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的年月》读后感100字

《辞别的年月》读后感100字

2020-11-1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告别的年代 读后感 

  《告别的年代》是一本由黎紫書著作,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20,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的年代》精选点评:

  ●形式游戏大于内容

  ●八年级生还可以体会的年代!

  ●文笔很细腻,好像能让你感觉到就是一场旧时代的电影,见证了杜丽安的变化。

  ●有難解的猶疑和躊躇但杜麗安的部份語言及情節 上都略顯陳套,而歷史真切的成為背景,反而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成了 成了顯眼的參照和潛文本,也是最有趣的一環。後設做得有點太刻意了。

  ●把後設寫法扣入小說命題,起手很高,惟結尾差一點完不了事。但我喜歡這種介於完成與未完成之間的小迷失,那將是她日後寫作長篇的燃料。

  ●华丽错觉,时男时女,像是一场梦,却又真的可怕!

  ●一本书有三个分身,一个人也有三个分身,仅这样的构思,就让这本小说与众不同。

  ●在讀的其實是偷看我案頭小說的娘親,但好有趣,對她來說這就是一本「反轉來揭」X 叫「黎紫乜野」嘅台灣妹妹仔寫嘅(附帶評論「嗱黎紫書吖嘛點可能係大馬人」)X 好好睇嘅書,係同原鄉啊「中國性」啊什麼爛鬼命題半點不搭調但依然吸引而且感動的(好吧,妳個連睇CCAV都感動到屁滾尿流的純情生物)。文學哦,我要作一下若有所思狀。

  ●还是嫩

  ●故事、结构,需要多长的看。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一):最好看的典型元小说

  真没想到居然还能读到这么好的一部中文小说,我是说,用中文写作的小说。

  自然,黎紫书属于马华文坛,但是从《告别的年代》中,我却一再读到中国的过去,那个活色生香的杜丽安角色,尤其她开始经营平乐居那一时期,不正是代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女性吗?而她与钢波、与娟好、刘莲、甚至与自己父母亲之间,嫌弃、慰籍、怜悯、妒忌,其实你又何尝不熟悉。而那个只存在于记忆中的叶莲生,难道你心里同样不也有一个?可贵的是,她没有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笔墨,而是让杜丽安与叶望生去纠缠那些爱恨缠绵,不,或许他们之前也并没有爱恋,只是爱欲罢了。而这些意象,杜丽安与韶子、我与J,望生与莲生,作者热衷让人浮想联翩,当然更显而易见的是文中处处可见的“元小说”迹象,书中之书,书中的人物与现实人物的所在世界的交融,使得小说不再界限分明,读者对此谜团的一一追索,将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怪圈,究竟谁在阅读谁,谁又是真正的《告别的年代》这书的真正作者呢?还是每个人都在书写,或者说在生活着,书中的每一章节。书中的“我”随着阅读的深入,对自己身世的猜测也越来越把读者推向一个看似荒谬的结论,书中的刘莲,也许才是“我”的亲身母亲,杜丽安是其养母?当然,这样的猜测毫无意义,就如书中第四人对韶子某篇小说评论其目的是为了“哗众取宠”。说到第四人(你我都隐隐知道这个人也许是叶莲生),对于他的评论的描写才颇见作者功力,对于每篇并不存在的小说作出评论,并且写出其片段,与小说中的情节层层推进,结合得天衣无缝。相信是这一点,才让我不得不感叹黎紫书真正好生了得。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二):评不尽的小说

  花了连续两天阅毕,至今陶醉其中,却又让人胸中肿胀一番,想评价、想述说、想酣畅淋漓地评价一番。但却发现在这本大作“大书”面前,用任何几何文字,都无法全部描述出来,一度准备放弃书评,但在对全书的大致回顾,写了些许的笔记之后,胸中,不免也多了些心思,就从几个简单的方面讲讲说说。

  首先是文章三大故事的交错进行,一开始认为对这三个故事基本局限于分开描述,只是用几个关键词,如“五月花”“杜丽安”“告别的年代”等,将他们进行串联。再翻阅一遍的时候,发现实在不然,作者按照一章一章的方式,将故事描述进行,每章节分别用三个小节描述各自不同的故事。但在,各自的故事里,有各自的文艺描述,但作者将主线故事一气进行,而其他的细节或者背景描述,则通过其他小节进行了解释。

