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那一天读后感精选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精选

2020-10-2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直到那一天 读后感 

  《直到那一天》是一本由[日]吉永南央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直到那一天》精选点评:

  ●温吞水一般的平庸之作,还不如第一部。不知道是原文问题还是翻译问题,文笔太白开水了,偶尔矫揉造作。

  ●故事和人物均缺乏吸引力,远不如咖啡馆。

  ●#第零二九二夜#太过细腻了有点黏糊糊的。

  ●感觉和第一本风格有些变化。但故事性还是蛮强的。

  ●不管在哪买,炊帚是炊帚,芝麻是芝麻。与日式杂货店葛笼的纠葛,打扫与笑容,向同行学习。美学美术史专业出身的作者文笔平实淡雅,形色天空与各式和服的描写颇显功底,透明的银色不停摆动。 《如月之人偶》被荞麦阻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水龙头溢出的水闪着光泽流下,被吸入心中无底的排水口。 《卯月如飞》依理而行,棱角分明;任情而为,不成方圆。琉璃的深蓝色从边缘沁入被染白的水,花纹交错,妙趣横生。 《水无月,摇曳之绿》玫瑰系香水混杂着将死之人的特有气息。丢失的深绿色丝巾,绿旗高高耸立。 《叶月的雪之下》烛台照远不照近,虎耳草的江户小纹,雪之下的梦 《神无月之声》以金粉修饰蓝花碟的裂缝,匍匐前进的壁着罗会怎么做? 《师走,直到那一天》捻线绸和服外披的道行外套随着北方翩翩飘动,什么是能装进衣橱或抽屉的事?

  ●首图,7分书,不再有古书店那系列无法融入与共情的悠哉气氛(那本的英国人简直出戏)所以好看一些!

  ●【2019】已读102:想要一个「卯月如飞」的夏日限定“水光”。#3.0

  ●有些微妙的心理也描写、分辨得很细致。日常生活里的暖心故事。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本身的问题,看起来有点难以理解,有的话还有点绕来绕去的感觉,日常的故事

  ●#4 平平淡淡 干巴巴 老是回忆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一):如下

  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

  1.故事情节:

  既然是日常推理,也就是“轻推理”,与小说之前加个“轻”一样,严格来说不算正统的推理作品,而这一部,恐怕比“轻”还要“轻”,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直到第三章才出现一丝推理的意味。但是,这部作品后劲很足,也就是从第三章开始,线索汇聚起来,向读者展现出苗头。节奏也开始加速,于卡车在小藏屋的停车场倒下建筑垃圾时到达高潮。

  这位作者的三部作品是同时出版的,《直到那一天》是偶数月发生的事儿,第三部《无名之花》是奇数月。【https://m.douban.com/note/572797979/】此为译者的后记。

  想看看《拂萩之雨》,毕竟这本才是获奖之作。

  -

  2.人物特点:

  与推理女王笔下的马普尔小姐相比,日本的“小藏屋”店主——阿草婆婆,与其说破解一个个小谜案,倒不如说是为他人牵线搭桥,了却别人的一桩桩心事。

  -

  3.语言特色:

  有关翻译的问题。没有使用晦涩字词和历史典故,但是可读性不佳,也许因为主角是一位老人,即使她是位积极向上、待人和善的老婆婆,字词间还是弥漫着衰颓的氛围。

  或者叫“日式小清新”。

  此作品中最常提到、有意描写的是和服,或与和服有关的料子、配饰。也颇为复古。可能作者自己就是如此。

  查了下,译者是一位已翻译了多本推理小说的,那么这应该是为了保留原著的语言风格。相比之下,我更倾向《推理要在放学后》那种年少轻狂、自信向上的语言风格。个人拙见个人拙见个人拙见。

  -

  4.深刻小句:

  “做生意就只是卖卖东西吗?”

  我们总是感叹国外那些“小藏屋”般有格调的独立小店,其实咱们国家也有。

  一些是传承下来的,一些是自我意识的现实化具体化,一些是经济发展所需。

  在许多城市的老街区,或者小资群体常去的地儿,都不难发现这些小店的存在。

  那么,除了卖东西,还卖些什么呢?

