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史》读后感1000字

《西周史》读后感1000字

2020-10-2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西周史 读后感 

  《西周史》是一本由杨宽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9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周史》精选点评:

  ●杨宽先生的考证能力真的很强。下结论也很自信。上乘的断代史作品。

  ●本书旁征博引大量古籍、铭文、考古记录,并辅以扎实的考据辨伪,是一部上乘的断代史专著。

  ●对经子的运用太好了

  ●周公东征后历史也太简略了吧,上册可读性远高于下册。

  ●經典中的經典,很早以前是讀過的,當時的感覺已經不記得了。唯獨每次看這本,都深感學無止境。

  ●杨老师的大作使我这个门外汉获益匪浅,虽然我的相关基础较差,但通过杨老师如椽的大笔娓娓道来,使晦涩难懂的西周史变得深入记录浅出,谢谢杨老师的馈赠

  ●当真是取考古实物与遗文著作相比对的作品了。能看出作者重制度轻史实,不过囿于实物和文献(大都是战国后)的有限性,不轻易下结论倒是难得的中肯方法。而大胆假设的地方有些在当下已经部分得到了证实,比如曾和随。

  ●先读了作者的《中国上古史导论》中的几篇文章后,才读了这本书。 感觉作者在这两本书中的写作风格略有相同,都引用了大量史料对观点进行了论证和辨析。而不同的是《导论》中作者主要对古史传说进行怀疑,而在《西周史》中则注重阐释与证明。 之前也读过作者的《战国史》。可能是由于西周史料过于缺乏,无法像战国史那样整理出一个明显而清晰的线索。在时间上,本书主要对西周的开国与衰落的做了一定的叙述,大部分内容都在详细地讲述西周的礼制、官制、经济等内容。相比于《战国史》,《西周史》更像是一部“论文集”。

  ●毕业论文用,无感

  ●主要靠战国及往后的文献来梳理从先周到西周灭亡的历史轨迹,本书的经典程度高于可靠程度。

  《西周史》读后感(一):对于作者著作的比较

  先读了作者的《中国上古史导论》中的几篇文章后,才读了这本书。 感觉作者在这两本书中的写作风格略有相同,都引用了大量史料对观点进行了论证和辨析。而不同的是《导论》中作者主要对古史传说进行怀疑,而在《西周史》中则注重阐释与证明。 之前也读过作者的《战国史》。可能是由于西周史料过于缺乏,无法像战国史那样整理出一个明显而清晰的线索。在时间上,本书主要对西周的开国与衰落的做了一定的叙述,大部分内容都在详细地讲述西周的礼制、官制、经济等内容。相比于《战国史》,《西周史》更像是一部“论文集”。

  《西周史》读后感(二):《西周史》

  杨宽先生的《西周史》足足900多页,里面所引用的材料如金文以及文献非常丰富,以前学者做学问真的是用心。这本书基本上没什么好挑剔的,稍微有点不完美的地方就是作者对西周的灭亡没有做过多的分析。这本书大体上分析了西周崛起的几个因素,如西北犬戎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商不得不利用周去对抗,从而有利于周的壮大;其次商在南方不断与东南夷对抗,导致其实力的衰弱,最后周有意培养自己的势力,扶持同姓诸侯国(芮和虞)作为对抗商的重要支撑。换而言之,周灭商并非如史书所言仅仅是纣王无道。周在灭商以后,由于周都城所在地是镐京(宗周),处于西部,而商的核心统治区在河南一带,离镐京较远,不利于统治。于是西周建立洛邑(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称之为成周,此地四通八达,有利于周对刚征服的商统治,而且有利于周对东南夷的征服。同时为了加强统治,周还分封大量诸侯,分封的对象有同姓贵族,前代贵族,以及伐商的功臣。其中分封的主体是同姓贵族,他们分封的地方一般属于中原地区,靠近镐京或者原来商朝核心统治区域,其他非姬姓贵族的分封地一般远离中原。在分封诸侯的同时,也把商朝的遗民和贵族一并分封,使他们迁出原来居住的地方,有利于解除商朝贵族的威胁,并且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地方的开发。杨宽先生在此书中还探讨了西周时期礼的起源,指出西周时期礼的形成与早起氏族集体行动所采取的仪式有关,礼又是区分等级贵贱的仪式,礼是贵族所采用的,如冠礼以后,男子不仅有名还有字,字的赋予意味着男子真正成为贵族的一员,从此以后获得对人民的统治权。

  《西周史》读后感(三):曲高和寡太学术?普适性对于历史有多重要呢?

