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锦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锦集

2020-11-12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安娜·卡列尼娜 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列·托尔斯泰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896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01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精选点评:

  ●应该还能有更好的译本

  ●“他望着她,好像一个人望着他摘下的一朵萎蔫了的花,很难看出它的美。可当初是他因为它的美才摘下来,把它悔了的。”想说,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塑造每每异常丰满,和力冈式译法相得益彰。可悲的,安娜。

  ●力冈的译本比周扬的转译好太多了。

  ●尽善尽美,无与伦比。我喜欢力冈的翻译,比草婴更精确。不知道为何草婴有口皆碑,力冈默默无闻?2013.11/2019.09;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和伏伦斯基不是不相爱,只是当生活只剩下光秃秃的爱情,也许才会发现你多么需要除爱情以外的东西。安娜和列文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

  ●安娜的死是必然的,是注定的。沃伦斯基的爱犹如烟花一般,绽放得时候爱得浓烈,但是很快便为灰烬了。

  ●感觉欧洲爱情都一个套路

  ●也不知道是因为名字相同还是其他隐匿的原因。当72页正式出现安娜 阿尔卡迪耶芙娜 卡列尼娜的时候 我突然不忍心看下去了。

  ●错误引致猜忌,猜忌又引致更大的错误,这应该就是安娜的悲剧。喜欢列文朴实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向善前行,不必去思考原因结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托尔斯泰的梦想与现实—安娜读书笔记

  冬日阴凉的午后,合上安娜最后一页,全篇高潮迭起,可以说没什么废话。故事围绕安娜和列文两个主副线展开,两条线分别是托尔斯泰的梦想和现实。

  结合托尔斯泰自身的经历,书中描写亲爱的哥哥尼古拉去世那段尤其逼真,瘦骨嶙峋的哥哥面对死亡这个时刻确定的要到来时,间断燃起的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恐惧、甚至开始信仰上帝祈求活命。又有对人世的嫌弃、将死之人最后的尊严,渴望摆脱和结束。列文对死的思考从此开始,他无法接受自己昏昏噩噩的生活,想要找到支撑的力量,拼命的求索而不得,甚至精神几度崩溃。

  他发现唯物的科学虽然可以自洽,却是他无法感知无法触摸的。唯心确是哲学家们的文字罗网,他即使在这种世界里获得片刻的快慰,但是回到自己的思索中,这些思考土崩瓦解成了无法御寒的薄纱衣服。

  在与一个农夫交谈中,列文顿然感悟了这一至高的意义,那就是他不为自己而为上帝而活,他的善良、他的原则、他的理智、他的幸福都是为了心中的信仰。想到此他才获得了真正的平和和安宁,觉得什么都可以解释,不再想死亡这件事情,只想要轻松愉快的活着。

  这一过程托尔斯泰描述的真挚而动情,伟大的小说家往往带你走进他的世界,而不是组织当下的生活,是跳脱认知圈的奇妙旅程。

  还使我深有感触的是列文对爱情的描述,他想象自己的爱情只有爱,只是两个人的事情。在与吉蒂结婚前,妻子是多么美丽的存在,他无法想象与妻子发生争吵,也无法想象自己会对妻子产生厌倦。是啊,这不就正是我们选择爱的理由,最初的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最初的怦然心动。从不曾设想除了温存、尊敬和恩爱,还有什么会发生在相爱的人之间。

  直到伴随着琐碎的杂事到来的婚姻,列文处处感到梦想破灭,他感到自己的心情,就像欣赏过别人乘小船在湖上平稳而悠然自得的划行而自己又坐上小船后的心情,他看出来,光是不摇不晃,平平稳稳就很难,片刻不能放松。他开始执着于自己以前的事情,仿佛他必须要做些事,不然生活太阴暗和单调了。

  列文这条线作为全篇的副线,带着很多托尔斯泰自身的影子,也是我最正常的生活写照。安娜则不同了,是托尔斯泰的梦,也是我的梦,是每个读者的梦。

  在我看来,安娜讲述一个关于什么是人生的勇士,做得起选择、承得住结果,遮挡不住的光芒、无所畏惧的表达。最后安娜自杀之前的那段生活状态看的我心揪,确实除了死别无选择了,所谓濒临绝境、没有什么可回头的、没有继续下去的哪怕一丁点的理由了,大概就是这个感觉。一生骄傲优越、却陷入自卑自艾,不得不用一直被自己看不起的“爱情”两字来勉强解释这惨不忍睹的日子。在安娜看来,爱是用来兑现和实践的,对爱人对儿子,而不是存在表面用来思考什么换取什么的。人生彻底走到要结束的时刻,在往返陶丽家的路上、在躺下铁轨的那一刻,亲爱的安娜,回想着自己少女时的幸福和憧憬离开和解脱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二):真爱到底是什么

