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性命简史》的读后感年夜全

《给孩子的性命简史》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给孩子的生命简史 读后感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是一本由[美]苗德岁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精选点评:

  ●带我重温了下高中生物学知识。人类起源、史前时代大多在纪录片里看过,这些内容还是影视作品看起来更有趣些,书中也未提到太深的知识点。 年龄定位感觉有点问题。 最后一章观点还是很认同的。现在人文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

  ●跟大人的生命简史比起来,这本风格更加活泼,跟人文结合得很好。“乱断XX案”、“忽喇喇似大厦倾”,作者是红迷吧,亲切~

  ●北岛主编“给孩子系列”第10部,知名古生物学家苗德岁撰写,为孩子拉开生命进化的序幕,深入了解地球生命演进的奥秘。一本书,告诉孩子“我从哪里来”,解答孩子对自我的好奇。

  ●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起码得高中及以上知识储备吧!

  ●语言简单易懂。达尔文、孟德尔、摩尔根的故事很有趣。

  ●“作为生命演化的产物之一,我们人类还能对生物历史进行一番哲学思辨,这本身不就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吗?”

  ●一如其他“给孩子”系列,总觉得还可以写得更好,且不像是给孩子们的,大人看了又不够……

  ●可能是这一系列中,最符合“给孩子”的定义的一部,作者用词非常浅显,作品深入浅出,科普之功效卓然。

  ●给小侄子买的书,却在拜年无聊的空隙中读完了

  ●向所有用各种美好的方式为孩子普及科学知识的科学家们致敬。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读后感(一):生命是科学,亦是诗

  一些理想化的育儿范本,譬如卢梭的爱弥尔、老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或者理查德·费曼自述父亲对他的早期启蒙,都不约而同地提及,让孩子去自然界探索有多重要。其实,观察万物、思考生命,原本便是孩童天性,固有《浮生六记》中,留蚊帐中,“私拟作群鹤舞空”的一幕。父母的责任与其说是引导孩子,不如说是陪伴孩子,跟他们一起天马行空。

  苗德岁的《给孩子的生命简史》一书,不仅能给父母一幅生命全景图,更适合跟有好奇心的孩子一起亲子共读。书中探讨的是科学,作者早早道出,研究生命起源并非信口开河,有靠谱的工具,也就是分子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前者如基因,譬如我们熟知的人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于99%;后者如化石,因缘际会被封存的生命仿佛与我们隔空对谈,将我们不得其详的过去细细诉说。古生物学也是苗德岁的专长,随着技术的升级换代,我们能够从一块化石中获得比前辈生物学家更多信息,甚至可以做出场景还原图,来亲历古老的瞬间。书中的插图充满孩童式的天马行空,任性扭曲、长满牙齿、憨态丑萌的物种,也曾有过它们的时代,每一幅图的背后都有一个古生物学实验室大量数据的支撑。和孩子共读时,也完全无需预设,困于物种是否真实存在的成见中。

  生命如诗,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本能的热情去读懂它,由它来亲近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只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古生物学家却拟出“深时”这一诗意的名字,让无穷无尽的地质年代既令人摇头感慨,都又凝固如触手可及。在这诗篇中,我们窥见了鸟虫纤毫,闻得侥幸的喘息和犹疑的振翅,气候的变化足音跫然,爆裂的呼啸曾毁灭一切,也曾重新孕育万物。那不是地质纪年冰冷的数字,而是电影般映入眼帘的一幕幕,像那五次生物大灭绝,原因各异,后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放慢步调,来一次心惊胆战的“逃亡”:在奥陶纪末,即使仗着抗寒能力,捱过全球变冷,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全球变暖即将来临,又是一次针对幸存者的洗劫。海洋还是陆地,也是一次博弈,在毁灭之前,倘能选择,谁又能高瞻远瞩地告诉我们,自私的基因该向何处进化呢?

