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走过的日子都不足温》读后感1000字

《单独走过的日子都不足温》读后感1000字

2020-10-19热度:作者:qjtides.com来源:奇迹文学网

话题: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 读后感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是一本由阎连科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精选点评:

  ●我倒觉得这样的封面很好,以前那种调性的阎连科难道见的不够多吗?他需要更年轻的读者,年轻人也更需要阎连科,阎连科是什么风格?非要一种风格吗?固有的风格也是人为设定的,没有什么不可改的。年轻化,才是主流。

  ●近期最喜欢的书,有骨子里的味道,有最美的修饰,带有乡土气息,高三的学子表示很喜欢~

  ●阎连科的散文精选集不太多见,已有的一两本都非常老套,这本面向年轻人,使更多的年轻读者了解这样一位重要的作家,很有意义。能发现阎连科作品中“痛中有暖”这个点,很不错!

  ●那个时代造就的悲喜人间。作者低姿态略呈幽默的描述着那人、那事、那现象...与成绩优异的二姐只有一个高中名额,山上砸石头,堂弟的死亡等章节,没有人出来说抱歉,赶上了就是命吧。末,终究相信并追求着远方的风景及收藏回忆的余温。

  ●以前不喜欢读散文集,觉得散文零零散散言之无物,然而读了阎先生的这部由50余篇散文组成的集,收获颇多: 1-散文没有了结构编排的限制,更易于自由的表达、记录真情实感。 2- 阎先生在回顾自己人生方面,直白、真实、坦诚。阎先生不像很多功成名就大人物,成名后就掩饰自己的过往,阎先生坦诚告诉读者,自己曾经多么迫切的想逃离土地,多么“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前程“抛弃”农村家庭生活的重担,多么后悔没有替父亲分担家庭重担,情感真挚,让人感动、反思。 3-阎先生在写自己家庭方面。他称是在“充满贫穷与温情的家庭长大”,着重写了自己父亲和大伯这两位传统中国农民故事,他们一生很简单,就是为了生计和儿女的成家而操劳,生活艰辛是我这种从未接触过土地的人难以想象的。他们那一代人物质极度匮乏,却大多善良、质朴。

  ●风格不是令人费解难懂的,一件件真实温暖的小事,慢慢读也还挺好。不过部分故事的做法挺emmm

  ●看到这书……真的吓到半死,还以为是个90后青春作家。然而它的作者的的确确就是阎连科,里面的散文大部分都已经看过,只能说这本书的包装真的太美--美到不像阎连科的作品。(对封面真的特别不满意,没有阎连科先生的那种感觉)

  ●真情难摧,为何难追。 很多讲述农村父辈的故事和我有共鸣,叙述苦难但有节制,但是语言还是太过口语化。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平淡朴实,富有时代感~

  ●因为机缘和书籍封面合作了插图,也许是时代的功利,但又庆幸如此才能有幸读到这本好书。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一):总体不错,如果没有一些佶屈聱牙、咬文嚼字的词语就更好了

  总体非常不错,如果没有一些佶屈聱牙、咬文嚼字的词语就更好了;比如什么“新新和鲜鲜”,其实就是新鲜的意思;“掩埋、掩盖了那个年代……”,两个词义差不多,用一个不好嘛;用的词语“澈丽”,大概能猜得到它的意思;我还是固执的去百度了,没人用过这词,只是蒙古人的名字里有这词!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让人感到比较膈应;好比古人作诗,好字好词总是让人耳目一新,为之动容,总感觉这字这词来的是那么恰当,那么适时;而如果单纯为了平仄、凑够五个字或者七个字,来做文字的堆砌,那就流于下乘了!

  阅读过很多本散文或者回忆录等,上品还是大道至简至美;语言词组的随意堆砌、作为词组创始人般的搬弄文字,如果没起到应有的效果的话,只能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最后,不能光挑刺了,还是有很多文章读起来挺不错!总体满意!

  ------------------------------------------------------------------

  “场面宏大的历史空旷”,我也不算文盲了,谁能告诉我是啥意思

  哎

  ------------------------------------------------------------------

  因为看过“我与父辈”,一直记得有个阎连科,本书后面的部分应该是这些内容吧!果然比前面的部分读起来感觉好多了!

