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月氏读后感精选

年夜月氏读后感精选

2020-10-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大月氏 读后感 

  《大月氏》是一本由[日] 小谷仲男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月氏》精选点评:

  ●不贪图结论。大月氏依然是谜一样的存在

  ●写的不算有趣。

  ●只是一本大月氏相关的历史和考古的随笔小册子。

  ●不同视角

  ●关于大月氏的很有意思的小书。关于月氏的读法,塞族人与月氏西迁,大月氏与贵霜王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另外涉及了部分新发现的墓葬、出土的文物等,资料很详细。

  ●枕边读物,阅读过程较愉悦。正如小谷教授所言“虽没有得出惊人的结论,但对***月氏及贵霜人的理解多少起些作用,这才是我的本意”,积四十年研究之功力,娓娓道来的文字,无论夹杂多少原始文献和考古报告式文字,依然亲切温暖。

  ●作者认为月氏和贵霜同属一个游牧集团,中国西北地区的月氏是其势力的延伸,这一部分人转而热衷于商业,失败后退却并向印度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作者认为月氏—贵霜是丝绸之路上最早闪耀的游牧集团。

  ●这本书是对在国内巡展的阿富汗珍宝的一个很好的注释。该书解答了我如下问题:(1)大月氏是如何曾叫rouzhi又是今称为yuezhi;(2)张骞在抵达大月氏后,惊奇地发现四川的竹杖、蜀布,由此得知的贸易古道;(3)阿伊·哈努姆墓葬所属的具体主人身份

  ●大月氏原来读(darouzhi),了解了。逻辑还OK,论证了大月氏是中亚的游牧民族,扩张到中国西北又被匈奴打回去,最后南侵入印度,发展成贵霜帝国,有道理。

  ●翻完,认为大月支非塞族,后面考古发现不喜。

  《大月氏》读后感(一):月氏

  读书笔记75:大月氏

  学历史的时候,有几个地名一直记得读音,比如龟兹(Qiuci)月氏(Rouzhi),现在又有人有新的推论,月氏就是读月之,我倒是吃了一惊。

  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继位,先是灭了东胡,接着打败了大月氏,迫使其西迁,到了汉武帝时,备受匈奴骚扰的武帝从俘虏处获悉大月氏想反攻匈奴,苦于没有帮手,武帝立马派张骞前往联络,历经十多年,等张骞千辛万苦找到阿富汗附近的大月氏时,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想报仇了。

  大月氏的西迁按照史书是征服了大夏人,公元60年,贵霜王朝建立,中西史学界一直在争论的是,贵霜王朝是不是就是大月氏,作为游牧民族,月氏,匈奴长期没有自己的文字,这就导致他们自身的历史只能是口口相传和他人记录,相比起希腊,罗马,中国历史脉络都是很清晰的,游牧民族的族谱就时断时续,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在历史长河里,通过一些考古发现,可以知道贵霜早期用希腊文字,而后民族主义抬头,改用当地语言文字,目前来讲,大月氏的历史最可靠的来源是史记,与史记有所冲突的汉书可以部分采信,其他就只能靠史学家结合考古发现来推断了。而且我觉得,游牧民族定居下来后,墓葬才会比较丰富,在游牧过程中很难修建大型墓葬。

  《大月氏》读后感(二):寻找大月氏

  这是一本日本学者研究西域历史和民族的小书,著者通过对比研究中国古籍、对今阿富汗境内希腊化城市遗址考古发现的分析、对贵霜王朝碑文和墓葬的研究,又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实地考察苏尔汗河流域遗址和天山北麓遗址的经历,意图勾画出月氏民族的轮廓:他们是谁,他们居住在何处,他们从哪里来,他们又去了何方,他们和巴克特里亚王国灭亡有什么关系,他们和贵霜王朝兴起又有什么关系。

  著者称:“我虽然没有得出惊人的结论,但对在古代世界中连接东西地域而活跃的月氏及贵霜人的理解多少起些作用,这才是我的本意”,但是他在书里表达和推测得出的一些观点,对于我来说很多都是第一次听闻,有些推测也很有意思,在这里记录一二。

  首先是月氏的读音,长期以来我都是读作 ròu zhī,而且应该很多人都这么读,依据是宋《金壶字考》提出的“月”通“肉”。著者主张读 yuè zhī,依据是《尼雅汉简中有关西汉与大月氏关系的重要史料》(《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林梅村)介绍的西汉时代的两片写有“大月氏王使”的木简,木简上的“月”与日月的“月”没有区别,并不是“肉”的简略体。这么看来,《汉武大帝》中虽然读音上被诟病的地方很多,但是月氏读作yuè zhī,这个还是说得过去的。

