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里的中国读后感锦集

典范里的中国读后感锦集

2020-10-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经典里的中国 读后感 

  《经典里的中国》是一本由杨照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0元,页数:19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里的中国》精选点评:

  ●整体而言,是很不错的入门读物,对经典的理解深刻且表达上平易晓畅,有些观点新颖有趣!

  ●看来只有将经典放回到历史中,真正理解经典的作者所处的时代,所面对的环境,所困扰的问题,以及作者的所思所言,才能寻求到历史的答案。正如杨照所说的:“面对记录古人智慧的经典,我尽量不做古为今用的解读。不把这些文献读得好像他们是针对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处境而写的。带着时间、历史概念读经典,经典与经典之间就产生了互文关系,读这本会帮助我们理解那本,或让我们用不同眼光来看待那本。”

  ●严肃而轻松

  ●对古籍的讲解和解释让人重新认识了历史。

  ●很适合入门啊

  ●初读看得懂,再想回味多。

  ●非常好的一个捷径,对我来说

  ●最喜欢讲诗经和论语的,还有战国策,诗经和孔子都很可爱,原来孔子才是最不教条主义的,战国策原来是最早的虚构类小说…

  ●整套读毕,没有门槛又不失水准的国学入门解读集册,杨照的解读和文字每篇都不雷同又能使人有新感悟新享受。诗经本为最佳。

  ●入门还行

  《经典里的中国》读后感(一):我们应该热爱怎样的国学

  第一次听到杨照先生的名字是在某app,杨照先生推出经典先秦八部的音频节目,果断买下每天听。买下的原因是近几年国学大热,我的孩子也将面临学习国学的处境,我要怎样应对?对于市场上扑面而来的国学热潮,我刻意保持冷静,但是我也常常思考:自己潜意识里被种上的很多东西与国学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回想自己的小学、初中、高中每天摇头晃脑背诵的那些文言文,在我成年之后的世界里彻底消失。曾经因为考试而背诵,也随着考试在生活中没了踪影。那时候从未对文字、语言、韵律甚至内容背后的世界产生过兴趣,除了记下来应付考试,别无他求。 很偶然的听到了杨照先生的音频节目,好巧不巧,2019年年初,我读完的第一本书是《诗经》,他的音频里刚好有解读,于是我就开始听,还是第一次听到那么温柔的声音讲述着远古的歌声。我终于从读《诗经》时云里雾里的状态小小解放了一下,开始试着去理解那些诗歌为何是目前我们看到这样的呈现方式。 没想到更巧的是,在微信读书又发现了这一整套的解读,与那个音频系列不完全相同,但也相差不多。于是赶紧加入了我的书架,细细读来。 这套《经典里的中国》一共选了10本经典,每一本冠以国学经典的称号都不为过。在每一本书的开篇,杨照先生的《今天,我们怎样读中国传统经典》都被收录,而杨照先生解读的原则是“将经典文本放回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在那个特定的背影下,而非从一种忽略时代的普遍角度出发,来读这些传统经典。”。当这样开始时,那些我们难以理解的遣词造句不会变容易,但起码我们明白了,那是两三千年前的语言,读起来不那么轻松太正常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读《尚书》、《诗经》、《论语》......,我们不是在摘取对我们有用的部分,而是把自己尽可能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这种阅读反而像是一次穿越之旅,杨照先生选取的片段变得生动、有趣,他娓娓道来的风格像极了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扣人心弦,每一段文字都像猜字谜,猜到了开心无比,猜不到听到答案时,瞠目结舌、吃惊不已。 这套书虽然是解读,可是每一段选择进来的文言文,读起来真的不是那么太容易理解。当然,看到微信读书里共读的人的留言,还是惊叹有高手在民间,都还能提出自己的质疑,我读下来都觉得费劲了,虽然读完100%,可是那些节选的原文能理解50%就不错了,只能被杨照先生牵着走。提出质疑?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过,作为一个不知如何阅读国学经典、阅读哪些经典的我们来说,这套书是值得好好读一读的!

