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口的读后感年夜全

衙门口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1-0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衙门口 读后感 

  《衙门口》是一本由张程著作,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衙门口》精选点评:

  ●作者辛苦写书也不容易

  ●官场如战场……hard模式更是如此- -

  ●远离

  ●为什么评分那么高?看着就特别累,特别困,和现代的联系思考几乎也没有。我可能二十分之一都没读完,弃了,也绝不可惜。看了下,评论也少得可怜,打分但是很多,呵呵了。浪费时间

  ●站在衙门口往里看,可以看到官场百态,看一个个官员粉墨登场;站在衙门口往外看,可以看到市井炎凉,看社会如何围绕衙门运转。 达官显贵、下僚小吏、落第士人、隐士僧侣、市井小民……他们跨越朝代在衙门口上演人生百态! 我是一名刚入职的公务员,工作上感觉有些吃力。闲暇看到这本《衙门口》就买来看看,学习借鉴一下。

  ●可说很全面了

  ●那些有意于衙门人生的“有志青年”,在急着往衙门里面扎之前,站在衙门口时,最好看看古代官场的生态和市井炎凉。

  ●知道一些制度谬误,待读完再写点感想

  ●至今还是我看明清官僚制度史的第一入门书

  ●结构过于宏大,信史太少,用野史打地基略显凌乱。

  《衙门口》读后感(一):读懂官本位,才能深入理解中国社会

  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是仕文化,最让人流连忘返的那一口是衙门口,最让读书人难以割舍的地位是官本位,能令人一日从年轻气盛而老成持重的是仕途。为什么?愤青、理想主义、小资,别去官场吧。历史如此,处处紧扣现实,千年未变的官本位,看完你要怎么选择,看你自己了。学而优则仕,一代代的学子带着新知,进入仕途,慢慢被钝化,终被同化。问当代读书人你走出这种宿命了吗?

  《衙门口》读后感(二):官场是最大的江湖

  中国人在精神领域造了两款最为理想的人生模式:第一,为官,第二,当个大侠。前者,跟世俗有关;后者,跟梦想有关。两者皆有许多相同的特质,无论是官场,还是江湖,皆是太过极端的疆域,足够考验人的心力。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均在此鱼龙混杂,暗潮汹涌,明争暗斗,好不让看客们惊心动魄。

  巴尔扎克将官僚组织定义为“由侏儒管理的庞大机构”。从政治制度缔造者的初始意愿来看,他们原本希望“官僚”能作为政策过程中的要角,在政治生活中承担“官吏统治”的作用。从国家诞生的那一天开始,这部庞大的机器催化了“设官分治”的需求,哪怕是中国几千年来经历了若干王朝世代的更迭,不同的权力体系和国家机器遭遇破坏和重建的循环往复,官场也就是官僚机构却屡屡重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前进和变革。可以说,官场是一种“生态”,也是一种“环境”,因为掌控的总是强势的政治权力,所以,它的健康与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以及政权的牢固与否。即便到了现代化程度逐渐提高的今天,若干年轻人依然为各种缘由所驱动,为进入官场而不惜惨烈拼杀、殊死搏斗,这都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再加上当下各级官员频频出事,民众对于权力一边在热捧,削尖脑袋去攫取权力,一边又在极力祛魅,质疑权力的合法性。为何官场成了某些人的试验场,也成了某些人的坟葬场?为什么有人对它津津乐道,有人却对它嗤之以鼻?为什么官场极易成为腐败的温床,屡屡成为政权倒塌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这里像被污染过的土地,再性善的人在这里都极易遭遇扭曲变形?古老的“官本位”思想在当下是否遭到了“民本位”的挑战?为何当下反映官场文化现形记的图书得到人们的热捧?这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的官场文化提供了诸多新鲜的课题。

  一翻开《衙门口》,就仿佛站在一个岔道口,沿着历史的痕迹去打望绵延了几千年的官场文化的原生态——形形色色的制度、规则、职场生活、斗争、浮沉、权利规律等都在这个十字路口汇集,推动着历史车轮的前行。可以这样说,“历史”和“社会”影响了“官场”,而“官场”也反过来影响了它们,并和社会经济文化方面保持“异常密切而协调的关系”。如此可见,关于“官场”的考察完全可以置入到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里,这样互为上下文,互为背景,才可以把这一个偌大的江湖看得通通透透。

  说官场,道官场,既然是“场”,那便是布尔迪厄所称的那种“场域”——单个个体间的行为彼此相互关联,形成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和“人情资本”,这个“场”,不能被理解为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而是在其中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说“场域”是充满力量的,是指个体在场域中展开竞争,每一个场域中都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而任何统治都隐含着对抗。从《衙门口》的归纳来看,官场便十足的符合布尔迪厄的以上言论,这里有如杂草丛生的明规则和潜规则,有绕不开的体制“暗箱”,各种势力在这里斗力,名与利的绞缠,独特的人情往来形成的圈子与群体……总之,用更形象的语言来形容这个独特的场域,它倒是像巨大的江与湖,聚集着惊涛骇浪,任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浮浮沉沉。

