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佛道道读后感摘抄

佛佛道道读后感摘抄

2020-10-19热度:作者:qjtides.com来源:奇迹文学网

话题:佛佛道道 读后感 

  《佛佛道道》是一本由许地山 / 周作人 / 丰子恺 等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双封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佛道道》精选点评:

  ●愿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笑僧不笑佛 对佛有一个新的认识 比较喜欢丰子恺的文章

  ●半天读完,其实是浏览啦,因为里面有些文章实在不怎样,包括朱自清徐志摩等,有种还文债赚稿费的仓促和贫薄。读来读去,还是鲁迅周作人牛逼啊,我的第一个师父读多少遍都不厌,隐士吃教也是文字的匕首,周作人读欲海回狂一文批佛教禁欲之不净观、倡健康合理的净观,发人深省。当然,还有事关弘一法师诸篇极为动人,读之已可想见法师风尚,何况亲眼所见。首篇梁启超惟心一文所论虽是常识,然好在文气充沛,且极合古今考场策论之体,亦为一得也。当然,导读写得真好,论及佛道于士俗之不同地位极佳,平原好论笔!

  ●我们曾在电视上看过,所有的高僧,僧人,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文人们眼里的佛道精神,修行还是修心,值得品读。

  ●后面100页几乎是弘一法师的主场了,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朱光潜都写他,写他吃白菜萝卜也吃出敬畏,吃出旁人难及的滋味。又感慨自己受尘世拖累,醉生梦死,只能挂名当个居士还觉惭愧。受时代影响,道家写的很少。整本集子下来,最喜欢废名,汪曾祺,周作人,梁启超,丰子恺夏丏尊几篇。其他觉得还行吧,但和前面提的这些人比起来……(鲁迅的批判杂文选进来好违和,风格不搭)

  ●大家的关于佛和道的理解,每个人理解或多或少都有出入,是一种信仰,没有对与错,只有理解的不同,对于自己理解佛与道也有更好的参悟

  ●历时6小时40min。读完交融现状,思绪混乱,难明其状。佛陀说慈悲就是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有游客嬉笑:成佛便是化作了木头。其实细细想来,却也如此,体验人世悲欢,如果不变作木头,不养成哀而不伤的品性,怎么渡人渡己呢?禅宗佛学以我目前所知理解为一词:相由心生。理解成一句诗“须知诸相皆非相,能使无情尽有情”。

  ●现在很多事都佛系,仿佛佛道已深入我们的生活

  ●没有看完,前面导读部分比较精彩。

  《佛佛道道》读后感(一):也谈佛事,自在修行

  佛教对于很多人而言似乎是一种神神叨叨的东西,人们总喜欢将其与封建迷信挂钩,觉得佛教符合孔老夫子话语中的“怪力乱神”。我喜欢佛教,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阅读佛经、听师傅们唱诵佛经、参观佛像佛塔的时候,内心获得了一种难得的平静,在那一瞬间将所有苦痛烦恼淡忘。有时候,我很好奇在现当代文学专家的眼里他们是如何看待佛佛道道的。正好,手头这本《佛佛道道》专门收集了这些文学大家们论佛谈道的故事,惬意的午后一一品读颇有意趣。 最近新出版的这一套《漫说文化系列》集合了我国研究现当代文学极其精深的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人组,他们日以继夜在小书房里小讨论、大筛选,一篇篇有意思的大家文章就这样被整理在一起。新系列的《佛佛道道》、《神神鬼鬼》、《生生死死》、《说东道西》比之上一系列的《父父子子》、《读书读书》系列略胜一筹,将作家们的世界观放的更加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还提供了听读,每一篇文章的抬头都有二维码提供,让我们既可以在家捧着书读,也可以在路上听着语音读,可谓是十分周到了。其中收录的丰子恺、许地山、夏丏尊、周作人、章太炎、汪曾祺等文学、语言学大家的佛道论,读起来非常意思。可以说,这套漫话系列十分具有收藏价值,尤其是夏日的午后,倒一杯清茶,躺在躺椅上,就着徐徐吹来的小风,慢慢翻着书页,偶有同感心戚戚焉,该是多么恣意的日子。 丰子恺在《家》这一篇里说到一次外出,与洋大人们相见甚欢,彼此交好,好生团聚了一番,谈谈心啊,说说道,到了夜里住在旅店里却感觉无所归依,他惦记着远处的家。于他而言,暂居之所不是家,偶然露宿亦不是家,唯有老婆、孩子、书本在的地方是他心目中的家。 徐志摩在《天目山中笔记》中讲述了一段他前往天目山遇到的佛事。那里有两种和尚在修行,一种是十几年如一日般坐在原地,不食五谷,不理世俗,他们被称之为修行中的活佛,当地人对活佛极其崇拜,经常来天目山参拜祈愿。一种是从俗世中来,因种种缘由来此地,抛却凡尘静心修行的和尚,他熟读佛经,每日唱诵佛典,自己种菜自己做饭,在生活中求大自在。 对于处在俗世中的我们而言,精心修佛、修道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当处于愤怒、烦躁、不安、焦虑、忧愁、恐惧的状态时,听听佛歌,念念佛经又能获得不少安慰。修行不就是修心吗,让心远离烦扰。