  《经典里的中国》读后感(二):颇有收获

  杨照先生原名李明俊,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候选人。所谓博士候选人,就是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有了足够博士资格的学术训练,但没有写出博士论文,因而没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因为我总是把杨照误认为杨渡,而我读过杨渡的书,感觉就是那种记者写的烂书。因此,一开始《经典里的中国》推送的时候,并没有阅读的打算。不过后来分别从我尊敬的2位老师,一左一右,都推荐,所以就试读。没想到确实写得很好。

  杨照首先是没有台湾文人的酸腐气。台湾的知识分子,普遍有一种弄弄的酸腐气。一半像孔乙己,总是喜欢讲些“多乎哉?不多也”的典,以炫耀学问;另一半像公知,喜欢依着自己的一点西学,居高临下,用鼻孔教人。在油管上有很多这样的“授课”视频。杨照则不然。杨照像是个温和的小学教师,一方面老老实实讲述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备课时做了十足的工夫。

  如李子暘所说,本书最精华之处,是杨照所写的序。特别是针对中国文字的特征——即万世一系——而产生的历史与现实重合的认识,是精辟的见解。最令人惊讶的是,书中充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杨照很关注历史作品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倡导“历史式”。例如《尚书》反映了西周时期的思想潮落,特别是周人对于自己为何骤尔乎得天下的思考;《论语》的诞生背景,是封建制度崩解之下,西周王官学的继承;《孟子》,处于百家争鸣之时,急匆匆的说服明君,以求在思想市场中占据领先,因而充满了辩论的气质;与之相对,《老子》则诞生于战国乱世,民众追求平安,因此则充满了无为、反战的倾向;《荀子》处于一超多强的战国末格局,政治的正确答案已经诞生,也就是商鞅变法,合礼与法,因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新形势下的儒学用途。这样的不抱持制度决定论的观点,看起来非常像是经过马克思主义训练的产物,而非台湾的环境所能诞生。我见到为数不多的另一个例子,是杨开煌。

  于浅者,《经典里的中国》是很好的启蒙,了解国学经典的入门材料;于深者,《经典里的中国》则充满了亮点,能够启发对于某些亘古不变规则的思考,诸如:

文字符号本身是独立于语言,而周人在盗窃商人的文字工具后,确立了文字与语言的联系,造成了中国是几乎唯一象形文字的文明。 孔子是鲁国人,鲁国是周公的封地,那么孔子崇敬周公,是否有些出于地域的原因。 “今之欲王者,由三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畜,终生不得。”这不就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的古典版。“南美觖舌之人”,不就是古老的地图炮么。 《老子》所阐述的“道可道,非常道”,不就是图灵思考的computability问题。“ 历史、史学的存在若有意义,最主要应该就是提醒我们:不要把我们锁国的现代生活,视为理所当然。” “礼”和“法”的关系,就像是法理学中的“道德与法律”命题,一个由内而外,一个由外而内。或许过去刑不上大夫,但对于士大夫而言,失礼犹如“绝罚令”? 书里我也看到了很多之前知道,但并不真的知道的故事。比如“人尽可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我原只以为是郭德纲的单口相声。 “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止矣”则可以当金句挂起来。

  有时间再试试《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虽然书名过于烂俗,但是杨照确实有料。

  《经典里的中国》读后感(三):不一样的经典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传统经典,如《尚书》《左传》《论语》之类,都是极难读的。这部《经典里的中国系列》是最近的一个意外发现。杨照先生有自己的一套读经典的方法,他花了很大的功夫,翻阅各种文献,把自己代入回经典的那个年代,然后再仔细体会经典。这样的读法,费时费力,但收获是别人不能想象的。在这个系列中,杨照先生把自己读经典的所得用非常平易的言语娓娓道来。在这些书中呈现的不再是经典里艰涩难懂、雨里雾里的三言两语,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和血淋淋的阴谋。

  从《尚书》中,得知殷商嗜酒、信奉鬼神,周以小击大,竟然将商一举覆灭。因为成功来的过于轻而易举,周人内心惴惴不安,认为是酒和鬼神导致殷商覆灭,因此禁酒、不事鬼神。没想到,这个传统就这么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

