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人生(第2版)》读后感1000字

《博物人生(第2版)》读后感1000字

2020-10-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博物人生(第2版) 读后感 

  《博物人生(第2版)》是一本由刘华杰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物人生(第2版)》精选点评:

  ●看起来还不错,可以看出著者有很强的逻辑力及文学素养,关于“熵增”及自发的民族气概有点意思。虽然对博物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作为科普还是挺不错的选择。

  ●叫做《人话版博物学概论》比较合适。除了最后一章比较有趣,其它章节略略翻过也就还好。好在作者行文谦朴,读起来难度不大。若说津津有味那是真谈不上。

  ●说与现象学相联系,不如说是一种东方智慧的回归,对工业化中人的异化进行一种纠正。反科学也并不是站在科学的对立面,而是更好一层次的反思。简单说来,这本书在倡导一种回归的生活方式,另一个角度看人之所以为动物!

  ●妈呀,这书好厚啊!还想半小时翻完呢!——慢慢悠悠翻完了,好!多!美!图!

  ●插图很好看

  ●欣赏不了,这真的是大众读物吗?学术论文风格,标题也都是1.3.8这种。看了第一章,无数的引用和理论,实在读不下去。

  ●2017

  ●书比较厚,将近400页,插图比较多,很多刘教授拍摄的植物照片。文风还是一如既往的比较啰嗦冗长,不过也同时因为这个特点,虽然厚,读起来也比较快。

  ●官方嚼蜡文

  ●写法像讲义,中间引用部分太多,最喜欢“走进草木世界”一章。总的来说,书很厚,硬皮精装但干货不多。

  《博物人生(第2版)》读后感(一):亲近花草,体认自然

  博物学复兴最值得一读的经典著作,此书影响了一批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博物学爱好者。许多人正是读了此书,才知道自己所热爱、所从事的行当属于博物,因而有找到家的感觉!

  第二版比第一版更精美,内容有少许修订,更换了一些图片。不过价格也涨了。总结:值得拥有!

  《博物人生(第2版)》读后感(二):『有博物之心,则万物皆有欢喜处。』

  #2017NO.2#看了大半年,本来以为是针对我这样一无所知的人,好多专业的属科,植物术语都耐不住去看,到底还是不太'接地气儿'。不过,我也总想起从前拿excel记录那些很常见,但我总不晓得名字的小植物:如今只依稀记得紫色花的婆婆纳……孔子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见了一种花能叫出名字,感觉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有博物之心,则万物皆有欢喜处。』

  《博物人生(第2版)》读后感(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年前的低温让昆明很多行道树死去。虽然阳春三月里满目不合时宜的枯黄让人不快,但也让自己意识到身边的自然太久被忽视。

  因此分享一本来自于刘华杰教授的《博物人生》。在讲述博物学前世今生的同时也记录了作者自己对身边自然的探索和思考。

  全书以“博物学视角下的人类知识的”、“东西方博物学大家与名著”、“走进草木世界”三大主题展现了一个多彩而自然的世界,提出了诸多有益于我们生活的哲思。从老普林尼、怀特到卢梭、达尔文,从《塞耳彭博物志》里的英格兰到《诗经》里中国人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出去走走吧,亲近自花草,体认自然。相信在春天打开这样一本充满自然的书,一定会是种不错的感受。

  《博物人生(第2版)》读后感(四):博物人生

  博物人生

  这本书的英文名师living as a naturalist,naturalist我们可能很自然就会想到自然学家,可实际上译成博物学家也没有问题。因为博物学家所博览之物大多尽是自然之植物、动物和矿物,当然也包括各地之风俗、科学之计量。博物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学问?纵观全书也难以找到一个正儿八经的概念来诠释,现在我们的课堂里已经没有这么一个课程,然而在民国时期的教育里又确实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不是科学也不是数学地理学或者生物学,但是所涉及到的知识又某种程度上涵盖到这些方面。何为博物学家?这个问题倒是好说,研究博物学的学者专家便可称为博物学家,比如中国古代的司马迁、郦道元、朱熹等都是博物学家,但是我们认识他们可能因为他们是史学家、地理学家、理学家;西方近代的卢梭、林奈、达尔文同样是博物学家,而我们更多会冠以思想家、生物学家的称号。可见博物之大,远非我们思量所限制,且让我们粗粗地将博物学理解为博览大地各物之学问吧。

  相比起生物学用于研究现代的基因、物理学用于制造出导弹原子弹的物理武器,博物学明显要无公害得多,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如此推崇。相比起西方更擅长于将知识上升到理论的系统,古老的东方更讲学以致用、格物致知。我们对大自然认识多一点,多一点生活和思考的热爱,何乐而不为?

  我们的老祖先对此早早有认识。比如《诗经》不只是将赋比兴运用得极致的优美文学作品, “关关雎鸠”“ 参差荇菜”“ 蒹葭苍苍”“杨柳依依 ”“ 呦呦鹿鸣” 同时也处处渗透着浓浓的博物情怀;比如琅琅上口的唐诗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不仅描绘自然之美,也有生活之趣。

  大学曾选修一门室内装饰植物的课程,任课老师非常博学幽默,因此他的课我倒是从没有缺过。自初中读生物后,当然知道可从“界门纲目科属种”去分类认识自然,小时候家里也是有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比如兰、发财树、绿萝,然而还是缺少实践的智慧,对许多看惯了的植物竟也还是喊不上名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