏然,反倒是读前半本读得兴致盎然。

  “大正时代是明治与昭和时代的桥梁,分界线正是关东大地震。明治时代的目标“文明开化”,于大正时代才渗入一般民众生活中。电气、电车、公共汽车等新奇物事,对大正人来说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欠缺的交通工具。西服、洋装、面包、牛奶等让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民众开始理解何谓自由、平等之类的欧美思想。就此意义来说,大正时代亦是完结明治时代的时代。”(P.096)

  也许是因为我遗憾错失了茂吕美耶·日本系列,不曾亲睹过她写的历史人物,没有发现她并不适合写这类的内容,也许是素材内容本身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缘故。茂吕美耶写日本文化的书,我还是很喜欢看的,尽可能每一本都不错过。说白了,还是我不当的对于这本书抱有过高的期待。

  比起过去那些简体版的封面,这次出版两册书则大有进步,惜乎比以前的书趣味性不及多矣。如果说明治时代的目标是文明开化,大正时代就是市民直接享受文明开化成果的时候,书中近200幅珍贵图片资料直观呈现现代日本起点。

  说件有意思的事情,在书后附录中读到,在发现这种啮齿类小动物泛滥后和两国政府反应不同的是,无论是出于更加推崇科学力量、食物不够充裕的关系,还是爱护环境的考量,我国政府灭四害的第一反应就是到处撒老鼠药,而日本政府则敦促市民养更多的猫……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直到今天,东京的猫咪们仍旧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融入这座城市血肉的一部分,而我国的猫咪除了被关在室内那些,出没街头的往往很难收获到如此普遍的善意。所以,在日本,你能看到各种姿态的猫儿们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游荡在大街小巷。从那些油光水滑的皮毛,你能很轻易的将放养的家猫,与真正的街猫区隔开来。

  .没写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