  关于月氏的西迁,著者对比《史记》和《汉书》对同一事件的记载的差异,并对《汉书》中记载的张骞报告中提到的《史记》未曾提到的“塞”人提出质疑,认为《汉书·张骞传》提到的“塞”人,是班固借大月氏西迁的历史,书写刚刚从西域得到的印度释迦国的知识,因此“塞”人的存在是没有凭据的,这和当下通常认为的“塞”人是斯基泰人一支的观点不同。

  关于巴克特里亚(大夏)的灭亡,在西方史料中记载,公元前2世纪中叶被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灭亡。著者认为大月氏西迁和征服大夏是对应的,如果从读音上认为“塞”和斯基泰类似,那么“月氏西迁就会失去根据,在东西史料的对应上会带来混乱”。在斯特拉波《地理学》中记载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灭亡是因为遭到了“东方的斯基泰(塞克)人”的占领,著者认为东方斯基泰大概就是在公元前160年左右被匈奴追击西迁而征服了大夏的大月氏,而不是“塞”人,即使存在“塞”人,也与大夏的征服毫无关系。

  关于贵霜王朝,著者认为贵霜人也就是大月氏人,大月氏的西迁并非从东向西的民族迁徙,而是原本住在东亚的月氏从东方的撤退。他们与大夏人一样,追求与中国的贸易利益,从而进入了东方。

  最后,著者的推论是:“月氏和贵霜王朝都是以阿姆河流域为根据地的同一游牧民族集团。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公元前三四世纪作为骑马游牧民族进入中国西北边境,比游牧更热衷于商业活动。他们在于新兴匈奴势力的战争中失败了,2世纪中叶,其势力撤回根据地阿姆河流域。其后,他们转战南方,追寻着希腊-巴克特里亚人的足迹,加深了和印度的关系。这就是贵霜王朝兴起的背景。”

  著者在研究和推测时表现出的严谨和想象力,以及得出的结论,我认为都可以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大月氏》读后感(三):一本古代中亚史的楔子——对中心边缘论的超越

  小时候看百家讲坛就对于大月氏这个西域国家有一点印象,纯粹是因为其独特的读音:“月”读“肉”,“氏”通“氐”读“之”,所以是“大rou zhi”。张骞当年凿空西域,其目的正是西联月氏,一起北抗匈奴。但是对于这个国家的印象,大概也仅仅止于此了,西域史,乃至古代中亚史一直是认知中的一片混沌。平时所了解之“世界史”,更多只能说是区域史,欧洲,北非,东亚,偶或涉及阿拉伯半岛及近东,可以说也是传统的“XX 中心史观”影响而形成的认知范围。中心非中心,边缘非边缘,人类文明本是多元互通,自然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中心辐射式视角。这也是这本小书带给我的启发之一。

  《大月氏》是2017年才在国内出版的一本小书,作者小谷仲男从事大月氏研究四十余年,把自己的一点观点,以及当时(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新的考古结果集结付梓,是为本书。

  作者文风相当凝炼,寥寥数语勾勒出整个上古中亚史的研究框架,可以作为研究中亚民族交流史的一篇相当不错的楔子。但作者同时又不囿于做综述,他从严谨的史料出发,进行了许多有启发意义的史学讨论,例如关于“塞族”的真伪问题,关于五翕侯、贵霜王朝与月氏部族的关系,月氏迁移路线及发祥地等等,能跳脱出旧有研究框架,又能基于历史考古材料严谨求证,的确有醍醐灌顶之感,也启发读者对作者所提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

  书中介绍了巴克特里亚王国(大夏),匈奴,月氏,乌孙,贵霜等旁及斯基泰人,萨迦人,犍陀罗,安息,身毒等文明,勾勒出公元前后近三百年内的中亚十字路口的文明交往图景。其中关于巴克特里亚王国城市阿伊.哈努姆遗址的描述使人有一种恍如异世的感觉,试想在公元前二世纪(秦汉之际),在阿富汗北部存在着一座希腊式城市,竞技场,六千人露天剧院,供奉着宙斯及奥林匹斯诸神的神庙,使用希腊字母的碑文,种植并收获着一瓮一瓮的油橄榄......这样一番爱琴海风情居然同时存在于距离中原王朝不远处的阿富汗,这给了我们一个连通的世界文明交流视角。而大月氏,斯基泰人游牧文明与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文明融合后的所发展出的贵霜王朝,比较广为人知的希腊罗马式犍陀罗佛教艺术,亦对我们的文明史观有所补充。以上种种,使笔者对于东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认识有了深入。

