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心思医治(万千心思)读后感精选

主体间性心思医治(万千心思)读后感精选

2020-11-0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万千心理) 读后感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万千心理)》是一本由(美)博斯克(Buirski, P.)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万千心理)》精选点评:

  ●纯作体验之外的简单了解。读着有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不过主体间的视角和此前的精神分析差异好像很大,对移情反移情的理解、对诠释的使用等也是。真正学习这方面内容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主体间性治疗的入门书 彻底抛弃传统精分中的三我结构与驱力观 沿袭的是自体心理学的视角 自体统合感成为决定性力量 又在自体心理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现象学化 继续向人本主义靠拢

  ●可以借,不必买 已购

  ●后自体心理学强调的经验组织原则,很像巴史克所说的知觉定势、潜意识困扰。现象学新瓶装了科胡特旧酒。

  ●翻译得很容易理解 就像它“情感协调”了我

  ●2017年5月共读读完。粗略一遍,日后再看。

  ●跳过案例看完,并做了部分笔记。Ch4重点看了,感觉是挺重要的一章。

  ●“我坚信,只有人才能证明另一个人的存在,才能让他在天地间真正的有所屹立。”

  ●无论在理论临床还是读者的自我意识性上,都提供新的视野,新的理解,并且实用性挺强的一本书。

  ●一本主体间的入门书籍,这个系列的四本都看过,这本的定位好像和其他几本有点差异,比较偏浅显。用生活中的常识举例子比较多,但是对咨询的深度案例比较少。不足之处有两个地方:一是主体间和科胡特的比较不明显,感觉又读了一遍入门的自体心理学;二是对主体间的哲学层面没有更深层次的介绍,只是点了一下上朔胡塞尔现象学。整本书显得比较轻。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万千心理)》读后感(一):北京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万千心理)》读后感(二):回归本初

  某次讨论之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亦即精神分析内部理论已经达成整合,是以并不真正需要统整其他流派。这个观点显然可被当代精神分析逐渐获得更多认可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辅助证明。

  我们能够在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之中看到诸多流派的印记:存在人本主义,叙事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聚焦取向疗法等等。

  这种天下一统的态势让人恍惚以为心理治疗终究归于一线;但是,无可否认,究其本质,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依然属于精神分析。它的理论构建绝非以统整其他流派为出发,而是深植于精神分析内部的反思进化。

  换句话说,主体间性心理治疗只是重新发现了精神分析之中原本就有的观点,以至于,时至今日,许多看似新颖的论证读来更像一种常识。

  表面看来的流派融合之中,独属精神分析的不共理论理应得到更多重视。

  试举一例:

  如果认为经验组织原则似与认知行为疗法相似,那么就忽略了作者曾经多次强调,语言干预只有在自体客体相关的背景下,才能达成认知与情感两个层次的理解。

  写到这里,我也能够意识到书写之中暗含的焦虑,这份焦虑似乎暗藏着这样的预设:精神分析的新近发展可能由于大道至简而遭遇贬抑。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万千心理)》读后感(三):《主体间性的心理治疗》读后感 --反“还原论”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主体间性的心理治疗》读后感

  --反“还原论”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原著:(美)博斯克(Perter Buirski)and 汉格隆德(Pamela Haglund )译者: 尹肖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

  正如徐钧先生在推选序中所言,这是一本实践性很强的书,也是当代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新发展。有些读过此书的人认为其可读性稍低。我对此的理解是这些读者认为其结构松散,难以像其他较为传统的经典的精神分析的教科书一样去用以学习。某些读者的此观点,我以为是错误的、不满的愤怒情绪的发泄而已,读者们不是在开篇的推选序中,就应该明确地知道--这是一本实践性很强的书,也是当代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新发展。此等读者的行为仅仅是对于此书导读的忽视而已,这或许包含在某些读者的个人组织原则中—我们假设任何的言行,都包含我们的经验组织原则。

  另外此为最新近的当代的新的的精神分析发展,松散而不够简练,是可以理解的。或者是有待吾等读者将其精炼、简单、完善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摈弃原有的陈腐、刻板的观点去看待这些著作。