  《衙门口》读后感(三):小衙门,大学问 文/瘦猪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世界上最完善最庞大最悠久的体系。近代以来,英国文官制度成为世界官僚体系的典范,但寻根问祖,还是会找到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上。孙中山曾说,“英国的考试制度(选拔、培养官员)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它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问题,搞懂了“衙门”,也就搞懂了中国的政治经济。衙门虽小,里面的学问却是“一入侯门深似海”。

  汉以前,国家公务员是世袭的,寒门出身而能为官者,廖若辰星。西汉时,为了补充政府人员,孝子便有机会去当官。魏晋时,举孝廉的征辟制被九品中正制代替,形成门阀政治。大家熟知的谢安、王羲之就出身名门望族。直到隋唐,确切地说,是唐代以后,科举才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从它的横空出世到1905年慈禧废除科举的1300多年时间里,上演了无数人间喜剧、闹剧和悲剧,无数才华横溢的读书人沉浮其间,痴迷、咒骂,欣喜若狂、如丧考妣……

  说起科举,就免不了提起范进,当时的主考官与范进一样,苦熬多年方在他人资助下中举,当他看见衣衫褴褛已至暮年的范秀才,触景生情,才录取了他。《官场现形记》虽是小说,但你把它看做现实一点不为过。一辈子都用在考试上的童生多了去了。史载最老者是清道光年间的陆云,102岁参加乡试。科举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影响了全世界的文官制度,摒弃了种族、出身、地域、年龄、财富等外在因素,只考量个人学识。从客观上限制了贵族门阀与既得利益集团,为国家选拔高质量的官吏创造了有利条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穷孩子的幻想。随着时间的发展,科举制度日渐臃肿僵化,成了一种顽固、无法治愈的疾病。其中最为人所痛恨的就是八股文了,给明代以后的官府造就了大量保守、迂腐、办事能力极低,只知写八股文章的官员。无论庙堂还是坊间,对此诟病不断。顾炎武就认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其遗患直到今天也未消失殆尽。

  古人称知县为“父母官”。县衙是基层单位,朝廷政令需知县去落实,故曰“君权不下县”。父母官每天都在忙三件事:收税、断案和教化百姓,最后一项是面子工程。人人都知道“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但若问“八字”为何意,恐怕多数人都回答不上来。有关古代官员的任免、俸禄,官场的惯例与潜规则,古代官僚体系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现代人就更不了解了。不想让自己的知识停留在宫廷剧的水平上,读一读《衙门口》是绝佳选择。

  该书大致从以下方面详解了古代官僚体系:科举制度、官员的任免升迁、官场规则与权力规律、官场文化与举国唯“官”的社会价值观产生的原因及思考等。中国文官(官僚)制度和体系的正面意义作者很少提及,实在是因为它积习已久,给国家带来的弊病远远超出它的贡献。拿人们最感兴趣的官员的俸禄来说,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似乎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标准。宋时太高,禄米俸钱年终奖之外,还有岗位津贴、定期疗养、住房、饮食、随从均由国家买单,出差一律免费,另有名目繁多的福利补贴与公用钱、田地等。苏轼被贬,还有余力倒卖房产,即可说明问题。如此高薪养廉,并未阻止产生像蔡京这样以“贪渎”闻名的大官。明清俸禄最少,但灰色收入极多,有时连皇上也无可奈何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并非虚言。然而有很多为官者同时叫苦连天,甚至达到举家食粥的地步。仅是官场上迎来送往的开销,对于一个比较清廉的官员也是极大的负担。曾国藩就曾在京城过过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日子。鲁迅的爷爷周介孚的爱好之一,就是痛骂官场陋习、工资太低。这种吊诡的情形正说明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缺陷和畸形。

  唐代很多官员喜欢聚在一起品酒吟诗,花的是公款。宋宁宗时竟允许衙门每月可报销一次没有任何名目的酒宴。明首辅张居正回家丁忧,沿途“所过州邑,牙盘上食,水陆过百品”,都是公家买单。衙门附近必有酒楼饭庄,往往皆是顶级设施。牛群、李立山合说的、讽刺公款吃喝的相声《巧立名目》若放在古代,一定受老百姓欢迎。

  《衙门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书籍,多引文学作品、古人笔记、坊间传说与野史,增添了趣味性和生动性,比如作者坦承王维与太平公主的故事来自《太平广记》,历史上他俩不存在交往。然而唐宋时士人奔走豪门,谋位求官却是不争事实。该书整体上本着学术精神考察古代衙门制度的得失、利弊,使读者通过观察一个小小的衙门口,便足以看清整个中国古代官场的百态。