  这是作者的精妙之处,其他精妙之处,我就直接摘抄自己的笔记填整吧。

  1.“小说中篇幅最多、刻画最完整的确是这个“杜丽安”的故事,写一个小女人从底层往上爬,从戏院的售票小姐一跃成为酒楼的女掌柜。写她的婚姻、她与丈夫、继子继女的互动,她的偷情、她的经营才能等。”——黄锦树的这段话,把“她”的故事一气呵成,在细微字眼之中,把所有的故事浓缩。

  2“.于是你才想这书的作者若非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写手,便是一个颇有成就的老学究。他们都有点自诩过高,有点自恋,或起码相当地自以为是。”

  这部分内容,更像是作者对自己的书的一本介绍,却又仿佛已经是故事的开始,这部分内容并没有标明任何标题,所以,把它设为哪一种情节的部分,完全由读者自己的心意去领会。但这一句话,在阅罢整篇小说再来回顾的时候,确实觉得有些如此味道——作者告诉了你;什么是文章的序,什么是文章的评价,什么是文章的结尾——作者告诉了你;什么是这本小说将会有的影响,什么应该文坛对她的评价——作者告诉了你;什么是作者自身的故事,什么是读者的心境和感受——作者告诉了你。在诸多纷繁的视觉错位与变化之中,让人不禁倒吸一气,感受到作者在多多少少人群的思维中穿梭和透视之感。

  3.第522页

  你手上这一本《告别的年代》被放在最底层,而且是最靠墙的一本,仿佛停放在时光的深处。蜘蛛在那上面一代一代地交然,繁衍和死去;一只黄蜂抱剑死守在那里,尸体已被蛀空。那角落最惹尘,也最容易被遗忘和忽略。

  这一部分的描述,首先是作者对自己这本书的定调,让人感觉到这书的苍老,让人感受到读者在阅读之前,在心里已经开始定调——拿到的是多么浑厚历史的书本,静下心来,带有窃喜。同时,在感受到这本书经历史积淀,却被如今的你卷握在手,也显示了作者写出这本长篇小说的时间之长,积淀之深。再者,这一部分也为后文中的小说之二埋下伏笔。

  4.第540页

  钢波在那庙里见证过许多事。他少年时在古庙义校读了几年书,闲时闲日都在那周郊溜达。后来拜了庄爷做谊父,自己打出名堂来,当了建德堂堂主,便长长陪庄爷到庙里主事。

  再读之余,再一度发现,作者在三大故事之间的穿插细节方面,错落停当,把一些背景介绍类的,或者主线故事人物的往事细节,都通过第四人的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第四人,在之后的笔记中会有相关的描述。

  5.第541页

  以前在戏院门口卖荷兰水额娟好也来劝。“我就是个版啊,你看。”娟好姊摆正姿态,她怀中那三岁幼女也配合着转过头来,母女两一张可怜兮兮的脸。

  作者在细节描述的时候,最厉害的一点便是把环境中的各个细节滴水不漏,全然一气进行呈现。在人物的描写中,更是能把几大人物在分开描述之后,再进行串联,关节相连,彰显灵活之气。

  6.第579页

  但杜丽安扶着墙蹲下,哭声抖抖,久久未竭。奇怪的是她始终没掉泪,哭得十分干旱,以至那哭号听来让人感觉倍感荒凉。

  “晚上吃蕹菜吗?其他的还有什么?”他总是这样,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也就什么事情都一笔勾销了。

  “对不起”,她心里怦然一动,也没什么准备,两颗大大的泪珠像在眼角隐忍了很久,突然落下来了。

  前文干旱的铺垫,再到后文的豆大的泪珠,把读者的心揪到一起之后,又浑然释放!——最喜欢作者给人的这般感受,深度淤塞之后的浑然释放,模仿学习。

  7.第729页

  在这个定义之下,一向“互不认识”的韶子与丽姊,很顺利被淘金模式里。第四人在《多重人格分裂者》一文中,把“在夜市场卖内衣裤的小贩杜丽安”定为“主体人格”,而小说家韶子“则为其后继人格的显现。

  说穿了,也就是一种“意识深层的自杀行为”。

  作者还真是想把书评家的话都说完了一般——作者都说完了,书评家还能说什么?除了大而虚的赞扬一般,缺也不能再做什么,呵呵,作者心思真密。另外,这一种“意识深层的自杀行为”的描述,着实吓到我了。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三):我輩何能評論這個作品?