  《左传》全名《春秋左传》,是对《春秋》的注释。古人将书籍分为几类:经、传、注、疏。经是古代重要的书,记载比较简洁。传是解释经的书,注是解释传的书,疏是解释注的书,层层注释,每一次注释都是作者假借古人之口说自己的话。《春秋》记载太简略,如果没有配合《左传》,根本是看不懂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左传里记载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之间的历史,充斥着暴力、阴谋和背叛,礼崩乐坏,贵族之间兄妹乱伦、叔嫂通奸、弑父、杀子,什么样的事都能发生。多亏了史书将这一切都如实记下,不然现在的人还不知道要怎么缅怀和吹嘘那个年代。

  汉字是象形文字,表意不表音。按照杨照先生的说法,《诗经》是中国第一部尝试用文字记录下声音的书。《诗经》记载的是歌谣,歌谣就是要唱出来的,所以记载的文字当然要带声音。平民百姓唱的歌自然是白话文,所以《诗经》应该是汉字的第一部白话文书籍。《诗经》是周朝学白话文的标准课本,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虽然现代的汉语和古代的汉语差别很大,但用现代汉语读《诗经》仍然押韵、朗朗上口。这足以说明《诗经》影响了两千多年来汉语的演化。

  子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一直是以一个古板的形象出现在课本中。在杨照先生读的《论语》中,孔子是一个可爱、幽默、真性情的人。孔子反对墨守成规,反对形式化的礼节,他强调所有的礼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外在表现。就重丧事守孝来说,杨照先生认为办丧事可以让人忙碌起来,由此避免沉浸在亲人去世的沉痛情绪中。孔子重丧事其实是帮人节哀。孔子不仅重情,还非常善于共情,善于体察别人的情感,发自内心的情才是孔子提出所有言论的出发点。

  一天弟子问他,“守孝三年的话庄家和礼乐都废了,能不能改为一年。”

  孔子问“你吃得下饭么?”

  “可以。”

  “那你就只要守一年孝就行了。古人三年守孝是因为过于悲伤以至于吃饭都没有味道,你既然没有这个问题,就没必要守孝三年。”

  《孟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句话常常被人提起,“仁”的含义多种解读,见仁见智,但我们常常忽略“义”是的含义。

  我们称孔孟之道,虽然孔子、孟子的主张都是仁政,但二者的出发点截然不同。孔子主张仁政是因为传统,孔子的逻辑是:周朝时执行这种制度,天下太平;现在因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这种制度被废除,所以我们要想恢复天下太平的话就要回到周朝的制度。孟子的主张仁政是因为他研究了社会发展规律,看到了仁政的实用性: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民渴望和平,实行仁政可以得民心,进而富国强兵,一统天下。如果说孔子尚有点迂腐的话,那孟子则是一个革新者,他对问题思考得非常透彻,说话有逻辑,常常直击要害。

  先秦各家学说,我只服孟子。其他各家多是诡辩,借古人例子说事,言语上辩倒人,却无法让人心服。只有孟子根植于现在,推理严谨,有理有据,几千年后再看,还是能让人拜服。

  孟子与人的对话非常有特色。他见人之前已经想好要说什么话题,当对方问A时,孟子不会直接回答。他会先指出对方的逻辑错误,然后再告之对方真正想要的答案其实是B。这点非常让我佩服,就是一下就能看出对方想法的错误之处,水平非常之高。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言语里也是透着满满的自信与正气。我觉得自己可以养一养浩然之气。

  《荀子》

  在我印象中,荀子是被归为法家的。按照杨照先生的说法,儒家几千年来传承的其实大部分是荀子的学说。孟子说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善的本源,劝人扪心;荀子说人性本恶,认为需要外界力量来约束人性,劝人学习。人都是从自身体验出发的,由孟子和荀子的不同观点,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不同。孟子的成长环境比较好,周围人都比较善良;而荀子则是小时候应该过得不是很好,周围环境中有不少恶人,让他见到人性恶的一面。

  我是觉得人性复杂,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简单地用善或者恶的标签标定。况且善和恶的标准又是什么?人既需要有情感的共鸣,又需要外在的约束;既要注重自己内在的情感,又要努力学习知识;内在养气,外在学习。