  著名天才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提及历史著作时曾提到过一个词,叫做“动的历史的繁杂”。在我看来,这种“动的历史的繁杂”是历史各个时期不断发生、发展的演变。而后世人则把演变中发生的事情抽丝剥茧梳理出来,整理成为史学。

  中国人身上的现世主义哲学精神造就了宗教在中国的无法盛行。中国人在现世活着,在过去的历史中找寻榜样和例子,这就是所谓“以史为鉴”。

  在古代,历史虽然号称帝王将相之学,但民间自班超以降各种修史注史者却是层出不穷。因而中国的古典文化最辉煌的那一页,除了诗词歌赋,便是历史。

  看着林林总总的野史们,你实在没法相信历史的实用性。

  而到了现代,历史对于实用性的要求似乎格外迫切。

  人们都在急急忙忙,急着从历史中找到如何为人处世,职场升迁之道,厚黑学的理论,御下的各种手段。总之两个字:有用!

  但有用的标准是什么,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对于人生能够起到一些模糊的、暂时的见解,与自己的某些思想一拍即合,仿佛就是有用了。仿佛这就是多数人追求的有用。

  至于是真有用还是假有用,就不知道了。

  只是在任何时候,当一门学科只剩下实用时,便会让人觉得心酸。

  因为不仅仅只是有用的才叫知识,或者说,才叫应该学习的知识。

  暂时的无用,或许只是一种积淀。

  就像没盖过房子的人看不出地基的用处,但没了地基,什么都是空的。

  而知识,除了有用,还有有趣,有严谨、有浪漫、有厚重。

  对于历史这样一门再厚重不过的学科,单单以有用论,着实浅薄了些。

  对于历史严谨的考据与细节的探究,是证明你是存在的主要依据。而在杨宽先生的《西周史》中,我惊喜地看到这种证明了历史厚重的考据。

  老实说,《西周史》更像是一门考据史,它从周的起源开始写起,各种资料非常翔实。书中花大量篇幅详细论证了西周的建立、土地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政权机构、对四方的开放和征伐、关于周朝各种“礼”的考据。

  比如写到周的始祖后稷,在印象中后稷似乎是一个官员的名称,而这一名称又往往与后羿相混合。但确切地说,后羿在传说中是射日的英雄,实际是有穷族的部落首领。

  而后稷,则确确实实是周的始祖。他善于耕种农田,所以称为稷。也因善于耕种,所以周朝在设立官员时,以后稷的名字作为管理粮草类官员的名称。

  周,是个很美妙的字,意思就是耕种土地。周在甲骨文中是里面分成很多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里都有一点,这表示土地,土地里面长着禾苗。周在始祖后稷的带领下成为善于耕种的部族,所以当时商朝首领帝乙把周这个美妙的字特别赐给周朝部族,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这个周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解读,说是周字在甲骨文中的小点其实是鲜血的意思。因为商朝当时经常举行大规模献祭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和牲口来作为祭品。当时周的首领古公亶父为了讨好商朝的王,就把自己部落里的人送给商朝作为祭祀品。所以被赐给周这个字。

  在杨宽先生的书中,不仅可以看到这种对原始历史的考证,更有对于文化方面的考证。比如作者在论证西周文化时,不仅写了在灭商之前的青铜器制造技术,还论证了西周发展时期的漆木器、原始陶器和陶器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制陶手工业可谓渊源流传。

  细细看来,这也是一本颇有趣味的书。

  趣味性就在于,这是一本在快时代里的慢书。

  看着这样厚厚的两大本各种细节必备的考据,让人觉得如同漫步在三千年前的历史丛林里。突然想起之前看过《中国国家地理》中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苏州旧城,说仿若旧时光在缓缓流淌,那便是现代中国人失去的,一直想要找回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用成了学习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

  但人们惟独忘了,有的时候,人越想要什么,那样东西反而不会来。宛如沙子,握得越紧,洒落得就越多。对于知识的求取尤为如此。

  当太过刻意追求一门知识,一门技艺时,那门技艺便会流于匠气而少了灵气。

  只追求知识的有用性,生命便会过于单薄而少了多姿。

  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如果所有的书籍都具有同样的普适性与大众性,这世间,该会少了多少的乐趣啊!适时学一些无用的知识,反而会为生命增加些许趣味呢!

