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影寻踪》读后感1000字

《纸影寻踪》读后感1000字

2020-10-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纸影寻踪 读后感 

  《纸影寻踪》是一本由[英]亚历山大?门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2018-1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影寻踪》精选点评:

  ●特别佩服能写史的人,尤其是外国人写中国史。

  ●作者非常自嗨的一本书

  ●看外国人写中国的文章 总是特别欢乐,比如说:“像白居易家那种贫寒的公务员家族”这样的话 比比皆是 很多应该保留英文的地方 也给翻译成了汉字 比如 p89 :翟林奈将这封信形象的翻译成了英文 昨日对饮……。还不如保留英文原文呢(2020.04.02) 纸加速了信息交流,推动了新思想的诞生的传播(2020.04.17) 读完全书 姑且可以归纳为“纸媒兴衰史”(2020.04.18)

  ●并非史学著作 而是以纸为主题的文化大散文。借题发挥的部分太多 写高兴了还用小说笔法拉近镜头 意淫一点历史细节。虽然跑题部分写的不错 但是依然让人看的很不耐烦。

  ●有意思的梳理。

  ●通过一项发明贯穿起了中外历史,把 纸 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写得淋漓尽致。虽然如今它的重要性远不如从前,但人们仍会对它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作者以思想史和宗教史为纲,书写纸的全球传播过程,有耳目一新之感。且译笔生动流畅,读来是一种享受。

  ●纸作为媒介的讨论和介绍,其实我也想看到对纸的本体的关注研究。

  ●按需。过誉。不是历史。

  ●还好吧,从纸的传播路径讲了中国 日本 波斯 阿拉伯 欧洲等的一些历史,还讲了宗教改革 新闻等一些纸的影响,突然想到,区块链可以用来防篡改,可以代替纸啊

  《纸影寻踪》读后感(一):读《纸影寻踪》剳记

  瘟疫时期闭关读完的第一本当代学术著作。此书以二十八万字的篇幅(指的是汉字字数,原文字数或许更多)讲述了在纸(或者说造纸术)从中国开启的征服世界的伟大远征。中国是它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重要的使用者(纸的使用在中国首先是于魏晋时期取代了简帛,其后在唐宋间结合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开启了刻本时代,或者说出版时代),在向东亚、中亚、中东、南亚和欧洲的传播过程中,各地的使用者们在通过丝路获取中国纸之余,纷纷因地制宜,对造纸术及纸质(数据包括材质、尺寸、颜色等等)进行了变革。不应以中国发明了纸就忽略其后来的精彩片段,当然更不能因为后来的精彩片段就遗忘它的开宗明义者。此外,本书的行文一以贯之地继承了西方学术著作的繁文缛节,所加注大都是装饰性的,无关痛痒。几乎所有的重大论述都没有提供文献支撑,这在当代中国的学术规范中简直是天方夜谭。看来少引用和少加注仍然是中国古代和西方自古以来半数学者的特权(另一半学者的繁文缛节与当代中国的学术规范平分秋色,中西皆然)。以我之孤陋寡闻,恐怕只有中国学者的随笔可以在此当年得到与汉学家同等的豁免。再,“令人惊讶的”“不可思议的”这样的话语频频出现,是不需要大惊小怪的。最后,本书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如265页说威廉·廷代尔于1515年获得牛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而267页则说“1534年,廷代尔当时二十多岁”,难道他刚出生就大学毕业?不知是作者、译者,抑或是手民之误?

  《纸影寻踪》读后感(二):中国纸,承载千年文化史

  李约瑟确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广受赞誉,争议也很多。尤其是造纸术。早在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就指出,中国的司南、印刷术和火药,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然而,造纸术为什么被排拒?即便时至今天,讼声依然纷纷。

  学者江晓原认为,造纸术应该放弃优先权争夺。关于纸的发明,传统说法认可“蔡伦造纸”。现在很多意见称蔡伦为“改良者”比“发明者”更加恰当。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陕西西安灞桥等地陆续出土“西汉古纸”,学界争论聚焦于“西汉古纸”这种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程序的纤维堆积自然物是否真正意义上的纸。如果承认“灞桥纸”是纸,那么,古代埃及的莎草纸是不是纸呢?那样一来,埃及的纸可要比蔡侯纸还早三千多年呢。