  荀子的《劝学》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每次看都是背脊发凉,惭愧难当。“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其他不说了,努力学习吧。

  《战国策》

  《战国策》记录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游说各国君王的言行。整部书充斥着权谋,背信弃义,尔虞我诈。这不怪他们,在动荡时期出生的人肯定没有安全感,为了保命,自然什么事都做的出来。书中记载的是谋士和当权者的计谋,我看到的是书中没有记载的贫苦大众。朝令夕改,今天我可能是楚国人,明天就变成了齐国人。今天说好了好好种地,征税多少,明天可能就把人拉走当壮丁。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没有安全感。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谋士的一句话,中间多少行人泪,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在那个年代生存真的太残酷了。

  《经典里的中国》读后感(四):《诗经》篇读书笔记

  1?今天,我们怎样读传统经典 1.拥有延续数千年的文字,让中国社会付出了相对的代价。?其中一个代价就是影响了中国传统看待历史的态度。没有断裂一脉相承的文字,使得中国人和前人、古人极为亲近,关系密切,历史因而在中国从来都不是一门研究过去发生什么事的独立学问,历史和现实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形成无法切割的连续体。 理解历史是为了要在现实中使用,于是就让后来的观念想法不断渗透进中国人对于历史的叙述中。说的严重一点,中国的传统态度是一直在针对现实所需,以现实来改写历史。后世不同的现实考量,一层层叠在历史上,尤其是叠在传统经典的解释上。因而我们不得不做的努力,是想办法将这些后来叠上去的解释倒过来一层层剥开,看看能不能露出相对比较纯粹的原始讯息。如此我们才有把握说,从《诗经》中,我们了解了2000年前至2500年前中国的某种社会和心理状况,或是尽量放在周初的政治结构下来呈现尚书所表达的周人封建设计,而不至于错置了秦汉以降的皇帝制度价值,来扭曲尚书的原意。 许多传统上视之为理所当然的说法特别需要被仔细检验看看那究竟是源自经典原文的意思还是后来不同时代因应其不同现实需求所给予的有用却失真的解读。 将经典文本放回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在那个特定背景下,而非从一种忽略时代的普遍角度出发,来读这些传统经典,这是关键的前提,也是历史式读法的操作性定义。 在历史式读法的基础上,接着才会有文学式读法,先确认了这些经典不是为我们而写的,它们产生于很不一样的时代,由过着和我们很不一样的生活的先人们所记录下来,于是我们就能排除傲慢、自我中心的态度,培养并动用我们的同理心想象,进入他们那样异质的生活世界中,去接近他们的心灵遗产。 我们得以拓展自己的感性与知性能力,不仅了解了原本无法了解的异质情境,更重要的是还感受了原本从来不晓得自己身体里会有可以有的丰富感受,感受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提供的经验,只存在于雇员时空中的经验,却借文字跨越了时空,对我们说话,给我们也新鲜强烈的刺激。 正因为承认了经典产生有很不一样的时空环境中,到我们对经典内容产生感应。感动使我们有把握,那不是来自现实的考量,断章取义的去套用经典,而是这里面真的有一种普遍的人间条件贯穿着,连接着,带领我们去拥有对于人性与人情的更广大又更精细的认识。 解读的过程中会设定几个基本的问题,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环境中产生了这样的作品,当时的读者如何阅读接受这部作品?为什么承载如此内容的作品会成为经典,长期传留下来没有被淘汰消失,这样一部作品发挥了什么影响作用,以至于使得后来的其他什么样的典籍和什么样的事件、思想成为可能,前面的经典和后面的经典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这几个问题多少,也就决定了应该找什么样的经典来读,选择的第一条标准是尽量选择具有原创性开创性的作品。在重视强调历史和新历的文化价值下,许多中国书籍是衍生性的去看看《四库全书》所收录的,其中光是结束论语的就有超过100本不能说这些书里没有重要的有趣的内容,然而他们毕竟都是衣服的论语,这部书上的衍生产物,因而我们就知道优先该选的,该读的不是这里面的任何一本解释论语的书,而是论语。