  从大方面说,人类文明发展数千年,或许从来不能用一种中心史观看待,如果以幸存者偏差解,今天的中心史观或许是因为仅仅有这几个“文明中心”以精神延续或物质延续的方式得以流传,并且以强大物质力量获取了世界话语权,甚至成为学术标尺,近来的历史学界对于这样的史观也多为批判。设想如果月氏-贵霜文明延续至今,曾经一边用着西汉丝绸、铜镜,一边与古罗马通商,一边用古希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形象表示释迦牟尼智慧,使用维纳斯(阿芙忒洛涅)吊坠陪葬的贵霜人,又怎么可能认同这种“言必称希腊”/“言必称中国”的史观呢?文明并不是点状的星罗棋布于大陆之上,而是如潮水涌流一般互相冲击,融合,消长,击打出新的浪花,笔者的感受如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偏向于交流与共同思考的作用,他曾经说过“真正的哲学必须通过交流获得存在”,这样一种观点也融入到他对于历史的看法之中,发展出一种“海洋式”的开放历史观,或许大月氏的历史也是这一点的恰当佐证。

  中心非中心,边缘非边缘,犹是也。

  《大月氏》读后感(四):《大月氏》读书笔记

  序言

  大月氏的两个面孔:

  1、西汉时期,在蒙古高原上与匈奴对峙、被击败后被迫西迁(进入曾经大夏,巴克特里亚的地盘)

  2、进入阿姆河流域,兴起成为贵霜王朝

  以上也是研究大月氏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阿姆河:中国古称乌浒水、妫水。《元史》作暗木河。

  源头瓦罕河(Wakhan)出自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和兴都库什山脉海拔的4900米的山岳冰川,西流汇合源出帕米尔高原的帕米尔河,称喷赤河(Pyandzh),再曲折西流,汇合瓦赫什河后称阿姆河,向西北流入咸海。流经塔吉克、阿富汗、乌兹别克、土库曼四个国家。

  序章:游牧民族和文明社会(汉与匈奴)

  列一下时间线和重要事件(见excel图表)

  第一章:西方霸权争夺战(张骞的远征)

  ——林梅村《尼雅汉简中有关西汉与大月氏关系的重要史料》(《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中论证,大月氏的月字,应该与日月的月同音(yue)

  ——东胡: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后为燕将秦开所破,迁于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东胡强盛,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大宛:中亚古国,位于葱岭西北山麓和天山山脉西端的南麓,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境费尔干纳盆地一带。该国盛产宝马,因汗出如血,故称为“汗血马”,又被誉为“天马”。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元朔元年(前12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途经大宛国得知此宝马,引来汉朝觊觎。

  第二章:关于月氏西迁(塞族的虚构)

  ——桑原骘藏《张骞远征考》(1916)认为月氏在老上单于的年代离开敦煌故土,前往了伊利,后来被乌孙打败(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继续西迁,而乌孙取代月氏,占据伊犁地区。

  ——《汉书》中出现了一个《史记》中没有的国家,塞国(可能是佛陀的诞生国,萨迦国,或者和斯基泰同义))的迁徙。

  ——月氏的原住地:敦煌、祁连山一带

  ——《史记 · 大宛列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前160年左右),过宛(费尔干纳),西击大夏(巴克特里亚)而臣之,遂都妫水(阿姆河)北,为王庭。

  ——锡尔河(费尔干纳,古称药杀水)、泽拉夫尚河(撒马尔罕)、阿姆河(泰尔梅兹)(从北到南)

  ——达尔维津特佩遗址(Ancient city of Dalverzintepa),苏尔汉河流域的城市,可能是月氏的王庭,也是贵霜翕候的居城。

  (一直到公元后3-4世纪的萨珊时代,依然有人居住)

  第三章:巴克特里亚王国和大月氏(阿伊·哈努姆遗址)

  ——同时存在的塞琉古王朝、安息帝国、巴克特里亚王国、孔雀王朝(从西到东)(中国的战国到秦)

  ——一个争论的问题:犍陀罗艺术(1-5世纪)是受到罗马的影响,还是受到更早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的影响?

