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_唯美伤感的句子_优美诗句摘抄大全_好词好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好词好句 > 读书笔记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经典语录及读后感(2)

时间:2017-01-04 07:26来源:好词好句网 编辑:好词好句点击:
    中国历史上考试和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近日,我认真拜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读后给我很大的启发与感悟。钱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从古至今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分别在政治组织、人才选拔(考试)制度、经济(赋税)制度以及兵役制度四个方面的得与失。读完不难发现钱穆先生对于古代政治制度大致是持以赞扬态度的,在该书序言中,他强调,“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的政治统治,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因而忽视了传统政治。他认为以现代的“时代意见”去评判千年前的历史是有失公允的,也是不客观的。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历史事实,客观分析当时社会条件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实际效果,才能得到一个较公允的结论。
 
  一、 皇权与相权
 
  钱先生认为总体来说,自汉朝后,皇权逐渐侵夺相权,即皇权越来越大,相权越来越少。汉朝是我国第一个建立比较完备制度的朝代。汉朝开始时,皇权与相权分开,但从汉武帝时,“外朝九卿,直接向内廷听受命令。”这里书中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当时皇权与相权分开固然没错,遇到最大关节,反而没有严格明白的规定,制度上的不完善及随意改变性因而导致碰到一个能干有雄心、好大喜功的皇帝,则常常侵犯宰相的职权,比如遇到雄才胆略的汉武帝,宰相便退处无权了。
 
  唐代政府与汉朝不同的是,汉朝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朝则把相权划分为三个机关,又称“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及上书省。可以说,进一步削弱了相权以加强皇权;到了宋朝,宋朝的相权,较唐代进一步抑制,相权中军事、财政和用人三权都被分离,且谏官不再纠绳皇上,而是变成纠绳宰相;从明朝起,没有了宰相,出现了九卿,即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和大理院的整合,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制度几乎全由明朝承袭下来,只做了小的改动,然而钱先生认为,这小的改动实质上完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由皇权、相权的分离向皇权专制的转变,清朝时期,军机处的出现可以说标志了皇权的集中达到了顶峰,这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现象。
 
  二、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封建社会两千年发展,无非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逐步削弱的趋势。从财政、人事、军事等各方面,中央能够充分根据自己的政见来向地方传达并实施,在地方财政被卡死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办起来很难,因而自然而然最终事情的大权都掌握在中央手中;其次,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政令不通问题无时不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中央有看似合理英明的政策,地方是否执行或是否按照中央原本的初衷去执行都是个问题,都切实关系到政策的效果,关系到每个老百姓能否从中央的政策中获益。
 
  钱先生在书的总论中说道,“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之第一件事。”借鉴到当前,对于我们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如何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更好的结合起来,成为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制度与现实
 
  在书中,钱先生说到中国传统政治有一大漏洞,即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一种通融性,往往每一制度,都留有活动变通之余地,这也可以是说好处,因为可以随机应变,有伸缩余地,然而他的坏处也很多,它为皇帝的任意决定留下了一定的余地,如唐代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正如作者所说,“中国传统政治并不全是皇帝专制,也不能说中国人没有法制观念,事实是中国政治史上所规定下的法制往往不一定严格遵守”。这是制度与现实的差别之一。
 
  其次,读完书后,我还发现中国政治制度的废弛和崩溃并不因为制度本身不合时宜,而是因为执行不力,监督不严,没有人去监督该制度的执行程度,如作者书中所言,“并不是当时人不要此制度,实由于人事之逐步颓废,而终于致于不可收拾。”比如唐朝租、庸、调制度和府兵制度的崩溃,都是由于时人的慵懒马虎所致。此乃制度与现实差别之二。
 
  钱穆先生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思考。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问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主席听后答:“行!民主。”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总是经历兴衰治乱,改朝换代的现象,各个朝代都难逃“历史周期律”的命运,在我看来,中国历代政治根本问题乃是权力的来源和制衡问题。
 
  中国古代的权力是靠暴力获取的,以皇帝为代表的暴力集团(统治阶级)在掌握权力后,利用手中的权力与暴力,通过意识形态来神话统治者(即我们常说的“洗脑”),并为百姓提供安全等基本需要来取得权力的合法性,从而控制和约束人民,同时皇权及其衍生出来的相权从来都是少有约束与限制的,因此这必然出现了权力失衡和缺乏监督的情况。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历史周期律”呢?我认为有两点:一是统治者要有长远理性,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钱穆先生在书中说到,皇帝做好了(长远理性),事情也做的好,然而皇帝坏了(短视理性),政治上却没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大问题。二是由人民监督政府。即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建立一个平等型政府。毛主席说只有民主才能帮助我们逃出“历史周期律”的魔咒,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用最长远的公共理性来取代最狭隘的短视理性。从长远利益看,人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共生共荣的,权利与义务处于对等状态的理性社会,然而,在暴力竞技场上占有优势的人们,却一次次失去建立这一理性社会的机会。
 
  总之,权力如果不是来自于每一个人民,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的博弈,权力如果没有很好的制衡,政权的崩溃是必然。当前,我们推动法治建设,建立法治中国,就是要求依赖民主,通过制约公权力,从而羁束着公权力更好地落实老百姓的合法权利。
 
  中国政治制度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到今天民主制度的施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的前进方向。最后,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要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本文由 好词好句网 (http://www.hchj5.com/) 收集整理 
------分隔线----------------------------
没安装畅言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