  前面的内容,那些个人首创式的词组,读起来真让人头疼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二):心中有故乡,就永远不会孤独

  读阎连科老师的《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其实最好具备一个条件,最好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不然,对于其中不少篇章中谈到的习俗会因为一种隔代感、陌生感而影响了阅读体验。五十六篇散文作品,分成了五辑,对象虽然似乎有所不同——故乡、亲人、朋友以及往事——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不在身边,都是在远方——地理意义上以及心理意义上的。正因为有些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有的已经永远停留在记忆里,所以却呈现出一种“发酵”的态势:故乡还是那个故事,亲人还是那些亲人,朋友还是那些朋友,前尘往事却早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更有味道,就像是白酒或者陈醋,愈久愈觉珍贵,直到酒香、醋香扑鼻而来。

  不知道假如阎连科老师听到用陈酒、陈醋来打比方习惯不,但至少在他的故事,河南洛阳,那也是一个酒的故乡。一千八百多年前,曹操就已经在他的《短歌行》中吟唱道:“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壶浊酒喜相逢,离别时的酒,也更足以让人挂念几分。岂不见,阎连科老师在第一篇《我是谁》中,问了一路,直到回到故乡,吃到故乡的鸡蛋,喝到故乡的水,品味到长久未见的醇厚的故土情,才终于自己到底到底是谁了!这当然是一个感慨之语。儿行千里母担忧,行得再远,也只有远方的故乡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其他所有的一切,即使如“梁园”之属,也不是“居久之地”。为什么呢?因为故乡只有一个啊!

  所以对故乡无论有如何的溢美之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另外有一种情况。不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而离开了故乡,而是以别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带着一种遗恨离开,身体里就难免有一个巨大的心结,无论如何解不开。只是时间一久,物是人非,心结虽然未必就能解开,但故乡也终于成为了一个符号,去除了所有的“外壳”,最终留在了自己的心间,成为了别样的思念——那遗恨早就不知所踪。其中的原因到底为什么,其实也不需要特别的原因。明代成书的儿童启蒙教材《增广贤文》上说:“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那是有道理的说法,绝非一时兴起。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阎连科老师的笔下,故乡的一切人与事,里里外外未必虽然都是那么美好,却自有一种自己才能熟悉的味道、一种坚忍、一种悲悯。城市里的人们,喝茶可以“活出了诗意”;而老家的母亲却说,“村里谁家孩娃有了积食不化,甚或谁家小伙子找对象要和姑娘见面,常去她那儿讨要茶叶,因为她有一个儿子工作在外”——这样的理由,不知作者写出来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读来却不禁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总是会为自己的孩子而有一份自豪,即使她并不知孩子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但她一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骄傲。

  流淌在《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的那份故乡情,绝对是今天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已经与遥远的乡村不怎么相干,只会把那里当作偶尔的度假地或者尝鲜地的那些人所不能深刻理解的;那样的时刻已经永远地过去了,他们拥有的是另外一种生活状态,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鲜明的时代印记。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三):回望一个人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

  几年前读过梁晓声老师的《此心未歇最关情》,无独有偶,如今再读到阎连科老师的《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二者皆是散文,都是两位作家人生花甲之年的人生感悟。不知道是不是人走过了一段日子,特别是作家这样内心敏感丰盈的人,总是有所感悟,然而你翻开这纸页,又发现,所有的感悟又不似感悟。无非是对乡村的记忆,多年之后回到家乡,见到一些故人,想起一些旧事,再就是对时间有所悟,谈谈衰老和死亡,林林总总。于是不禁感慨的是,五零年代生的作家,你几乎看不到他们华丽的文字,满纸尽是平实的娓娓道来。

  ob Dylan 在blowin' in the wind中唱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很少有人问过,这走过的路,有多少是独自走过的,而这“独自”有多少带了点不不可言说的苦痛感,走过一段人生路,终于也找到了自己,成为“一位男人、一位作家”的阎连科说,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简直、直接、朴实无华,人生的苦痛已经变得淡漠,需要回望的,能够反刍的,都是留有余温的。

