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苦旅》的读后感年夜全

《文明苦旅》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22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文化苦旅 读后感 

  《文化苦旅》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化苦旅》精选点评:

  ●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机勃勃。

  ●营养丰富,个人不是很喜欢对文革时期的笔墨。几次看到一半都会想到皮囊里哪位母亲。

  ●

  ●还是以前的版本内容更好,这个版本有这么大段的文革内容

  ●少数文笔令我惊叹的现世中国当代作家!

  ●写灵氛很在行,别有灵动意

  ●不要被盲目的实用主义惯性所遮蔽

  ●没有丰富的文化体验与素养很难读懂

  ●应该说风格不太适合我吧。。。不算全部读完。

  ●一个标准的大腹便便自我深沉的中国学者,把目光永远放在失去的文明上。历史解说、历史考试提问与历史考试答案。的确是适合初中写作课,放在中考里加一步固化你们的“伟大中国文化认同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一):一本开启民智的好书

  《文化苦旅》是今年读过最有感慨的书!余秋雨是当下中华民族精神思想文明的真正捍卫者。

  文字精炼,写作手法看似平淡实则辛辣,思想也很深刻,把很多大家隐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都直接表达出来了。 就像文中所说“最高的艺术是对最恶劣环境的直接回答”

  好的文化或者环境,取决于身处其中的人是否快乐,幸福,有尊严。

  那么多人移民去欧美国家,是因为中国太好了,欧美太差了,人们要去那里建造更好的文化吗? 事实恰恰相反。

  这里有文革,群体无意识,丧失理智,折磨杀戮同胞甚至自己的亲爹亲娘;

  这里有集权,个人自由和生命,财产安全可以任意践踏。

  这里有媒体不自由,一切都已官方说的为准,真相总是掩藏或消失在大众看不到的地方,同时,官方还可以创造没有的真相,让大众去看,去相信。

  这里有信息不公开,官方公布的数字,是可调的,可变得。而真相和客观事实则是唯一的。如果官方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行为和做法,为何害怕公开呢?

  这里没有真正的法制。 总能从国外看到首相,总理,总统被弹劾,面临审判坐监狱,而我们中国,哪怕是一个市长,从没听说过会被弹劾,要求下台,相反,那些要求他下台的的人都不会得到好的下场。

  写的有些跑偏了,下次再来补充。

  中华文明必须重构,必须转型,必须新生。目前的存在方式,正在快速把它拖入险境。

  《文化苦旅》读后感(二):《文化苦旅》摘录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粘着乡土。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寺庙》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温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黄州突围》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那么,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 ----《宁古塔》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谓公务和事业,很可能不是你对这个世界最主要的贡献;请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觉得是不务正业却又很感兴趣的那些小事。----《风雨天一阁》康德。。。提出了知识分子的行为标准:“勇于在一切公共领域运用理性。”------《北极寒夜》真正起控制作用的,是酷爱谣言的群众心里,是闻风而动的斗争哲学,是大假不惩的法律缺失,是无力辨伪的文化传统。------《巴金百年》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巴金百年》萧伯纳曾给黄佐临赠言:“易卜生不是易卜生派,他是易卜生;我不是萧伯纳派,我是萧伯纳;如果黄先生想有所成就,千万不要做谁的门徒,必须读创一格。”-------《佐临遗言》“泰斗,还是太逗?这是个问题。”“脊梁,还是伎俩?这又是个问题。”-------《佐临遗言》萧伯纳壁炉上的三句话:“They have said. What said they? Let them say!"-------《佐临遗言》

  《文化苦旅》读后感(三):这是一场震撼灵魂的世界之旅

  《文化苦旅》是我接触余秋雨的第一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写下这样一段话: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看得书越多,特别是这本书越发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太狭隘,特别想像余秋雨一样,带着对中国文人的钦佩和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去行万里路。我阅读他的《文化苦旅》,也非常想亲身去体会一个地方的人文,景色,而不是那些已然商业化的东西。我希望再去到一些地方的时候,心中是带着某种精神意义上的东西——情怀。

  可以说这是震撼到我灵魂的一本书。我是从2015年也就是我25岁才开始看书的,之前可以说是半个文盲,对中国的历史、地理,几乎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文化了。而《文化苦旅》是我在2016年末才看到,在此前我也看过很多本散文集,几乎让我“难以下咽”, 中国很多文人写起东西来大、虚、空,甚至让人感到矫情,余秋雨却完全不是这样,所有的文字让人感觉自然舒畅,真情实感,勾起我对中国风景、文人、历史、文化的好奇和共鸣。它涵盖的不只有关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历史及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书名叫《文化苦旅》,实在是太贴切了,非常直观的,我把它理解为:艰苦的文化旅程。这确实就是余秋雨的一次次对于文化的艰苦的旅程。每一篇散文都给我们介绍一个地方,不单单是某某景区,更多的是那个地方因谁而赋予不同的灵魂。

