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读后感100字

《我与你》读后感100字

2020-10-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我与你 读后感 

  《我与你》是一本由[德]马丁·布伯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8-4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与你》精选点评: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建议在人生阶段的更早期来阅读这本书,或许就更能体悟到和我们的人生发生关系的各类人,记住了印象很深的一句“我与你的相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不同的reading里接触到了I Thou关系。开始读这本小书,几乎立刻爱上了这种哲学思想。内容有点晦涩难懂,但别有一番只可意会的美感。有时间还是应该读读纸版书。

  ●讲得太空泛,玄之又玄,主题何处??

  ●最大的收获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做人的谦卑(说话方式)。孙康宜女士说:「在中国知识份子的圈子裡,还普遍流行着一种莫名的过敏症—即对凡与宗教有关係的东西均加以拒斥。从西方人的眼光看来,是极幼稚的。在西方,懂文学的人不能不精研宗教、哲学,学哲学、神学的人也不能对文学陌生。」就好像今天,我们处身于一个动静观瞻的世界,我们大量吸收西方的资讯,有的东西我们完全没有抵抗、过滤,就照单全收,而其中不少事物根本是垃圾与糟泊,但是影响西方思想深层的内涵—信仰与宗教,反而受到忽视,甚至被视为迷信、肤浅的同义词。所以一旦面对这个领域,不是轻描澹写的略过,就是唯恐避之不及。这种心态不止是患了严重的幼稚病症,更使得我们在研究的领域上,产生不可救药的盲点。

  ●很早时候读过一份PDF扫描版,毫无疑问是原点级别的神作。这么多年过去,终于有了一个看起来很正式的版本,买一本来收藏

  ●读起来还是有困难,前面讲述“我与你”还勉强可以代入理解,但是后面开始讲上帝就有点难理解了。在“我”成为“我”的过程中,“我”也道出了“你”。所有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一切媒介皆是阻碍,唯有摒弃一切媒介,相遇才会发生。

  ●云里雾里

  ●有时候想,是不是因为扁平化的文字和局限性的思维,让这儿的人眼里都看不到星辰大海,甚至看不到光。

  ●前半部分说我与你的关系,字字箴言,后半部分讲我与上帝的关系,略感单薄。“所有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与这本书相遇,让我和它建立互动,它也成为了我真实人生的一部分,是幸运。

  ●布伯之前的哲学将主体与客体的放在一种对立的视角上,要么从主体认识客体,要么根据客体揭示主体,布伯则认为主客之间的关系才是关键。在这种关系之下,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我”与“你”;“我”和“它”。对于第二种方式,我和它并不是一种并行关系,而是说,“它”是一种非联合状态下的感知和经验对象,原本从母体胚胎中脱离枢纽的“我”成长为一个功能化主体,在面对周围的异己事物时,并没有产生交互关系,而是将它们作为“我”的可思与可用对象,用以认知与活动生存。而“我”与“你”之间,不存在任何概念、预设的知识和幻想,真正存在的是某种神秘的关系,与他同处于一组神圣的基本词汇之中,在这之间互相影响、改变与创造。需要注意的是,“你”和“它”事实上是同一客体的两种不同感知,只有那些脱离主体智性认知的主体才能感受其中的差异。

  《我与你》读后感(一):大失所望,与陈维纲先生版本天壤之别

  陈维纲先生的三联版本,用词颇为考究,读起来意蕴很足,确实有失通俗。看到这个版本的作者似乎精通德语,迫不及待买了一本,没想到大失所望。初读下来,意蕴没了,更不流畅。

  怕是误判冤枉了译者,特意对比了一下,果然。

  随便举两个例子:

  陈先生译:

  原初词“我-你”只可能随纯全之在而说出。

  原初词“我-它”绝不能随纯全之在而说出。

  本书译:

  “我-你”只能随事物对所有本质一同道出;

  “我-它”永远都道不尽事物的所有本质。

  虽然陈先生的表述稍显古旧,但意蕴跃然纸上。

  下面两句尤其是第二句,简直……

  再举一例:

  陈先生译:

  人生不是及物动词但囚徒。那总需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并非人生之全部内容。

  本书译:

  人生不仅限于围绕及物动词展开。人的一言一行,不一定必与某样事物相关。

  如果对本书内容稍作熟悉,就会发现两家的表述,意蕴有天壤之别。我不懂德文,作为经典阅读,很显然陈先生的译本要高出不知多少倍。

  作者委婉地指出,陈先生的译本因为转译自英文版,故有不少错误。不知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判断的?