  另外有时候,觉得可笑的是,有些读者抱怨一些经典、精简的教科书过于抽象化,很难具体操作,很想看一些具体的案例书籍。假设他们又以为本书可读性低,这会让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们完全把此书理解错了,这书绝对是一本赤果果的手把手教你如何实践操作的书。例如手把手教你操作的程度: “比如,如果患者说:“我昨天给儿子打电话。”治疗师就不能说:“你为什么给他打电话?”因为这个问题只是迎合了治疗师自身的好奇心,并不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的。”(本书 p101)这里甚至为我们指出了,治疗师自身的好奇心和对患者体验的好奇心之间的明确区别,对于一些初级咨询师,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的。另外其他手把手的教会我们主体间取向的问话、回答,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我想表达的是很多读者误解此书,尤其是具有某些特定的经验组织原则的读者,是非常容易忽视掉此书的价值。我以为此是一个非常可惜的地方。如此具体,手把手指导的书,也是少见的。

  “虽然强调治疗中被督导者的表现很重要,但是这么做会将督导引向一个更个人化、更经验化的过程。”(本书p.163)难道关于这个主要由Storolow所创立的主体间理论,有过于强调外在表现性的嫌疑?真的很难具体掌握其中奥妙,除了那个关于主体间场的概念外,而“场”这个概念似乎也太靠近哲学性,以至于距离实际可重复操作很遥远,真的很难操作。

  很多时候,我们还不得不依据以Kohut的自恋性概念来思辩如此一个主体间性理论。如果这个主体间性理论,过于个性化、经验化、体验化,很显然,相较于cbt等操作性强的、更循证的理论,是更难于推广。

  如此,不得不让人审视此理论,它将是一个过渡性的理论?太tmd啰嗦,太依赖于其他理论,不是那种真正获得涅磐般的理论。

  预测一下,主体间性理论未来终将被人吸收、形成一个更单纯、简洁的东西。拭目以待。

  主体间心理治疗的实践

  rad的治疗方案,很好地理解,四个相关人物所组成的主体间场:2个督导,1个治疗师,1个患者。这个最后的章节,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提示作用。如果真的要说明主体间场的作用,无疑用事实,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于是有了这一章,真实的实践。

  反“还原论”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通篇读完的观感:《主体间性心理治疗》很有一种反“还原论”的味道。科学研究,例如医学而言,看重的是将多因素分离出来,然后各个击破。用一个最为单纯的公式、逻辑关系去看待各种疾病,而对某种疾病的多种可能解释,往往暗示我们此种疾病很可能原因未明,治疗上更不会彻底,例如精神分裂症,教科书上充斥这遗传生物病理论、神经发育病理论、神经生化病理论、心理社会因素病理论。【3】据上所示,精神分裂症治疗是不彻底的,而这与事实相符。

  现在这个主体间性心理治疗理论恰恰反其道行之,用一个反“还原论”的方式,用一个类似“自然主义”的方式去处理心理层面的问题。主体间性心理理论就是可以避免那单因素地理解心理问题,或者说避免僵化、机械地理解人,所以主体间性心理理论的核心是关系场、主体间场。

  给人一种感受,主体间性心理理论和格式塔疗法的那种整体论,有着很多重合的地方。是用一种自然主义的精神去看待处于自然现实中的人。所以“人”于主体间性心理理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人”的概念是一种活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好、发展的东西。

  同理,来访者的概念也不是单一的“来访者”概念,心理咨询师的概念也不是单一的“心理咨询师”概念,而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交互作用的“场”更是如此。唯一不变的东西,或许只有我们必定是处于一个宏大的、无垠的、不停变幻到底背景场中。

  书中序言的Storolow先生明确指出,笛卡尔的“孤立心灵”观点的不足,所以显然地主体间性心理理论,是对“孤立心灵”观点的补充或颠覆。

  本书推选序中徐钧先生指出“在开始接触主体间性心灵疗法时,往往会有一种浅显明了但无处着力的感觉,其实这是中主体间性心理疗法要求重视互动的当下时刻和逼真性有关的。”于这里而言,徐钧先生或许指出主体间性心理理论难于掌握的某些因素,但我以为更为核心的困难在于,主体间性心理理论是聚焦于多因素互动(本书最后的Brad案例,展示的来访者、治疗师、两个督导师可证),反“还原论”的,而与中国教育系统中成长的学生、学者、知识分子???????他们习惯的是一种“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即单因素视角。