  情怀,有,但不是所有这样的小店都会有,挺多时候“情怀”只是一个噱头、借口。

  信念,有,坚持自己的特色、质量、原则等等,都是信念的体现、具体化,也是开店或者传承的初心。

  交情,有,这样的小店不会人潮拥挤,也不常有打折促销,来的不是老顾客,就是老顾客带来的新顾客,或者是哪位心血来潮的偶入者。当然也要看店主的性格。阿草婆婆的父母是“贡献”出自己充分的时间与各位顾客进行交谈,以致于误了饭点。阿草婆婆“痛改前非”,如非必要的交谈,那么就只有“欢迎光临”、“谢谢”等,当然这位善良热心的婆婆时常会向其父母看齐。

  -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二):直到那一天,到底是哪一天?

  直到那一天,到底是哪一天?每个人都在等所谓的这一天,以为会是结束,但,只要生命不结束,永远没有终点,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红云町咖啡屋事件簿”,初次见面,脑海里闪过N多个后悔,迟迟不愿打开它,怕满纸的失望扑向我。幸运的是,淡蓝色的封面让我的内心深深的沉静,简单的图案勾勒让我的大脑瞬间的清醒。一切源于简单,也许,简单的它会让我喜欢。更欣喜的是,看到了我喜欢的话:温暖的咖啡香气中,让我们温柔的爱着生活。。。为什么要把叶子修剪的那么稀疏?为了让花开的更长久。。。有一副世外桃源的悠然境界。这里一定有我喜欢的故事,喜欢的人。

  看到阿草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一片在秋风中缓缓飞舞的银杏叶,对,只能是金黄颜色的银杏叶,一直飘一直飘。即使离地面近在咫尺,却永远不会坠地。直到读完这本书,这片叶子依旧在半空中飘啊飘。。。

  这本书非常适合初次接触推理读物的人,人物、情节、穿插其中的线索和故事,都没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不会有心脏骤停的恐惧,也不会有悬而未决的迷茫,只是在一条看似平坦的大路上很自然的转个弯钻个隧道而已。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在阿草缓缓而行的步伐里,她带我们在平淡的生活里发现、认知和懂得。看得到阿草作为母亲失去爱子的深深懊悔和抹不去的伤;看得到阿草不屈服于命运,自己掌控命运的坚韧和力量;看得到阿草追求真实生活的坚持和对朋友的真诚。即使她已是一名老妇,但因为热爱生活的勇气和信仰一直都在,所以她在不停止的创造更美好更有滋味的生活。

  孤独怪癖的小武依赖阿草,让阿草忆起儿子的心更母性更柔软;众叛亲离的须之内直美头顶著名雕刻家的盛誉,依然拜托阿草了却她的少女心事。在为朋友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平常生活里,阿草却发现自己也被卷入了混沌的商业游戏。面对商场的竞争,面对小藏屋形形色色的顾客和竞争对手,阿草依然用淡然和善良的心态接纳和寻找方法。

  一间小藏屋,在咖啡香气中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每个人都曾被生活伤害,每个人都留有生活的疤痕,但生活也给了我们更多的美好和向往。在一个个生活难题被解决的过程中,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但新的希望也会来。

  直到那一天,不会是结束,永远是又一个新的开始。这本书才是真正的生活味道,有快乐有辛苦,有情有爱,更有相信。。。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三):关于红云町的日式小清新

  我有一特别铁的哥们儿,和我一样喜欢看电影,时不时地就会找我,让我给他推荐最近看过的片子。但是我给他推荐的所有日本电影,都被一概拒绝,理由是:看不懂。大概是因为日本人的叙事方式以及语法和汉语不一样,加之翻译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人无论是看电影或是看书,都会比较费劲。久而久之,就会有一种“日本电影(小说)看不懂”的情绪产生。还好,我从小就喜欢看漫画,加之大学期间又啃完了三斤多重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所以对日本人的叙事套路和经过翻译的日语语法有了大致的了解。这部《红云町咖啡屋事件簿》有三本,据说三本虽然是一个系列,但是是独立的三个故事,先看那一本没影响,我就随便抽了第二册先来看看,因为我喜欢第二册蓝色的封面。