  江晓原说应当重新评定“四大发明”,他排除了造纸术,把印刷术确定为雕版而非活字,农历、陶瓷、珠算、丝绸等选作补缺。江晓原所举“新四大发明”是否恰当,本文不做评议,不过,有个误区,恰是江晓原自己也说过的:为什么要争夺优先权呢?科技发明往往是集体沉淀的成果,将某项发明归于某人,常因其最大程度聚焦这项发明的结晶,并使它广为人知、广泛应用。因此,我们考察的重点,难道不应当是:造纸术在何种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历史?

  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关注。最近,我读到英国作家亚历山大?门罗的《纸影寻踪》,我欣喜地发现,这部作品正巧可以解答以上迷思。

  《纸影寻踪》的副标题名为“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这项旷世发明就是中国的造纸术。作者讲述了中国纸的诞生和发展,延展论及笔墨砚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作品从马可?波罗游记切入,以西方的眼光“发现”中国,中心议题就是中国纸在对外交流中的世界性影响。这种影响播传近邻,浸润朝鲜、日本、越南等邻国的骨髓,缔造了东亚与东南亚文化圈。这种影响之西传,以阿拉伯人的活动为媒介。天宝十年(751)高仙芝在怛罗斯败于阿拉伯人之时,所俘中国士兵中有造纸工人,后被送至撒马尔干,阿拉伯人乃建立纸厂,“撒马尔干纸”遂流行西亚,并进入欧洲。中国造纸术简单易操作,可以大量生产并且价格低廉,这是埃及莎草纸没有达成的成就,也是欧洲从前长期使用的羊皮卷没有具备的品质。

  谈论造纸术,必然要说印刷术。汉字库体量庞大,毕昇活字印刷并不见得省力,但的确适合字母造字的西文,因此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来说,活字法胜过雕版术。《纸影寻踪》后半部分转入了对印刷术的探讨,这是必须的。文字与纸的结合意味着出现了一种超越口口相传并能长期保存的文献,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让文献的大范围传播成为了可能,它们在西方直接影响了三个关键且互相联系的社会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运动。要知道,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纲领》如果没有落在纸上,绝不可能在短期间形成“爆炸效应”,那一点星火在刚露头之时就会被迅速扑灭。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技术变革,所代表的不仅是知识传播方式的进步,更表现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带来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普及,奠定了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基础,整个西方世界的面貌迅速改变。

  《纸影寻踪》对于宗教文化的变革很重视。作者注意到,印刷术在东、西方的出现,最初都是出于宗教信仰的需要。中国所见最早的可定年代的印本书为敦煌出土的《金刚经》,时间为公元868年。造纸术传播东亚,伴随佛教典籍的流入。谷登堡活字印刷术的第一批产品是1455年出版的《四十二行圣经》。这些现象绝非偶然。宗教典籍是早期印刷的重要产品。作者谈到了,“建立在典籍上的统治”,通过印本以掌控与规范思想轨迹。然而,它既能够保存传统,也能够加速变革。它冲击了宗教对人的思想的控制力,让知识本身成为了统治者。

  李约瑟说,世界应当重视“中国遗产”。中国发明是在特定时间里“成串”传播的,而不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一个个传过去,“四大发明”体现的一种整体的深远的影响力。正因如此,不管是谁先发明了纸,中国纸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都烙印在了《纸影寻踪》的旅途里。

  《纸影寻踪》读后感(三):中国造纸术的两千年世界之旅

  如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但两千多年前登上人类历史舞台的纸依然没有退场。纸的踪迹数不胜数,现代世界的每位读者都是纸历经两千年旅程的最新终点。纸张看似轻薄柔软,却承载了丰富厚重的历史。在《纸影寻踪》这部作品中,英国作家亚历山大·门罗用生动的笔触和百科全书派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中国造纸术走向世界的故事,描绘了纸张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千年图景。