  苗德岁说,北岛主编的这套“给孩子的”丛书,选题多为人文艺术,而他认为,科学和艺术本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至少在本书中,我们读到了生命科学的诗意,迷恋蒙尘的化石,也可以孕育出一颗纯澈激昂的诗心。孩子年幼,爱问恐龙为何灭绝之类的问题,给出官样答案,往往跟随着下一个名词解释,直至词穷性败。但在此书中,为人父母者或可暂时忘却标准答案云云,多少探索的旨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也并不稀见难得,存乎天成的坚持和想象中。

  ——戊戌年读苗德岁《给孩子的生命简史》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读后感(二):在生命之网上穿针引线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生物学家在近两百年里所取得的许多重大进展可以简化成一个比喻,即包括达尔文革命、孟德尔遗传学、双螺旋DNA结构、现代基因生物工程等在内的科学发现,和所有曾经存在的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在内的生物体,以及漫长的地质年代,地球历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些构成的一张巨大的“生命之网”。

  这张网复杂庞大,我们如何徜徉其间?苗德岁身为芝加哥大学博士后,拥有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博士学位,是首位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华裔学者,他当然可以写出高深的学术论著,而这部《给孩子的生命简史》却是面向青少年的通俗科普读物,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浅易懂,深入浅出。有他穿针引线,学习的难关被攻克了,获得知识的乐趣提升了。

  全书分六幕。大体划分为两大部分,前三幕侧重于讲述进化生物学的近现代成就。后三幕则扣紧古生物学,重建生命演进的全景图。

  这部作品的起承转合非常自然。“进化生物学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主要研究生物进化过程和生物群落特征的综合性学科。”开篇阐明定义,明了学科性质。接下来,从达尔文引发的那场“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大讨论,顺利切入。达尔文的生平,小猎犬号的科研,《物种起源》的面世,桩桩件件,一一分说。此外,苗德岁还强调了林奈分类学在达尔文推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分类学本身即可作为生物演化的强有力的证据。

  同时,这也说明了科学成就往往是集体沉淀,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果。达尔文进化论无法解决的“突变”,由孟德尔得到了解释,差点被埋没的孟德尔论文,由贝特森在1900年重新发掘,随后是染色体的发现与细胞遗传学的诞生,20世纪中叶之后生物基因工程的腾飞。苗德岁屡次提及绰号“达尔文的斗犬”的理查德·道金斯及其代表作《盲眼钟表匠》与《自私的基因》,进化论在当代仍面临非难。苗德岁善于埋伏笔和抖包袱,每一个人物、每一次重大发现,最后都会留一个尾声,那些还未解决的难题,该怎么办呢?然后让后继者登场,科学随之迈进了一步,这种“卖关子”相当引人入胜,苗德岁运用得驾轻就熟。

  这些特征决定了这部作品的可读性。其中涉及的科普知识又注定了作品的“干货”含量。而在该书的下半部,即对古生物学的梳理部分,除了以上的特点,苗德岁的叙述还渐渐流露了一种人文情怀。进化是漫长渺远的进程,每一次偶然,一点点突破,充满了不确定。地球至少有45亿年的历史,如今能考证的最早的生命遗迹出现在35亿年前,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我们看见了古早生物的可能面貌,它们怎样造就了我们现在生存的家园呢?

  “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了至少五次,源于重大灾变事件引起的地球环境的剧烈变化,连恐龙那样的庞然大物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正面临着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这一次与以往的不同在于,世界改变的速率远远快于物种适应的速率,人类活动是造成新近地球生物大量消亡的主要原因。生命之网要保持完整,避免各环节的断裂,人类必须懂得,“生物多样性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最崇高的礼赞”。作为生物学家,苗德岁不能不感到焦虑。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是一部科普佳作。它的语言也很有特点。比如,作者把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的进化,称之为“生命的‘诺曼底登陆’”;形容新生代为“三国鼎立”时代,呈现哺乳动物、鸟类以及被子植物“三分天下”的格局。这些比喻幽默且恰当。作者还引用了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来谈论“此花淡雅为谁开?”,文艺清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让这部作品的“线”五彩斑斓,作者真是妙手。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读后感(三):给孩子的生命简史 | 生命如是观之,何等壮丽恢宏

  阅读完,第一感受确实是给孩子的生命简史。

  给娃买了北岛的“给孩子系列”,娃真实和我一起看了半本。

  其余基本是我一个人默默的看。

  开始还埋怨娃不成器,后来真心觉得自己太自私。

  自己喜欢的,凭什么要人家喜欢。

  同样,别人喜欢的,死活勉强我,我不也是像个战士一样坚毅不屈,誓不低头么?!