  《衙门口》读后感(四):《衙门口》:古代官场穿越指南

  官僚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特产,也许与我们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延续和发展的数千年时间里,官僚制度曾经代表着中国传统政治的精致、典范和成就,和辉煌的盛世景象融为一体。曾几何时,它开始承受越来越多的批评。后人认为官僚制度恶化了中国的社会风气,阻碍了政治前进的脚步,甚至认为它是中国历史的一大消极遗产。

  不可否认的是,官僚制度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其中的消极负面因素,我们不能奢求一朝改善,对其中的正面遗产,我们也不能熟视无睹。《衙门口:为官中国千年史》(张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就是一部重现与反思古代官僚制度的作品。

  《衙门口》梳理了古代官员从录取到退休的方方面面内容,简介了历朝历代官僚制度,展现了古代衙门内外的种种场景。它让读者感觉到,原来中国人已经早早触及到了官员人事制度的各个领域,并且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覆盖之宽、内容之细、历史之久,足以让后人为之惊叹乃至骄傲。它们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有人痛斥古代王朝政治黑暗腐朽,进而认为古代官僚制度的失败。事实上,王朝末期的腐朽衰颓,不是官僚制度设计造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恰恰是对制度的背叛。比如,《衙门口》开章专题论述了科举取士制度。科举为传统社会流动、保证官员质量,做出了巨大作用。清朝出身寒微的进士比例,1652-1661年为42.8%,1673-1703年为32.3%,1822-1904年为35.2%,极大扩充了这个少数民族王朝的统治基础,为政府机构输送了一批才学之士。清朝中期以后,科举制度遭到破坏,卖官鬻爵、滥用私人、仕途大开,官场人满为患,鱼龙混杂,进而导致了政治黑暗。

  《衙门口》没有只停留在描述静态的制度,而是深入到了动态的升迁之道和官场规则。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也是难度最大的内容。作者抓住了“权力”这个关键词,从皇权专制、权力结构、权力的变异与泛溢等角度出发,考察官员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权力的大小成了衡量官员价值与成败的核心标准,获取、巩固与扩展权力就成了官员一切言行的目标。从此点衍生开来,古代官僚制度的种种消极与负面悄然而生。比如,绝对皇权的存在,在理论上可以让一切优秀的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又比如,自上而下的权力来源,使得“唯上”与“圆滑”成为古代官员行走官场的法宝。这一切都是君主专制体制惹的祸。古代官僚制度不能脱离君主专制的大背景,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摆正设计初衷,摆脱种种负面与消极衍生品的附着。

  官僚制度不仅覆盖官员群体,还有众多的人群攀附其上:幕僚、胥吏、长随、官亲等等。大凡能分沾到公权力荣光的人,都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也就与官僚制度息息相关。《衙门口》也没有放过这些人群,专门写了衙门小贵、官场小人物和那些“体制之内、编制之外”的人和事儿。制度规范人事,同样也迁就人事。在实践中,人和制度相互影响。明清时代的官员就仰仗幕僚、亲随和官亲们控制衙门和施政。比如,古代没有信息交流困难,各个衙门的门丁既要管理官员的来客、拜客,准备老爷的出行交际,又要留心衙门内的公文进出、官员往来,充当了类似领导秘书的功能,作用不容小觑。这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造成的,而官员对亲属的倾斜、倚重乃至包庇,则是主观故意的。归根结底,此问题又要归咎到“权力”关键词。在位者苦思如何巩固权力、维持秩序,灰色人群的存在有助于他们实现目的。灰色人群自然要有灰色收入,就会在白纸黑字的制度之外营私舞弊。

  《衙门口》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副图景:官场上熙熙攘攘,有人白发赴刑场,有人雨夜赶科场,“读者们可能穿梭在达官显贵、下僚小吏、落第士人、隐士僧侣甚至市井小民中间,徜徉在不同的朝代和琳琅满目的衙门之间。野史、传说同正史一样得到了认真的对待,登堂入室,在本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一部传统的考据演绎与时髦的通俗写作、严谨的史学关怀和轻松的故事传奇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

  据说袁世凯年青时在家族世交吴长庆的庆军中奋斗,曾向吴长庆的好友马相伯讨教:如何才能飞黄腾达,直上青云?马相伯指点:“惟厚赂宦官,由宦官而结纳亲贵,便可越级而升,宦至督抚不难也。”

  袁世凯如法炮制,立竿见影,后来告诉马相伯:“验矣!”又问:“先生见事如此透彻,代某筹策如此奇效,为何不躬自为之?”

  马相伯笑着说:“余言之而不能行,是以未免终为书生也!”

  《衙门口》是一部讲古代官僚制度和官场的作品。历史关照现实,读者与其把它当作行走官场的“教科书”,学习古代官场的鬼魅伎俩,不如当作一部古代官场的“穿越指南”,多一份认识过去、感知当下的鲜活材料。(作者: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