  曾在北京修学、在上海担任过记者的门罗热爱中国文化,他在书中饱含热情地勾勒了中国书写材料从甲骨、金石、竹帛到纸张的流变,并向读者呈现了中国纸席卷全球的旅程:伴随佛教从中国向东播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向南进入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越南;在怛逻斯之战中战胜唐朝的阿拔斯王朝意外从唐军战俘那儿学会了造纸术,纸也由此一路向西进入哈里发帝国统治下的中亚、西亚和北非,直至席卷欧洲;后随欧洲殖民者的步伐踏进美洲,最后抵达终点大洋洲。在跨越两千年的旅程中,纸张因其方便和廉价,所向披靡,战胜了在各地遇到的所有或笨重或昂贵的对手,成为人们记录知识、交流思想最称心的载体。

  作者选取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角度:借助纸张在传播过程中与世界三大宗教的互动作为叙事主线。首先是佛教。佛教从西部边陲之地传入中国后,为了与道教等本土宗教争夺影响力,在弘法布道时尤其注重用佛经吸引信众,这一策略能够取得成功,纸厥功至伟。佛经在进入中国后,从贝叶流淌到纸张上,这种新介质轻便易携、价格低廉,有助于法音在中土广宣流布,降低了善男信女皈依三宝的门槛。与艰深晦涩的儒家典籍不同,在翻译佛经为汉语的时候,译经者使用了口语和通俗的词汇,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信众不仅可以通过诵读佛经积累功德,还可以通过供奉佛经甚至转动佛经增加福报,因此促进了抄经和印经事业蓬勃发展,甚至出现了某些经书太受欢迎引发洛阳纸贵的情形。佛经的广泛流布推动佛教在中国开枝散叶、宗派竞立。佛教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风靡于社会各阶层离不开纸张,而纸张也乘着佛教传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东风在异乡站稳脚跟,并大放异彩,创作了书写文化的繁荣。可以说,纸已经深刻嵌入东亚文明的中心:政府官员通过公文治理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它,用它制作雨伞、灯笼、屏风甚至是衣服,而且它的影响还波及文学、艺术、哲学以及建筑等诸多领域。

  如果说佛教助力纸张东传,那么纸张从中国一路向西席卷中亚、西亚直至飘洋过海风行欧洲,伊斯兰文明功不可没。伊斯兰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阿拔斯王朝,在文学、历史、哲学、神学、天文、数学、医学等领域书写了灿烂的华章,而这些成就都是浓墨重彩挥毫在纸面上的,正是有了廉价易得的纸张,各领域的学者才有机会进行各种创作,纸张也由此成为承载知识的媒介、储存思想的宝库和传播智慧的信使。离开纸这一地基,阿拔斯王朝就不可能建立起美轮美奂的知识殿堂,可以说是纸引领伊斯兰文明进入科学文化领域的黄金时代。

  处于黄金时代的伊斯兰文明于10世纪将纸张带入中世纪蒙昧时代的欧洲。纸张最初进入欧洲大陆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却在五六百年后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强大武器,深刻改变了欧洲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历史进程。手里没有一兵一卒、籍籍无名的德国小镇神父马丁·路德借助纸这一杠杆撬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引发了一场连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分裂基督教的大地震。路德燃起的改革之火,很快就在欧洲大陆呈现燎原之势。在他的引领下,欧洲各国用本民族语言翻译《圣经》的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纸张洪流伴随着宗教革命冲破了一统欧洲的天主教世界藩篱,在欧洲形成新教派别林立的局面。天主教权威被颠覆还引发了欧洲的科学革命,继而推动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除了三大宗教的传播故事这一宏大的叙事主线之外,作者对于纸张掌故的历史细节信手拈来也让阅读变得有趣起来,好像跟随作者一起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比如,日本在二战中耗时两年、花费200多万美元用纸张制造热气球炸弹偷袭美国,结果只炸死了六个美国人。再如,成吉思汗善于借鉴对手的先进经验,他虽然在马上打天下,却乐于在纸上治天下。还有,出生于巴比伦的摩尼因创立了热爱书卷文化的摩尼教,善于制作装帧精美的经书,而被波斯人称为“来自中国的画家”。书中此类历史细节俯拾皆是,折射出作者的广阔写作视野。