  很轻松的一本书,厚重的生命简史在作者苗德岁的文字下,像一片羽毛一样轻快的在孩子们晴朗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该书适合小学生、初中生看,语言简洁、亲切,配图简单明了。

  阅读时,让我又重回12岁的儿童感。

  作者强大的中国文学功底和地质学、动物学博大的研究经验,讲述起来,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

  看他的文字是种享受,理解他阐述的生命发展史更是一种享受。

  全书像舞台剧一样分成六幕,你方唱罢我登场,将生命的史诗一幕幕讲述。

  实际主要是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生命理论和密码的破译者代表,进化学家达尔文、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染色体发现者摩尔根、DNA双螺旋发现者沃森。

  看似不同时代、不同领域非凡成就的大家,却是对生命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铺垫。

  他们不曾见面、不曾联络,然而各自在自己领域的发现、猜测、言论,都会对生命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观点,从来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引发思考,引发论证,辅佐人类不断研究健康发展。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生命的历程,通过地质考察和化石了解生命的纪事,了解45亿年间生命的发展,曾遭受的洗礼。

  站在宏大生命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里,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变迁都是如此的细枝末节,像宇宙中的微尘。

  我们庆幸在浩淼的生命纪事里曾经出现,大胆的去做这一生中想做的事,想要追寻的梦想,是多么可爱又幸福的事情。

  有趣的地球,生命从海洋到陆地,在寒武纪在绽放,在白垩纪称霸,在二叠纪大范围灭绝,在16万年前智人出现。

  胡适先生说,学术研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同样是一大功绩”.

  同样,我认为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曾经存在于世,都是对生命最高的礼赞。

  亲爱的刘宇读书公众号

  《给孩子的生命简史》读后感(四):人之为人,我之为我

  苗德岁先生是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文版译者,他扎实的专业基础、通达的三观以及流畅的文字翻译,在翻阅了几章《物种起源》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书前的序,讲达尔文著书之后,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辨其优劣,明其价值,几年之后,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十一月,读完了他为“给孩子系列”所著的《给孩子的生命简史》,在这本更加轻松的小书中,捕捉到他对科研的热情,更增加了对他的敬佩。见贤思齐,将所想所得略加整理如次:

  一 科学与人文研究都是美的,并不相斥

  翻到书本封皮的背面,印着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应不负斯诺勋爵的期许,如果将来从事科学事业,也应该能背诵一些莎士比亚、李杜的文章; 若是将来当人文学者或文艺家,也能够了解一点量子力学与生物进化论。说实话,这也是我写这本小书的初衷。

  这段话采自该书第六幕“生命的礼赞”的最后一段,也是终篇之结语。通览全书,这段话毋宁视为对“自序”的一种呼应。在这篇序文中,苗先生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表达不应割裂科学与文艺之间关联的观点:

科学关注我们在自然界的位置: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而文学艺术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去探究类似问题。当你读了一本好书、看了一场动人的电影、听了一首美妙的音乐或是参观了一次精彩的画展,便经常会感受到心灵的触动,抑或从新的角度审视自身。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忽略科学与文艺间的内在联系,更糟糕的是,有时甚至误认为两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

  行文中,苗先生不仅能够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讲述书本的主题,即他的本行——古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对中外文学经典更是信手拈来,可以说达到了他期望的“科学性、文艺性、趣味性”(见自序)三合一的写作方向。

  所引用的作品中,有些是用以增强描述的情绪感,比如谈到1842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第一次在伦敦动物园看到红毛猩猩,发现这种动物与人突然有着惊人的相似时,她内心受到了剧烈震撼。而引起这震撼的原因,苗先生引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一段话进行描述:“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又如,指出克莱门斯教授所撰“恐龙如此终结:不是砰然一响而是一阵长咽”,典出美国诗人艾略特《空心人》的名句:“世界如此终结:不是砰然一响而是一阵长咽。”

  有些引文则是用既成诗语,使之更达意。比如谈到孟德尔在进行著名的豌豆杂交实验时,最初只是想得到更优良的豌豆品种,但最终却发现了遗传学中的两大基本定律——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时,苗先生总结到:“这真是:达尔文’有意栽花花不开’,孟德尔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又如感叹孟德尔的研究成果超前于时,当时的学界未能明白其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时,他用了“风格高寒不入时”加以形容。再如,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来说明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经典的基本定律,与一切艺术品一样,都有着简洁之美,但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发现和认知过程,却往往不由得为其曲折深窈所感叹。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仅让人感到苗先生真是一位老文青(序文自称),又让人体会到他对科学与人文相通的敏锐的感受力。正因为他有使二者相通的衔接能力,他认为,我们通过生物演化的透视镜所欣赏到的生命之美,完全不逊色于艺术之美。

  确实,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研究,不论是否能够直观地看到其价值与意义,根本就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过度重视某一方面,只能导致认知或感受的偏颇,甚至可能出现重大失误,日前为全世界所关注的贺某团队所谓已经成功的“基因编辑”的案例,未尝不是由于对“无用”之人文研究日积月累的极度轻视,以及对“有用”的极端追求,所造成的恶果。