  ——【重要遗址】

  1、贝格拉姆(贵霜王朝的夏都)

  2、苏赫科特尔遗址(贵霜王朝时期神庙,类似雅典卫城,有巨大的祭坛、贵霜王侯们的雕像、希腊文的巴克特里亚语记录的迦腻色伽碑文,风格是希腊化+波斯元素)

  3、阿伊·哈努姆遗址(巴克特里亚王国时期的东部城市)(前300-前145年左右)

  ——【作者认为】斯特拉波《地理学》中记录了巴克特里亚王国被东方斯基泰(赛克)(游牧民)人灭亡,与公元前160年被匈奴击败西迁、征服大夏的大月氏是同一民族。

  第四章:贵霜王朝的兴起(1)(碑文中探寻与大月氏的关联)

  ——斯基泰人征服巴克特里亚之后,与帕提亚(安息)王朝交战,帕提亚曾战死两个王。

  ——《史记》记载,大月氏有五翕侯,其中的贵霜翕候后来建立了贵霜王朝。

  ——【问题】翕侯是大月氏的分封首领,还是大夏本地的首领呢?

  ——《三国志》中曾记载“大月氏王”派遣使节到魏,这里的大月氏王指的是贵霜国王,可见中国对大月氏=贵霜的认识是一贯的;

  ——贵霜金币中的国王形象,有游牧民族特征

  ——【迦腻色迦王】年代?

  ——罗巴塔克碑文的发现(阿富汗北部,1993年)(希腊字母书写的巴克特里亚语)

  据此可推断迦腻色迦王和《后汉书》记载的王系的传承关系,进而确定公元纪年的年代。

  (巴克特里亚语和粟特语都是东伊朗语系的一支)

  ——其它碑文:达希迪纳沃碑文、第尔伯金碑文、苏赫科特尔碑文、阿伊尔塔姆碑文等,都记录了贵霜王朝时期的各种事件

  第五章:贵霜王朝的兴起(2)(提利亚特佩的黄金遗产)

  ——大月氏五翕侯的位置到底在哪里?至今没有定论

  ——【提利亚特佩】黄金之丘

  2、3、6号墓有中国西汉铜镜出土

  2号墓中出土了罗马金币(16-21年),确证了年代

  死者口中含钱币

  ——一世纪下半夜,贵霜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入侵犍陀罗和印度后,改信佛教

  ——达尔维津特佩遗址,可能是大月氏的王庭,城内遗址可到3世纪贵霜-萨珊时期

  ——哈尔恰扬寺遗址,巴克特里亚、贵霜时期城市遗址。(到3世纪左右)

  ——赫拉欧斯银币

  第六章:追寻大月氏的足迹(1)(苏尔汗河流域的遗址)

  ——141页有遗址分布图

  (本章往后基本都是作者自己的考察线路)

  【塔什干】

  ——哈姆扎艺术研究所

  【铁尔梅兹】

  ——达尔弗津特佩(有黄金宝藏出土)

  ——哈尔恰扬遗址(属于哈那卡特佩遗址区的一部分)

  (拜访以上两处后,作者认为与其说这里是大月氏的王庭或贵霜王朝发祥地,毋宁说是贵霜扩张并影响所及的地域之一)

  ——库泽尔塔布(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

  ——布德拉齐(伊斯兰时期初期)

  ——阿伊尔塔姆遗址(有佛寺)(贵霜时期)

  ——祖尔马勒佛塔

  ——法亚兹特佩(佛教寺院)

  ——卡拉特佩(佛教石窟,2-4世纪)

  (以上三个玄奘都见过)

  ——哈基姆·铁尔梅兹麻扎(祭祀最早在铁尔梅兹传播伊斯兰教的圣人)

  ——铁尔梅兹民俗博物馆

  ——贾尔库坦遗址(Jarkutan)(前1500-前1000)

  ——苏尔汗·达利亚考古博物馆

  ——萨帕利特佩遗址(Sapallitepa)(前1500-前1000)

  ——哈伊拉巴德(贵霜时期城市)

  ——巴拉雷克特佩

  ——坎贝尔特佩(贵霜时期要塞)

  作者最后感慨:“这一天参观了非凡的遗址,让我感到十分充实”——书桌神游,同样很充实,感谢作者。

  第七章:追寻大月氏的足迹(2)(天山北麓的遗址)