  《西周史》读后感(四):跪着摘录

  第一编西周开国史

  第一章绪论

  一、西周文献的来历

  西周初期文王、武王、周公伐灭殷商,东征平定叛乱制服东夷,从而创建开国的大业,历来为周人所推崇而歌颂。儒家沿袭前人对文王、武王推崇的传统,对西周开国时期的政治文化极为推崇。现存的西周文献,主要是儒家所传的《尚书》中的《周书》和《诗经》中的西周作品,因而有其儒家的局限性。

  二、现有西周史料的特点

  三、西周的年代问题

  第二章周的起源和兴起

  一、反映周族起源的始祖后稷传说

  经考证,后稷不在虞夏之际,一种解释,认为后稷之后世系有脱落,从后稷到公刘不是四代而是十多代。另一种解释,认为后稷原是官名,其实这两种解释都没有可靠依据。《山海经》神话反映了周族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一些史实。后稷、台玺、叔均三人,该是周族从母系氏族制转变为父系氏族制的初期,积极领导族众从事发展农业生产的领袖人物,曾经对周族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后稷是周族尊为稷神的祖先,大家认为各族始祖之所以能够建国立业,就是由于他们有功于民。因此当时贵族对始祖举行的祭祀典礼,具有报答性质。从《生民》来看,姜嫄生下后稷的过程,得到上帝神灵的充分保佑,至于放置到溢巷、平林、寒冰,正是用来显示他的灵异,并不是“以为不祥弃之”。“弃之”之说出于后人误解。这种误解,春秋战国之际当已产生,所以周弃之名已见于《左传》和《国语》。周族之所以尊后稷为始祖,不仅是由于他“勤百谷”而成为农耕技术的开创者,而且还把他看作举行上帝祭礼的创始者。因为周人推崇后稷,重视农业,后稷就成为西周时代主管农业的官名。古史传说里把后稷作为虞、夏或商的农官,应该在西周把后稷用作官名之后。周人把各族祖先同样作为舜的大臣,各居要职,济济一堂,是符合当时周人的政治要求的,也是符合周王朝以姬姓贵族为主、联合诸多异姓贵族进行联合统治的需要的。后稷神话反映的周族原始社会情况:《周礼?春官?大司乐》列举祭祀用的乐舞,先是祭天神、地示、四望、山川,其次是享先妣,再次是享先祖。反映了周族在以先祖为主的社会以前,曾经历尊重先妣为主的社会,即母系氏族制阶段。从后稷传说,还可以使我们看到,周族很早就是个重视农业生产的部族, 有有组织的农官系统,虽然它比夏族、商族后起,它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就是由于重视发展农业的结果。