  作者在本书最后总结认为,纵观纸张跨越两千年的传播旅程,它扮演的最伟大角色是信使,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尽其所能赋予读者力量。是的,纸张的历史旅程还在继续。

  《纸影寻踪》读后感(四):书札

  莎草纸

  莎suō草纸不易保存 200年就算不错。

  羊皮纸parchment来源于土耳其的帕加马王国Pergamum 此地大量生产羊皮纸。

  公元前3千纪晚期,莎草纸(埃及几乎垄断了这种像芦苇一样的植物的种植,此后的伊斯兰帝国都向埃及订购莎草纸)。

  将莎suō草纸具有黏性海绵组织的茎部切成薄薄的长条,再将这些长条纵横交错压制成薄片形状,然后用木槌持续敲打直到表面具备光滑质地,这样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莎草纸作为地中海地区的书写材料长达数千年,是古典世界的重要书写媒介。希腊用来描述植物内在汁液的词 bubloi孕育了biblos这个词,意为“在莎草上书写”。这是“圣经”(Bible)这个词的词源,它反映了《圣经·新约》刚开始出现时使用的书写材料。

  莎suō草纸不仅是西亚和欧洲书写遗产的组成部分,对于它的认同依然不恰当地保留到今天。来源于莎草纸( papyrus)的纸( paper)这个词属于取名不当,因为在造纸工艺中,重要的步骤是将原料在水中浸软(将原料的纤维打碎并在水中浸泡),而不是像莎草那样只是经过缠结和捶打便可加工成莎草纸。

  莎suō草纸

  中国造纸术

  纸的发明很可能出于偶然。例如,根据从3世纪起留下的历史记录,为重新利用旧的丝织品,浣洗妇人会先将它们进行清洗。洗完后,再花二三十天漂白。用这种方式处理旧丝织品在公元前3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很普遍了。

  洗净漂白的旧丝织品在平坦之处晾晒久了,会形成平滑的薄片,可以拿来做上好的书写材料。许多中国学者和显贵此前很久就在缣jian帛上写字作画,因此这种新发明在当时看起来并非重大革新。

  不过由于缺乏证据,这只是推测。也可能是寻求出售新奇珍品的商人发明了纸,用它制作装饰品、服装、家具、窗户、风筝、打扫用具、模型或玩具。

  在个不乏能工巧匠和写作者的国度,纸可能被重复发明了好多次。如今,没有历史学家认定纸是作为书写材料被发明的,但纸张第一次被用于书写的意义远大于它被发明出来的那一刻。

  蔡伦改良造纸术

  蔡伦于1世纪晚期出生于湖南,在75年入宫为宦官,后出任尚方令(置办和掌管宫廷器物)管理帝国工匠,负责制造家具、刀剑和其他皇室所用诸器物。

  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研究如何高效率地造纸。蔡伦成长的南部温暖小城耒阳气候湿润,比干旱的北方更适合造纸。苎麻是一种东亚本土的荨麻科植物,在湖南北部十分常见,如今棉纺厂在纺织过程中产生的苎麻下脚料依然用来造纸。

  在蔡伦出生以前,苎麻就用来制作布料,可能是像苎麻这类植物纤维的毡合(毡合是指将纤维捣碎,紧压和凝结的处理过程)过程使蔡伦想到可以将它用于造纸。

  在蔡伦生活的时代,当地人会用楮树皮做衣服、毯子和装材料。通过加水,树皮可以被捶打成原来的十倍大,碎片可以首尾相连地黏结在一起,形成像纸一样的平面。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生产出

  两到三张这样的平面。

  蔡伦认为毡合比捶打高效。他创制了一种植物纤维纸,原料繁多:桑树皮、大麻、破布、亚麻、旧衣服和渔网。虽然蔡伦最开始造纸时利用了他南方老家随处可见的楮树,但此后,为数众多的树皮植物的韧皮纤维、草和其他植物纤维都被用来造纸,仅举几例:桑树、竹子、苎麻、大麻、稻草、卷心菜的茎、蓟、金丝桃、草皮、锦葵、椴树皮、玉米苞叶、金雀花、松果、马铃薯、芦苇、七叶树树叶、胡桃树皮和黄麻等。