  这也是散文的魅力,形散而神聚,这文字的精气神,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常说的“正能量”,朴实无华的,无需解释,但是打动人心。

  到了这个年龄的作家,变得更加诚实。比如,他写到他的大姐,写到了因为大姐常年生病尽不到大姐的义务,幼时自己对这亲情的促狭的理解;写到因为一个读书名额,明明亲密无间的两姐弟,瞬间变得就像陌生人,直到二姐轻声对弟弟说:你去上吧……旧时乡村的蛮荒、物质的匮乏,不需要多少形容词来描述,反而转述成“我想要通过写作到大点的地方去,我想逃脱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言以蔽之,其实,读书也好当兵也罢,总是想要找一条途径去过“和他们不一样”的人生的,而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也许在人生的壮年,最为辉煌成名成家的时代,这些想法还会被解读成“看不起家乡”“看不起乡村”,但是,花甲之年的阎老师,他面对的,给予读者的,都是真诚的文字。你渐渐地就进去了,也许没在乡村生活过,没有经历过四五十年代的生活,但是,人年轻的时候,多少的感情是相通的。比如,那么美好的女孩子因为人性的蛮荒和冷漠生命只停留在最美好的年华。这么多年过去了,阎连科在文字中反思,更多是回忆,因为他比我们都懂人生时光不可逆。你可能也经历过,在懵懂之年,对于美好的向往,偏偏内心的自卑反应出来的行为是带有罪恶气息的,也许你也辱骂过喜欢的女孩子,抢过她的铅笔盒,和别人嘲笑她的美好。那么这文字的最大意义就是,一位对过往生活的反思者,他告诉你,什么样事情不要做,因为即便是围观,内心深处隐隐的内疚也会跟随一辈子。

  他还写到城乡差异,写到自己的妻跟乡村生活的格格不入,但是口气和缓,没有偏袒谁,没有指责谁。他说,妻一生受的是和农村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键盘侠,在网络的遮蔽下,将人与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二元对立起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阎老师没有评判。他与妻一起生活,但是也尊重农村的乡俗。不要求谁为谁改变,因为这些都是持续一生的,没有谁有义务妥协,承认自己错他人对,更加没有用“孝道”“传统”等令家人违心妥协痛苦。我们都知道,这些三观上的不协调拆散了多少家庭,一个家庭的男人,作为中枢,他的理解和豁达是多么重要。

  都是些生活细碎感悟,但是偏偏,你也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其实,人生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所以散文也是很好。明明在文学上已有建树,但是心底还是存疑、恐惧,担心自己写不出好的作品,但是又认为即便是写不出依然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写。他真诚地在写,写的是我们每个人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纠结和煎熬,有多的怀疑,但是更多的是鼓励。

  然后一切最终又回到最初,我们的人生,可能都是很散的,就像这散文。一生之中的琐事,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散落在时间里,但是要有一个精气神,走过去的岁月回头再看,所有经历过的难过和伤痛,依然留有余温,那么这岁月,即是没有辜负。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后感(四):小说家的纪实人生

  (刊于《出版人》2018年第11期)

  文/俞耕耘

  “有的年代过去了,有刀凿之痕;有的年代,平淡无奇,如飘浮流云,风来雨去,了无痕迹,只留一些味道在其中”。作家阎连科在散文里如是说。生活并非活过的日子,而是记忆存下的日子。阎连科的散文精选集《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正是把过往生命点滴变为文字余温。在他那里,记忆分为两类:一是“刀凿”刻痕的“事件”,二是无形情感与淡远启悟。

  如果说,阎连科的散文有怎样的“品性”,我想那就是“不隐恶”的真实感。你完全看不到一种虚饰美化,和回避开脱。这其实是散文最难得的气性。因为一写到自己,作家就常常笔下迂回:或拐到小情小性的闲适,或变成伤春悲秋的抒情,或绕到怀古伤今的感慨,唯独缺乏对自己生活“凝视”。阎连科的散文则充满自我剖析和自我规训。“我”嫉恨二姐的分数高,“以我最小之势,说些二姐的坏话”(《小学》)。

