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_唯美伤感的句子_优美诗句摘抄大全_好词好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八年语文 >

胡适《我的母亲》课文及教学设计(2)

时间:2017-02-14 07:54来源:好词好句网 编辑:好词好句点击: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教学法 、延伸拓展法  
 
【物资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让学生谈一谈母亲对自己管教的一件往事并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一、导入: 
 
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和作者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  
 
二、了解作者 
 
(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及个人主要情况,并给学生推荐《胡适自传》)  
 
学生自由读,了解胡适相关情况。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后又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22年创办《努力周刊》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6年游历欧美,在各国讲学。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三.听故事,了解胡适的母亲  
 
讲故事: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她来说,幸福是那样短暂,和丈夫只过了六年三个月零21天,刚刚尝到一点生活的甜蜜,便青年丧夫,做了寡妇,当时她只有22岁多两个月零17天,这对一个中国妇女来说,是多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她亲生的一点骨血——她惟一的儿子。为了这点骨血的将来,她愿意忍受一切,献出自己的一切,并挣扎着熬过了23年!当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人世的时候,虽然只活了46岁,心里应该是感到宽慰和满足的了。因为她的儿子已经学成归国,当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这位伟大的母亲正是胡适先生的母亲——冯顺弟。  
 
四、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1、多媒体显示下列字词,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后齐读: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 
 
(2)解释下列词语。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五、探索新知: 
 
(一)整体感知 
 
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放声朗读、默读等)通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  
 
①、从“我”的角度概括:写了“我”对童年生活的追念和惋惜;“我”受到母亲严父般的管教和慈母般的关爱;“我”亲身体验到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  
 
②、从“母亲”的角度概括:写了母亲和“我”的故事;母亲和家人的故事。  
 
课中小结:全文脉络清晰,三个层次十分明晰。第二部分主要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育以及她对待他人和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这是全文的叙述重点。这一部分围绕着母亲的品质来选取和组织材料。一件件事、一个个人物都记叙得清清楚楚。  
 
学生回答后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二) 合作交流 
 
1、说一说母亲: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词句,用“母亲是一个  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诵读相关内容,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把握文中的主要事件。  
 
如:母亲是一个管教子深细而严格的人。“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我的母亲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母亲是一个刚气十足的女中丈夫。“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学生讨论发言后,师生共同明确文中写的主要事件及母亲的品性: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遭到严厉责罚——教之严  
 
(4)母亲为我舔眼翳——爱之慈 
 
(5)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6)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7)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2.说一说“我”和母亲:文章末尾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1)、说说“我”受到母亲的影响。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师作点拨 
 
如:母亲是“我”的严父,每天母亲催“我”早起,反省自己的错误,然后上学;“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遭受严厉责罚。从中“我”学到了学习上要勤奋、守时和做人要反省“吾身”。  
 
母亲是“我”的慈母,她亲自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为“我”医眼病。  
 
母亲是“我”的恩师,从她对大哥、大嫂、二嫂、五叔的态度上,“我”学到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学会了“宽恕人,体谅人”,学会了自尊自强。 
本文由 好词好句网 (http://www.hchj5.com/) 收集整理 
------分隔线----------------------------
没安装畅言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