  蔡伦将树皮、大麻、破布和亚麻用水浸泡,很可能会再加以漂白,然后将这些原料捣碎加水后做成纸浆,这很快成为造纸过程中盛行的浸解手法(在水中浸泡纤维成为纸浆的过程)。

  将一片纱布绷紧固定在竹子框架上做成抄纸器,把它插入纸浆再提起滤水后便得到一张纸,将纸揭起晒干后即可使用。

  可见,造纸有两个关键因素:它的原料必须是植物纤维,必须经过浸解这一流程。

  同一个工人通过捶打树皮一天只能生产两到三张纸,但是用蔡伦的方法一天却可以制造两千张纸。

  如果说蔡伦是使得纸广泛应用于书写具有可行性的工程师,那高瞻远瞩的邓皇后则是促进纸和书写结合的媒人邓绥是汉朝太傅高密侯邓禹的孙女。她于81年出生。95年,她进入后宫,并成为后宫中姿色最出众的女子之一。她深得汉和帝宠幸,当和帝的皇后于102年被废黢后,邓绥被皇帝选中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106年的中国处于财政危机中,汉和帝驾崩,邓绥临朝听政,她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是中华帝国的实际掌权人

  她鼓励蔡伦进行造纸实验。当蔡伦取得成功后,邓绥在宫廷中推广“蔡侯纸”,这标志着纸

  在帝国高层的第一次露面。在此之前,用纸写字被认为有损精英人士的尊严。(例如,现存的一封写于邓绥去世后几十年的信件中,一名官员对于用纸写信向对方表示歉意。)

  朝鲜

  4世纪初这个半岛就已开始造纸。

  朝鲜纸是用大麻、藤条、桑树皮、竹子、稻草、海草和楮树皮做的,抄纸器是用竹子或结缕草做的。造纸者发明了更粗糙的纸用来做雨衣、帘子、裱褙。有时朝鲜人会把几张纸压在一块,用油浸泡后做成地垫。单张的纸可以用来糊窗格,更坚韧一些的可以做帐篷。将几张桑皮纸粘在一起后放在菜籽油或芝麻油中浸泡便可做成“温突”纸,朝鲜传统家庭如今依然用这种纸做地垫,将泥灶烧火加热后,升起的烟会穿过地板下面与灶相连接的细管道,放在地板上的垫子就这样被烤热。温突(意思是“烤热的石头”)纸具有防水防潮的作用,使用寿命可达数十年。朝鲜最精良的纸是用楮树内皮制作的高丽纸,人们至今仍然用它做灯笼、模型花,当然还用来写字。

  推动朝鲜造纸的首要因素是从中国传来的佛教。

  1世纪,中国语言和文字在半岛广为流传。到了75年,朝鲜本地军队拔除了中国四个军事哨所中的三个(最后一个一直坚守到313年),但是中国在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朝鲜半岛上早期刻有文字的石碑便是例证。转折点在372年,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前秦的统治者向朝鲜半岛派去了一个佛教僧人。

  个叫顺道的传法使者在372年来到朝鲜半岛北部,他带去了佛像和佛经。当时在朝鲜半岛的社会边缘可能已经有一些造纸业者,但顺道和尚提供了将造纸业引领至社会主流的动力。除了礼物以外,顺道和尚还从前秦统治者那儿带来了这样的消息:佛教可以保护国家免受外国军队的侵略和国内叛乱的折磨

  结果,朝鲜半岛北部接受了盛行于中国北部、融合了多种思想的佛教。

  印度僧人摩罗难陀( Marananta)于384年来到百济,此后不久佛教也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繁盛起来。