  【从铁尔梅兹到撒马尔罕】

  ——从铁尔梅兹到撒马尔罕,跨越天山,途径铁门关

  ——铁门关以南至阿姆河兴都库什山脉,穆斯林所说的吐火罗斯坦,相当于古代的巴克特里亚地区

  ——铁门关以北,即是粟特人的土地

  ——沙赫里·夏勃兹(帖木儿的出生地)

  ——七世纪后半夜,阿拉伯人进入中亚(屈底波时代705-715,撒马尔罕、布哈拉、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被阿拉伯人统治)

  ——粟特人皈依伊斯兰教之后发现税负并未减轻,于是和突厥人联手反抗阿拉伯人,2333

  【撒马尔罕】

  ——北部有古代撒马尔罕的都城遗址和都城博物馆

  (汇聚了从阿契美尼德王朝、巴克特里亚、贵霜、粟特、早期伊斯兰的各时期出土文物)

  ——撒马尔罕历史美术博物馆(市区内)

  ——片治肯特遗址(最后的城主是粟特人,8世纪时与阿拉伯交战战死)

  粟特时期,城市中还是以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为主,地方有部分佛教文物出土

  【布哈拉】(安国所在地)

  ——瓦拉赫杀遗址

  ——拜坎德城遗址

  【塔什干】

  ——石国所在地,玄奘经过时由突厥统治

  【塔什干到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首都)

  ——路过塔拉兹,怛逻斯城附近,曾经的怛罗斯之战的所在地(黑衣大食阿拔斯与大唐的军队)

  ——梅尔克诚,玄奘路过的“千泉”

  【比什凯克】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5-6世纪的遗址偏多,更早的佛教遗址则无;

  ——吉尔吉斯斯坦的城市遗址也是于6-7世纪粟特人统治期间出现的

  (3-5世纪出现了文物空白)

  ——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发现有涅槃像的寺院遗址,建立于6世纪中叶,中亚要素和唐朝的强烈影响是时代特色)

  ——阿克·贝希姆都城遗址(6世纪建立,9-10世纪衰退)(可能是素叶水城)

  ——布拉纳塔遗址(喀喇汗王朝的八剌沙衮遗址)

  ——吉尔吉斯斯坦考古研究所

  ——吉尔吉斯斯坦斯拉夫大学美术馆

  (藏有附近粟特城市遗址出土的佛像等,都是中国人留下的文物)

  (捐赠者: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压十姓使、上柱国杜怀宝,大唐西域的长官)

  【阿拉木图】

  ——哈萨克斯坦国立中央博物馆(以民族服装和新时代资料为主)

  ——哈萨克斯坦考古研究所(即将开放考古博物馆)

  ——伊塞克古坟群:挖掘出身着黄金衣装的年轻男性的墓(可能是斯基泰人)

  终章:欧亚大陆草原地带的考古学

  ——斯基泰-西伯利亚文化(西起黑海北岸南俄罗斯斯基泰文化,东到南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古坟文化)

  有着共通的青铜文化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青铜文化,和斯基泰文化有着怎样的关联?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来源于哪里?如青铜短剑、小刀、动物图案等)

  ——朱开沟遗址

  ——阿富汗的巴达克山,古代世界唯一的天青石矿山

  早在公元前3000-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商人就来到了阿富汗,交易青金石并留下了苏美尔时期的金银器

  两河流域的青铜文化可能就是逆着这条道路来到了中亚、中国

  目前认为中国的青铜器文化从西方经过各个渠道传播到南西伯利亚和中国北部,后来又有了南北各方的交流

  ——伯斯夏突尔古坟群(伊犁河北岸)

  ——从伊犁河上溯,中国领土内的古坟也是连续出现,在广袤的草原中分布(乌孙、斯基泰、月氏)

  ——详细论述了动物纹的演变(没看懂,略)

  ——阿尔赞古坟(图瓦地区)

  【作者结论】

  月氏和贵霜王朝都是以阿姆河流域为根据地的同一游牧民族集团;

  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公元前3-4世纪进入中国西北,比游牧民族更热衷商业活动;

  后来,他们与匈奴交战中失败,撤回阿姆河流域;

  然后转向南方,占领了巴克特里亚地区,加深了与印度的关系;

  后来通过印度与罗马建立关系——贵霜王朝兴起的背景;

  贵霜王朝由于罗马、印度和中国的国际贸易,成为了庞大帝国;

  犍陀罗艺术应运而生;

  ——月氏贵霜人是在丝绸之路上闪光的最初的骑马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