  我的頭皮發麻著,從一個星期前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之後就一直是處在這個狀態。原因有二,然而情緒卻有萬千,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得到了一種古人所說過的概念安慰、解釋或者擁抱我粗俗的閱讀背影,因為這種還在藏經閣前按著電鈴的我的程度,只能慚愧的說這種隱約的理解,然而這卻是種飄渺卻又能道盡我心情的具體說明,那個凝重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萬千風華。而第二個讓我頭皮發麻的原因,不外乎這炎涼的世態變本加厲地從四面與八方在晴空萬里之下,在陰雨綿綿的前後,沒有間斷地向我襲來像是飢渴的人們搶食似的。

  話說前兩天的爭鬥糾紛,反倒是招來了異國的警察驅趕。所幸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大家都各自保留著客氣模樣的豪爽退讓,在各自表達配合的感謝之後草草收場,我向母親說了這個情況,她只是勉強地吐出了一個草率的慰問,並且在許久之後仍然沒有查看我的回應,就如同《告別的年代》之中大書裡不可一世的堂主在病危的當下,環伺在旁的虛情假意裡,暗地想像著對方說謊或者祝福彼此早日脫離各種層面關係的做法,如出一徹,路人皆知的可鄙用心卻是她洋洋得意對餘生情懷做一個曼妙的揮灑。我懊惱,畢竟寫下了許多自我開導,出口依然淒風苦雨,這過去發生的所有「曇花綻放的時光」和「瞬間變化萬千的蛻變」,這拙筆寫下失真的見解難以完整聊表心跡。

  我認為與父親告別的當下,我在人性的光輝照耀把眼淚揮灑的無以復加,哭透了,也流光了。之後記憶回饋我成為一個義無反顧地莽夫、做作的衝突反撲打擾我的本來洶湧的緬懷思念,我衝撞了所有觸手可及的一切,被說成了燦爛的日子,不過是一種連自己都誤解的流年,情長飄黃取代了我本來因為單純而堅信的禮義廉恥,成長的代價何止是現在一但雨季來臨就疼痛的雙腳?我突然老了。我越來越少想起父親的臉,也赫然發現了來自母親虛偽的推搪之中,有多少隱忍著痛苦裝出的真戲假做表情,來自於她對親情的放棄與人間倫理的故作惋惜的雙簧裡,一幕幕文不對題的相聲演出,在沒有觀眾的大宅裡熱鬧著所有冷清的空白。她依然賣力演出,有一種至死方休的君子當自強不息的態度來呼應天行健這種自然現象的啟發。然而我心裡萌起一個認知:母親對我虛假,童年時對我失望後收回母愛了,那又怎麼樣?神愛世人嗎?佛祖保佑你嗎?我一定要在這須臾人間依靠這麼多的屏障來遮風避雨嗎?我已經老了,我早該什麼都不驚不懼了,不是嗎?

  我最近睡得很不好,多年前腎結石的毛病隱隱作痛,近年來摔斷膝蓋的疼痛也跟著響應滋擾生活運動活躍萬分,努力提醒我許多衝動與急躁後得到眼前的成就所付出的代價。人,誰都是人,也都只是人而已。總有些理想裡的因為所以,終究要看透這各式各樣的無能為力,都是因為不切實際的誇張慾望所換來的認命體會,但是呀!講的容易,當下那種饑渴的上進心和迎風吹拂的演講高台早就讓你自我微醺,任誰也無法從這場催眠之中輕易揭開蓋在額頭上的符咒,於是撲火的怎麼只有飛蛾?或者大雨降臨前那些啃食燈火卻不知大限將至的盲目飛蟻呢?