  我是抱着寻找“为什么男人出轨可以回归家庭,女人出轨就只有死路一条”答案的心态去重新看这本书的。

  之前上学时,为了应付考试,看了同名电影,听室友乐乐同学转述了故事情节。所以暂且留下了教科书式的“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伏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的下场”的刻板印象。

  其实并不是这样简单。这也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我之前以为,伏伦斯基并不爱安娜,只是一时激情罢了。当我读到了时时出现的“她的爱情就是他的幸福”这样的句子,看到他为了安娜和家人有隔阂,我相信,他是爱她的,他的爱并不比安娜爱得要少。

  并且这种爱一旦开始就很难刹住车。“在伏伦斯基和安娜心中都会出现一种感觉,感到自己就像一个航海者,从罗盘上看到自己高速航行的方向远远偏离正确的航线,却又无法停航,看到一分钟比一分钟离正确的航线更远,也看到,要承认自己误入歧途,就等于承认自己灭亡。”

  这种爱情自带毁灭的力量,这就是真爱的狰狞面目么?

  但是爱情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伏伦斯基还要考虑他的功名地位,安娜也要考虑家庭和自己的声誉。

  在安娜生下孩子之后,我以为一切都好起来了。安娜可以抛下孩子了,卡列宁也原谅她给她自由了,伏伦斯基在自杀未遂后更加珍视安娜的感情。他俩去了国外过起了私奔的二人世界。

  好日子总是短暂的。他们还是要回国的,就不得不面对舆论的压力。这一点,是我从未考虑的问题。我以为,爱情面前,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你还要生活,就要面对这些人和社会打在你身上的标签和烙印。这也成为造成隔阂的重要原因。

  所以他们又去了乡下,过上了看似平静自在的日子。可这样的逃避也终究不是办法。安娜也并没有真正开心起来,她还要面对离开儿子的痛苦,舆论的压力,对情人的猜疑。对于伏伦斯基来说,过去是对自由爱情的追逐,现在变成了对自由的束缚。真是拜伦说得好,爱情在男人的生活中至少一种消遣,而它却是女人的生活本身。当伏伦斯基没有出现的时候,安娜并没有觉得自己不幸福。当她为了伏伦斯基抛夫弃子的时候,生活里就只剩下爱情了,她把自己的全部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伏伦斯基的爱情上,一个人独处时,难免会胡思乱想,一遍遍思考如果他不爱她了,她要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到最后,离婚的决定也解救不了她了。她用卧轨自杀的形式向伏伦斯基复仇,让他永远后悔,让他永远记住她。

  这样看来,安娜真的是很作。可这是女人的常态,不是么?她也是因为这种强烈的爱而生恨而决绝,不是么?

  我又想起了之前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倪妮演的女主角很作,跟冯绍峰的爱情来得那样轰轰烈烈但又很快被一件件生活琐事和无穷尽的争吵给消耗了,最后以分手告终。

  看到豆瓣上有人对此书的短评,很有道理——

  爱情里男女的心理活动,不外如此:没有全然的信任,也没有全然的怀疑,在甜蜜中挣扎,在否定中肯定,在试探中流露真情,在发誓时留下身后路,不能百分百拥有,也无法百分百放弃。

  可是,真爱到底是什么,到底能持续多久,一定会在现实中被耗尽么,注定要这样毁灭自我么?

