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读后感锦集

海读后感锦集

2020-10-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 读后感 

  《海》是一本由[德] 弗兰克·施茨廷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4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精选点评:

  ●油嘴滑舌

  ●雖然很有趣,但個人不太喜歡這種油嘴滑舌的語言。還有啊,小新和小丸子是誰?爲什麽德國人寫的科普書里會有兩個日本動畫片里的角色名字啊譯者?!你覺得這樣翻譯很有趣嗎???

  ●百万销量小说《群》之姊妹篇,以惊悚小说手法,又不乏幽默的笔调,细数45亿年海洋史。全书以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为轴,带领读者搭乘时空客机,上天下地观赏地球、海洋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故事。

  ●喜欢海洋生物演化的部分,用情境描写的方式展现数十亿年的海洋历史中曾经可能出现过的图景,很有画面感。生物演化的奇妙和壮阔,让人惊叹,如果书中能配图片就更好了。

  ●译作《海》,太牵强

  ●源于此终于此

  ●充其量是个少儿科普吧

  ●45亿年海洋史 前半本演化史五星

  ●“这是一个万物流变的宇宙”

  ●【昨天】部分写得真好,看到作者并非专业学者我惊了Σ(っ °Д °;)っ

  《海》读后感(一):源于此终于此

  如何能把科普写得引人入胜?能体会到作者尝试把科普文写成小说的良苦用心。小说是想象出来的,科普却是现实的。眼见为实。在读图时代,这本科普书里居然没有一张图片,是让我们把它当成小说读?时而第一人称,时而第三人称,描写、对白、引用,变化多端的视角,不停转化的表达方式,读起来有点小混乱。作者是想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开创一种新的文体吧。

  《海》读后感(二):生命的诞生

  大海孕育了生命,作者通过上帝视角,讲述了生命的起源,细菌与真菌的诞生不断的进化,有了DNA,有了细胞膜,从此开始走上了分裂复制繁衍的道路。单核细胞变成多核细胞,光合作用的由来,有性繁殖的优越性等,生命的演变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而来。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奇妙,同时也要感谢我们的地球所在的太阳系的位置,正是有了这样的轨道,有过无数次陨石和行星的碰撞,才会有我们的地球,感谢这些蓝绿藻制造的氧气,感谢臭氧保护着我们的地球免受太阳的灼射

  《海》读后感(三):海是进化的一面镜子

  

1、物种都在不断进化,否则就会被淘汰;人呢?(不要再说压力大了!)

2、大自然永远不存在“平衡”,物种需要永远保持警惕(公司也是,人也是)

3、自然造化,雌雄异体的存在,是为了进化出更优秀的后代。(所以,别再自怨自艾了,去追求更优秀的配偶吧,这样才有机会得到更优秀的后代。)

4、原来,海平面不是一个平面,是有很多坑洼的;

5、“没有腿的蜘蛛是聋的”,这个笑话告诉我们,所谓专家,所谓研究,有时连方向都是错误的;

6、海洋有非常丰富的物种,我们不要对海洋索取太多,要适可而止

  《海》读后感(四):读书笔记(仅作为整理记录)

  前寒武纪(46亿-5.42亿年前)

  一、冥古宙(46亿-35亿年前)

  地球的诞生

  最早的细菌

  二、太古宙(35亿-25亿年前)

  大气中的自由氧气

  蓝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氧气进入空气,氧化了整个行星的表层。90%的生物氧气中毒。

  三、元古宙(25亿-5.42亿年前)

  原核细胞

  约14亿年前,真菌的进化告一段落。大约10亿年前,巨大的陆地破冰而出,2亿年后,陆地的面貌初步形成。

  1、成冰纪(-6.3):瓦兰吉尔冰期

  2、埃迪卡拉纪(6.3-5.42):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如蠕虫、水母、海藻)

  有科学家推测,埃迪卡拉纪可能出现过进化生物的第四王国—文德阶生物(一种很难明确归入动物、菌类或植物范畴的生物化石)。

  这个时期有大量长相奇特的单细胞生物,这些生物现在早已灭绝。

  骨骼状的针形生物,类似现代的海绵动物。应该是蜗牛祖辈的金博拉虫,水母生物可能的祖先,最早的蠕虫。最早的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以及棘皮动物。