  《我与你》读后感(二):最真实的存在,便是我与你的相遇。

  说来这本书真的很浪漫,嗯...一个非常女性化的视角下的看待。断断续续的读了快两个月,这本书才算是读完了。经历了一段关系的破裂,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觉得泪流满面又时常感觉像是找到了一个出口般的存在。

  人不能独立于这个世界而存在的,我们感受到的真实是相遇,是“我”与“你”,是瞬间的,也是永恒的,每次相遇的背后是隐秘的潜在的长久的影响,无法逃脱。相遇之后,或者在每次我与你分离之后,你便成了它,它是无限大的,而你才是这个世界上真实的存在。

  自我的沉思和自我的化身,都好,不过是在与自我对话,此时彼时我与我的你对话,当它成为了对象,真实其实不会在这之中一路存在。思想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没有思想的单独存在,更没有人不具备思想....

  书中的每句话都让人值得深思,“滋生着危险的地方也孕育着救赎“,黎明前的黑暗最黑暗,也就是离阳光最近的地方;所有对过去的研究,无非是将历史对象化了,过去是“它”,它无法与现在的“你”产生联结,我知道那些深夜的幽灵依旧会紧紧的缠绕着你喘不上气,可是你也要“聚齐本性、重拾关系”,我们依旧是自由的。

  上帝赋予我们以力量,造化我们,我们苦苦思索上帝,其实上帝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每一次相遇,都是真实,都是启示。我们迷茫,黑暗,感受每一次的相遇,置身于每一次的关系中,发现了自己,也感受存在的意义。

  今天读到的最喜欢,最能够让人感受到力量的话:

  以上,断断续续的随笔,致敬《我与你》,这本书值得看很多次,相信每次都是新的感悟。

  《我与你》读后感(三):我和你

  所有真实的关系本质上是相遇,相遇是有互动的,没有互动的遇见不能叫相遇,有多少回我总是处于遇见之中而不见相遇呢?我的遇见是自身与自体幻想出的客体的遇见,而不是我与“你”的相遇,“你”对我 没有回应,则“你”和“我”不曾相遇。主体的“我”和客体的“你”的相遇,才能成就“我 与 你”的关系。

  本书字字真言,随心随性摘录若干如下:

  *人类的双重态度决定了世界的双重性。

  语言中基本词汇的双重意义,决定了人类的双重态度。

  基本词汇不会逐个出现,而是成对出现。

  “我-你”是基本词汇之一。

  另一个基本词汇是“我-它”,其中,“它”也可以被替换成“他”或“她”,而并不改变语意。

  所以,人类的“我”也是双重的。

  因为“我-你”和“我-它”中的“我”并不相同。

  *说出基本词汇的人,也便进入其中,驻足其间。

  *人生不仅限于围绕及物动词展开。人的一言一行,不一定必与某样事物相关。我感知某物,我感觉某物,我想象某物,我想要某物,我感受某物,我思考某物。人生当不止于斯。

  凡此种种,共同为“它”的世界奠定了基础。

  而“你”的世界,则另有基石。

  *说“你”之人必无其他,亦一无所有,但他却处于关系之中。

  *感知者并未参与到世界之中。感受在他心中,而非介于他与世界之间。

  世界并未参与到感受之中。它却可以被感知,但却不为所动,因为它对此既无所为,也无所受。

  *我们无法否认关系的意义,关系就是相互性。

  *人们必须百费周折,才能化零为整。

  *创造即是汲取,发明即是寻找,塑造即是发现。我将它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我探索的过程。

  ***所有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一切媒介皆是阻碍。唯有摈弃一切媒介,相遇才会发生。

  *因为真正的界限是模糊而摇摆不定的,它既不通向经验和非经验之间,也不通向存在和不存在之间,更不通向存在世界和价值世界之间,而是从“你”和“它”、现在和对象之间的所有区域横穿而过。

  *现在不会倏然而过,转瞬即逝,它持续存在,历久弥坚。对象不会持续,只会停滞、中断、破碎、僵硬、离开和失联,也毫无现在性可言。

  本质活在现在,对象活在过去。

  *感受是用来“拥有”的,爱却能油然而生。

  *我们生活在由许多深不可测的相互关系组成的世界之中。

  *一个人若不能对对面的人说出基本词汇,不能借此表达对对方的肯定,那肯定不是在排斥他人,就是在排斥自我:正是在这种限制之下,进入关系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相对性;也唯有如此,才能将限制消除。