  第三章周的开拓和克商 一、季历对山西地区的开拓 (一)太伯、仲雍迁虞 从当时商、周关系以及周对戎狄部族的战斗形势来看,太王传位给幼子季历,而让长子太伯、次子仲雍统率部分周族迁到今山西平陆以北,创建虞国,是一项很重要的战略措施。从虞国既可以向北开拓,向东又可以进人商朝京畿地区,向南越过黄河可以进人洛水流域,这样,就可以成为周向东方开拓的重要据点。 (二)季历对鬼方的征服 当殷周之际,西北方面有个经常侵扰中原的方国叫鬼方 (三)季历对山西地区戎狄进一步征讨 (四)季历受命为牧师及其被杀 季历虽然因为开拓土地,与商朝发生矛盾而被害死,但是周的领土因此扩大,力量因此强大了。 二、文王进军中原和准备克商 (一)周文王时代的殷周关系 季历被商王文丁杀害以后,由其长子昌即位,即周文王。这时周仍为殷的属国,但矛盾和冲突更为尖锐。 西伯确是出于商王所册命。卜辞可以看出,当时的殷周关系,比较特殊,一方面周王已自称为王,另一方面还接受商王册命的“方伯”称号。周王为方伯,和文丁的册命季历为牧师,情况已不同。文丁册命季历为牧师,是要利用周来抵御和征服对殷反叛的戎狄部族。纣册命文王为方伯,是要进一步利用周来征服那些反叛殷王朝的方国,使得那些叛国追随周而重新服从。而周文王就是利用这个时机,不断扩充自己的力量,开拓土地。 (二)文王团结诸侯和用兵西方 (三)文王向中原出击 (四)文王克崇 文王对西方密的反击和对东方崇的进攻,是两大激烈的战争。而非后世美化的以德征服 (五)文王创建周朝的政治设施 当时文王从自己族中和别族中选拔和重用所谓有“德”之人,对推翻殷朝,建立周朝起了积极作用。从文王开始,周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卿士为首的官制,政权机构比较健全了。同时对开拓的领土也很注意治理。 (六)文王迁都于丰 这时文王沿着渭水向东,把国都迁移到丰,不外两个原因:一是便于从这里出发,调动大军,攻灭殷朝;二是这里处于渭水中游,在地理形势上更适合于作为国都。 三、武王克商 (―)武王继承和发展了文王的基业 武王之所以能够全面继承文王的基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继续使用文王选拔重用的大臣执政。 (二)在盟津先后会盟和誓师 (三)进军牧野的时间和路线 (四)牧野之战的胜利 军队编制是和乡邑编制密切结合的,平时为乡邑掌管土地、工程的官,到战时,仍在军中有职掌。 殷之所以兵多而不堪一击,首先是由于殷贵族生活奢侈腐化,沉迷酒色,政治腐败,重用所谓“暴德”、“逸德”的人,对人民十分暴虐,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以致军队在战场上倒戈而拥戴周武王。其次是由于殷朝长期对四方夷戎部族的掠夺,和四方夷戎部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五)对殷的南国诸侯的平定 值得注意的是,武王统率的克殷大军,大师吕望是吕氏,六师的长官之一吕他亦是吕氏,说明周的六师中,姜姓的吕氏之族占有一定的比重。 周在季历时期对山西地区有所开拓,到文王时期在黄河以北占有黎和邗,在黄河以南攻克了崇。到武王时期在黄河以北攻占了商的京畿,在黄河以南又消灭了商所属诸侯,于是克商的目的全部达到。 (六)胜利的战果 (七)歌颂武王克商的《大武》舞曲 (八)武王称号的来历 武王就是因为有克商的武功,得来了武王的称号。 附录:假定的武王克商日程表 第四章周朝的创建和东征的胜利 一、武王的建国措施和建都丰镐的政治设施 (一)克商后在牧野举行的告捷礼 (二)在殷都举行社祭和告诫殷责族 (三}在宗周“天室”举行的献俘礼 上述在牧野举行的告捷礼和在国都举行的献俘礼,不仅用来庆祝克商的胜利,更是为了表示周的“革殷”出于天命,因此具有开国大典的性质。所用礼制,有周人传统的,例如以后稷配天的祭祀,所用白旗、赤旗和服饰,所奏《武》、《万》、《明明》、《崇禹生开》等乐章,都该是周人的传统。但当时周礼尚未完全确立,其中不免有沿用殷礼的地方。宗庙中祖先神主的排列,没有嫡庶之分,兄弟辈同时列人祭典,显然是沿袭殷礼的。大规模杀人献祭的方式,大量用牲的方式,都是沿用殷的礼俗。 (四)迁都到镐及其政治设施 二、武王推行分封制和设置“三监” (一)武王分封的异姓诸侯 武王所封的先代之后,有所谓“三恪”。