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典范读后感有感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1-27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读后感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是一本由[明]张岱 撰 / 马兴荣 点校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 大32开 繁体竖排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精选点评:

  ●

  ●爽!爽!爽!

  ●这个本子不好,不如上古版。

  ●章诒和说,若生在晚明,当嫁张岱,我觉得有理

  ●疏爽明易(《花石綱遺石》)

  ●真真是极好的。哈哈哈以前只知湖心亭看雪,以我看来张岱文风可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时人说战国之后无古文,纵横百合固然好,但这样充满生活韵味的小品更接地气,想在梅花书屋不二斋读书,张岱的生活可真是弥漫着布尔乔亚的气息,精于茶,精于游览山水。真是无所不包,又精妙绝伦。故宫出版社出版的超级漂亮咩,吃土也要买

  ●《陶庵梦忆》好好看

  ●元明史料笔记第七种。点校方式全按照现代文标点符号格式实在是硬伤。内容上…很多地方太细致,看不太懂,偶尔感慨一下,也终究有限。以后尽量少碰晚明吧,没办法感同身受。

  ●比起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要逊色得多,因为后者旅游手册的性质,张岱不得不收拢个人的感怀,做一个全知的讲解员。

  ●“行文如操刀,造句如欺男霸女”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读后感(一):愿如痴似相公者!

  《陶庵梦忆》:时人好灯,灯在古代可真是好物,又“贱”却群而无限光芒出繁华。 《西湖梦寻》:多好的文化散文,那种视野与思想,和现在的大多数散文相比都因文言与思想而津味甚浓,情感真挚得毫无空吟空感的文人之矫情之文化散文难避之病。 我觉得他自己的诗也很不错,“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正似余秋雨说的那样,世界其实很小,但某个景在某人笔下却很大,大得是诗人的宇宙沧桑。 可惜啊!他看不到他当初的西湖,西湖太“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媟?之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总之,闹。如今更是,我跟一位杭州的朋友说,我不去西湖,因为太挤了,没有美感,哪个时候才能不挤点呢,他说没有哪种时候!噫吁嚱!张岱所言的湖心亭看雪实在难以得入我眼了,想做痴之相公难为矣。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读后感(二):关于版本

  有人说中华书局这个版本删去了张岱《陶庵梦忆》的自序,这篇“自序”本来就是收在《琅嬛文集》中的《梦忆序》一文,并不属于此书,故中华版是严格可靠的。《琅嬛文集》中的《西湖梦寻序》一文也和《西湖梦寻》中张岱自序略有不同。

  像读书敏求这篇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4503284/)《回忆者张岱》倒数第二段说:“《陶庵梦忆》的开头,张岱自谓写作此书是为了......”是不准确的说法,他所引张岱的《梦忆序》并不在《陶庵梦忆》的开头,文中“忆即书之”是否仅指“写作此书”也可商榷。

  另,有人说此版《钟山》少了最后一段,并非删节,只是所据底本不同。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读后感(三):淡殇——寻梦西湖

  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

  ——明?张岱《西湖梦寻?自序》

  从前是不会死的,过去也不至于烟消火灭般过去。更何况是由繁华而至冷落,由家国而仰望他山?

  梁遇春有一段话是极妙的:“由我们生来不带乐观性的人看来,‘将来’总未免太渺茫了,‘现在’不过一刹那,好像一个没有存在的东西似的,所以只有‘过去’是这不断时间之流中站得住的岩石。我们只好紧紧抱着它,才免得受漂流无依的痛苦,‘过去’是个美术化的东西,因为它同我们隔远看不见了,它另外有一种缥缈不实之美。”

  事实上,所有的美境只存乎想念中,它已非物质化,而虚幻在意愿里,若真回复当时当地,其美邪?其平淡邪?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性情中人,终为性情所苦。

  而此段文字,也已是甲申年的旧迹了。回想我的那些金陵往事,真真是“一別天涯,石城舊事,等閑都付長江。”

  或者,偶尔想想故地的草木台榭也可保我梦中之金陵无恙。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读后感(四):十好公子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裤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陶庵梦忆》的序仿佛是一个阅读说明,我自觉地把这本书放到冬天来读。当“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你手里捧一本《陶》,屋外是天寒地冻,里面是地冻天寒,可书中自有兰雪茶,书中自有破塘笋,书中自有不堪回首却又不断重现的记忆。饶是这记忆不堪回首,当它散着墨香的时候,却有了驱寒的暖意。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张岱,是“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一点不假。能够想到这么多词糟蹋自己,真是服了他。但他的文字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纨绔,反而是清新有余。说茶见茶,说笋见笋,不见其他。扑面临头,皆是受用受用受用…

  他描写的口吻不带血不见泪,更像是一种记录,又令人大憾。读完此书竟有种看尽了热闹,死而瞑目的感觉,寒~

  当《红楼梦》耀眼地戛然而止,而狗尾续貂又黯淡得扎眼,不妨游一游十好公子的琅嬛,不但能边吃边看,还用不着费力去想要把那在肠子里百转千回销魂蚀骨的情丝纺成永不可能发生的结局。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读后感(五):罂粟、虞美人、山兰、素馨、西番莲……哦,你真的认识这些花花草草么丨观感1

  张岱很容易受人喜欢,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的描述,只能佩服,让人叫绝。金山夜戏同样如此。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他《陶庵梦忆》里的另外一篇,回忆的是一个花痴。看这篇文章,最喜欢的是里面的花名等等 ,每一个跳跃出来,无法与真实的花对上号,听听已觉得很美。在认真的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了许多好玩的事情。比如他提到的西番莲,如果细细查看,会发现明代青花里的缠枝西番莲花纹,还会看到明朝不允许平民百姓的服装里出现四宝相花与西番莲花。看着西番莲的模样,想想它每一个角度都与莲花不一样啊,不明白从墨西哥传来的物种为何有了这样怪异的名字。

  文中提到的土萱,应该就是普通的萱草。而洛阳花也真的是花名,不是牡丹的代指。好玩的还有乌斯菊,百度搜索乌斯菊,是搜索不到具体的花卉的,但乌斯在明朝应为乌斯藏,简言之,这花应该是现代的西藏菊花,个小入药。

  木本花卉那里,紫白丁香,可能是丁香树里的“鸳鸯花”,绿萼玉楪蜡梅,这一句,中华书局版本的《陶庵梦忆》里将这六个字组在了一起,可是后来查证时,绿萼在古代也是绿萼梅的简称,唯独玉楪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不知道是否与江南本地的谐音花。倒是查找时发现了榆叶梅,而榆与玉字谐音,叶(葉)又与楪字非常相像,不知是不是此书在流传中出现的一个失误。中华书局同样将西府滇茶放在一起,日丹白梨花放在一起。查证中觉得,如果将西府理解为西府海棠的简称,日丹做山茶花理解会更清楚。日丹在古代也是茶花的另外一种名字,山茶树如果高点,遮烈日应该也不是问题。

  不过此篇第一次读时,最伤心莫过于,如此寻常景象,随着王朝更替,俱已成为往事。昨日繁花今日落寞。

  差点忘记说下文章的第一句,“金乳生喜莳草花”,第一次理解时,还以为“莳草花”是一种花,毕竟莳草又是小茴香。可是看下去发现,通篇里都没提到这种花草。后来仔细查阅,才想起“莳”明明是动词。人家开篇就是在说金乳生喜欢种种花草。于是接下来就讲他种了什么花草啦。从这个角度讲,中华书局版本的《陶庵梦忆》,将题目取成《金乳生草花》略显不对了。

  y古文观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