  朝鲜半岛的统一是由偏安半岛东南角的小国新罗完成的。527年 新罗政府在朝鲜半岛三国中最晚接受佛教.佛教像汹涌的洪水般涌入新罗

  日本造纸

  与佛教的传播关系很大。寺院中有庞大的抄经组织。

  传统上,12月是日本农民砍伐楮chǔ树的好时节。

  用刀从根部砍倒楮树后,将树干和树枝砍成0.07米长的树段,将它们打成捆放入用木板拼接而成的蒸桶中,盖上盖子,再用绳子将木桶扎牢,然后将桶放在一口大锅上蒸煮两个小时。蒸煮后,用刀把树皮剥下来,再去除杂物和坏皮。经过让树皮中的纤维进一步松散的工序后,将韧皮(树内皮的鲜嫩部分)纤维放到一个盛了清水和胶料(用树根和黄蜀葵之类的植物做成)的大缸中,胶料的作用是阻止纸吸收过多的墨。冬季更加适宜进行这些生产工序,因为冰冷的空气使胶料

  黏性更强,不会沉到大缸底部。这样就做成了纸浆,此时,造纸工人会拿出一个装有过滤帘的

  抄纸器,过滤帘可能是他用当地采来的野草做成的。中间纱面紧绷的过滤帘装在一个木框中,它的作用是过滤纸浆时分离纤维。造纸工握住抄纸器边框,将其沉入缸中再捞起晃动:先向自己一方倾斜再将它推离自己,以把悬浮的纸浆纤维捞起并过滤掉水。然后再用根木棍把湿纸从抄纸器的过滤帘上揭下来,放到身后正在晾晒的一叠纸上。

  当堆积的那叠纸达到数百张时,他会将它们放到一个木板下然后用几块石头压住木板,每过一个小时再加一块或两块石头。几个小时后,他会把石头和木板拿走,从纸堆中把紧压过的纸一张张揭开,放到银杏木板上面自然晾晒。在19世纪的每个冬天,有数万日本家庭农场通过这种方式制作和纸。

  构树(古称楮树)

  构树具有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易繁殖、热量高、轮伐期短的特点。抗污染性强。在中国的温带、热带均有分布,也见于越南、日本、朝鲜等国。不论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长,其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

  印度

  印度教喜欢说胜于喜欢写:《吠陀经》( Vedas)的口头文化传统在强调文献内容的同时,也强调吟诵的声音和语调以及人类声音这种传播渠道;即使是在今天,人们依然认为纸本《吠陀经》不过是吟诵经文的影子。

  贝多罗叶从公元前5世纪起就在南亚次大陆用于书写佛教和耆那教典籍。虽然造纸术于7世纪传入印度(可能通过纸本外交文书),但数百年后伊斯兰教的到来才普及了纸的使用。即便如此,南亚次大陆本土宗教仍继续以贝多罗叶为书写材料直到16世纪末。而且,在来自印度的佛教势力的推动下,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也使用贝叶书写,尤其是在如今的缅甸、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等地。

  多罗树又名贝多罗树或扇椰子。盛产于印度、缅甸、锡兰、马来群岛及热带非洲。

  贝多罗叶经

  越南

  与南亚不同,越南特别乐于接受中国纸。自从被中国纳入版图算起差不多有一千多年,越南一直处于中国统治下,它在3世纪采用了中国的汉字,与之相伴的还有造纸术(佛教在至少一个世纪之前就已经传到越南)。

  西藏

  中国西藏在7世纪就已经开始生产纸,它接受了一种从印度传来的使用便利的文字体系。随着抄

  经僧抄写古老的佛经并不断增添新内容,西藏谱写出远至蒙古大草原都广受信奉的高原佛教新篇章。西藏僧人用陶土制作一种叫“擦擦”的禳灾祈福的圣物。这个名字来源于意为“复制”的梵语词,这也是抄写员的作品。这些善男信女被雇用来通过仿制神圣的佛像和经文来积累功德。

  一种使用狼毒根茎造纸的新型工艺此时传遍整个青藏高原,这种植物根部所含有的毒性成分可以驱逐蛾子、老鼠和报死虫之类的蛀虫。西藏的纸耐用、轻盈、柔韧,在整个雪域高原以及临近地区凝聚了一个有文化的僧人共同体。西藏的高级僧侣甚至在地区政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狼毒,多年生草本,是我国草地重要的有毒植物。瑞香狼毒生长在海拔2600~4200 m的干旱、半干旱退化草地上,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甘肃、宁夏、西藏、四川、内蒙古等地区,在俄罗斯、蒙古、尼泊尔也均有分布。

