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共以及国旧事读后感摘抄

见证共以及国旧事读后感摘抄

2020-10-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见证共和国往事 读后感 

  《见证共和国往事》是一本由余玮 / 吴志菲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见证共和国往事》读后感(一):写书不能太“环球”

  共和国从49年至今,经历了风风雨雨,有血腥的,也有平和的,有奴役的,也有抗争的,最后终究是红色的。当我们谈起共和国成立的时候,爱国者难免觉得那是一种无比荣光的事,认为那是领袖们的英明带领底层百姓突破贫穷抵达幸福;当我们谈起共和国的人灾的时候,爱国者难免心中一紧,连忙表示爱国就爱全部,谁都有过错,不能苛求完美。然而,不能完美的共和国终究撑到了今天,其间短甜苦辣自然由不得我这个黄毛小子来品头论足,毕竟我没有经历过共和国的全部历程。

  人们终究是要透过别人的文字与口述来了解历史,历史也终究由人们的记录与回忆来呈现,如何在这样的方式中端正记忆,客观表达,是历史学者和历史呈现者一直都需要考虑的事情。《见证共和国往事》是一本回忆录与人物简传的合集,从毛泽东到60周年庆典的军乐团的于海,似乎囊括了共和国以来的诸多事件的诸多关键人物,以此连成共和国这么多年以来的主线。诚然,这本书,或者说合集,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够呈现共和国的真实轨迹,或许我们都需要再三谨慎。

  曾经有人提点我:国内出版的近现代史的书籍尽量不要碰,不是虚假就是夸大。未免草率?也许越来越多的书籍被禁止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书籍被怀疑,《见证共和国往事》难免也就成为了其中之一。可怀疑其中的真实性是否就真的有问题呢?恐怕与国内的主流媒体的风格有关。这本书,简单来说,太“环球”。一个国家不可能在正能量的充斥和洋溢中走向巅峰,正如不可能漠视天灾人祸带来的千疮百孔。这本书中多处带着对领袖的夸赞和膜拜,如此情绪近似乎回到了文革对“舵手”的膜拜。可是共和国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流血中成长起来的,这本书竟然草草了事,一笔带过。如此的文本撰写,未免太“环球”?

  正能量的历史纪录着实更加容易获得存在,然而,用一半的事实构成历史,未免也就让另一半成为了虚无?对毛泽东的过分的崇拜描写,对江青故意的中伤何尝不是在引导读者把文革的责任归咎到江青身上?历史,总有其两面,其中一面是正面,另一面自然是反面,而抛硬币的后人总不是抛到正面,未免忽略了概率学的存在,未免忽略了良心的存在?

  《见证共和国往事》读后感(二):大事件里的小细节

  大事件里的小细节

  评论《见证共和国往事》

  庐山会议、“真理标准”讨论、香港澳门回归……这些事情距离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好远好远,如果用一种邻居街坊串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你其中一些细节,你也许能感受到其中的人情和事情的温度,你也许会感受到,所谓的大事件,其实只是在大的形势下,一些重要任务所做的事情顺应了形势,并制造了较大的影响。你也许会明白这个道理:形势大于人。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征,政治的权衡、社会的博弈以及文化的影响都在塑造着那个时代的人,推动着那个时代的事。我们说“人民是造就历史的人”,也是在说“人民是创造时代的群体”。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经历过的各种大事成就了英雄与百姓,英雄与百姓继续创造着新的事件。政府的推动和管理,英雄伟人的远见和洞悉,以及百姓们的智慧与积淀,在一些国家的大事上产生了交集,迸发出的惊人力量,改变了那个时代。

  如今我们去回忆曾经发生过的大事,并不是为了去品评谁的功过,因为很多事件的发生,并非在当时或者现今能够得到客观的额论断,未来的历史最终会给它们一个定论。我们抱着一种了解的心态去品读过往,一是探寻共和国往事中的一些细节,从细节中读出往事对于现今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去寻找我们熟悉的人物,就像了解一个亲人曾经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作为,从而引发自己对于往事和故人的追思。所有的事件来源于生活,它也应该回归到生活的本原,才能更好地为其他人提供生活的养料。

  故事可以跟人一种亲和,细节更会造就一种温暖,只有不停地探寻故事其中的细节,或许才能真正得到历史的真相,这也是回忆往事的一个好处。蝴蝶效应说的是一件小事引发的大震动,而我们从品读共和国往事的细节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触发共和国往事的“蝴蝶”:他有时是伟人的精心策划,有时只是凡人的无心插柳,有时有时上下联动发生的共振。我们可以感慨这个国家的发展来之不易:曾经走过的弯路,曾经经受的磨难,曾经取得的成绩,曾经获得的欢乐,站在历史的今天再去回忆共和国往事,也许还能为我们现今的洞悉、未来的努力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动力,只有不停的反思与实践,我们才能更加坚定未来的道路。我们也不断地赞叹,这个国家充满了神奇:他的历史是神奇的,他的发展是神奇的,他的往事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2016年5月

  《见证共和国往事》读后感(三):听亲历者讲述共和国往事

  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口述历史书。这本书的作者采访了许多曾经亲身经历新中国的重要历史现场的见证者,由这些重要历史场合的见证者来讲述这种重要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给我们揭开了一些内幕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些历史往事的细节,见证了新中国历史的进程,从中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新中国的历史的曲折发展过程,也让我们更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

  这本书中涉及的红墙生活起居的细节、保卫开国大典的幕后故事、颠覆亚非会议的暗杀阴谋、庐山会议幕后故事、同江青在特别法庭上的交锋经历、胡克实与胡耀邦共事之前后、“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来龙去脉、“真理标准”横空出世的内幕、香港回归前的风风雨雨、澳门过渡时期的点滴等等,此中的很多历史事件既是历史重要节点,关乎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有很多耐热寻味的历史细节,记录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共和国往事。

  红墙内的生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在书中作者通过毛泽东的第三任保健医生兼生活秘书王鹤滨之口,讲述了一段难忘的红墙内的生活经历。“特制”的开国国宴酒水。开国大典的前一天晚上,在怀仁堂大厅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每一张餐桌上都摆放有茅台白酒和通化红葡萄酒等。为了保护领导的健康,避免因健康原因不能在第二天登上天安门,需要控制中央领导同志的饮酒量。王鹤滨想出了用茶水代替葡萄酒,用白开水代替白酒的办法,给参加宴会的首长们喝“特制”的开国国宴酒水,保证了首长们第二天都能顺利参加开国大典。曾有大量文章介绍毛泽东爱吃红烧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很多影视作品也可以看到。于是有了“毛氏红烧肉”说法。在根据王鹤滨回忆说,毛泽东吃肉是多样的,他见到主席吃猪肉通常是肉丝炒竹笋或是肉丝炒青菜、清炖肘子等,在毛身边工作的时间里,他很少见毛吃红烧肉,甚至记不得毛是否吃过红烧肉。毛泽东曾经听说失踪的三子毛岸龙(与毛岸英、毛岸青都是杨开慧所生)、四子毛岸红(贺子珍所生)有了下落,王鹤滨等身边工作人员都为之高兴。江青也很关心这件事。虽然经过了一番努力,有了线索,但是不是因为时间、地点对不上,就是由于其他原因确定不下来,结果毛泽东决定不找了。尽管我们从其他渠道对此有所耳闻,但由毛身边的工作人员亲口来讲述,也值得相信。

  听亲历者讲述共和国往事,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