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 Girl》读后感摘抄

《Lab Girl》读后感摘抄

2020-10-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Lab Girl 读后感 

  《Lab Girl》是一本由Jahren, Hope著作,Knopf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USD 30.45,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Lab Girl》精选点评:

  ●作者的文字中流露出对科研的喜爱,那种忘我的精神值得学习,更喜欢她和实验室伙伴Bill的故事,有这么个知己足矣!

  ●纸版读了好久都读不进去,买了有声书听完了,1.5倍速正好。作者自己读的,情至深处多次哽咽。她对学生确实比较奇葩,但是她自己也承认,她根本不在意teaching,只喜欢做研究和写作。她的文笔精准美妙,有不少自怨自艾,但感觉都是她的真实想法。我觉得她的bipolar disorder非常影响她的生活和人际,甚至不觉得她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只有和Bill惺惺相惜。

  ●女科学家自传

  ●科学写作与回忆叙事交织 两种笔调都功底了得 4年就能读完实验类理工科PhD实在太厉害了! 维系实验室生计的grant和funding苦连不用做实验的我都读出了共鸣 云淡风轻间也揭露了作为女科学家所面对的体制挑战 和Bill的情谊很令人羡慕 共进退的学术好基友可遇不可求啊! 相较之下觉得自己的博士生涯条件还是好很多了!

  ●too much 自传

  ●Eloquent, witty, sincere, and touching.

  ●读了一点,觉得没意思,不读了

  ●作者是真正热爱科学的人,但是我读出了淡淡的优越感,并且我一定不想她当我boss,标了那么多试管然后全部扔掉?最后有一点感动,推动社会进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的确是需要这样纯粹的科学家吧。

  ●听书所得

  ●我要种一棵树

  《Lab Girl》读后感(一):慰藉

  其实这不算书评,更多的,不过是想讲听书时,那些不断回闪的记忆,和作者无关。

  但因为比350字的短评限制长,只好写成书评。

  这是一本自传,也是写给作者所钟爱的事业的情歌。书里她和科研同伴Bill的友情非常感人,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她所描述的科研里修行一般的日常工作,仔细地培养成百上千的种子,精心整理清扫古老的化石标本,需要几乎禅定一般的耐心,但在热爱这种工作的人的眼里,却能有冥想一般安定心灵的效果。那些不眠的夜和漫长的野外工作,在她的笔底都绽放出异彩,作为读者,完全能体会她从中得到的快乐和满足。

  而之所以让我感受深刻,正是因为她的描述里,我又一次明确地意识到,虽然同为科研者,我和她之间有多么大的不同。我急躁、追求新鲜感、缺乏定性和耐心、甲之蜜糖乙之毒药,她所钟爱的,正是让我难以忍受,而终于逃出实验科学的原因。然而,隔着许多年的时光往回看,当时的失败和绝望都失去了伤人的棱角,我反而有一点羡慕地想,我从没有给自己机会做她那样的人,如果人生轨迹不同,我会不会也在这条道路上最终找到类似的满足?当然,仅仅这个念头都让我失笑,因为我太清楚答案是什么了。

  不过,我还记得博士最后一年的那个冬天,在整一个秋天为了工作、转行东奔西跑,经历了无数过山车般的希望和失望,以及无数个午夜灵魂搜索的时刻之后,在圣诞夜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跑胶、染色、在显微镜下数细胞。我清楚地记得,在那个晚上,在那个狭小的没有窗子的空间里,我手头一切操作的本身似乎有了意义,我甚至不需要它成功,不需要它呈现数据,不需要变成它文章或者被人阅读,我只需要严格而单调的操作,在显微镜下聚焦,观察神经元细锐的树突与轴突。在所有的奔波流离之后,我像一个精疲力尽的老人,在试验台反复刻板的实验操作里,得到了一种近乎安定的慰藉。哪怕这种慰藉,出现在我实验生涯的末尾。

  其实,也许正因为它接近末尾,所以才能提供慰藉吧。最终的最终,我只是很高兴,在现在的工作里,我再也不需要这样的慰藉了。

  《Lab Girl》读后感(二):植物春秋

  上高中的时候,教学楼后有一棵树,大概三层楼高的样子,树冠庞大而茂盛。上课走神的时候时常会盯着那棵树,看着小猫在树枝间行走,一副慵懒的样子。在夏天里,偶尔一阵风吹过,树叶放佛受了痒,会发出嗦嗦的笑声。

  那是属于夏天的记忆。

  然后一夜间,也就是一场秋雨,原本繁盛的叶子就会通通掉落一片不剩。上课的时候,我会偷偷的问Echo,你看外面的叶子怎么就都掉了呢?也就是一晚上的功夫呀?这也太神奇太不科学了吧?好歹留几片对不对?