  于是从无意识的,自动化思维等而言,很难跳出某种框架,以更统合的方式内化本书的观点,进而难于实际中应用。同理,格式塔疗法,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的难以内化、应用。对此的直接体验是很玄,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的指引,对此觉得很焦虑。

  或许如徐钧先生所言,多以实践、体验可战胜对主体间性疗法的难掌握,我还是窃以为很难,期待有更单纯的概念、理论出现,但暂时尽可如此吧。

  参考

  【1】 p.74 《治疗师的自我应用》原著 John Rowan Michael Jacobs 翻译 王伟 审校 贾晓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2】《心理治疗实战录》doing psychotherapy 美 Michael Franz Basch著 寿彤军 薛畅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3】郝伟主编 《精神病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p.90

  Dick_Zhao

  佛山 20150523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万千心理)》读后感(四):making sense together

  有幸参加了这本书的作者Buirski老师的团体督导,感觉受到了老爷爷很多滋养,对于主体间咨询也有了很多感性体验上的理解,但是想要写下来的时候,又觉得挺难抓住重点的,只好又从历史概念给自己捋了一遍。

  老爷爷有点怨念,中文版把他的副标题当作书名了,并没有把原书的大标题《making sense together》翻译出来,这确实是个很难翻译的词组,我想姑且可以译作“一起寻找意义”吧,而不是给予权威式的解释。也是大家觉得主体间理论难以学习的地方。如果没有概念框架,我们依据什么来工作呢?

  在阅读新出的《自体心理学导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第九章主体间性有一个子标题——主体间理论不是一个精神分析理论,而我翻看英文原著,英文原文是“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is not a traditional psychoanalytic theory”,即主体间理论不是一个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少了一个词——“传统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主体间流派的治疗确实不再谈论移情反移情、潜意识,而这些恰恰是精神分析取向治疗的核心。主体间理论认为,我们不应该用任何理论假设去套来访者,这和科胡特的想法也是一致的——

  “咨询师必须观察对方的行为,并以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们的联想。我所说的‘以开放的心态倾听’指的是,咨询师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在正确掌握患者需求的本质并能够以更加正确的解析来传达他对来访者的理解之前,必须避免将对来访者的理解严格限制在他所秉持的理论的预想内,如克莱因、兰克、荣格、阿德勒的古典精神分析的模式,当然也包括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模式。”

  当初这段话给过我很强烈的感动,因为刚学克莱因理论,粗暴直接的诠释和过度滥用“投射性认同”(将一切都推到来访者身上)使我感到非常抵触,甚至愤怒。这和我自身的人格和体验有关,也恰恰符合史托楼罗对弗洛伊德、荣格、兰克等人的治疗叙事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心理学理论受到理论创建者的主体体验和主体关注所创造”。(大白话就是你是什么人你就会创造出什么理论,比如神经症的弗洛伊德、分裂样的费尔贝恩和自恋的科胡特;并且,你是什么样的人格,也会对某种理论特别有亲近感或者特别排斥。)而当我知道,发生的一切都来自于咨访双方的(或是任意两个人)之间的主体间场,我才觉得,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于是,我投入了对于主体间理论的学习中。

  主体间理论的沿革

  在精神分析历史发展中,理论经历了很多变化,从弗洛伊德强调中立、节制、匿名的“白屏”——让来访者尽情投射,将神经症转化了移情神经症,咨询师通过分析防御和移情,让来访者的潜意识意识化;而自我心理学鼓励来访者的独立、分化,形成的工作同盟也仿佛在说:我跟你没关系,我不会满足你;到了客体关系流派,客体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作为客体表象的存在),仿佛强调一切都是你自己的,你内部的分裂,你的投射,你的投射性认同;而到了自体心理学:科胡特提出了“自体客体”的概念,强调自体客体经验对于个人自体感形成的重要性,并由驱力动机转向了自体-体验动机(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不只是受到驱力的影响,而是主要受到主体体验的影响),唯一适用于精神分析理解的材料来自于内省和共情。