“恪”是“敬”意,“三恪”无非表示对先代君王的尊敬。 (二)武王分封的同姓亲属 武王分封同姓亲属,主要是为了对新占有的原来殷的王畿以及方国加强统治,控制战略要地,防止殷贵族的叛乱和四周夷戎的侵扰。 武王首先分封给重要封国的,就是同母所生的几个弟弟。大体说来,武王分封的同姓亲属,身居朝廷要职的,封邑都在王畿以内,而且都在周的祖先早就开发的地区。 (三)三监的设置 对原殷商王畿的殷商贵族 (四)对四方部族或方国采用安抚兼征服的政策 三、周公摄政称王和“三监”、武庚、东夷叛乱 (一)周公辅佐武王 (二)周公摄政称王 从《大诰》、《康诰》、《酒诰》等文来看,周公摄政称“王”,以“王命”东征,以“王命”分封诸侯,是无疑的。然而,春秋时人不见有称周公摄政称王的,只说周公“相王室”。这是他们为周公讳言,因为这样摄政称王而用“王命”,是不符合当时的宗法制和周礼的。 (三)三监、武庚及东夷的叛乱 管叔主谋发动叛乱,具有争夺王位的性质。因为他是武王之弟,周公之兄,武王死后,成王年幼,按殷兄终弟及的继承法,该由他继承王位的。 和三监、武庚一起反叛的是淮夷 (四)东夷族的强大 所有这些东夷,都以游牧、狩猎为其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 到商代后期,由于商的腐败衰落,东夷就乘机侵入中原,一时声势很大。商王朝在攻克东夷的过程中曾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周灭商而建立新王朝,东夷暂时取观望态度。等到周武王克商后二年去世,管叔、蔡叔起来和周公争夺王位,“招诱夷狄”,因此,这时周公所处的局势是十分严重的,既有兄弟管叔、蔡叔争夺王位的叛乱,又有殷贵族图谋复国的叛乱,更有东夷侵入中原的叛乱。 四、周公东征的胜利 (一)周公作《大诰》兴师东征 当周公动员诸侯及其所属出发东征的时候,诸侯及其所属居然一起公开出来表示反对。当时贵族是十分重视占卜的结果的,周公以占卜得到吉兆来号召,而诸侯及其所属居然要求违反占卜的结果。这说明当时周贵族的内部,人心已经动摇,这对周公准备东征是十分不利的。 周公用什么道理来说服所有反对东征的贵族呢?主要有下列三点: (1)必须听从上帝之命,听从占卜结果。(2)必须顺从天意,在文王勤劳建成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3)当前有明哲之臣辅助我,可以保证取得胜利,完成文王的功业。 (二)东征经三年而取胜 (三)东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殷代晚期,国力衰落,而四周的夷狄部族和方国势力一时大有扩展,使得殷减弱了力量,这也是殷灭亡的原因之一。周克殷之后,新建的周朝继承了这个局面。同时,周以“小国”攻克殷的“大邦”,一下子不容易控制“大邦”的局势,加上周的克殷,在京畿一战而胜,原来京畿殷贵族的势力仍保持着,根深蒂固。武王不得已而采用安抚和监督相结合的政策,继续分封殷的王子武庚为属国,并设置三监,但是,无法消除殷贵族的顽强的抵抗力量。武王克殷之后二年便去世,而成王年幼,三监、武庚、东夷联合起来发动叛乱,确实造成了周的“大艰”局面。经过周公三年的东征,取得巨大胜利,就使“大艰”局面转化为大好形势。经过周公第二次“克殷”,对殷贵族的控制力量就大大加强了。经过周公攻克东夷许多方国和部落,就把东部原来东夷居住地区归人周的直辖领地。可以说,周公东征的胜利,才使周朝基本上完成了统一的大业,才奠定了创建周朝的基础。 第五章东都成周的营建和中央政权的创设 一、迁移殷贵族到洛邑 (一)周公推行迁移殷贵族的政策 (二)告诫迁居洛邑的殷贵族的《多方》和《多士》 (1)为了从思想上安定殷贵族,宣称周之代殷,出于天命,并提出了一套贵族的“革命”理论,“革命”是指天命的变革。(2)为了从经济上安定殷贵族,宣称给予永久的住宅和田地,勉励他们努力经营,保持长久的事业。(3)为了在政治上安定殷贵族,宣称如果努力经营田地,勤于事业,可以选拔到朝廷担任官职。(4)为了防止殷贵族不听命,宣布对不听命的,将要判处刑罚,或流放远处。 (三)对殷贵族的管理和使用 二、东都成周的营建及其政治设施 (一)东都成周的营建 武王克殷后,为了统治东方地区,防止殷贵族的叛乱,就有在洛邑创建新都的计划,并且把这件事嘱托于周公。 