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小说的视线》典范读后感有感

《放宽小说的视线》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0-2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放宽小说的视野 读后感 

  《放宽小说的视野》是一本由李陀 / 程光炜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放宽小说的视野》精选点评:

  ●《放宽小说的视野》与一般的文学史、文学作品解读著作有所不同,属于一部对话、讨论式作品,没有刻意追求学术著作的严谨,观点的碰撞与生成是最大的特色。但这样的对话、讨论不是随机的,而是建立在深厚阅读的基础上,是基于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批评家与老一代批评家观点碰撞所擦出的火花。在提到八十年代青年批评家的时候,李陀老师认为八十年代“新批评”的一拨人,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当年个个都是野心家,有着舍我其谁的胆量,在打破权威、推动思想进步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自己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批评家最大的意见就是“没野心”,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新思想、新观念,不能沦为平庸、甘于平庸,成为权威意见的奴隶。这种“煽动性”的话语,对当前文学批评众口同调、越来越简单化的现象无疑具有很强的讽刺

  ●是最近读的很带劲的一本书。应该有判断力和锐气。

  ●挺有意思的。

  ●2018.1.11 晴

  ●观点碰撞,很喜欢这种氛围。

  ●很多地方读得乐不可支;杨老师还是厉害的;李陀吧就一直不太喜欢,但在鼓动年轻人这点,很有意思,是“造反有理”的八十年代版本的延申

  《放宽小说的视野》读后感(一):国际广镜头下的名家名作

  国际广镜头下的名家名作

  ——读《放宽小说的视野》

  滁人也

  文学艺术要繁荣离不开文艺评论。对于当下中国的名家名作,国内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品评。但是,当下的文艺评论也有诸多不甚理想的地方,如要么简单地极尽褒扬,要么纯粹批评,甚至狂轰滥炸。而《放宽小说的视野》一书,则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该书作者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曾任《北京文学》副主编的李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程光伟。书中的内容,则是整理出来的由李陀、程光炜、杨庆祥及一群年轻学者的专题讨论。书中就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莫言、贾平凹这五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同时指出了当下文学创作中的诸多问题,揭示出某些文学现象下的社会、历史及其个体原因,努力探求解决之路。

  该书与一般的文学批评不同。首先,在体例上,这是一部真正的“讨论稿”,即完全以对话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其次,讨论者的发言并非闲聊式的随意,而是非常有针对性。对每一个探讨的人物,讨论者都是在深阅读的基础之上,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进而进行了充足的准备,这才发言的。

  如在《如何定位王安忆》中,李陀作为一个主持者,侧重强调评论者“要有一定野心”,应该出来“打倒”点儿人,甚至包括“打倒”李陀自己。显然,李陀鼓励讨论者要大胆发言,要对作家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分析。而陈华积则专从《米尼》这部作品角度来谈王安忆创作立场的转换,谈论王安忆由知青小说到“市民小说”的过渡。而胡红英则抓住王安忆两篇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和《乌托邦诗篇》来找王安忆小说创作的途径。

  该书在评论作家作品的时候,首先是紧扣作家的代表作品展开,并非空泛谈论作家创作之秉性;其次是往往站在历史角度,以国际视野来考察。如谈到韩少功的《日夜书》,戴潍娜认为,韩少功的创作,“是与互联网时代的彻底合流”,他的写作的品质与互联网在质地上有接近的地方。而李陀谈论苏童的作品和创作,则联系《巴黎城记》这个地理学著作来剖析苏童创作的“小题大做”,苏童小说创作的“放弃难度”。

  《放宽小说的视野》一书,表面看只是对话、讨论,似乎没有学术著作的严谨,但实际上又有着讨论者的智慧与灵感的碰撞,还有对作家作品“放胆”的评论。认真阅读该书,对文学创作理论的提升,或许会有所裨益。

  《放宽小说的视野》读后感(二):批评的精进

  一直以来都觉得文学批评的位置非常尴尬,作为一个文学的门外女汉,也是觉得文学批评的意义让我非常迷茫,如果是一味地批评以显得自己技高一筹,那么难免看起来比较装逼,如果是大肆赞美,就难免有阿谀作态,为此,自己也是一直没有太多关于文学批评方面的接触。节前有幸拿到了《放宽小说的视野》一书,看简介觉得是既是评论王安忆、莫言、韩少功、苏童、贾平凹的作品,应该还是很有意思的吧。