  「黎紫書」謙稱自己是個業餘寫手,羞愧這本《告別的年代》的潦草枯殘的內容。這位幾乎與我相同年紀的馬來西亞寫手的作品,作用之於我是一個深刻的擁抱。我自認為不愧對這個感觸,雖然這個故事裡的情節與我毫不搭嘎,我既非流鶯之子,也沒有這麼辛苦的顛沛流離,看過的生離死別也還不足故事裡的數十年孤寂。但凡有過類似路程的人便可知其中自尋煩惱的相互輝映,哎~庸俗之人當如是,而我是個其中的翹楚。哪個青少年會在國小六年級對李子恆為姜育恆寫下的「我也曾年輕」感動到懷著揪心之痛,當時的似懂非懂怎麼突然變成了現在哭不出眼淚的巨大心痛?究竟我的苦來自何方?究竟我感受到《告別的年代》這本大書裡誰的孤獨而頻頻不忍草率閱讀?再也沒有人提著吉他走在鐵軌旁流浪了,本來一直托承著我的文青農作的時代,突然間在我被孤獨擁抱而忽略成長變化時,已經大步走到了積極在推翻「費米悖論」的這個十字路口,眼前本來應該調解思路的圓環,竟然是一個生硬的十字路口,誰在捉弄著?竟在黃昏的洶湧車流中關閉了所有的交通號誌,冷眼旁觀的輕笑聲此起彼落,無論用意如何,總之是催促了所有車流裡每一顆心的慌張節奏,亂了拍子亂了性子亂了腳步的所有來時路,凌亂的里程碑把過去的努力與失落全都攪亂了一番。而我這種庸俗界的翹楚,精力充沛地囫圇吞噬生老病死的喜怒哀樂,換來自我滿足《告別的年代》裡夢境中閃亮的日子。

  我絕對不能自以為是,這種情懷被我拿來武裝自己,包容脆弱已經太久了,這頂庸俗翹楚的王冠套在我的頭頂,我本來以為是光彩奪目並可以或者滿堂喝采,誰知道日子走過了,命運念起咒語,王冠變成了緊箍咒,王座成了山腰邊上囚禁我的坑洞,我褪去毛髮的人體仍舊疼痛的再也追不回「樸樹」吟唱的「清白之年」。我絕對不能自以為是,這個在國民小學就被耳提面命的簡單道理,兜了數十年果然驗證了不聽老人言的下場,我,越來越常得到這些為時已晚的豁然開朗,像是謊言藉口瀰漫的人間,像是我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林林總總。於是我絕對不能自以為是,特別是撂下任何一句評論「黎紫書」所寫下的這本《告別的年代》,特別是這本了解我的書。

  我把吞下去的每一個字,卻胡亂塗抹在我的心牆之上,終於我還是可以從這本書裡得到某一些刺痛,像是披上了填充荊棘的被子,疲倦卻無法成眠。終於我還是可以從這本書裡得到一些安慰,猶如海浪在岸邊激起溫暖的浪花,沾染填充著我的笑窩,讓我盡情地投入懷抱,開心地像是沒有出生過似的。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四):经验匮乏的应对模式

  刚看到这遣悲怀评论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77179/

  这篇评论写到骆的地方通通都有道理:

  quot;骆以军的小说人物则是分裂的旁观者,是丧失自我生活的人", "那些在当下依旧顽强幸存的少数“诚实的灵魂”会生活得无比艰难,并在强大的时代压力下渐趋分裂;而那些如骆以军一般对“分裂的意识”保有内在认同感的当代人,因和时代精神相吻合,反倒弥散出一种基于诚实的安宁,我分裂,故我在,于是荒怪与美善一体,淫猥和纯真并进,生命转而成为一种单细胞分裂式的弥天弥地的华丽景观,思辨和观看代替了具体的生活,不再有集聚自身的生命,不再有朝着某个方向撞得头破血流的生命。 他有如我们时代里任何一个普通平常的经验匮乏者,只是为了写作,他需要比常人更贪婪地捕食生活经验。"

  这段话中肯地揭露了骆以军创作方法底下的道德隐患——老子就是不能go get a life呀,所以只能贪婪捕食间接经验,高度想像。当然作者并没有如此粗暴地阴谋论,而是站在时代的角度尝试理解骆,担心骆太高超的技艺会让人们忘记,骆的华丽演出原本是为了应对时代症结“不得不”选择的尝试方向。某种程度上说《遣悲怀》根本源于对邱人生经验的妒忌,骆那一个个从暗角拉出拼凑的故事,倒写出他对邱绚烂的创作资源望尘莫及,以及惋惜她没有尽情开采即告终结的命运。

  (但是,我对作者将邱妙津放置在天秤的对面这一点有所保留。也不大同意他/她举赖香吟来作为骆的反例,浑淆了创作评论和对作者人格的评论。不应该扯什么赖“默默整理亡友的笔记本和手稿”。整理邱手稿的赖和写有关邱散文的赖不能混为一谈。也许赖的怀邱散文可以和《遣悲怀》一起讨论,但也应更为复杂。)