  刚刚翻到目录的时候,就觉得一股浓浓的日式“中二”之风迎面扑来,“如月之人偶”、“水无月,摇曳之绿”、“叶月的雪之下”这几个标题无不透漏着作者的国籍。但是,喜欢看日本漫画、动画和电影的,又有几个不“中二”呢?只能说,这本书从目录开始,就很合我的胃口。

  “草屐踏着的步伐骤然停下,水滴自长柄伞啪嗒啪嗒的落向捻线绸布和服。”全书的第一句话就把我带入了那个环境:日本传统小镇的街道,细雨中穿着和服的女子摇曳生姿。给这个正在读书的夏日平添了不少清凉--------虽然后来知道这个和服女子是年近古稀的阿草婆婆,但仍旧感觉到画面无比的和谐。就在这浓浓的日式画面感之下,阿草婆婆经营小藏屋的日常故事缓缓展开。和蔼可亲又心思细腻的老板阿草婆婆,心直口快雷厉风行的服务员小久实以及出场不多的送货员寺田,三个人的整日忙碌为小藏屋增添了更为温馨的生活气息。其中除了小藏屋那让人羡慕的休闲工作之余又格外吸引人的,大概要属小久实对田沼那若隐若现的感情,读来不禁让人回想起自己的青涩青春从而会心一笑。

  可整本书读到近四分之一时,我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腰封上明明写的是“建议上架:日本文学?悬疑推理”,可读到现在,为什么都是小藏屋的日常?说好的悬疑呢?说好的推理呢?呵呵,证明我还太年轻,书读得太少。随着小藏屋故事的发展,一个一个谜团被布下,看似主线的谜团随后又被揭开。至此,我才终于领略了这本书的魅力。连环扣,局中局,最开始出现的人物竟然是整本书的线索,也正是靠着这样的一个人物,将故事的主线串联起来,看似没有关系红云町以及周边的店铺被粘合在了一起。说实话,我看推理小说不多,跟随主人公猜测事情的真相,但看着看着就会频频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大概就是推理小说的魅力所在。

  “羁绊”一词在日语中大致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与牵绊,在本书中正是因为人物之间的羁绊而显得精彩。阿草婆婆的羁绊除了父母留下的小藏屋,还有幼子良一早夭的伤痛。此外,亲情、爱情、友情的羁绊贯穿全书的每一个角色,而这一点也正是日本文学作品的特点之一。

  我是天蝎座,但强迫症这种“不治之症”在我身上已经是病入膏肓,所以在看完《红云町咖啡屋事件簿直到那一天》后,我决定把另外两本也买来看,不然强迫症犯了真的会睡不着的!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四):人生这件小事,惟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起初拿到这套书,我真心实意地把它当作一套推理小说来阅读,结果看完以后发现,这哪里是推理小说啊,明明就是一本日本吃货日记嘛!

  不信,你来看。

  作为一个严肃认真的吃货,作者根本就是一言不合就深夜放毒嘛。让一个习惯了深夜读书的作者,心里只有一个大写加粗的“饿”!

  看这套小说,最中肯的阅读建议是,带上味觉去享受!

  首先,咖啡的香气贯穿小说的始终,氤氲在每一个故事的每一个场景里,作者不厌其烦地细致描写着做咖啡的每一个细节,享受着写作着心爱事物所带来的乐趣,我甚至透过纸背都能看到作者嘴角的温暖笑意。

  “阿草用计量匙把味道醇厚、余韵甘甜的咖啡粉放进了装着过滤纸的咖啡壶。光是打开保存豆粉的罐子就香成这样了,客人一定会高兴吧,连泡咖啡的她都不禁嘴角含笑了。”

  “阿草把开水移入壶中,向豆粉倒去。平时的话,她会等到蒸出香味,彭成泡状又萎缩下去,这样看着火候反复操作几次。这次她则几乎没等。她不断划着“の”字,让水面泛起绳状的波纹…”