  本书中,评价王安忆的内容给了我很多启发。文学评论意义并不在于说批评或者赞美,而是在于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优劣,从而发掘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思想和作家并未意识到的很多问题,从而推进作家向更前一步走,也可以引导读者了解更多的内容。而文学评论本身应该站在文学之上,才能看出作品的好坏,从而进行客观的可圈可点的评论,如果文学评论的水准于作品之下,那么就难免发生评论中只能看到作品的好而无法看到缺陷。李陀先生在书中也说,现在的评论家过于谨慎小心,只是说好话,不够锋芒毕露,没有冲劲。结合自己平日里看的一些书评,也是觉得,长篇书评很多都是赞扬,说作品各种好,然而本身已经颇具名望的作品和作者,他们的好已经是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还存在的缺陷不多,才使得指出这些缺陷非常具有价值。

  即使是如同王安忆这样的大作家,依然有很多问题,很多也许作家本身也没有发现和注意的问题。有的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慢慢的脱离了生活,开始只是用技巧写作,这样的作品浮于表面,也许可以名噪一时,却难以流传下去。生活和写作,一直是无法分开的双生子。就如同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一样,正是基于他自己生活的记忆,乡亲们的诉说,县志的资料,才使得里面的人物有血有肉,也只有用生活真实存在的力道作为积淀,才能在写作这条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放宽小说的视野》这本书,用对话的形式,以多人的参与和讨论,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更新更独到的评论和见解,也许有的并不够成熟,但是个个都引人深思。即使是面对着对文学评论毫无基础的读者,也一样有着足够的趣味性让人深入的读下去,并且完全可以以这本书作为引子,吸引读者去阅读里面提到的作品,如果是对于本身就具备较高文学素养和较大阅读量的读者来说,更可以让自己发现以前阅读作品时并未发现的思想。

  有时,我们需要阅读作品,来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而有时,我们需要用文学评论作为一盏小灯,照亮那个新世界里,我们未曾发现的美好。

  《放宽小说的视野》读后感(三):《放宽小说的视野》:探索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可能

  文/吴情

  谈到文学批评,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批评家不过是作家的附庸,靠作家的作品吃饭,也即,没有作家,就无所谓批评家,“红学大家”、鲁迅研究专家时常沦为被此类嘲讽的直接对象。也有人打抱不平,强调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并非同一领域的问题,文学家负责创作,批评家则根据种种理论和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做出评价,作家本人并非解读其作的权威。这一观点在法国文论家罗兰?巴特发表《作者已死》一文后获得了广泛认同。关于文学批评的客观性、有效性等争论仍在继续,并将长久继续下去。那么,在现实条件下,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文学批评应当何为?或者说,文学批评能否有所何为?

  《放宽小说的视野:当代小说国际工作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编著,记录了发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七场有关中国当代文学中著名作家的讨论会。这些讨论会采取了工作坊的形式,设一两位主持人,每次由一两位参与者主讲,其他人在适当时机进行提问,进行观点争锋和意见交流。参与者有老一代文学评论家:李陀、程光炜,也有新一代的学者,杨庆祥、李雪等等,讨论有时幽默风趣,有时不乏枪林弹雨,让人窥见了当代文学批评展开和书写的一种可能。

  这些讨论会主要涉及的作家有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贾平凹、莫言等五人,都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无法绕过的存在。对于这些经常出现在当代文学史“新时期”文学、“后新时期”文学等章节中近乎经典的作家,讨论会的成员虽会就作家的生平经历和作品风格间的联系做简单衔接(比如分析渗透在作品中的身份意识),但更多是从作家的作品出发,或勾勒出其创作风格中的转型之痛、得失利弊,或比较作家前后作品创作主题的改变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延长了创作生命,还是遮蔽了原有的光芒。

  王安忆被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德威称为“海派作家又一传人”,但讨论会上有成员认为,王安忆的作品中,没有强烈的上海认同,尽管如《长恨歌》顺承了当时社会上的怀旧情绪,其中所展现的上海,本质上仍属上海郊区,缺少老上海人生存生活的质感。韩少功多写知青,看上去题材略显狭窄,尤其当跟王安忆这类一直以书写不同题材作品挑战自己的作家相比,但他实际上一直在发掘知青的深层次命运,并为理解我们当下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苏童的中短篇久为人称赞,至于他的长篇,则褒贬不一,被视为由短篇小说拼合而成的长篇,苏童以香椿树街和枫杨树乡闻名,但他对这两处文学地域的探索,似乎仍有不少不足之处。贾平凹多写农村,小说多过散文,有意无意迎合改革风潮书写“改革小说”,似乎乏善可陈,但他的散文,则有力地创造了属于他的独特语言,文白夹杂,沟通了古典小说与当代文学。莫言早年作品《红高粱》刻画出与传统文学中不一样的民间社会,在国内国际上声誉日显的,但他后来的长篇,看似有着极快的现代性速度,内核却经不起考验,难以超越《红高粱》。