  《阳关雪》中,我似乎也看到他眼前那一片雪白,和那些古战场上的坟堆。《莫高窟》中他写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是啊,这些历史的遗迹,拥有真实的亲切鲜活的生活,它们不只是一些图画或雕像,而是前人的精神世界,文化世界。

  除了写到中国一些人文景观,《世界之旅》这一部分给我们展现了其它国家的一些景物及人文风貌,还在《人生之旅》这部分谈到他身边的一些人,对他有影响的一些人,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真实感受。

  直到今天,对余秋雨的非议仍有很多,我觉得我们应该给文化人该有的体谅,客观的去评价一些事情,每个人每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自己,比如自己有时情绪到了写下某些话,回过头自己都会惊讶。年轻时会写下肉麻的情书,随着岁月的沉淀,可能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情书,甚至你也不再恋爱了。特别是经历过时代的苦难和各种抨击诽谤后,还能活得好的必然变得越来越从容。比如叶嘉莹,在她上《朗读者》节目时完全看不到时代带给这代文化人的抱怨或愤怒,她给人呈现出一种自信和淡定。我觉得余秋雨就是这样,那么多的苦难与挫折,让他变得更加平静柔和,真实可亲。他更像一位关心中国文化传承的长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学者。

  在这个信息量巨大的时代,我认为,我们需要这样这位作家,需要这样的文字,这本书值得每个人去读一读。我相信,你能在当中找到你的精神共鸣,看完后,你将收获除这本书内容之外更多的东西。