  当然,除去贯穿小说始终的咖啡香,各种日式食物轮番上场,如果要给这部小说剪辑一段片头,那一定是鲜香诱人。

  “美奈穗端着盆子回来了。从贴着商店封印纸的盒子里拿出长方形的素色蛋糕,切成阿草喜欢的厚度,再加上一匙西梅酱。之后她又同样地做了两份,把其中一盘蒙上保鲜膜,搁在没动过的鳗鱼饭旁。”

  “老店主在那里摆上绿茶和坐垫,还借了一张看起来就没很舒适的无腿靠椅。阿草带来的铜锣饼也做了搭配绿茶的茶点。……”

  “因为人家送了我鲣鱼。不过是对面的店家啦,是她父亲。鲣鱼给了我很多慰藉…”

  “他说要做牛肉小火锅,于是阿草把长葱和舞茸之类的蔬菜陆续递给他。他非常麻利地用菜刀切着,一边感叹如果买的是粉条状的蒟蒻就好了,一边把四四方方的蒟蒻块切成了细条。”“木桌上,从里到外,御社、惠比须神和大黑神、带着腿儿的餐盘摆在它们各自的前方。有白米饭、豆腐拦菜汗、白芝麻拌蔬菜、炒牛蒡丝、染有纹样的酒壶和神酒,以及献给神明的头冲左装盘的鱼。”

  “今天是发售日,小藏屋把金平糖装进那种能放在手心里的小斗,分发给顾客。”

  “不知是从土仓的哪儿冒出一股轻烟,钻入小巷,烟里飘着烤鱼的香气。”

  “三人点了热的天妇罗荞麦面。其间,无论是店员在土间打碎了茶杯,还是天妇罗荞麦面被送上来,都没有一个人说话。”

  “阿草取出邮件,用备用钥匙开门进去,换完气后,打开地暖和空调,把土豆浓汤和受托买来的牛奶、面包、水果等放进空无一物的冰箱。”

  “她啜着绿茶,抓着阿草带来的酱菜,一脸的神清气爽,在沙发上舒坦地休息着。……于是阿草决定享用刚得到的羽二重饼。一边吃着,一边聊起了敕使河原先生的事。”

  “桌上摆着葡萄酒、啤酒和以西餐为主的食物,大家脸上都是笑嘻嘻的。而且先生还在泡咖啡。”

  “阿草一手端着加了一点格拉巴酒的咖啡,在被搬到走廊的鳉鱼旁坐下。格拉巴那拥有透明质感的甘甜香气,沁入了鼻尖。”

  “比如,拿碎芝麻和辣酱油拌水灵灵的绿菜花。容器就用染色小钵。……此外,还有白色荞麦猪口配春韭、现代风格的三彩陶瓷浅钵配小干鱼,加春季的卷心菜。为了调味需要加买的也就是核桃了,动动手不过五分钟的事。”

  “说是五色,其实也不怎么费工夫。往方木盒里放五个小器皿,在空处盛上刚下好的荞麦面,如此这般做两份,叠起来提走就是了。器皿中各自预放少量的山药、朴蕈泥、紫苏加鲑鱼子、磨碎的核桃、甜辣味的舞茸,再浇上温热的汤汁,即使是老年人也能毫不腻味地吃掉一人份的荞麦面。”

  “五花八门的地产蔬菜,加新鲜的比目鱼、甜虾仁和芝士,共有四样东西。调成和式风格的法国味,使人能享受到食材本身的美妙。尤其是不洒农药,从幼苗开始就经历了严寒考验的菊苣系和色拉系的蔬菜,宛如热带植物一般光鲜润泽,带着清爽的苦味,那脆生生的好口感真是难以形容。”

  “沙,沙,沙。搅动冰块的声音凉意袭人。白色、轻盈的刨冰,从古老的机器流入泡沫塑料容器,不久便堆成了山,向外溢出。这种刨冰与现下常见的碎冰不同,阿草想到那瞬间融化的细致口感和恰到好处的冷度,不由得微笑起来。”