论语,当然比衍生解释论语的书更具备更高的原创性,开创性。 但是这条标准会有例外,王弼注《老子》,郭象注《庄子》,因为他们都是大量援引的佛教观念来扩张原典说法,竟然改变了魏晋以下中国人对老庄的基本认识,所以他们虽然在形式上是衍生的,但实质上却藏着高度的开创性,因而也就应该被选进来认真阅读。 第二条选出来的文本应该是能让现代中文读者读的下去。 让读者在阅读中逐渐进入熟悉原典,培养出一种语言点亲近的感受,来作为未来进一步自行阅读其他部分的根底,排除原本对经典保持的距离感,是阅读领略全书最重要的开端。 2?先有语言,然后才有记录语言的文字,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模式,不过中国历史显示了这套模式,不必然是通则而有其例外,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够直接阅读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正源自这份例外。中国语言和文字基本是分开的,中国的文字并不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 表音系统中,语言是主文字在后面跟随追么语言语言变化的文字就跟着变化,因而文字被视为语言的不完美替代品,文字是复制的,语言才是真本珍品,但是在中国的系统中却是文字地位高,语言语言是暂时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要靠文字才能取得定性,才能抵抗时间,不在变化,也不会倾颓磨灭。——《中文的独特系统》 《诗经》比较能够有效反应的是周朝人唱歌的情景,当时的人在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状况下唱歌,在歌中表现什么样的情绪内容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情感,对他们来说是适合放入歌中的,这些是我们读《诗经》时应该探问的问题。 读《诗经》,我们不能忽视歌的形式,包括句子的字数,句子和句子间的连接,同样句子的反复规律,以及整首诗如何有重复及相应的句子组成特殊的结构,读《诗经》,我们还应该特别关心字语音之间的关系,认真看待形象的符号和口舌发出了声响,中间是否有什么固定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读《诗经》,不要一开始就掉进传统的泥淖里。《诗大序》毛诗和朱子《诗集传》的解释,主张每一首诗都要有微言大义,都要有历史影射和道德瞬间,往往非但无助于我们接近认识这些事,还会让我们对《诗经》里的作品产生不必要的距离与厌恶。 经是记录大道理的,《诗经》是经,所以《诗经》里一定都是大道理,如此论理是严重的时代前后错证,拿后来的定义来改写之前的作品,强迫之前的作品要包括后来规定的内容,让我们去除掉这种错制,尽量将《诗经》放回其产生的时代环境中予以解读。 《诗经》的结构,观察,描述现象于感情的次序层次如此在意,却又如此自然。 《诗经》虽然是写人的,但是总是不断穿插外界的环境,尤其是大自然的现象。这些现象和人事主体,就是有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却往往没有那么直接,清楚,于是去思考人事与自然的连接,也是阅读《诗经》的一大乐趣。 我们将每一首诗视为诗人歌者跨越2000多年的时空,对我们的邀请召唤,问我们你感受到什么?你察觉到什么?你注意到什么? 《诗经》在将人事与自然并列时,必定会在我们心中刺激出冲动,补上从这里到那里的不同想象环节。 《诗经》中女性所占的内容非常多,包括闺怨诗的传统。反映了中国传统里被否认,却没有消失,长期以伏流存在的诗的,根本文类个性。 3?读法 1、要理解字面意思。思考植物的象征意义,想象画面。理解植物的生长奇特的点。了解风物。 这个画面是不是有独特性?这个画面是由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做这件事? 2、注意形式规律,不同段落改动字,其中蕴含的递进,层次。例如,桃夭中注意是室家家室和家人中井然的次序,让这首诗变得立体。 3、多思考,例如《诗经》采蘋,一问一答的形式,一句一句仔细地问,表示了对采蘋这件事的重视,不敢掉以轻心。都是为了突出最后一句。 4、注意语词将声音的拉长,节奏感。还有表达的情绪。 5、注意诗歌的场景,有可能是集体合唱,如桑中,也有可能是几个场景的白描,如匏有苦叶。还有可能是叙事诗。 联想事件的因果层次,例如静女。男孩儿显现了其中的荒唐,以致自己都不得不承认,重点不在茅草,在漂亮女孩的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