  近些年来,随着学科建设的日益细化,文学批评,似乎逐渐囿于高校这一学术共同体之中。文学理论确实在不断更新,文学研究著作不断发表,但是文学批评的现状,似乎不甚乐观。当文学批评慢慢变为某些群体的语言游戏、沦为替作家的新作大唱赞歌,文学批评的未来,也就不得不令人担忧。在国际小说工作坊中,观点、审美倾向各异的学者们,就自己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看法,进行了深度交流,以众声喧哗的方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保证工作坊这一形式在短时间能够改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但至少,它让我们见识到文学批评的一种可能,以及这种可能中蕴含的文学批评的生命力。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放宽小说的视野》读后感(四):批评构成历史的一部分

  批评构成历史的一部分

  文/斯索以

  一个中文系学生眼里的当代文学史,是无比亲切、清晰、毫无距离感,却又似乎难以捕捉的。某种程度上,历史即意味着时间,太近了让你看得清细节,但它的本质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反而模糊了,要下论断,实在很难。因此,当年在课堂上看到的当代文学史,实际上更多地是由一个个作家、一部部作品所推动的历史,对于历史的认知往往来自于诸多的“典型”,类似如李陀、程光炜两位老师在《放宽小说的视野》中提到的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贾平凹、莫言及其作品,当然,这样的名字可能还有很多。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建构,正是与当代文学的发展同步的,素材的丰富性让历史的书写者占据了先机,他们见证着60年来文学所经历的政治的裹挟、写作观念的超越、传统的承续与革新,众多的事件推动着当代文学不断曲折发展,成就了这段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李陀、程光炜这样的当代文学史的记录者,就生活在这段鲜活的历史中,他们的视野是不断被打开的,审视的距离也在逐步拉大。

  《放宽小说的视野》与一般的文学史、文学作品解读著作有所不同,属于一部对话、讨论式作品,没有刻意追求学术著作的严谨,观点的碰撞与生成是最大的特色。但这样的对话、讨论不是随机的,而是建立在深厚阅读的基础上,是基于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批评家与老一代批评家观点碰撞所擦出的火花。在提到八十年代青年批评家的时候,李陀老师认为八十年代“新批评”的一拨人,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当年个个都是野心家,有着舍我其谁的胆量,在打破权威、推动思想进步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自己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批评家最大的意见就是“没野心”,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新思想、新观念,不能沦为平庸、甘于平庸,成为权威意见的奴隶。这种“煽动性”的话语,对当前文学批评众口同调、越来越简单化的现象无疑具有很强的讽刺力量,李陀老师所青睐的,是对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样化”的批评,而且这些批评应该“相互冲突”。

  在这样的对话中,大家共同探讨王安忆的作品好读却难以理解的现象,提出“如何定位王安忆”这一话题。面对这种批评家与作家对话很困难的问题,程光炜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质疑:“是写作变复杂了,批评变简单了,我们没有理解作家,还是说过去作家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他进一步指出,一些80后作家,往往比批评家站得低,是值得警惕的。参与讨论的王德领教授则建议,“虽然我们的文学批评注重理念和个人趣味,但是还是要重视文本,重视文本细读”,从一些不被注意的作家,游离于热点话语之外的作品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书中还以韩少功作品为例分析了他笔下的“人生出路问题”。王安忆、韩少功、书童、贾平凹、莫言及其作品之所以在当代文学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还在于他们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现象,无论个人关注的话题、创作理念,还是作品本身,都有极强的代表性。韩少功对问题的挖掘,是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的,其作品反映的问题比我们看到的内容本身或许更有深度,这也促使我们去寻找新的角度来解读韩少功,不要被过去的批评观点所局限。因此,程光炜、李陀不断提醒青年批评家,要在更多的异见中去争论,发现解读的可能,也发现批评的可能,以自己的涵养鼓励他们的“大胆妄为”,希望碰撞出“尖锐辛辣”的精彩。毕业后多年再阅读此书,感觉又回到了课堂,那些看似天真、浅显的提问,实际上慢慢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从更深层次、更多层面去思考一部部作品、一个个文学现象,思考文学批评领域观点争鸣的价值和意义,思考一代代作家在群体写作中的得与失。如此,阅读才推动写作,批评才构成历史的一部分。

  2016.9.30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