  《文化苦旅》读后感(四):好句摘录

  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因为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待到重重叠叠的人伦定位、职业定位以及其他许多定位把人团团包围住,最后只得像《金色池塘》里的那对夫妻,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堙路,这便是老。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 就像世间很多行业一样,活儿越多的等级越低,活儿越少的等级越高。这事又带来一番蹊跷,等级越低的日子反而越好过,等级越高的日子反而过得不好。 天下祸害全在封闭。一封闭,处处可疑,处处防卫,大家就像刺猬一样。只有把那么多路都走通了,日子才会好起来。 世上很多昔日老友的心结是没法解的。即使内心已无障碍,却也找不到语言程序和表情方式,那就只能放弃了。这种农耕生态沉淀成了一种文化心理,追求稳定、统一、保守、集权,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 再宏大的权力也留不住,只剩下与之相关的无言山河。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真正的欢乐不可能重复,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 模仿的热闹只能是单调。顺着脚印走吧?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 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历史,很容易被遗忘,却又很难被彻底遗忘。因为胜利者知道,城堡里边已经形成了一种远远高于自己的文明秩序。攻下来后,无法控制,无法融入,无法改造,除了毁灭,别无他途。 历史很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比历史更漠然的是自然。 “他也来插上一手,无他,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若能参加一件扳倒名人的大事,足使自己增重。” 晚上,一群孩子站在一座大楼前指指点点,看谁家的窗子亮就捡一块石子扔过去,谈不上什么目的,只图在几个小朋友中间出点风头而已。 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舆论。 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但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历来许多诬陷者周围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热闹,以嘈杂助长了诬陷。 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用思想来辩驳思想,以理性来面对理性,从来没有那回事儿。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那么,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这是中国人面临最大的冤屈和灾难时的惯常心理逻辑。一切理由都没什么好问的,就算是遇到了一场自然灾害。 缺少野外考察精神,致使我们的学术传统至今还常缺乏实证意识。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社会改革家们总是充满了理想和愤怒,一再宣称要在血火之中闯出一条壮丽的道路。他们不知道,这条道路如果是正道,终究还要与民生接轨,那里,晋商骆驼队留下的辙印仍清晰可辨。 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是靠文字。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我们祖先再杰出的智慧、再动听的声音,也早已随风飘散,杳无踪影。大而言之,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人群就失去了远近会聚的理由;小而言之,没有书籍,任何个体都很难超越庸常的五尺之躯,成为有视野、有见识、有智慧的人。 中华文明由于没有被其他大文明征服的危险,也缺少跨国远征的可能,久而久之,也就满足于固守脚下热土而不尚远行的农耕生态。国土里边的内战又总是按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论指向着王道大一统,时间一长也就铸造了一种集体性格,保守达观、中庸之道、忠孝两全。 拥挤的闹市可能更加荒昧,密集的人群可能更加野蛮。文明的非自然化有多种表现。繁衍过度、消费过度、排放过度、竞争过度、占据空间过度、繁文缛节过度、知识炫示过度、雕虫小技过度、心理曲折过度、口舌是非过度、文字垃圾过度、无效构建过度……显而易见,这一切已经构成灾难。对这一切灾难的总结性反抗,就是回归自然。 与贫困和混乱相比,我们一定会拥有富裕和秩序,但更重要的,是美丽和安适,也就是哲人们向往的“诗意地栖居”。 中国的一次次进步和转型,都容易流于急功近利,忽略了新的精神文化基础的建立,还误以为暂时牺牲文化是必要的代价。其实,社会转型的成功关键,恰恰在于必须集中权力资源、财富资源和文化资源,一起开创一种新文化。 直到今天,中国文人仍然在政客式的热闹和书蠹式的寂寥间徘徊,都带有自欺欺人的虚假。康德提出的知识分子的行为标准:“勇于在一切公共领域运用理性。” 中华文明本是信奉中庸之道的,但在中国近代救亡的危机之中,受法国激进主义影响较深。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激情如火的慷慨陈词和铁血拼杀,感染了很多中国的改革者。相比之下,对英国的温和、渐进的改良道路,反而隔膜。后来,他们甚至不知道法国社会最终安定在什么样的体制下,关起门来激进得无以复加。甚至在和平年月里仍然崇拜暴力,包括语言暴力。 因为只有在休假中,才能使杂务中断,使焦灼凝冻,使肢体回归,使亲伦重现。也就是说,使人暂别异化状态,恢复人性。这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却最容易被盲目的实用主义惯性所遮蔽。因此,悠闲很可能是一种清醒,而忙碌则很可能是一种糊涂。中华文明注重实用理性,绌于终极思考,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较少关心人文理想。这一点,欧洲常常使我清醒。例如北欧有些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太快,其中大半原因,就是由于实行了比较彻底的社会福利政策,使悠闲成为一种广泛的可能。 财富无限而生命有限,当人生的黄昏终于降临,你们会在哪里? 中华文明的这一大隐脉,就是武侠精神。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至今爆红,证明这一隐脉的潜在力量至今犹存。往往是以家族复仇为起点,各自设定正义理由,行为方式痛快、壮烈,贯串着对“好汉人格”的崇拜。但是,这一隐脉在本性上是无视法律的,因此也造成了中华文明与近代社会的严重阻隔。无数事实证明,“好汉人格”很容易转化成“暴民人格”,荼毒社会。 很多好汉本来是为了求得一个社会公正而勃然奋起的,结果却给他人带来更大的不公正。 但可怜的人们,天天在为遮光而忙碌,致使人生一片黑暗,世间一片黑暗。 佛陀“直观”人生真相,发现的一个关键字是“苦”。生、老、病、死、别、离,一生坎坷,都通向苦。为了躲避苦、害怕苦、转嫁苦,人们不得不竞争、奋斗、挣扎、梦想、恐惧,结果总是苦上加苦。那么,再直观一下,苦的最初根源是什么?佛陀发现,所有的苦,追根溯源,都来自于种种欲望和追求。那就必须进一步直观了:欲望和追求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们值得大家为之而苦不堪言么? 低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机智击败别人,实现欲望和追求;中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勤奋努力来实现欲望和追求,永不放弃;高层智者则会教导人们如何选择欲望,提升追求。 人世间确实为脆弱和虚荣的人群设置了一系列栏杆和缆绳,道破它们的易断和不实,一开始也许会让人若有所失,深感惶恐。其实,让脆弱暴露脆弱,让空虚展现空虚,让生命回归生命,反而会带来根本的轻松和安全。 一滴清水无救于一缸污水,而一滴污水却能把一缸清水毁坏。在佛教看来,少冀则少苦,弃冀则灭苦。人世间特别喜欢张罗的计划、方略、步骤、畅想、愿景等等,佛教都看得又轻又淡。 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的。 其实,中国现代很多灾难都起始于这种“强弱涡旋”。正是这种“似强实弱”“似弱实强”的倒置式涡旋,为剥夺、抢劫、嫉恨,留出了邪恶的舆论空间和行动空间。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以民粹主义为基础的“精英淘汰制”;在文化上,形成了以文痞主义为基础的“传媒暴力帮”。 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得高调的人一定是让别人受了苦。 萧伯纳:They have said. What said they? Let them say!真正的强健不是呼集众人,追随众人,而是逆反众人,然后影响众人。“大勇似怯”, “大慈无朋”。 一切民粹闹剧的起点,肯定与真相背离,与理性背离,与正义背离。但是由于受人借用,它快速呼风唤雨,覆盖远近。在这种情况下,原先试图利用民粹的政治人物,也被民粹绑架,成了民粹的附庸。即便权力再大,也失去了控制能力, 扮演,是中国文人很热衷的一个老毛病。 体制是一种力学结构,就像一个城堡。身在其中,即使互相嫉妒,却也互相牵制,获得平衡和安全。行政思维以统一而宏大的典仪抵达有序欢愉,文化思维以个性而诗化的秘径抵达终极关怀。很多民众只要从攻击者嘴里听到别人可能有什么问题,就会非常兴奋地相信,还会立即把攻击者看成是政治上的斗士,道德上的楷模,大家都激情追随,投入声讨。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事态已经变成了那个被攻击者与广大民众的对决,攻击者不再担负任何责任。有些官方媒体又会火上加油,把每一场围攻看成是“民意”,把被攻击者看成是“有争议的人物”,使攻击很快就具有了正义性。 “最可笑的假话,总是振振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