东都成周大规模的营建,是西周初期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同时分设东西两都以加强对东西两部的统治,是我国古代政治历史上的创举。这对于创建强大的周朝,是具有重大作用的。 (二)召公为营建成周而对成王的教导 召公在强调用“德”治民的同时,还主张重用老成人。因为老成人既能懂得古人之德,又能懂得天命。 广大人民在前一个时期受到殷朝及其诸侯迫害的创伤还很沉重,成王年轻即位,缺乏历史知识和统治经验,这真是周朝开国以来重要的关键时刻,召公以太保的职位,以周族中长老的地位,对周的兴亡负有重任,对成王负有教导和辅助的责任。但召公对于成王毕竟是臣下,以臣下教导君上,只能强调天命了。何况,当时贵族在思想上确实很相信“天命”的。召公既用天命来解释夏代和殷代的所以灭亡,也用天命来解释周朝之所以能够兴起和完成统一以及建都中土。认为主要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用“德”。因此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 (三)成周建成后的庆功典礼 通过诸侯献祭之礼,观察他们对于朝廷的态度,从而辨别出哪些诸侯是不可信任的,防止他们发生差错和出现轻慢的行为。 (四)周公留守成周和主持东都政务 (五)成王和成周称号的确立 称“成”,就是由于他完成了文王、武王“未就”、“未成”的功业。 第二编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第一章井田制的生产方式和村社组织 一、井田制是古代村社的土地制度 这种战国时代农田“家百亩”的情况,应该是过去井田制度平均分配份地的遗存。 在古代村社中,主要耕地属于集体“占有”,有集体耕作的耕地,也有平均分配给各户使用的份地,集体耕作的收入原是用来支付公共费用的。井田制度正是如此。 二、井田制的实行地区 是和统一治理和管理水利灌溉的需要有一定的关系,实行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地区。 在古代盛行河流灌溉农业的国家,统一治理和管理水利,是全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头等重要任务。单独治理和管理水利灌溉是不可能的。井田制所以要划得方整,首先是由于统一治理和管理水利灌溉的需要。 三、井田制中的定期平均分配份地制度 原始村社中实行定期平均分配更换份地的制度,是为了劳逸平均,使所得生产品均匀。后来隶属于国君和贵族的村社,也还实行期平均分配更换份地的制度,主要的是为了确保对贵族提供力役,均分对贵族的力役。井田制度正是如此。 四、井田制基础上的古代村社组织 等到村社隶属于国君和贵族,长老就成为国君和贵族的属吏,虽然外表上仍具有村社代表的身份,负有督促成员生产和互助之责,实质上已代表贵族来统治,成为贵族派在乡里中的直接监督者和统治者。 五、古代村社的公共生活 中国原始的村社中有着公共集会和活动的场所,兼有会议室、学校、礼堂、俱乐部的性质。务r社和祭腊是当时最热闹的群众性活动。后来,村社隶属于国家和贵族,原来共同耕作的收入已被全部掠夺去,祭社、祭腊等群众活动的习惯虽还保存着,但其费用已成为村社成员的沉重负担。 六、“公田”(即大田)上的集体生产 “公田”上集体生产的收成还是比较丰盛的,结果都被贵族所占有,成为贵族“百室”、“千仓”、“万箱”的收获,成为西周时代二百七八十年王朝维持富强的经济基础。到西周期,由于贵族的残暴贪污,农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周宣王就“不籍千亩”了,同时西周的农业生产也衰落了。 七、《豳风?七月》所见西周的农业生产和农夫生活 从内容看来,当是西周初期描写豳地农业生产和农夫生活的作品。 据此可知,当时农夫除集体耕作贵族的“公田”以外,还有对贵族主人随时贡献和服役的责任。贡献实物包括农妇纺织品和农夫的猎得物,服役则包括修屋、搓绳、取冰等贵族家中的杂务。但是农夫有妻儿和自己的家室,各自有其经营,耕种所分配的份地(私田),以所获的粮食和蔬菜作为收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第三编西周王朝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

