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景物008·贵州读后感精选

隧道景物008·贵州读后感精选

2020-10-19热度:作者:qjtides.com来源:奇迹文学网

话题:地道风物008·贵州 读后感 

  《地道风物008·贵州》是一本由范亚昆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道风物008·贵州》精选点评:

  ●好想好想不事生产而行万里路

  ●介绍的不错,有一些值得去实践验证的新信息

  ●当作旅游书翻开的,没想到讲得很深。

  ●人生读的第一本mook,本来是买来准备应聘的,可惜没有成功。记得主编和我说,她对我的知识结构表示怀疑。当我抱着很大期待翻开这本书直到读完时,我发现这当中的很多篇文章确实给读者带来了知识块,但是却缺少结尾,不足以形成完整的文章,遑论趣味。mook介于书和杂志之间,是不是也应该保留一些书的文学性?

  ●马上去贵州玩了,算提前预热一下~深入了解贵州的多元文化

  ●跟黔东南那本有点重复。去过贵州的铜仁。还会想去其他地方。

  ●看完这本书,发现我对贵州也没有这么熟悉。 不过居然没有提烤小豆腐,扣一星。

  ●不实用

  ●写的超好 “地道风物”四个字淋漓尽致 想去了

  ●贵州太好了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一):再看之感

  「云贵高原纬度低,离海近,充足的降水和热量能够克服海拔高和平地稀少的劣势,使农耕这种生产方式能够立足。 在近世的历史记载中,乌江的一些段落无法通行,人货只能靠段落式的陆地转运,当然这也无意中促进了以思南为代表的几个大转运港发展为重要城市。 石灰岩对水的浸泡和冲蚀毫无抵抗力,无论是在地表还是地下,它们都会被流水冲刷出千奇百怪的样子,这也正是喀斯特景观的来源;与此同时,石灰岩对于其他自然力,比如风,又十分强硬,土壤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是土壤形成的基础,裸露在外的石灰岩岩层极难风化成土,因而喀斯特地带的土壤层普遍浅薄,这对依赖土地为生的人们十分不利。」

  自我感觉自己知识还是太匮乏,就先从自家县城开始补起吧,之后再来扩充本书的内容,不然怎么带友人呢(=?Д?=)。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二):多彩贵州

  这几日看的了些关于贵州的纪录片和书 早起买了些花草 冬日暖阳中适合翻开这本书了。看完第一辑“地” 零散记录些吧:一是在贵州 由于地理的特殊性 时间自身的力量更为凸显 万物更泰然。二是从庄蹻入滇 明初卫戌 三线建设看 人类的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 我们必须学会自我约束。三是在草海这篇文章中看到了可喜的地方 栖息地的保护和人类生存发展是会出现争端的 草海的解决之道值得借鉴 一方面环保和其他所有乡村建设一样 关键在于脱贫和教育 另一方面在外来精英阶层推动下确实需要当地人的参与(这一点记得在碧山一书的沙溪建设中也提到过)。在后三辑中记录几点: 一是想更多的了解苗族的刺绣和歌声 网上听不到亚鲁王 就像吃不到安顺的小吃买不到刺绣。关于民族音乐 蒙古和新疆已走向世界 苗侗也会的。二是侗族青年公益团队的乡村实践值得推崇 。三是该去贵州逛个集市 吃些没吃过的。喝不了茅台的身体 还是想尝下董酒和古树红茶。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三):欢迎来到生态博物馆

  粗粗翻的,给有兴趣的朋友一点参考而已。

  我想熟悉《地道风物》系列的人看到《贵州》的出版大概都会有和我一样的疑问,之前不是出过《黔东南》么,怎么又来本《贵州》,这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么,在看到书之前这是我的一大疑惑。一般来说,对于追求“深度”的读者,比如有LP各省的专辑,大概就不会去买本LP中国,总是追求详尽的。但是拿到书粗略翻了翻,我想由此顾虑的读者倒是可以放心,图片依旧精彩,文章也在放宽视野的情况下保持了原来的专业和深度。相对而言,在市面上一众Mook书里,地道风物的设计不算好看的,图片有时候也未必特别“视觉”,我想这是中国国家地理的一贯风格,有时候图片更多是要为内容服务,而不是一味风光大片或追求艺术性。但是地道风物的内容和其他Mook比起来是比较扎实的,不是特别水。

  这次贵州,其实比黔东南要难很多,在“地”的第一篇就说了贵州这个行政区在历史上的形成,其实是很复杂的,几个文化的交错带,好看是好看,好玩也好玩,就是你要做一本“贵重”统合起来说是很考验作者能力的,相比于黔东南主要写苗、侗,这本《贵州》里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民族问题,其实还是蛮有趣的,很多图都用了手绘,看上去还是很明白的,那种民族风情也展现出来了,“道”的最后一篇就解释了什么是复杂的贵州人。还有“道”的第一篇“地理发现”,其实都试图整体上来讲贵州,这是需要很多积累的,不过倒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风格,省级的专刊,但是很多时候除了单老师的卷首,CNG未必就那么能够围绕整体来把握一省,常常是碎片的,可以说这本《贵州》还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对于这种比较艰难的尝试,在保证内容正确的情况下,地道风物还是做得很好的,我想这是大家愿意看着系列书的原因。