  但那些对恨直言不讳的人,其实比无爱无恨的人更接近关系。

  *婴儿和原始人一样,生活在一次次的睡梦之间,生活在一次次相遇的闪光之中。

  *只有通过逐渐融入关系之中,它们才能与原始世界脱离。

  ***你若愿意,它就在你的肌肤之侧,心灵之畔;它是你的对象,可根据你的喜恶若即若离,若隐若现。你感知它,把它视作你的“事实”;它任由你支配,却并未委身于你。

  *你眼前的世界并不可靠,它在不断更新,无法用言语形容;它并不密封,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在其间穿透一切;它没有期限,有时不请之来,有时苦留不住;它无可估量,你想估量它,就会失去它。它来到你身边,想要触及你;它若没有成功,没能与你相遇,便会暂时消失;不过它定当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它并不在你之外,甚至触及你的根基,就算你称它为“我的灵魂之魂“,也不算为过。但千万当心,如果你真把它放在灵魂之上,便彻底毁灭了它。

  *人不能仅仅活在现在,如果没有防备,他会被现在榨干,很快便消耗得一干二净。但人也不能仅仅活在过去,因为他只能在此间经营生命,若每一瞬间都被感知和使用充满,生命也将停止燃烧。

  《我与你》读后感(四):我与你---阅读路上的美妙停顿和思考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写了这本书《我与你》,短短七万字阐述了一个伟大的洞见,从而影响了千千万万人。他通过这本生机勃勃的小书给我们看见了另一个动人的关系世界,它的维度包含与神、与自己、他人和客观世界,而布伯将其概括为“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关系。

  他这样说: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任一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所有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我们没有与世界的本真遇见时,世界对我们来说就是个令人困惑的存在,人际关系成为了极大的难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亲子关系如此需要对话,对于习惯了权威主义和层级关系的东方家庭来说尤为重要,父母们啊,当你对孩子说“我爱你,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有没有意识到你面对的是一个生动的存在?你对孩子的人格、感受和意愿有真实的兴趣吗?还是你把孩子当成一个出口,借以表达自身爱的欲望?孩子的成绩是否重要?他在社会上的成功和失败会影响你对他的感情吗?你对他的爱会成为他的自由还是牢笼?

  布伯回答:倘若我带着预期和目的,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存在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预期和目的的工具。那么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的关系。

  前段时间新闻出现有关“成都富豪相亲会”的采访视频,参会人员都经过严格筛选,女嘉宾全部高学历且外貌出色,男嘉宾则都是身价千万以上的富豪。接受采访的双方毫不讳言,女士要求另一半“资产要在5000万以上,这能证明他的价值。我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希望对自己有所帮助。我能够带给他。。。总之我值这么多。”男士则声称“希望对方年龄小15至30岁,外表能够过得去就行,只要可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布伯在书中写到:“我”和“你”的关系是直接的。在“我”和“你”之间, 不存在任何概念、预设的知识和幻想,记忆却发生了由零到整的变化。在“我”和“你”之间,不存在任何企图、 贪婪和前提假设,渴望却发生了由梦到现象的转变。一切媒介皆是阻碍。唯有摒弃一切媒介,相遇才会发生。

  成都富豪相亲聚会的男人们并没有与这里的女人们“相遇”,在这场类似狩猎的活动中,很显然男女双方都自觉自愿地物化自己和他人,将具有神性和生命力的人类变成了满足自己社会虚荣的工具,他们没有将真实摆在对方面前,也漠视真实的价值,在这种“它与它”的关系中,对资产和外表的判断成为了认识对方唯一的方式,而对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他的人格、思想、品格和想象力等因素置之不理,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看似美满的家庭,它难道不是极其脆弱的吗?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十九世纪初的马丁布伯并非预见到了遥远的东方大国目前正在经历的激烈的社会物质化过程,他只是用开放的、要遇见真实的决心发现了人之为人的秘密,他也矢志不渝地将“对话原则”践行到自己的生命中,这种努力不仅打破了犹太教与基督新教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的巨大分歧与壁垒,也给当年的犹太复国运动注入了新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不再是对方所仇视的对象,而是具有关系条件的人,他们不仅可以不再互相敌对,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朋友,共同建立一个国家。

  一部分阿拉伯人被感动了,当这位哲学家于1965年去世之际,阿拉伯学生联盟派出代表参加他的葬礼,向其致哀。

  看到并尊重对方的神性存在,对这种神性抱有敬畏之心,万事万物因其本质被温柔以待,这种关系在一种流动和生长中来告诉我们关于生命的真相,看见诗人布莱克所说的那种意外惊奇,一朵花里的世界,一粒沙中的天堂,有限和永恒是如何呈现在窄掌之中。能否和这种神圣性相遇,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态度和意义。

  用你的全部存在去同世界相会吧,这样你也将与上帝相会。事实上,倘若能认真对待这个朴素的真理,让它更新我们看待万事万物的眼光,说不定,就拯救了我们极易流于表面的日常生活。

  -------------------------------------------------------

  加注:这本直译版的译文真是非常流畅好读的,书身漂亮利落,设计感十足,阅读体验和手感都要特别赞一下。

  那个印金和印银很酷很好看,然而图片竟然看不清呀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