  第四章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一、周文王重视分封制 周从文王开始兴起。文王能够使用前来投奔的异姓贵族的人才,这是他能够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总的看来,文王还是特别重用本族的人。 二、周公推行的分封制和乡遂制度 周公平定三监大叛乱以后,接受这个教训,认为听任殷贵族继续居留原地,实行就地监督的办法,不但没有成效,而且有发动叛乱的危险,于是决定营建洛邑,把大量“殷顽民”迁到那里,以便加强监督和利用。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周公对这些迁移的殷遗民采用了安抚和威胁的两手策略,为此两次发表文告。这样不但减轻了这些殷民原住地区的威胁,而且增加了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力量。 周公解决这个问题的更主要的办法,就是把殷和方国的“士”一级成员,分批配给一些主要的封君,让封君带到远处封国去,使成为封国的“国人”,这样既可以消除他们原住地区的威胁,同时又可以被封君利用为统治封国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柱。这是一举两得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周公不但把殷的贵族分配给封君,也还把殷的方国的贵族分配给封君。 西周、春秋间的诸侯,都有一套乡遂制度,或者叫做“国”、“野”对立的制度。“国”是指都城及其近郊,都城主要居住统治阶级的各级贵族以及为他们所奴役的手工业奴隶;近郊往往分成若干“乡”,住着统治阶级的下层,其中多数属于“士”一级,统称为“国人”。“国人”享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国家有大事要征询他们的意见,同时他们有缴纳军赋和充当甲士的责任,成为国君和贵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柱。国君的废或立。卿大夫之间内讧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国人”的态度。“野”或称为“鄙”或“遂”,是指广大农村地区,主要住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平民,称为“庶人”或“野人”。 周公对殷和方国贵族采用了安抚和监督两手的策略,被迁到洛邑的殷贵族依然有邑有土有奴隶,有的还取得较高的官职。他们多数成为封国的“国人”,在封国拥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权利,成为贵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柱。 从上面分析来看,周公在东征胜利之后所推行的分封制,是在总结前个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而是贯彻周公政治意图,扩 大和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它采用了分给封君以殷和方国贵族的办法,消除了殷和方国贵族在原地顽强反抗的势力,同时又利用来作为封君在其封国的统治力量。它通过分封办法在封国确立和推广了乡遂制度,即“国”和“野”对立的社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各个地区的生产关系,有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在各个封国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也在一定范围内缓和了封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及其和周围部落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周朝之所以能建成幅员广大的强大国$。,乂$行这种分封制有密切关系。 三、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的市局 西周初年通过分封姬姓诸侯,把周朝势力推向东、北、南三个方面,是十分清楚的。 十分明显,周初的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扩展周朝的统治地区,首先是为了姬姓贵族特别是嫡系姬姓贵族的利益,因而把中原比较优越的地区分封给文王、武王、周公之子。异姓诸侯分封于中原地区的,都有特殊原因。或者是为了安抚殷贵族,或者是为了监视;或者是为了亲戚关系;或者因为是朝廷重臣。 但是为了控制战略要地,抵御夷狄部族侵扰,谋求进一步扩大占有地区,又不能不把嫡系姬姓贵族分封到靠近夷狄的地区。 当时分封异姓贵族有多种原因,或者因为有亲戚关系,或者因为他们在灭商战役中立有大功,或者因为他们具有相当力量而愿意服从周朝的统治,或者是为了加强对原来夷狄统治地区的控制。 周初所封的异姓贵族,以姜姓较多。姜姓贵族原是西方羌人,世代和姬姓贵族通婚,又勇敢善战,在克殷战争中立有大功。因此周公把当时东夷势力较强而难以控制的东方一带,就姜姓贵族前往坐镇。 总的说来,西周初期推行的分封制有它的特点,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它通过分给封国旧贵族、旧官僚的办法,在广大地区确立了乡遂制度,同时推行了因地制宜的政策,符合于历史发展趋势,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又通过对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的布局,建立了从西方伸向东、北、南三方的统治基地,深人到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加强了民族之间融合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作用,有助于广大地区进一步开发。 四、天子控制和使用诸侯的制度 当时天子所以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首先由于诸侯的卿出于周王的派遣、选拔和任命。 西周王朝的执政大臣和“师”、“史”,可以统率诸侯出征,也可以统率诸侯、诸侯的“遂人”以及所属少数部族出征。