  高中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但那棵神奇的树却随着年岁的增长在记忆中生了根发了芽,越发的葱翠了。有时候走在路上,看着路边的树,我会忍不住想起她,她现在是不是还在老地方,在一阵风里轻摇,会不会也有个一脸痴呆的学生发现她的神奇?

  本周读的也是关于植物的故事,一个科学家Hope眼中的世界以及她的种种经历,有泪水,有欢笑,有友谊,有爱情。

  这本书真的不愧为时代周刊遴选出的2016迄今最佳作品,作为一本自传,尤其还是科学工作者的自传,阅读前我以为会和“科学家”这个名词一样,内容会让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非常遥远。然而阅读之后,我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坚强女性在日常生活和事业里的挣扎。

  我非常羡慕她和Bill之间的友谊,应该所有人都会羡慕吧?Bill是个古怪而可爱的人,他因为小时候的意外导致手掌残缺,自卑之下不爱与人接触。他会在父母的后院挖个洞,然后住进去。他会找一个树洞把自己剪掉的头发都藏起来。Hope的科研项目初期资金紧张时,他没有钱只能住在自己的车里,夏天的车内和蒸笼没有区别,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离开Hope。他会在Hope半夜打电话来时接听,会安抚她的彷徨和不安。他是她的家人,她也是他的家人。

  其中有一幕特别让人动容,在一次南极的科考活动中,Bill将自己的自卑袒露给了Hope,一个因为手疾而从来没有约过会的男孩,一个平时仿佛岩石一样坚强的男人,在此刻显得格外脆弱。他告诉Hope,他都没有参加过毕业舞会。Hope说,那现在跳起来呀,这就是你迟来的毕业舞会。他笨拙的开始跳舞,直到最后的放肆蹦跳。Hope认真的看着他,在这样一个冰雪的世界里,她是他唯一的观众。

  你会觉得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而跳舞的Bill是那么的单纯,而你所希望的是这样一个柔软的人应该有人去爱他。Hope安静而略显哀伤的文笔让人内心颤动,在Hope笔下,Bill的坚强、脆弱、暴躁、哀伤都直接投放到了你的心里。看这一段时,我还抽了抽鼻子。

  你会为一个素昧蒙面的人心疼,这就是真实文字的力量吧。

  Hope有躁郁症,在怀孕期间不能服药控制。在这一段描述中,你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科学家,而是一个脆弱的女性。她会拔自己的头发,会撞墙,会尖叫,会痛哭,会想死。直到孕期达到了某个阶段,她可以服药控制病情了,又可以去实验室做实验了,结果又被学校拒之门外,怕她出了什么事故,校方需要担责任。

  你可以想象,一个从小就觉得自己以后要从事科研的人,一个在这条道路上坎坷的一路走来而从没有放弃过的人,科学家就是她唯一的身份,而当她因为怀孕被剥夺了这一身份时,内心是多么的崩溃。这是一段黑暗的时光,而我们读者却无法为她点亮那盏灯。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树根和树叶”,第二部分“树干和树枝”,第三部分“花朵与果实”,分别象征了Hope人生的三个阶段。你会看到一个在父亲实验室中长大的女孩,一个独自面对世界对未来彷徨而没有方向的少女,一个找到了同伴开始了科研之路的女人,一个结婚生子的母亲,一个被《大众科学》杂志评选出的“10位最聪明的年轻科学家”。不管是哪个人生阶段,你都会从中找到强烈的共鸣。因为所有的痛苦和喜悦都是真实的,而没有什么是比真实更能打动人心的了。

  在书的一开始,Hope教你从颜色、大小、饱满度、和树枝的角度、健康程度去观察一个叶子。然后她对你说,当你问自己这些问题时,你就是个科学家了。而这就是一个科学家对另一个科学家说的故事。你们仿佛坐在一起喝茶的老友,在午后回忆着从前的种种。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TopReviews,如果你也喜欢读书,欢迎关注我们。:D

  《Lab Girl》读后感(三):为师之德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想是庆幸自己没遇到过Jahren这种导师。为什么这么说呢,例举几段情节你就明白了:

  Jahren和助手Bill带几个学生去野外采样。采样长途跋涉,历时几天,晚上宿营在野外,大家轮流准备晚饭。一个本科生,在她实验室工作很久了,很努力,或者用她的话说是“极力想给她和Bill留个好印象”。这位学生准备晚饭那天,他们照例忙到半夜。学生为这顿饭花了很多心思,背了土豆、面粉等很重的食材。篝火点起来,他先烧水煮土豆,又捣碎调味做成馅料,包饺子。学生说这是他奶奶常给他做的一道菜,想做给大家尝尝。

  Jahren十分生气和不耐烦,嫌晚餐准备得太久。太久是实情,但一个成年人,作为一名导师,难道不该感激学生的一番心意吗?他也累了一天,也跟大家一起收的工,还不厌其烦努力做顿好饭给大家吃,再怎样也不该被谩骂被甩脸色吧!

  Jahren从没屑于记住这个学生的名字。因为这顿饭,他得了“饺子”的外号。Jahren写学生听到外号后眼中闪烁着惊喜,感觉自己终于被承认了似的。读这一段时,我觉得反感极了。就我所见,多数美国教授是非常尊重学生的,学生也不会把自己放在“低到尘埃里”的位置。之后的章节,“饺子”再次出现过,显然跟她工作了不止一年。实验室总共能有几个人呢,一直到“饺子”离开,她都不知道人家的名字,太不尊重人了吧。

  另一名她指导的硕士生,J说这学生的科研水平一塌糊涂,毕业论文狗屁不通。她和Bill取很难听的外号嘲讽人家。先不论这学生的水平是不是真像她讲得那样糟,即使是真的,难道导师不该承担至少一半责任吗!?她实验室的学生似乎都在冷嘲热讽中自生自灭。

  J和Bill自创了“考验”有意跟她读研究生的学生的方法:吩咐学生用一两天的时间,给几百个取样瓶标号。不是简单的顺序号码喔,是一串复杂无规律的数字、字母组合,用马克笔写在瓶体上。等学生快写完了,他俩装作在实验室边做别的事边闲聊,慢慢将话题引到学生正在准备的实验上,很轻佻地提出也许实验不该那么设计。一个唱红脸说别改了,xx忙了两天时间准备采样瓶呢;一个唱白脸,断然否决,二话不说直接走到学生旁边,将写好的小瓶全倒进垃圾桶,之后两人扬长而去。学生如果觉得沮丧,就不适合他们“高大上”的实验室。

  我很惊讶J竟然沾沾自喜地写这一段,完全意识不到这种行为是多么卑鄙和不尊重人。的确,长时间枯燥乏味地工作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是科研中常遇到的情况,学生该有心理准备,但他们的所谓“白脸红脸”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首先,这场“戏”给学生的观感是他们压根儿没认真做实验设计,很轻率地想起什么,就吩咐给学生做了,之后偶然细想想,又很轻率地否定了之前的安排。科研是证实或推翻假说的过程,不断从“错误”和“不成功”中挖掘新发现,但前提是假说必须经过严谨的思辨提出。所谓的错误和不成功,只是实验结果与假说不符而已,绝不该是草率的实验设计导致的。他们这种做法,任何人都有权沮丧。

  其次,决定放弃初始实验设计后,他们没向学生表达歉意和鼓励,而是粗暴地把人家埋头写了两天的小瓶夺过来全部倾入垃圾桶,然后扬长而去。以我九年的美国高校读博及博后经历,很难想象竟然会存在这样缺乏教养的教授!

  历年“考验”中,有一位学生表现最“出色”。J和B事后返回实验室借机观察时发现,他蹲在垃圾桶旁边,试图把小瓶从别的垃圾中挑出来。狼狈为奸的两人问他做什么,那男孩子说:“浪费这么多玻璃瓶我觉得很抱歉(并不是他浪费的!),我想把瓶盖取下来,也许以后用得到。”这两个人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Jahren在书中一直哭穷,不遗余力渲染她的科研条件多么艰苦,又是一派环保主义者的样子,书尾倡导大家多种树,保护环境,但这种小地方掉底掉了个彻底。为了无聊的“考验”,成百上千崭新的采样瓶仅标了号码就扔掉了。的确,采样瓶不贵,5ml玻璃采样瓶,一盒100个也就几十美元,但他们不觉得这种行为有问题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不提教书育人,仅以一个正常人的三观为标准,J都不能算人品好。读她这本书时,我一直想起中小学常见的那种狭隘青少年,迫切渴望一个小团体,一旦抱团成功,对内部人掏心掏肺,对外人的态度则以冷漠、嘲讽、仇视为基调。