  二 生物进化对文学研究的启示

  累积的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重要概念。对文学来说也是一样,尤其在考察某种文体的发生、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主题、形式的选择,其中就蕴含着同样的意义。

‘自然选择’原理认为:’哪怕是最轻微的每一个变异’,经过漫长地质年代(无穷时间)的积累,’几乎必然能够’演化成看起来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东西。

  文体中最初出现的某种手法,为众人习用之后,或许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表达形式,道理是一样的。尤其是出现才高的创作者以一已之力变写作风气时,这不就是生物演化过程中的“演化进行时”吗?

  演化这个词,达尔文称之为“演变与传衍并进”,苗先生的工作团队称之为“演变与隆起并进”,文学传承的过程莫不如是,都是一边继承着前人衣钵,一边加以或大或小的创新。如此形成后来我们所能见到的文体。因此,寻找演变过程中哪怕微小的新形式、新因素,加以分析归纳,我相信,文体最终的稳定,都是由这般草蛇灰线而来。

  又如,文学中的一些经典母题,就像生物所拥有的好的基因,“哪怕优势极为轻微,通过其出现频率的增加,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效应,在基因库里也会越来越多。”

  再如基因突变。在生物遗传过程中,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突变后的基因,也许破坏了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但有时候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可能恰好又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的环境的需求,使得生物能够存活下来。这就好比文学中的某些手法,在某个时代某段社会风气中不为人所喜,但换到另一段时期,却又因为文学风会的不同,能够得到青睐并大力发展。

  三 对研究的热情

  苗先生所述的生物学知识不于此处赘言,翻书就好。尤其吸引我的,是书中所体现出的对于研究发自内心的热情。

古生物学家又被称为’化石猎人’,我的前辈同行、著名美国古生物学家辛普森教授曾充满深情地描述过我们这一行当:寻猎化石是所有娱乐活动中最引人入胜的。它也会有危险,寻猎化石中的危险时常降临在化石猎人的身上,但这种危险也可为之增添情趣,它与在捕捉野物的狩猎活动中可能遭遇的危险或许差不多。寻猎化石具有神秘莫测之感,能给人带来振奋之情。在出发之前,化石猎人从来也不会知道他的样品袋里今天会装进什么’猎物’,也许空空如也,也许会找到人类目前还从未见过的远古生物。找寻化石需要知识、技能与吃苦精神,它的收获要比其他各类娱乐活动更值得、更重要、更持久。化石猎人非但不是屠戮生灵的刽子手,反而是能’起死回生’的神医。这项娱乐活动,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又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

  这让我想到在写论文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来调侃自己的一句话:“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文献”。苦在其中,乐亦在其中。

  四 收获新知

  书中的古生物复原图有一种古拙之美。

原书内页。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部分动物化石复原图。

  我注意到,苗先生给每一章的小标题用了“幕”这个后缀,六章的标题分别是:

第一幕 生命的史诗第二幕 生命的演进第三幕 生命的密码第四幕 生命的历程第五幕 生命的洗礼第六幕 生命的礼赞

  让世界的演进呈递如同一幕幕图像,说不出的恢宏壮丽。

  苗先生有言:“从生命演进的角度,我所赞美的生命,既包含现今地球上形形色色的所有生物,也包含前一幕提及的、业已灭绝的大量史前生物”。于此可见其心胸气象。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不时就会吸收一些新知:比如鲸类并不是一直生活在海洋之中。

  “到了古近纪早期,浩瀚的大海成了“被腾空”的生态领域。海洋中有大量真骨鱼类以及浮游生物等丰盛的食物资源,这些资源吸引了一些陆生哺乳动物,它们因此重返海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鲸类了。”

  比如渡渡鸟的灭绝和消失与人类活动有脱不开的关系,在当代文化中,渡渡鸟已经成为“灭绝与退化”的象征。

  又如进化生物学中一些有趣的研究课题,比如科学家发现,“飞行能力强的鸟类,蛋的形状呈长椭圆形、对称性差”“而在空中飞行时间短甚至于不太飞行的鸟类,蛋的形状则偏圆而且对称性强(比如我们熟知的鸡、鸭、鹅的蛋)”。

  五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在所有的生存过的人类中,只有我们(即晚期智人)借助非凡的智力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说具有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灵魂’。灵魂不仅使我们具有了正义感、使命感与献身精神,还赋予了我们审美愉悦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