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2016-02-20 12:11:11热度:作者:来源:

话题:影响就业的因素 工作经验 家庭教育 职场生涯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影响青年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杨碧绿

摘要:近年来,社会出现两种颇为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已近终结,“用工荒”频显;另一方面,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尤其是初次就业的青年。相互冲突的现象背后,究竟存在着怎样的问题、青年人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寻找应对之策……本文拟就这些方面,作些探微阐发。

一、青年人就业难问题的提出

据有关调查统计,中国青年16岁至28岁之间总体失业率达9%,高于中国目前5%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青年人的失业率高于平均失业率的原因何在?窃以为,其一,是刚性失衡。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在2000万左右,由于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则在1000万至1600万之间,而据有关专家估算,假定经济增长率为8%,就业弹性系数为0.13,每年可以提供的劳动岗位为800万个左右,两者差距明显。其二,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由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竞争力不强导致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事实上,大学生找不着工作只是青年就业问题的“冰山一角”,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一个庞大青年失业人群已经清晰涌现。

二、青年人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一方面是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造成的总量失业。社会在进步,用工总量在不断减少,我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科技高速发展,机器代替手工,对工人的总需求量有所减少;随着国际金融风暴的到来,中国外向型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由粗放型经济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低端劳动力需求减少势在必然。另外,第三产业比例偏小,仍不发达等限制了就业岗位的数量。而2005—2020年仍然是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时期,加上农村青年产业转移,对就业市场造成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第二方面技术性失业比较严重。技能性结构失业是指由于产业升级换代、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原因,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而失业。随着制造业的提高和升级,技术人才不足已经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而一个发达的社会要求每个成员具有高度专业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做一个普通职工也要有一个专业素质,一个人必须有特定的专业能力才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我国青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技能性结构失业。以技术工人为例,我国现有技术工人7000多万,其中初级工占61.5%,中级工占35%,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仅占3.5%,并且高级工还大多为年龄较大的工人。而发达国家的结构是高级技工以上的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工占15%。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却出现技工荒,高薪难聘的现象,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方面地域性失业。地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的地域分布,流动与岗位的分配所造成的失业。这种情况表现为有的地方劳动力过剩,有的地方短缺。如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大城市人员过多聚集,高技术人员过多,而不发达地区象西部就相对缺乏。

(二)家庭因素和自身的原因

青年就业难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只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没有给子女更多的锻炼机会,父母有的时候也会成为绊脚石——不愿意让孩子吃苦煅炼,更不愿意他们从低做起。有不少专家认为,青年人无岗可上除了家庭因素之外,而是青年自身的择业问题。

青年人选择职业在契合自己的专业的同时,希望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有着灵活的晋升机制。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水是青年人的梦寐以求的,但他们往往想一步登天,不愿意付出努力,对一些苦、累、待遇低的工作避之不及。当岗位短缺时,部分青年人自然无法拥有自己理想的职位,而由于不愿意“退其求其次”,因此失业在所难免。良好的择业心态,不仅仅是基于个人的实力,更要综观整个人才市场的行情。盲目地逃离潜在的工作岗位,只会给职场生涯留下更多的遗憾和无奈。青年人不就业,生活的压力便转嫁到了父母身上,出现令人唏嘘的“啃老族”。长此以往,惰性形成之后,对他们的就业前景更加不利。

三、促进青年人就业的政策措施

未来20到30年内,新成长劳动力还将持续大量的涌入就业市场,青年就业问题应当受到特别关注。对于社会来说,青年失业是对宝贵的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如果不能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就可能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中国青年就业的现实情况及原因,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就业政策,在充分利用青年人力资源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促进青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实行劳动预备制的目的除了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缓解就业压力外,更主要的在于提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减弱结构性失业人员的递加效应。认真组织实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按照劳动保障部、教育部要求,组织实施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重点做好创业培训的组织指导工作,以及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工程后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工作,积极为培训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组织专场鉴定和专场招聘活动。同时,把实施劳动预备制与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就业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作用,逐步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使劳动预备制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实施,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加强对大中专学生的职业指导

大中专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以及环境诱发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中专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阶段人群要差。一般的观点认为,大中专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就业意愿。

为了帮助大中专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目前大多数大中专学生对就业形势缺乏心理准备,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公开发布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和工资指导价位等信息,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帮助和参考。配合高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了解社会和职业,提高就业竞争意识,了解和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利于他们就业,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