  《佛佛道道》读后感(二):佛道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而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信仰!那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的信仰应该是什么?穆斯林?那是伊斯兰的习俗信仰!基督耶稣?那是西方国家欧洲人的信仰!可能有人会说道佛教,对我不否认,毕竟几千年的传承,虽然也是从外国传来,但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经基本上中国话了!可以算做是我们国家的信仰!但我真正认为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信仰应该为道教,道教是我国自己土生土长滋生出来的教义,崇尚无为,天地合一养生保健,与世无争!

  所以简单的来说算是我们国家的基本信仰就是佛教与道教,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有潜移默化的佛性和道义,让我们从善、宽容、包容,宽厚。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为了简单了解佛教道家对我国文化文学的影响,最近简单的读了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书籍的名字叫做《佛佛道道》,这本《佛佛道道》是由陈平原编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发行的,里面收录了许地山、周作人、丰子恺、夏丏尊、汪曾祺等22位当代作家关于佛、道方面的39篇文章。

  要谈中国人的宗教意识,当然必须佛、道并举。可有趣的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谈佛教的散文小品甚多,而谈道教的则少得可怜。尽管放宽了尺度,仍然所得无几。弘法的不说,单是写宗教徒的,前者有追忆八指头陀、曼殊法师和弘一法师的若干好文章,后者则空空如也。二十世纪的中国文人何其厚佛而薄道!?

  或许这里得从晚清的佛学复兴说起。真正对整个思想文化界起影响的,不是杨文会等佛学家的传道,而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政治家的“以己意进退佛学”。提倡学佛是为了“去畏死心”,“去拜金心”,创造“舍身救世”、“震动奋厉而雄强刚猛”的新民,并寻求自我解放,获得大解脱大自在大无畏的绝对自由。用章太炎的话来概括就是:“要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佛教救国论对“五四”作家有很大影响,鲁迅、周作人等人批判儒家,也批判道教,可就是不批判佛教,甚至颇有喜读佛经者。一方面是以佛学反正统观念,一方面是借佛学理解西方思想(如自由、平等、博爱)。尽管此后很多政治家、文学家自认找到新的更有效的思想武器,可对佛学仍甚有感情。

  然相比起来,道教的命运似乎惨的多了。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道教几乎从来没有吃过风头。其实并不是道教没落只是因为有些人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二十世纪我们国家又在经历着特殊的苦难时期,更为理想和丰满的佛教占了上风,而道教的教义是置身事外,羽化成仙,似乎也与当时的国情格格不入,所以个人觉得此时道教慢慢没落无人问津!

  再此基础上《佛佛道道》的个位作者他们用诗一般宁静淡雅的语言表达出佛道家的根本精神,除了学识和洞察力外,更体现出作家们宽容的心态和寻求理解的愿望。书中关于八指头陀、弘一法师、曼殊法师传奇经历的描写,更让人对这些高僧产生浓厚的兴趣。透过娓娓道来的文章,亦可激起普通读者努力到达“春满”“月圆”这一人生境界的雄心,认真生活。

  《佛佛道道》读后感(三):纵使悲欣交集,也有华枝春满

  今天晚上做了一个梦,真的,好久没有这么真实、骇人又醒世的梦了。再结合《佛佛道道》初探生死。

  我梦到体检,拿到了绝症单。梦里感觉十分清晰,当时就是一个词闷头一棒,然后我开始拼命想,我吃的均衡、坚持运动、也没什么不良嗜好,在梦里我问医生是一不是因为熬夜导致细胞癌化了,医生点点头。然后就跑到南门体育场跑步,边哭边想怎么就只剩30天,我真的什么都没做,很多事情都没想通。

