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镜》读后感1000字

《人之镜》读后感1000字

2020-10-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人之镜 读后感 

  《人之镜》是一本由邓晓芒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之镜》精选点评:

  ●随笔类的文集,对中西哲学的比较未免有点大而化之,但这原本也不是本书的重点,具体文本的人物分析还是非常精到的。阅读过程中脑海里时时出现身边XX人的形象。

  ●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性很强,深度广度和力度足以见其魅力和勇气,但整本读下来有种完全抬高西方贬低中国的感觉到,看来大师的作品也要辩证地读

  ●大大受我一拜!

  ●从“国民性批判”到人性批判

  ●有比较才有鉴别。

  ●视角很独特 有些东西虽然明白 但就是没法像人家一样系统地表达出来

  ●花一天时间读完了,酣畅淋漓,非常棒的著作,值得再读和细细品味

  ●真心是好书,镜子里看看自己,也许里外都不是人,中西方人格的差别呀,基本忘没了,但是真是享受这个思辨过程呀。

  ●中国因为没有反思,所以没有进步。背后的原因在每一个人的思维结构里,没有真正的自我,只是一个整体,所以个人是绝望的。

  ●这种思考方式本身就非常迷人。

  《人之镜》读后感(一):真正的人之镜

  「所谓根本的颠倒是指:不再仅仅把人心看作被动而平静地反映外界的“明镜”,而是要能动地从外部世界中去获得自我的“确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人“到世间来,没有携带镜子”;人只有通过改造外部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过劳动生产,才能在他的产品上实现他的真正本质,才能证实他的力量和才干,才能发现他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人的产品,即经人改造过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之镜”。」

  《人之镜》读后感(二):“镜子”在何处

  一如既往地通俗易懂,最高深的道理(智慧)往往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可以在书中明显看出先生对于西哲的倾向,我想倒不是因为先生的研究方向,而是中国的文学人物和普罗大众为道德信条禁锢了,而失掉了属于自我的自由意志。我之为“我”,不是因为忠孝仁义,而是我的每一个行动都包含着我的自由意志。因此我想我们从没探寻过以“忠义”著称的武圣关的内心世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理想爱情终究不会在俗世扎根发芽。 在世间的生活里,每个人都戴着自己的面具,我们说的真诚,其实在表演真诚。人心也不可能总是是一尘不染的,当我们返璞归真,走向赤子之心,我们的独立人格又在哪里呢。抛开所有的道德信条和“人民本位主义”,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批判之于人心,正如刀和磨刀石一般。然而在这碎片化的阅读时代,我们又该去何处寻找我们的磨刀石呢?每每想起,不由对先生充满敬意。

  《人之镜》读后感(三):认命是北方的哲学

  读完书,脑海里闪现的一句话就是,认命是北方的哲学。常常把缘分、命运、天意这样的词挂在嘴边,仿佛把自己经历的一切不幸都归罪于它们,跟自己毫无关系,这样就能开脱一样。

  很喜欢写作的形式,单纯从理解中西方哲学差异的角度看,有对比很清晰,鉴于自己知识浅薄,不对举例是否有代表性做任何评论。对自己有思想上的冲击就够了。

  简单做下记录。

  《人之镜》读后感(四):若批判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读的第一本邓晓芒先生的著作是《批判与启蒙》,与这一系列的作品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前者是涉及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的结构与分析,而后者是在具体的作品中的分析运用。本部《人之镜》的钥匙在“镜”,可以从中西方对“镜”不同的用法来探讨人格与人生命运差异的根源。

  中国将镜子比作人心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心即一面镜子,镜子是用来呈现宇宙本体或真知的。西方文化中则相反,把外部世界当作人心的镜子,呈现的是人自己内心的形象。如中国将内心视为镜子,将人心的作用定为外部世界的反映,那这其中存在一个潜在的逻辑——无我之态。即外部世界是怎样的,我内心就是怎样的。所谓“无我”可以加一个字变为“无自我”,意指无自我意志,无自由意志。而西方对“镜”的利用则是用来反映内心,这里潜在的逻辑就是——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无需注重外部世界是怎样的,或者说,在反思审视自己的内心时(中国人则缺乏这一活动),无需关注外部世界。这使得西方民族性格中有独立、自主、反思的一面,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这一步的讨论最终指向中西方性格上的差异是存在有无自我的差异。

  在这一差异的根源下可以关注一下人物百态,本作品也正是从各个文学作品的人物中来探究这一差异的。在“自我”的差异下,可以看到品格与性格的对比,赤诚与虔诚的差异。品格是抽象了的描绘人物的语言,可上升至忠、孝、义这三个方面这是可以大而概之的抽象概念。可以用在很多历史人物身上,我们的文化中尝试用这些词完全覆盖一个人的形象,试图让其拒绝自己的个性或私欲的一面。而性格是可以用来描绘每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的,在探讨“性格”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得搞清楚人心是伴随着潜在的罪恶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善才有意义,就像撒旦的存在恰恰证明了上帝的价值一样。性格中就不完全是好的形容,如阿喀琉斯在任何一个阶段所做出的选择都完全出于内心的声音,没有道义的束缚,这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孙隆基在其作品中提到了中西方的代际关系的差异,中国是杀子的文化,西方是弑父的文化。表现在中国式的父母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拒绝孩子有个性,其所走的路必须朝着一定的方向,符合一定的道义,从不扣问孩子的内心是否愿意,只要父母觉得这是“对”对就好了,带来的结果就是“少年老成”与“依赖长辈”。大家都把这些空泛的人格追求挂在嘴边,同时又拒绝去承认人性的复杂,造就了千篇一律的灵魂。这些批判读来会觉得有人朝自己放冷枪,但这正是批判的意义——供人反思。仍然很喜欢那句话:若批判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