  J在三所大学工作过,期间还在挪威某研究机构工作一年,参与过加拿大北极地区考察组,但书中几乎没以友好的笔调提到任何同事。甚至身处极地科考那样与世隔绝的小团体,几个月中她也没有与任何外人建立友好关系。不是说为人必须八面玲珑,但从这一点可以对她“封闭小团体”的病态心理略窥一二。当你觉得人人都仇视你的时候,也许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你以为的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人品问题罢了。

  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导师,都不该拿学生的安全冒险。自己作死随便,捎带着学生就不对了。J在书中写了一次车祸,起因是她想去加州某个学术会议展示她的新想法,没钱买机票(更像是不舍得),从学校提了一辆可以赊欠油钱的车,横跨美国自驾去参加会议。两个人连轴转太累,就带了两个学生。说是让学生做networking,但多一个司机恐怕是更主要的原因。

  他们很草率地制定了旅行计划,几天的路程连吃饭和去洗手间的空儿也没留,车上带个大冰盒,装些现成食品,一人一个尿桶,内急车内解决。中途在J朋友家停留修整时,朋友警告她某段路可能结冰,而且会遭遇恶劣天气,最好选择距离差不多的另一条路线。J不听,大概是虚荣心作怪吧。后来真出了事,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在我看来,这完全是J的问题,毕竟她是领头人,所有人都得听她安排。可J在书中几次明示暗示这全怪学生一把年纪了驾驶经验还不足,又写学生事后对她态度冷漠,好像她才是受害者。那学生刚刚经历了翻车,差点没死掉啊,怎么有脸写?

  J不遗余力标榜自己勤奋,什么晚上十点半也要回实验室看数据啦,凌晨三点还要给soulmate B打电话讨论实验结果啦,某个非正常工作时间(早上六点晚上七点之类)到实验室B一定在啦……人不是机器,凌晨三点人家睡觉的时候你工作,下午三点人家工作的时候你就得补觉。偶尔工作到凌晨也许是勤奋,天天到凌晨只说明你作息时间紊乱,没什么好显摆的。

  贯穿全书的Soulmate Bill,在我看来是又一个槽点。的确,两个人很合拍,但是不是就像J写得那样情投意合,我严重怀疑。到J遇见她丈夫之前,和B的种种简直像玛丽苏韩剧,真的很诡异。

  随便举个例子:B一直续长发,有一天忽然把辫子剪了。J像所有玛丽苏韩剧或网文女主角一样,心里若有所失,怕“缺了一大块”的B不再是从前的B了,好多天都躲着他。最后B强行把她带到一片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地方,指着一个树洞说他把头发安放在里面了,她可以摸一摸。以后他俩常来这里凭吊那一团碎发,并且续放新剪的头发。可能是缺少罗曼蒂克的情愫吧,我只觉得这两个人太特么creepy了。

  看这本书是因为偶然看见豆友转载的小克的书评《无条件的爱?》,觉得那一句话问得非常好,”真的有一个人无条件爱你时,你怎么对待这份爱?“ 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不过读完之后,我倒不觉得J需要问自己这个问题。

  J和B关系的确暧昧。这没问题,自由的社会,不触犯法律,不有违人伦,人家爱怎么暧昧怎么暧昧呗。不过我对两人的关系是否真像“玛丽苏. Jahren”写得那样亲密存疑。合作一辈子的PI和lab manager并不罕见,我的博士导师和从前的二老板就从丹麦到美国一起工作了四十多年。现在我们这层楼的实验室,至少有一半PI和lab manager合作二十年或更长的。

  给J做lab manager是否屈才呢?不见得。B是本科学历,没有做tenure track faculty的可能。一般lab manager都是有硕士学历的。去工业界收入会高一些,但按B的性格,恐怕不见得比在J实验室舒心。况且,B毕竟有残疾在身,用J的说法,只有1.7只手,工业界的选择面恐怕会大受限制。

  植物的部分,因为我是学植物的,所以全无新鲜感。J讲的植物种子有记忆,挪威寒冷地区的树种,即使到温暖的地方也会遵循同样的萌发模式,其实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非常容易解释,基因型不同罢了,没啥好神秘的。

  讲了这么多,总体说这本书还算有趣。能激起读者对书中人物的反感也是一种成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