  前两天看到波伏娃的话:

  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遗憾的是,这种事情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三):分析安娜.卡列尼娜里的角色

  这书真的好长。以后想起来了,再添加。。。

  安娜与伏伦斯基第一次见面在火车站,伏伦斯基一眼就看出了安娜的被压抑的生气。但是一名看道工因为睡着了没注意,被火车倒车轧死了。安娜说那是不祥之兆,果然安娜的结局正好就是选择卧轨而死。

  安娜是为了去帮出轨的哥哥劝解嫂子而碰上伏伦斯基,但就是这一趟

  她也为此婚后出轨。真是讽刺至极。可谓兄妹连心([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伏伦斯基终于赢得了安娜后,想要争取去做一番事业,他觉得自己是有天赋的,并且能够胜任,他画画、修建自己的别墅(并为之感到自豪)、准备第二年竞选委员会等等。安娜却想要他的注意力与时间上的陪伴像从前一样多。一种深深的不安感,当然这种不安感,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她此时悬而未决的婚姻地位、她不能像以前那样出入社交场合、她抛弃了她最心爱的儿子,安娜等于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伏伦斯基和一个共同孕育的女婴。虽然佛伦斯基为她放弃事业的升迁,这远不及安娜对这段关系的付出)。

  爱情对于像伏伦斯基这种人来说并不是全部,可惜安娜并没能够真正了解伏伦斯基这个人吧,一直在心里与假想敌争风吃醋,一再和他闹别扭,去阻挠他。他对此表示不满,才开始更加忽略安娜,其实不是不爱她。也许,在那种一无所有的境地下,每个人都会像她那样神经紧绷,丧失思考能力吧。

  可怜的安娜,对于伏伦斯基的忽略,曾经尝试去社交场合,却还是失败。在伏伦斯基那里找不到认同和重视,这种让人忍受不了的落差,让她只好对身边的男人露出妩媚之情,找到某种认同感。

  在现实生活中,了解你的爱人的性格多么重要。。。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平衡很重要。当两个人的前进步伐,以及对感情付出不对等时,为了平衡关系,人们可能做出有益于关系的事情,更多有可能做出毁掉关系的事情,例如怨恨对方,因为自己付出那么多,不曾理解自己付出的艰辛,以及那些付出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猜忌和吵闹而至。

  安娜麻木自己的情感,压抑内心的渴望。她不爱自己的丈夫但是有一个心爱的儿子,生活在上流社的她也没有什么烦恼。卡列宁一心忙于事业,是那种过着一种刻板生活的人,对身边人的情感需求不怎么关心。甚至都不怎么关心自己的儿子心里所想,所需。他以为生活的一切都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和,殊不知朝夕相处的人已经同床异梦,他以为身边的人都跟他一样僵化。(他的思想也很僵化,遵从字面上的基督教义。他的性格也导致了他的事业下滑吧。)安娜觉得他就像一台机器一样冷酷。对她丈夫的厌恶也是遇到心爱的人之后逐步增加的。

  列文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不喜欢城市生活,不擅长社交。与他的连襟奥布朗斯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社交场合像鱼一样自在)

  文中的列文一直在干一件事就是思考。思考死亡,和思考宗教。他虽然社交场合和人打交道方面不太在行,但他却一直在脑子里进行这方面问题的思考。他的行为生活方式更加单纯,更像一名归隐的哲学家。(这个角色,太与众不同了,我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并未看相关资料,但是经常进行这般大量哲学思考的人,应该不像一个普通的农场主吧,我猜是不是有几分托尔斯泰的影子在里面)他是不信教的,但是他心肠最好,总是为别人着想。而比起奥布朗斯基的不断索取(像陶丽索取原谅,却依旧阴奉阳违,像陶丽索取财产支持等),列文是会善意付出的。

  有两个问题,为什么伏伦斯基和安娜在一起和不选择吉娣,吉娣也很漂亮?

  伏伦斯基一直过着一种放荡的随便的社交生活,遇到吉娣,那么一个淳朴善良的女孩子。这种善良,这种好让他觉得新鲜,然而他没想过要跟她真正结婚。也不知道他认为没有恶意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如此巨大。安娜与丈夫原本就没有感情,也让伏伦斯基乘虚而入。可怜的安娜。

  为什么安娜对自己和伏伦斯基的孩子一点爱都没有

  安娜把原本要给丈夫的热情都给了儿子,儿子是她待在那个家里感到能够忍受一个她原本不爱的人的全部理由。安娜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她和伏伦斯基的女婴没任何感情,倒是自己的丈夫对女婴都比她上心。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四):书评

  小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对每一个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带有每个人物各自性格特点的内心活动,让我也觉得不仅仅是自己,身边不同的人在处于同一件事情下都有一个非常不同的而又活跃且丰富的内心状态。作者每一次的心理描写都给了我一睹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