  而自体心理学理论与主体间理论相继发展,彼此间影响很深。史托楼罗对弗洛伊德、荣格、兰克等人的治疗叙事研究,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所有体验都是主观体验)和量子物理学-波粒二相性对他的影响,都是主体间理论的重要来源。史托楼罗对经典自体心理学的理论进行了反思:他认为,经典理论过分强调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但这个理解只是咨询师的主观理解,它有可能是恶性的;共情绝非是单方面的,不然可能是咨询师恶化的反移情,也可能是对来访者的诱惑;对一个人有用的方式对另一个人不一定有用。史托楼罗认为:咨询师与来访者互为主体,相互影响,不存在孤立的个体的问题,咨询师不可避免必然会对来访者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那么什么是“主体间”呢?也许主体间理论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主体间场”——由来访者和咨询师(或任意两个人)构成的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分割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所要探索的领域。也就是说,每个来访者都不一样,每个咨询师也不一样,同一个来访者在不同的咨询师身上所激起的体验也完全不同,同一个咨询师面对不同的来访者表现也会不同,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同一个人给不同的人留下的印象也会完全不同。也正如温尼科特所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婴儿,而只有一对母婴,即使是婴儿,“也有足够的结构参与到相互影响的给与和索取中”。换成大白话你也可以理解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因此,咨询师处在这个二元系统中,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所以咨询师完全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主体间场取决于两个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且,这种交互作用会不停地变化发展。

  主体间理论的精神病理发展观点及治疗原则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致病起源发生于孩子和双亲的主体结构之间的严重断裂和不同调,以致于孩子重要的发展需要或自体客体需要都无法从双亲那里得到足够好的回应。那么孩子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父母,一个常见结果就是发展出内在冲突并结构化,情感无法整合,自体感变得脆弱。(例如,我想要表达我的愤怒,但如果我这样做,我妈会受不了,所以我最好把它们留在我这里。)

  而主体间的治疗原则有二:其一,咨询师的基本目标是来访者主体世界的展开、阐明和转化。诠释阐明来访者的无意识经验组织原则,尤其要理解这种经验组织原则是如何塑造来访者在治疗中的想法和行为的;其二,治疗中的成长、停滞等都不能孤立地看作来访者内在动力和机制的结果,而应被视作特定来访者和特定咨询师之间的主体间系统的运作结果。(治不好的话也不能全怪来访者病得重呢)

  所以,与其说主体间理论是一种理论,不如说它是一种感受力。它并不像其他流派那样包含大量的发展理论、临床理论及技术规范,而是一种态度——“即对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无可回避的交互作用保持持续的敏感性。它假设,与其说是将我们自身进入和浸泡在他人的体验中(自体心理学位置),不如说是我们和他人一起处于主体间空间内。”

  我之所以被主体间理论征服,是因为,我觉得主体间理论所描述的不过就是生活的现实,各自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而已,实事求是。也许我们永远也分不清哪些是来访者投射给我们的,哪些是我们自身携带的(反移情),但我们至少可以承认,我们始终都是相互影响着的。我认为,这是凌驾于任何理论之上的,也就是说先承认我们是相互影响的,然后再去看各种理论——我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因此,也有学者将主体间理论称为“精神分析元理论”,因为“在任何特定的治疗模型内,主体间给出了一个关于精神分析的视角。咨询师考虑的是主体间场,这个特定的治疗二元关系与咨询师的特定取向无关,无关乎经典分析、人际关系、自体心理学还是任何其他的治疗模型。”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如何真正体验到来访者的体验?如果不借助任何理论框架和技术(比如利用反移情反推),很难快速而准确地抓住来访者核心的经验组织原则。出于个人经历和体验的有限性,我们没有穿过那么多双鞋子,我们怎么知道来访者的鞋子穿起来是什么感觉?我们心里着急,这种不确定性的焦虑令人恐慌。在主体间团体督导中,我总是发现,Buirski老师总能凭借有限的临床材料,很快抓住来访者的主体体验和突出的经验组织原则。可能我们需要更多的经验,也需要时间,在团体督导中更多地学习老师的经验,这是从书本上、理论层面很难获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