  李叔同说:

  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

  记得古人有句诗:

  一事无成人渐老。

  清初吴梅村(伟业)临终的绝命词有:

  一钱不值何消说。

  我现在觉得我昨晚在梦里的就是这种感觉。之前也有想过自己有时候能活到现在就是一种幸运了,我们觉得死里我们很远,其实长到这个年纪,多多少少也经历了远亲近邻的逝世,有些不熟的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人得了白血病在朋友圈筹款。上次骑车头撞到石灰地上,虽然额头是轻伤,但膝盖的疤现在还在。我听一位老师讲过人的前额会分泌一种物质控制人的自制力,有一个男子前额摔伤后忽然变得暴力最终成了杀人犯。然后我就开始搜撞了脑袋变智障的新闻,看完心情很不好。然后为了让我淡定一点又搜了撞了脑袋变天才的事,看完觉得顿时心情舒畅了很多。现在看各种稀奇古怪的新闻真的,死神带走自己是不需要理由的。昨晚在梦中我就找到了理由,那感觉太真实了。

  凌晨3:40如梦惊醒,我特意截了屏记录这一神圣的时刻。醒来的时候真是两行清泪啊......妈的,我还活着,真是吓死宝宝了,梦里的绝症都要吐血了。梦里当时想法就是除了快死了这一个最大的烦恼,其他什么烦恼都没有。昨晚的感觉就是:活着,真是太好了。就是一种重生的感觉。

  今天查了各种梦的解释。一种是医学解释:睡觉的时候平躺容易形成梦魇心脏受到压力容易做噩梦。想想昨晚醒来的时候确实是平躺。第二个是网上弗洛伊德的解释:可能是由于做梦者的学习或者工作太过于繁忙,而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东西。想想也有可能,前几天一个人在寝室睡觉真是每晚煎熬。第三种玄学解释:就是梦是相反的,预示要长寿。嗯,我想我最喜欢这个解释了,真的,生命宝贵。

  之前读到过有关日本一个女子17岁的时候写了一封遗书大概意思是要选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死去。然后日本相继有很多的青年都纷纷效仿,大批的自杀。今早听挪威的森林的讲解大概是围绕抑郁症的思想进行分析的,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点是日本文化对死的看法是:向死而生。村上春树作品中很多主人公都是在17岁是死去的。他们观念认为死者已生,活着是还没被解脱的人。对以上种种行为看法表示尊重。

  人生中会经历很多绝望,很多绝望也是源自一个引导。比如当我看到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想着想着就不知所以了,人活着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真是太难回答了。我现在很敬佩佛学中相由心生这个词。

  少不碰哲学大概就是少年很容易受到文字表面意思的误导。在樱花烂漫的季节,在人生最美的年纪里死去。我前几日每次跑步都会想到这件事情,后来有点感觉,这么美的话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尚且没有公开讨论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多青年对其追随,青年是最茫然的一批人了,他们觉得自己与天地同高,却没什么普度众生的本领,也没有意识到人的存在性的问题,一旦有人抛出来这么一段美好的话,很多人就去跟随了。也像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读完歌德令人声泪俱下的作品,很多少年就跟随维特打扮开枪自杀了。

  相由心生,人生很多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最近在尝试每天换一种想法,最终这些事情的发展和想法也一一吻合。我想到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虽然完全与佛教不同,佛教有自持的地方,快乐哲学没有,但共同之处都是一个想法的问题。

  我自认为人的想法很容易受到艺术的引导而不是宗教,宗教的枯燥让人带有抵触,而艺术的美感却容易让一个人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从一个缝隙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我目前觉得艺术作品如果有一方面很打动自己,但这方面又近乎消极,就想那绽放的樱花,诱人又危险,那就要多看看其他的作品,或消极或积极,在极端的思想中看到常,才有能力消化这种思想。即是“须知诸相皆非相,能使无情尽有情”。

  既然相由心生为什么不能往好的方向呢?事物本来就是个木头,本来就是比较虚空的东西,有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很没有意义,批判也罢、赞美也罢都是如此,但能从无情的事物中赋予其情感,比如我尝尝告诉自己这是到了瓶颈期了,你不每天去做一下你就只能在没有意义里终止前行了,如果你不死在明天,经历与生死斗争的自己才能更接近一种升华的意义。