  在红云町里,65岁的阿草婆婆,安心地做着食物,温柔地煮着咖啡,创造了也守望了属于自己的梦想之店。

  与朋友聊天时,我提起了最近写作时常陷入鸡汤风格,要么文字过于细腻柔软,要么最后问落入励志鸡汤正能量。而朋友提到的一个词给了我巨大的解脱与鼓励,感受力。

  在本书中,无论是对颜色的精确视觉,对气味的敏锐嗅觉,对咸淡酸甜冷热的味觉,都是阿草婆婆在青春岁月与红云时光里的积淀。常有人说,活了一辈子都没活明白,无非是并未在各种食物里,并未用身体忠实地去认真体验、感受与记录,而被浮于食物外表的东西牵走了精神,迷失了本源。

  而比体味食物更重要的,则是对人情冷暖、对喜怒哀乐、对获取与失去、对过往与将来、对自己与他人的体验与感知,既能看清楚自己,也能体会到到别人,既能望得到过去,也能看得到将来。

  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喜怒及原因,道家称为内视(内观),已属不易,所以自知之明才被奉为贵人。而能够去感知他人的幸福,愿意去感知他人的痛苦,能洞察世事,愿体察人情,才是更为不易之处。我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X-Men系列的设定中,具有心灵感应能力的X教授被认为是能力最强的大BOSS。在X-Men的电影中,有一幕是X教授感受到万磁王的痛苦,试图去理解和感知万磁王过去的经历,在过程中,X教授感知到万磁王经历的巨大痛苦,却没有因此退却,尽管这巨大的痛苦让他也忍不住痛苦的抽搐和流下泪水,为了能够理解和找到可以帮助万磁王的地方,X教授依然坚持不懈地去体味,哪怕那是酸涩,那是痛苦。

  阿草婆婆就仿佛是这样一个能够品尝美食又能感知人情的X-Men,她经受人间诸多离别,却能够自观自省,清醒地意味到现实发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是如何触碰到自己心里已经逝去的人事,以及如何影响着自己此刻的情绪。但同时在最深的黑暗里,她也一直能够看向未来,应对恶意,应对黑暗,阿草婆婆的身心就像一个滤网,那些恶意仿佛轻松能够穿过她的身体,伤害不了她丝毫,而她依然能够微微笑着,用最大的善意来面对光明。

  在红云町一年一月的花草更替与美食盛中,阿草婆婆将对苦难与情绪的感知力推已及人,主动且温柔地去观察、感知红云町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窗户上的红色手掌,日渐憔悴的家庭教师,昔日好友的无奈托付,被离家的孩子丢弃的人偶,甚至是恶意竞争对手的中伤,做咖啡套餐的老板娘,卖蔬菜小店老板的无奈,坚持自我的年老艺伎,原来亲密的师徒,擦肩而过的情侣。

  无论是善与恶,无论是好与坏,无论是甜与苦,阿草婆婆都能用一双温柔而又从容的眼睛,默默注视,暗暗关心,悄悄帮助,同时坦然接受每个人每件事最终的结局。

  如同对待各种食物,无论是甜的蛋糕,酸的果酱,香的荞麦,苦的咖啡,阿草婆婆都不急不缓地处理,一步一步,让食物发挥它本来的味道,同时嘴角又能含着微笑,充满欣赏地去享受食物的本源。

  生死本就是件小事,而吃喝拉撒才是大事。

  人生本就是件小事,而生活才是大事。

  因此阿草婆婆的推理故事里,不像柯南的故事,一言不合就死人,也不像东野圭吾的小说,一言不合就攒大招筹划杀人复个仇。阿草婆婆的故事里,只有一言不合就煮咖啡,一言不合就吃美食,毕竟这是阿草婆婆的梦想小店和梦想生活。而阿草婆婆关心的人,永远都是离开自己的儿子,幼年起就陪在身边的闺蜜,店里一同经营的店员,以及红云町春夏秋冬里的那些街坊四邻。这就是阿草婆婆的X技能,这才是阿草婆婆每天都在忙乎的大事呀!

  25岁的阿草婆婆说, “就算是在黑暗最深处,我也憧憬未来。我们现在不是要前往那个“未来”吗!振作起来呀!”

  65岁的阿草婆婆说,“要把一切都作为食粮。只要有这份心,心目中的好日子就一定会到来。”

  的确啊,在人生这件小事里,惟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