  这次《贵州》的主题,卷首里说是“生态博物馆”,一方面是自然的,更多还是民族风情。和以往地道风物偏人文不同,这次“地”里有很多自然的文章和图,是很让人欣喜的,看多了人文,还是希望看看自然,被科普一下,贵州又天然带有这种条件。说到自然,这次的封面我还是蛮眼前一亮的,至少在当当的页面里看过去是一股清流。然后书里“道”部分的图片故事很震撼,简直有美国国家地理的感觉。

  “风”偏纪实,讲了贵阳、安顺、遵义几个城市,比较贴心的是有个村寨行走指南,以往买地道风物常感叹文化类的书不能按图索骥,这次感觉是颇迎合旅行者口味的内容,总之是很可以借鉴去走走看看的,“物”的部分也因为是整个省的专辑,试着总结了“黔菜”的特色,我自己吃的不多,倒也挺喜欢的,然后贵州最有名的是酒了,不喝酒没啥感情,茶也很重要。不过相比于前两个板块,我是觉得越往后这本书的后劲有点不足了。

  看前几本书的豆瓣,好像这本书的编辑和作者都会来页面关注的,我想说现在这种环境下能弄出来这样的书挺不容易的,希望继续加油。但书的开本变小确实是让书架上连着放一排的人感到像混入了盗版书,然后这样的开本放在书店的旅游区自然还好,如果真和别家Mook放一起,还是有点比不过,毕竟一面之缘,人家也不和你比内容。

  《地道风物008·贵州》读后感(四):相隔15年,又见《贵州》

  从这本《地道风物 贵州》中收获一张贵州地图,让我怀念起阅读CNG杂志的黄金时代。

  10多年前,我的卧室里就张贴着一张贵州地图,那是随中国国家地理《贵州专辑》(2004年第10期)的赠品。让这张地图成为每天起居都要面对的装饰品,是狂热阅读CNG的产物。现在回想起来,对于当时的一名初中生,CNG提供的不是具体某篇文章的信息或是观点,而是一种全新的知识组织形式:每一期可以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选题,提供跨越地理、历史、生物领域,兼顾专业性和阅读性的图文。

  对比15年前的《贵州专辑》和此前的《地道风物》系列,今天的《地道风物 贵州》表现出更成熟的编辑力(这一点也是我认为的杂志或MOOK的价值所在)。

  地道风物的结构划分虽然有四个主题,但基本是围绕地域文化概念,直观上感觉应该是以文化观察为主(此前读过几期似乎也确实如此),作为文化旅游书的实用性稍差一些,相比较杂志阅读门槛相对高一些。但这一期的改进非常大,《赶集,这些地方别错过》这样的题目很像LP,爬行生物和鸟类图鉴有些《博物》感,贵州火锅的那一页跨页图更是让我想起《博物》之前做的一期火锅选题。总之自然知识的篇幅和阅读体验都有提升,从文化散文的套路里走出来了一些,更加立体了。

  选题上,非常丰富(当然也和贵州本身条件有关)。喀斯特、苗寨、贵阳、遵义等必选动作基本没落下,也没有老调重谈;贵州人、赤水河、黔道、赶集几个选题也让人有阅读期望。不知道是不是开本和排版规范变化的关系,文章显得短小了一些,基本每一P都有一个小标,能比较快速地抓住阅读点。

  比较有分量的《集路成省号贵州》《三次“地理大发现”塑造了贵州》虽然分属两个篇章,但单就题目来看意思相近,翻目录的时候有些疑惑。

  实际阅读感受是两篇写法差异很大,《集路成省号贵州》是综述性的开篇稿子,地理知识性的铺垫和交代很厚实,需要一定的注意力投入阅读才能更好地梳理出细致材料的逻辑关系。范老师的《三次“地理大发现”塑造了贵州》无论是“三次‘地理大发现’”概念还是“两个空间”概念都很直接,算是对区域地理的高度归纳,阅读起来很兴奋,像是有了理解这样一个复杂山地省的便捷工具,与之相伴随的也担心有些武断(特别是用了地理大发现这样宏大的概念,虽然加了引号)。这一篇没有放到最前面,而是有前一篇的铺垫自然很多。

  一些文章中提到了“跳开中原视角”(边疆论),但实际做到的篇幅,特别是有明确出处引征的民族视角的感觉有限(也可能没有翻到)。不知道是否是受限与材料和遗存,但据我凭空想象,这可能是再去书写贵州的一个有趣的点。

  最后,对开本和版心大小持保留意见(强迫症不能容忍一个系列中出现开本变化)。

跨越15年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