  昨日的梦让我今天充满一种幸福感,就索性从自习室里逃了出来看了一下午的《佛佛道道》。我觉得佛学如果除去持戒这一条应该是很美的,也就像那些似有似无、似实似虚的禅宗用语带给人的精神慰藉。

  最后

  人生纵是悲欣交集,但诸相非相、万法从心,人要从无情中看有情,纵然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人作为人,不是大人、小人、商人、法人、理性人......这些人最终都会落入生命的虚无中去,只有做一个情人才能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爱生命、爱众生、爱存在,终究爱不冷不热只是爱本身——是谓情人。

  《佛佛道道》读后感(四):伏下身一点言语

  “因为大乘佛法皆说空与不空两方面,“不空”为救世,“空”为忘我(《佛法十论略释》)”

  ——是李叔同《说佛》里面的解读,空是因为归根结底不是为了虚无的自己,结的不是自己的营生,不空是因为浩瀚教义怜悯苍生,救赎的众生中焉能没有自己的渡和劫?

  “我的护生之旨是护心,不杀蚂蚁非为爱惜蚂蚁之命,乃为爱护自己的心,使勿养成残忍。”

  ——去买排骨时看到血腥便不想吃,怕自己吃了血污成了野兽。

  “俞平伯《古槐梦遇》中有这么一句妙语:‘不可不有要做和尚的念头,但不可以真去做和尚。’”

  ——佛在我心中,就不必在我的身份上。佛引导我行善,就不必在我的衣食中彰显。佛教我说话,就不必时时刻刻出现在我吐出的字句里。

  “戴绿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绿,戴黄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黄;口含黄连者所食物一切皆苦,口含蜜饴者所食物一切皆甜。”

  ——心境是镜,照的是万物的喜忧,然而终究是幻象,这是一切清明混沌的源头。

  “境则一也,而我忽然而乐,忽然而忧,无端而惊,无端而喜,果胡为者?如蝇见纸窗而竞钻,如猫捕树影而跳掷,如犬闻风声而狂吠,扰扰焉送一生于惊喜忧乐之中,果胡为者?”

  ——时常活在这种惶恐中不得解脱,难以得到持续充沛的快乐。忧愁着没有发生的事情,又懊悔于混乱悲伤的昨日。如果尽头之外是灿烂的重生,如果一切的起点是神的恩赐,那会对怠惰肮脏的己身产生宽容的念头和赎罪的信念吧,所以无时不刻不期望自身受到更强烈的感召啊。

  “这样的荫算什么!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愿你为多宝盂兰盆,能盛百味,滋养一切世间诸饥渴者;愿你有六手,十二手,百手,千万手,无量数那由他如意手,能成全一切世间等等美善事。”

  ——不是坐荫,而是作荫,植物性的美便是坚守和奉献,这便是人身上至美至善的植物性。佛不去指责驳斥丑恶,而是点化涤洗恶念,不去鄙视摧残人性,而是怜悯厚待爱情,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去呵护这繁荣和美丽。佛所引导的,又不仅仅是范本字句间的,不是权势者金铁雕铸的冰冷之物,是心上停驻的绚烂温暖的存在……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无常便驻在这看似静态的恒久中,事实上我们都是钟摆上的尘粒,因着我们被巨大的渐变笼罩着,丝毫感觉不出时间的步伐,造物主不用利刃阔斧,一切沧海桑田的变迁都系在游丝一般的引动上。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乱花渐欲迷人眼,可见不是一朵花。量的变积起质的变,在一桨一漪中恍然到了彼案。时间看似漫长,又是极难把握住的分寸间的瞬变。只能在静中倾听物语,把物变容纳进己安中,这也是一种破解。

  “这样一想,我现在是负着四大暂时结合的躯壳,而在无始以来种种因缘凑合而成的地方暂住,我是无“家”可归的。既然无“家”可归,就不妨到处为“家”。上述的屡次的不安心,都是我的妄念所生。想到那里,我很安心地睡着了。”

  ——宗教终究是哲学所研究的对象,而身处哲学之中,自然时时刻刻都有想回家的冲动。

  “我爱在静夜里独听钟声,那死似的寂寞,在空茫里荡漾。

  但我的心是一团火。

  于是,我一言不发地从床上爬起来,扑的,把灯火开亮了。”

  ——踽行于世,不苦痛就不深刻。既然是为了体验,那就要最冰冷和最炽热的,因为有了极致的情感引弓,才能在回弧那刻体味到克制的理性。什么都不能少的,五味杂陈谈不上美味却不能不回味的人的一生。

  问:“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云:“有。”

  云:“几时成佛?”