  第六章西周春秋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 一、宗庙制度 周族的习惯,庙和寝造在一起,庙造在寝的前面,这到春秋时还是如此,因为他们认为庙是历代宗主的住宅,寝是现任宗主的住宅,两者必须密切联系的。他们把死人看得和活人一样,所谓“事死如事生”。 庙又称为寝,又因为庙堂是举行大典和宣布大事的场所,如同朝廷一样,亦称为朝,庙就是由此得名的。 古代贵族以为鬼神和活人一样需要饮食,祭祀就是供给鬼神饮食。他们又以为鬼神和活人一样离不开宗族的关系,因此奉祀祖先就成为子孙应尽之责,举行“祭礼”就成为团结本族成员的重要手段。在宗法制度下,宗子都继承其祖先的地位、权力和职司,需要向祖先报恩,也需要向祖先学习,还常需要向祖先请示和报告,有所谓“告庙”,更希望得到祖先的帮助和保佑。在他们的宗教观念中,祖先必须要子孙祭祀,子孙要祖先降福,活人离不了死人,死人亦离不了活人。宗子不仅是一族之长,又是宗庙之主,所以称为“宗庙主”或“宗主”。如果宗子因放出奔,就叫“失守宗庙”(《左传?宣公十年》);如果宗族灭亡,宗庙也就绝祀,他们认为这是最大的不孝。当时国家最重要的大事是军事,所有军事行动,照礼都要向祖先请示和报告。 二、族墓制度 三、姓氏、名字制度 原来姓和氏有区别。姓是出生于同一远祖的血缘集团的名称。“姓”字原是由“生”字变化出来的,“百姓”在西周金文中就作“百生”。氏是姓的分支。天子、诸侯分封给臣下土地,就必须新立一个“宗”,即所谓“致邑立宗”(《左传?哀公四年》),新立的“宗”需要有一个名称,就是氏。一是“以字为氏”,就是以祖父的“字”,作为“氏”;二是以官为氏,就是以祖先的官名作为“氏”;三是以邑为氏,就是以分封的邑名为氏。此外,还有以国名、爵名、行辈等为氏的。 氏是西周、春秋时贵族所特有。 西周、春秋时代的贵族,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即幼年取的“名”和成年取的“字”。在成年男子举行“冠礼”时,题取“字”,无非表示授予贵族应得的特权和应尽的义务。当时贵族男子的“字”,女子取“字”的方式和男子相类,这样的称呼,包含有姓氏、长幼行辈、本人的“字”、男女性别等组成部分,无非为了明确表示其身份和地位。其所以要标明长幼行辈,因为当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很重视长幼行辈的区别。其所以要标明男女性别,因为当时男尊女卑,地位不同。男子所以都用“氏”来称呼,因为男子是贵族的主要成员,而“氏”是贵族的标识。女子所以要标明“姓”,因为当时同姓不婚,对女子的姓看得特别重要。 四、族外婚制和贵族的等级内婚制 五、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夫人之子应选取其长者,如果嫡夫人无子而要立其他的子,应选取其贵者。“贵”是贵族选取继承人的主要标准。 六、族长主管制 宗子主管有本族的共同财产,主要是土地和人民。 当时各国卿大夫的宗族组织,就是统治机构,掌管全族财产和各种政务、事务,叫做“宗”、“家”或“室”。其中规模大的,“宗”之下分为“家”或“族”,“家”或“族”之下又分为“室”。这种“室”,因为掌有全族财产,又成为一种财产单位,宗子有权可以使用和处理。如果宗族灭亡,“室”就跟着被人兼并或分取。春秋时贵族间因争夺和侵占“室”而发生内乱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个宗室就包括着宗族所有的一切财富。既包括着宗族所有的土地和人民,又包括奴隶和器用财物,更包括所有私属人员和武装力量以及军赋的收入。 当时各级贵族的宗子,不仅是本族军队的主帅,而且是国家军队的统帅。宗子不仅掌有财权和兵权,还掌有神权,成为宗庙的主祭者。宗子对本族成员,有统率、管理和处分之权。宗主有处分本族人员之权,但在手续上须经国君的批准,以表示对君权的尊重。如果国家要处分卿大夫宗族中人,在手续上也须咨询于宗主,以表示对族权的尊重。 宗子亦有庇护宗族成员之责。当时一个宗子的得失,关系着整个宗族的兴亡。 这种族长主管制,使大小宗族长拥有本族的财权、兵权、法权和神权,对本族成员有统率、管理和处分之权,当然对于所属劳动人民,更有生杀之权。当时政治组织体系,是和宗法组织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大小宗族长的专制权力,在政治组织上就表现为君主和卿大夫的专制权力。 七、家臣制度 在西周、春秋间的贵族中,各国的卿大夫是个比较重要的阶层。他们世袭着卿大夫的等级地位,世袭着封土和采邑,世代担任各种重要官职,操纵着国家的兵权和政权。他们在封土内,立有宗庙,筑有城邑,设有军队。他们有以宗族组织为基础的统治机构,称为“宗、“家”、“室”等。 宗子被称为“主”或“宗”,是一“家”之主,手下有宗亲和家臣帮助进行统治,形成一套家臣制度。 帮助宗子掌管宗族内部事务的“家臣”,主要有“室老”和“宗老”。室老也单称老,宗老也称宗人或宗。帮助卿大夫统治人民的家臣有“宰”。还有专为卿大夫生活上服务的家臣,有掌管全“家”和各个邑的政务而统治人民的,也有监督管理奴隶的。因为家臣必须效忠于“家”,就只知有“家”而不知有“国”。 八、宗法制度下贵族的各种相互关系 根据上面的论述,可知宗法制度确是由父系家长制变质和扩大而成。氏族制末期的祖先崇拜,此时扩展为宗庙制度;氏族的公共墓地,此时变为族墓制度;氏族成员使用氏族名称的权利,此时发展为姓氏、名字制度;氏族的族外婚制,此时变为同姓不婚制和贵族的等级内婚制;氏族的相互继承权,此时变为嫡长子继承制;氏族长掌管本族公共事务的制度,此时变为族长(宗主)主管制;氏族所设管账等人员,此时变为家臣制度,实质上成为贵族的基层政权组织。至于氏族“彼此予以帮助、保护及支援的相互义务”,此时变为宗族内部以及大小宗族之间相互帮助、保护及支援的义务。 在宗法制度支配下,宗子有保护和帮助宗族成员的责任,而宗族成员有支持和听命于宗子的义务。大宗有维护小宗的责任而小宗有支持和听命于大宗的义务。 西周、春秋间贵族的统治,就是以周天子为首的姬姓贵族为主,联合其他异姓贵族的统治。周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固然有着政治上的组织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宗法和姻亲1的关系,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团结和联合。贵族如此实行其联合的统治,无非为了有效地镇压人民的反抗,加强对人民的掠夺。 当时贵族为了加强内部团结和统治人民的力量,依据旧有习惯,加以改变和发展,制定了许多“礼”,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按礼,天子的命令叫做“王命”,诸侯必须听从。诸侯的重大事件,必须听从“王命”来办理。诸侯的上卿还由天子任命。按礼,卿大夫对诸侯也有许多必须服从的义务,大体上和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义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