  说回作品里的人物,首先是佛伦斯基。老实说,在整部作品的上册,我一直对他没什么好感,也试问过自己,是否会被这样的男性所吸引。很粗糙地来概括这个男人,就是长着漂亮脸蛋还拥有富足家境却又自私的俗人一个。就像列文心感觉到的,又惋惜又担心这个男人不能完全理解安娜。甚至在他为了安娜要自杀的时候,我一直很费解,起码就我读了一半的作品以后,我确实没有感受到安娜在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量。当时的自杀似乎也不只是因为可能失去安娜带来的痛苦,更有因为骄傲而受到的来自那个他一直轻视的卡列宁的屈辱。

  列文,在刚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有列文就是作者本人的印象。读着读着,更是发现作者其实一直从安娜和列文两条线在推进着剧情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拱门式的结构。老实说,这样的排布曾经一度让我有点分神,正专注于安娜的故事线,来到一个大变故的时候,列文的篇章却又插了进来。一度觉得,这样的做法只是在吊人胃口,影响阅读的酣畅感。直到写到了最后,在安娜完全被黑暗吞噬并且走向了死亡,而列文在死亡的路上又找回了光明。才让我对作者的用意若有所思起来。原本以为,书的结尾应该是完全笼罩在安娜死去的阴影之中,结果安娜的死带来的影响也就只是在交代佛伦斯基的结局时带出了一下。所有其他的人的生活都没有因此而改变,当然本来也不应该会有什么变化。

  这本书的主角,安娜。作为一部经典,安娜的结局我并不陌生,我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她无法存活在她的那个时代。也许就是因为不同的时代,我感受不到那种压抑和绝望,她最后的歇斯底里甚至让我有些猝不及防。虽然在她和他相遇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这个已知的悲剧,他们相遇在火车站,因为另一个人的悲剧而凑到了一块,他们的故事在那里开始,在那里结束。一开始,神秘的安娜,遇到到了他,眼里总是会因为他而闪着光。她以为那光会照亮她的全身,谁知那光只是烛光,纵使在黑暗中猛烈地燃烧过,烛尽了,火灭了,只剩下一片漆黑。

  安娜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女主角,的确,她的出场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么神秘,那么耐人寻味,好想要仔细看看那次面纱下的她究竟是怎样的。但是渐渐的,我就看到了她的无力,她陷入了爱情,在这段爱情里幸福,在这段爱情里不幸。我明白她最后的歇斯底里,她还是一开始那个带着神秘面纱的安娜,她有她的骄傲,她的不甘,她的骄傲和不甘和她在这份爱里得到的卑微和渺小终于起了一次巨大的冲突。这种冲突也让她失去了控制,她想赢回她的骄傲,她的不甘让她失去了理智。在我眼前的完全就是一个被爱情逼疯了的女人,我看不到一点点我喜欢的安娜,或许我从来就没喜欢过这个为爱情执着的安娜吧,可能对于我来说佛伦斯基的确算不上一个可以为他放弃自己的对象。最后的安娜,已经做好了放弃爱情的打算,可是,没了爱情,这一切真的还有意义吗?她三番二次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如何才能从这泥团中挣脱出来,死亡,是的,只有死亡。她目及之处都充满了恶意,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每一个投向她的目光都是对她的一次伤害。她觉得她无法摆脱了,于是,恍惚之间,她把自己投向了无法回头的境地,她最后一次画下了十字,“这种画十字的习惯动作,立刻使她回忆起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往事,笼罩住一切的黑暗顿时烟消云散,在一刹那间,人生带着她过去的全部幸福与快乐出现在她的眼前”,但是显然这种幸福和快乐仍然不能改变她前进的方向。

  这段不伦恋情的公开化还给了她爱情的纯粹,但是也逼迫着她舍弃了原本最珍贵的人,她的儿子,而这她的恋人却无法填满她的这个感情缺口。这是一段已经承载了太多东西的感情,她为这段感情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那么相应的,她对这段感情的期待也是同样巨大的。这甚至可以说成是她的一次孤注一掷,她的生命也和这段爱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老实说,我一直在期待她可以在这段爱情之外做点什么,当然如果她真的可以的话,也许她也就不会走向作者给她的这个结局了。那么换个角度想,安娜是有可能有其他的结局的,如果她不是这样的安娜。我为她的遭遇感到惋惜,因为我能看到那或多或少的安娜其他的可能性。也许,安娜想的也是一样的,如果她能回到她死前给她幸福与快乐的少年时代,一切都会不一样吧,可是她也明白,她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