  我一直对骆以军的经验匮乏并(只好)以此为创作养料这一点,在个人经验的层面非常认同,因此才会觉得有必要和骆一起聆听这位评论者的提醒。评论的作者忧虑的是这个不让严肃和认真伸张的创作环境。从小说史角度说,就是那个消逝中的,属于伟大长篇小说的时代条件。因此骆和邱的同代人董启章说即便曹雪芹再生也写不出《红楼梦》来(董,《为什么要写长篇小说——答黎紫书 告别的年代》)

  董的文章侧身《告别的年代》书末,作为黎紫书后记的回应。黎紫书的后记中写道自己这第一部长篇受到骆以军和董启章的间接压力。觉得不写长篇的话就永远徘徊在真正小说家体验之外。

  黎紫书在董的答文中被视为他和骆的同代写作者看待,面对同样的困境:真正的文学在消费主义浪潮中被换取,替代,变成娱乐一种。而马华台港的边缘属性又使当地的中文写作遭遇正当性的诘问。第三点是技术层面的:经验匮乏如何写作长篇。董的回答是经验匮乏写长篇是正因为长篇小说(或文学)正在终结,这个时代的创作者才有责任去挑战个人的局限,以对抗文学的衰势。

  但对抗经验匮乏的应对模式却因人而异。骆的路径董比较接近他自己说的,继续相信长篇小说“最接近一种世界模式”,用张爱玲的话说,“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或以笔下的人物(如独裁者)代替自己去相信,去挫败。因此他欣赏黎紫书“把有限的经验通过重重反照而增生,形成丰厚的假象”

  骆的路径之流弊已经在他的晚辈小说作者中呈现出来,后来我看到“折光”这种词就觉得鬼打墙。因为骆的应对模式十分容易上手,气味又容易上瘾,其实。说到底这是骆私人的创作模式,最尴尬处,体现在《月球姓氏》最后摘抄的父亲日记,和这篇fb po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887880/,淫猥和纯真在他的创作中尚可称为美学,但当他面对“纯真”的“材料”本身,那些小说中的技艺在现实面前看起来都像无良的借口,骆面对邱,又何尝没有这种道德压力?虽然他比我们都有资格辩称:材料进入小说已经和材料没有关系了。

  说回黎紫书,先说非后设的部分,杜丽安的部分写得松刮脆辣,让人重拾阅读叙事的喜悦。杜丽安的故事并不特别,在中文现代小说史上,这类厉害女人前有张爱玲,后有一众宣称不是在模仿张爱玲但又很难“不象”张爱玲的台港小说家,我倒从黎紫书的叙事中读出大陆小说气息,《告别的年代》也的确后设地提到了毕淑敏的小说,以及:“第四人认为...追求小说的故事性,深受大陆文学爆炸时期作家的影响。其小说语言更是明显承袭了某中原作家的风格”。黎紫书是将港台(也许也有大马)张爱“谱系”小说作者的传统与八十年代大陆作家的风格互相修正,让我们看到两种传统好的一面。

  但是,杜丽安的部分到了后面有些不济。刘莲的死让这个人物整个沦为塑造杜丽安的垫脚石,无论花费多少笔墨都算不得一个自足发展的人物。

  后设部分的妓女之子在五月花旅馆的人生故事也可以抽出来当成好的叙事材料,这个故事有王家卫一再拍的不新鲜的元素,黎紫书的好处是细节处多有神来之笔,每每出人意表。

  至于这书为什么不是从第一页开始,杜丽安究竟是不是五月花里去世的妈妈,《告别的年代》作者是谁,统统不必费神,作者最后都没有自圆其说。后设小说有权力这样做,反正小说里那个评论者也说了作者“是多重精神分裂”。

  为《告别的年代》写序言的黄锦树本人也是必须对抗经验匮乏的中文小说创作“同代人”,他是董启章所说的,在马华作者中,只有他“一直对‘写大书’的使命、或召唤、或诱惑表示决绝”。他对后设作为经验匮乏的救赎提出了简单的批评:“后设手法本身的变化有限,很容易陷入自身的套套逻辑里。”

  董启章书名解读为向长篇小说的鼎盛年代告别。黄也未有察觉,只说,“但黎在后记中可没有说明告别的年代究竟何以告别,向谁告别,告别什么。如果从小说中难以找到线索,理由可能就在小说之外、私人领域吧。”

  两种说法都不大让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