  师云:“待虚空落地。”

  云:“虚空几时落地?”

  师云:“待柏树子成佛。”

  ——是“有,但不能探求”的意思。

  “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所谓禁得十分不如淡得一分也。”

  ……岂容微有触恼,大生瞋恨,乃至角眼相看,恶声厉色,遂加杖木,结恨成怨,”

  ——微怨不足挂齿,背了我心中的大德,对这个人有了不足为交的否定评价,感情便会像墙上的粉漆一样斑驳掉落。留也留不住。这让我苦恨,觉得是自己有睚眦必报的狭隘。

  长闲逸豫

  众生有一人不得度的时候自己决不先得度,这固然是大乘菩萨的弘愿,但凡夫到了中年,往往会看轻自己的生命而尊重人家的,并不是怎么奇特的现象。

  “女人的去路只指出两条最好的,即是死与出家,无意中乃与女人佛教人生观适合。”

  ——这具女儿身,永远得不到自由,受的是男人多的挑拣和排挤,也受到其他不自爱同性的污染。受苦受难,受身体的创残,受精神的侮辱,也难怪和佛学观契合了。

  “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

  ——佛终于入梦了,在一座彩虹下慈妙的笑容。

  我们承受西洋人生观洗礼的,容易把做人看得太积极,入世的要求太猛烈,太不肯退让,把住这热虎虎的一个身子一个心放进生活的轧床去,不叫他留存半点汁水回去;非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决不肯认输,退后,收下旗帜,并且即使承认了绝望的表示,他往往直接向生存本体的取决,不来半步阑珊的收回了步子向后退:宁可自杀,干脆的生命的断绝,不来出家,那是生命的否认。

  ——如果真正追求生命的洗化,就不会有死的欲望。生之奥妙和无穷,是一个死字不能带走的。而赢和输只是世界的只言片语,只是心中的烦恼弥彰,与生的意义并不能并列在一个地平线上。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赢就是输。

  木末芙蓉花

  中山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丝丝开且落

  ——作者遇到的和尚永一、径西和尚和朋友S,都是澹淡自如的形象。守着一座山,一座寺,延续着悠远的修行。或是以强驭弱的肉食景象,或是认为琴瑟和鸣的乐境也只是虚幻,于是摒弃了凡体所营的生活,来到山上去寻求这种枯寂中的解脱。然而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地方,能看到禅房草木深,听到唯余钟磬声,能容纳在现实中漂泊无依的心。试想如果虚荣的表层所渴求的一切都被满足,仍然处于悲忿和无望中,那这样的心靠什么救赎?自我的满足绝不来源于俗世生活,这焦躁疲惫的求生只能渐渐磨灭一个人身上那种叫作希望的东西。

  雨笠烟蓑归去也,

  与人无爱亦无嗔!

  ——求不得的归去不是真心实意的归去,不是问心无愧的归意,应当是无所求的归去,不留恋虚世的金钱、权力、美色,不沉醉于肉体的舒适安逸,不在犬马声色中驻足迷失,有所恋就有所求,所以要绝爱欲。但,是不是佛的教义违背了“爱”的宗旨,不爱家人,不爱世人,不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呢?我想是不是的。何为爱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爱人常常是对亲密关系的依赖,希望对方能给予自己柔情关怀,是有所希冀又频繁互动的,又常常因为不平衡而引发矛盾和激烈的情绪。这种爱不是理想世界的爱,无所求的爱与其归为爱欲,不如看作是对世事的超然与理解,理解成一种合适的尊重和温柔,不如叫作慈悲。

  最后他翻然地说道:“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我好久没有听见这样的话了,怪不得生活异常苦闷。他这话把我从无常的火宅中救出,使我感到无限的清凉。当时我想,我画了《无常画集》之后,要再画一册《常画集》。《常画集》不须请他作序,因为自始至终每页都是空白的。

  ——日日都是无常,事事都是无常。但我们习以为常,由此生在迷障中。得了的以为是永远,便在失去时恨自己不珍惜好时光。得不到以为是反常,实际上得到了才是反复的开始。要珍惜常,理解无常,才能在无常中感受到横贯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