  蒙古

  成吉思汗(1162-1227)下令创制了蒙古文 从此蒙古帝国完全接受了纸。

  中亚

  751年 怛罗斯之战 唐王朝与阿拉伯人的阿拔斯王朝(从伊比利亚半岛 北非 一直到波斯)。双方互有胜负 但唐朝的盟军葛逻禄人突然翻水 从背后进攻唐军 导致唐军溃败。此后中国无力向新疆以外的中亚地区扩张势力。

  此后大批唐朝俘虏被送往撒马尔罕 为中亚世界带去了成熟的造纸术。此前中亚只有初级的纸或者从中国进口的奢侈品纸。

  回鹘人和摩尼教

  中亚的回鹘人信仰摩尼教(后来改为伊斯兰教)

  摩尼教偏爱用图画和故事传播教义,而非神职人员的说教。因此抄写僧和传教僧是一样重要的布道者。

  不晚于3世纪70年代 摩尼教徒通过表音的“摩尼文字”(一种写法)书写波斯语和一些中亚语言的摩尼教经书。这些文字有“摩尼形状”。

  书法优雅的摩尼教徒被认为是灵魂平和与神圣的。

  佛教徒抄写经文为了获得福报 而摩尼教徒更看重用笔墨来保存神圣与光明的事物。

  回鹘人一度信仰摩尼教

  868年 雕版印刷术 在抄写佛经的大量需求之下诞生。

  伊斯兰教与纸

  570年左右 默罕穆德出生。他所接受的神启被人记录在骆驼、羊、驴的骨头、陶土片、白色石板、皮革、枣椰树叶、羊皮纸、莎草纸、木板上。

  早期的《古兰经》被写在羊皮纸上。一部《古兰经》需要300张羊皮。因此 当造纸术从撒马尔罕的中国俘虏传出后 纸很快取代了羊皮纸 从而在大半个欧亚大陆中广为传播。

  《古兰经》由于其无上的地位 继续使用昂贵的羊皮纸作为媒介。但是迟至10世纪 《古兰经》也开始用纸书写。

  除了宗教之外 中亚帝国管理过程中的文书让莎草纸与羊皮纸供不应求。795年 巴格达出现了造纸厂。造纸术从两千公里外的撒马尔罕传到巴格达 只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

  阿拉伯纸

  阿拉伯纸通常以亚麻和大麻为原料,这使得纸坚韧、耐用、不透明。造纸流程如下:

  亚麻

  大麻

  首先通过梳理将破布和绳索拆解并软化,然后浸入石灰水,再用手揉捻将它们漂白后制成纸浆用抄纸帘过滤纸浆后,将抄造的纸放在一面平整的墙上晾干后揭下。

  下一步是涂抹淀粉浆混合物使纸光滑,然后把纸泡到米汤中以便堵塞纸表面的细孔,同时也能使纸的纤维更紧致地结合在一起。有时只把用来写字的那一面打磨光滑,还会把两张纸粘在一起以增加强度。这样就出现了三种等级的纸:普通纸、原纸和稻草纸。也可以对纸进行不同程度的抛光,从有光泽到平滑再到光滑,不一而足。

  给顾客送货时,商家会将二十五张打成一捆,这样的一捆纸被称为一dast(波斯语中意为“手”),五捆这样的纸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 rizma,由此演化成英语的ream(纸的一令)这个词。

  挑选质量合适的纸后,书法家会将由米粉、淀粉、榅桲、果仁蛋清和其他原料混合而成的“阿哈尔”涂在纸上,这样纸的表面就会变得光滑,笔尖划过纸面就会容易得多。然后,书法家会用一块石头将纸打磨得光亮平滑,在每两张纸之间放一个“玛斯塔”( mastar玛斯塔是将一连串细丝线缠绕在硬纸板框架上用作尺子的工具)。写作完成时,他会撒一把沙子在纸面上作为一种祝福仪式。