  显生元(5.42亿年前-至今)

  一、古生代(5.42亿-2.51亿年前)

  1、寒武纪(5.42-4.88):最早的硬体组织有机物(如三叶虫)。物种大爆发。

  2、奥陶纪(4.88-4.44)

  最早的鱼类。生物进一步发展,细菌、浮游生物的多样化,出现了第一批双壳纲软体动物:腕足动物,珊瑚建起巨大的礁石,鱼类渐渐增多,戴着长管帽的乌贼。

  50万年冰河期,造成大量陆地生物和浅海层生物灭绝。主流说法其罪魁祸首为陨石撞击造成大量烟尘阻挡了阳光,梅洛特认为始作俑者为宇宙中的一颗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伽马射线。

  3、志留纪(4.44-4.16):多种无颌脊椎动物;最早的陆生植物

  冰雪消融后,海平面回升,新的臭氧层,生物休养生息。出现了大型节肢猛兽。

  4、泥盆纪(4.16-3.59):硬骨鱼的形成;最早的两栖动物和昆虫

  三种主要鱼类:软骨鱼、硬骨鱼、盾皮鱼。出现第一批鲨鱼。鱼类是泥盆纪最高等的生物,鳍内有骨的鱼则是两栖类的过渡阶段。

  早期的针类植物、茎类植物、蕨类植物,高等的孢子和苔类植物蓬勃生长。

  3.6亿年前,半数海洋生物灭亡,热带地区的生命折损3/4.盾皮鱼从生命的地图上消失,节肢动物遭难,笔石动物消失,无颌鱼只剩下一个品种—它们的后代发展成了今天的八目鳗或盲鳗,珊瑚虫幸存。原因,猜测为陨石撞击。

  5、石炭纪(3.59-2.99):最早的爬行动物;最早的树木

  所有的大陆聚集到一起,形成盘古大陆。日本群岛、南极山脉以及乌拉尔山脉诞生。

  最早的针叶植物、石松植物诞生,鳞木和封印木尤其繁盛。如今炭资源的来源。氧含量升高到35%,动物普遍体型庞大,昆虫长出了翅膀。

  6、二叠纪(2.99-2.51):爬行动物繁盛,大多数昆虫目生物出现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有人认为95%的动植物消失;也有人认为,陆上25%的脊椎动物夭折,爬行动物折损70%,90%到95%的海洋生物惨遭厄运。

  推测的原因有:西伯利亚火山爆发引起剧烈的天气变化;陆地集结的过程中海流出现异动,生态秩序崩溃;火山爆发摧毁了臭氧层;火山爆发和陆地冲撞导致海流逆转,排除硫化物的细菌大量繁殖改变了当时的环境;带有硫化物的陨石撞击等。

  二、中生代(2.51亿-6500万年前):恐龙时期,鱼龙、上龙、蛇颈龙统治海洋。

  1、三叠纪(2.51-2):最早的恐龙和哺乳动物

  三叶虫灭绝,两栖类发展成了兽孔目和两栖爬行动物。一部分爬行类返回海洋,演化为鱼龙,用肺呼吸,9000万年前消失。

  2、侏罗纪(2-1.46):最早的鸟类

  1.81亿年前,一场海啸席卷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被释放,海水中充满硫化氢,并吞噬氧气。大多数类哺乳爬行动物及半数的海洋生物死亡。陆地上最后一批兽孔目和爬行动物也未能幸免,恐龙损失惨重。

  3、白垩纪(1.46-0.65):第一批显花植物

  133页

  三、新生代(6500万年前-至今)

  1、第三纪(6500-180)

  1)古新世(6500-5600):恐龙灭绝;最早的灵长类动物

  2)始新世(5600-3400):最早的马

  146页

  3)渐新世(3400-2300):有蹄动物的繁盛期

  148页

  4)中新世(2300-500):灵长类动物的发展

  5)上新世(500-180):南方古猿

  2、第四纪(180-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