  艳羡,失衡和自卑是萦绕作家年少时的几股情绪,它们纠结生成了妒忌。《一桩丑行》里,“我”对漂亮女生怀有爱慕,对家境好的男生怀有反感。不能忍受的是,这些男生偏偏既优先入团;又赢得女生青睐。双重刺激使“我”写检举信,打“小报告”。校长看似冷淡的回复却像最严厉的批评:“管好自己,管别人干啥”。在微末之端,感到羞愧,其实正是作家最重要的素质――那就是敏感,“脸皮”的吹弹即破。

  散文里,亲情血脉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父母家人的离去,又彻底让作家陷入“失重”的真空中。愧疚之痛与深沉之爱形成作品最具力度的重音。疾病和贫穷交织在作家年少记忆里。父亲和姐姐的患病,掏空着家境,贫困又滋长了疾病。在这样互为因果的循环里,阎连科承受着两难的困厄:既想解脱(甚至生出愿意父亲死去的闪念),又不能忍受亲人离去的痛苦。

  生死问题则把阎连科引入无限的哲学思考中,对生之贪恋,对死之恐惧,是作家难以跳脱的困局。写作也成了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的自我证明,“那其实也是自己对死亡恐惧而装腔作势的呐喊”。这时,他把死亡和写作,自然生命和作品生命悄然联系在一起。一个人是有三条河流的,这意味生命从来就是“复数的”:“一是他自然的生命时间,二是他作品存世的生命时间,三是他作品中虚设的生命时间”。换言之,除去肉身的,还有精神的、虚构的生命维度,给人以慰藉。

  无常与有常,构成背后支撑、左右命运的无形的力量。在作家看来,总是看重规律,就会忘记无常的庞大繁杂;总是在意无常,又会失了生活的进取心。“无常是一种存在,有常是无常中呈现的一种组合,而组合会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损坏和改变而重新回到无常”。

  散文透露出阎连科的写作态度,可谓是素朴现实论、切实的悲观主义。这其实从他如何走向写作之路的初心,就可见一斑。作家把写作视为一种“改变”的力量:颠覆父辈生活方式,逃离土地束缚,奔向城市文明的“通道”。这源于他对城乡差距的失衡、农村人身份的焦虑,自卑与自尊如此纠结,就像一种郁达夫式苦闷。

  小学时那个城里女同桌,那个漂亮高瘦,稍有肌黄,患了肝病的女老师,竟成了学习动力。甚至,赶超女同桌的考试分数,也被他赋予缩小城乡差别的象征性价值。“永不间断的饥饿和寂寞,下田割草和喂猪与放牛。这让我感到了乡村的无趣和疲惫,土地的单调及乏味,仿佛葛藤草蔓般缠在我身上”。阎连科把城市、文明、知识与异性常常同构在一起,它们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启蒙话语。写作成了接近它们的力量。

  最初的启悟来自两个老师,一位给了他“思路”:写作并不是越长越好。另一位教会他写作“胆量”。这位老师就像古代狂生,要写一部《红楼梦》那样的小说,“扫清了写作在我面前铺就的朦胧与神秘”。这其实正是一种文学的袪魅化,它让阎连科很早就有了创作“行动力”和勇气。而这反而是如今大批专业学生最匮乏的。他们想得不少,卖嘴太多,唯独拿不起笔。在文学不断式微的时代,阎连科不求什么传世之作,因为这就像一种“虚胖的努力,如希望用空气的砖瓦,去砌盖未来的楼厦”。他只想“努力做一个不退场的跑者”。

  在书中,你会发现一个小说家的生活底子,那不再是虚构的他人故事,而是切身的自我书写。甚至,这种书写带有了蒙田、卢梭以来内省诊疗的传统。阎连科的散文笔法有节制的干净,正如刀法的入骨。写人一二事,记事三两语,就托出了外在的刺与怨,内在的省与思。换言之,在抒情背后总有积压多年的检视“加持”。从而,文章既不煽情,亦不浮华,而是贴肉剔骨的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