  阿拉伯人从西班牙将造纸术传到欧洲

  阿拉伯人的安达卢西亚把造纸术带入欧洲。11世纪的西班牙出现了造纸厂。

  12世纪意大利开始造纸。在当时 羊皮纸与牛皮纸仍然占据主流。14世纪末 15世纪 德国出现造纸厂。15世纪末 奥地利 低地国家 英国出现造纸厂。

  欧洲中世纪末期,欧洲人开始大量种植大麻和亚麻,它们都是造纸的绝佳天然原料。欧洲人用套了铁皮的木槌捣碎破旧布片。

  阿拉伯人曾经通过添加植物胶让纸浆更具有黏性,而欧洲人则通过添加动物胶和骨胶来提高纸浆的黏稠度。简而言之,比起中东纸,欧洲纸成本更低,质量更高。纸在欧洲大为风行。

  从12世纪起,纸就在欧洲一部分地区用来书写政府公文和商业文件。13世纪时,人们用纸书写账目、私人信件和图书。到了14世纪晚期,在与羊皮纸和牛皮纸的竞争中,纸在整个欧洲正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这一过程中,意大利是主要供应商。靠近水源和亚麻布生产中心的地区发展出许多造纸厂。

  首先,造纸工匠整理破布,将那些不易断裂的剔除,再将剩下的放入水中浸泡,任其发酵。然后工人将浸泡过的布料拿到由水力磨坊或玉米磨坊改造成的造纸厂,用一个小的木槌将布料捣成浆。有时候会事先在木槌的末端插入一些小钉子和小刀。经过捶打后,将纸浆倒入一个盛有热水的大桶,然后用装有过滤帘的抄纸器捞起纸浆进行抄纸。一层纸就可以从抄纸帘上揭下来,展开放在具有吸水性的毛毡上沥水。抄好的纸会摞在一起,上面放上重物以挤压水分,然后再悬挂在一个房间中晾干。这些纸晾干后会被涂满上光浆料,这些浆料作为填充物可以使纸光滑平担,以免写字时它们过于具有吸水性,就像吸墨纸那样。当最后一道打磨抛光程序完成后,每二十五张会捆成被称为一刀的一小捆,然后再将共计五百张的二十刀纸捆扎在一起送往市场。

  欧洲的这一造纸流程,除了在细枝末节方面有一些添加外(比如头部带有铁钉的木槌),同蔡伦所使用的方法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中国造纸工匠将他们的技术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通过他们设在西班牙的工厂又将这门技术传授给欧洲人。

  到了13世纪末期,低地国家政府机构开始使用纸,英国很快便效仿这一做法。这一时期,比利时城市蒙斯(Mons)和布鲁日( Bruges)的市政账册都是用纸做的。一些贵族宫廷早在13世纪70年代就已经拿纸做书写材料,但是直到13世纪80年代,意大利北部城邦才引领基督教欧洲将手稿有规律地誊写到纸上。

  昂贵的羊皮纸无法被大量生产。纸的价格仅为羊皮纸的五分之一。廉价的纸催生了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技术,最终令缮写室与抄写员退出了图书制作的舞台。知识的民主化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古登堡印刷术令16世纪初的德国印刷品爆炸式增长 直接令马丁·路德的思想如燎原之火般在欧洲蔓延。

  除了新教思想,纸与印刷术令科学、音乐(纸质乐谱)、建筑(印刷出的设计草图)、小说都渐渐在欧洲繁荣起来。

  纸令私人笔记变得兴盛起来。各种公报(譬如威尼斯会发布公报 向读者们通报新闻)、小册子伴随愈加发达的邮政系统,逐渐催生出新闻业。

  美洲

  中美洲的造“纸”术,诞生时间不晚于5世纪,可能还要早数个世纪。虽然也是将原料放在水中浸泡备用,但是中美洲人浸泡原料是为了便于捶打并缠结成片,而不是为了做成纸浆。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浸解,这是极端重要而又难以逾越的技术界限——与波利尼西亚人后来用的书写材料类似,中美洲人写字用的“阿玛特”表面粗糙,不适合快速、复杂和全面的书写。

  最终西班牙人将造纸术传入美洲

  阿马特纸 Amate Paper

  阿玛特树

  树皮中有很长的纤维,于是将其剖开晒干,用石头反复敲打,使之厚薄均匀,晒干后即成“阿玛特纸”

  现在造纸术

  1802年 发明木浆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