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悟红楼的读后感年夜全

共悟红楼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1-1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共悟红楼 读后感 

  《共悟红楼》是一本由刘再复 / 刘剑梅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共悟红楼》精选点评:

  ●匆匆翻了几页,被满纸“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六意识”“成佛种子”吓得不敢打分。吓得都不敢说这位在玩六经注我了。。。。。。

  ●没有get point

  ●刘再复和刘剑梅父女的对话,观点有差异却立意有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真正能读的下去的也只有《红楼梦》和《西游记》

  ●视角挺有趣的…

  ●回归红楼梦的美学与哲学分析诚然是一条康庄大道,以此作为解读的手段总归有一种强文本以适理论的主观化嫌疑。

  ●“红楼四书”当缩为一本,内容甚多重复让人读来乏味,此本体例是刘同其女对话,相对加入其女刘剑梅的红楼阅读观点和问题,刘剑梅的文本把握比刘再复细致一些,问题意识也好一些,但依然各种纰漏和人物理解偏颇,过于强调佛学和禅。启发之处在于比较文学的讨论方法,尤其俄国文学同红楼梦的对比方

  ●好书,把《红楼梦》评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以前没有见到的。以哲学的眼光读红楼,睿智的阅读,心灵的享受!

  ●关于禅方面我不是很懂,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回归文学,颇得我心

  ●刘再复先生的“红楼四书”一套有时间应该都读一下~~

  《共悟红楼》读后感(一):由宝钗想到的两个问题

  看《共悟红楼》,围绕着对薛宝钗的评价产生了两个根本疑问,刘再复讲宝钗折射了儒家文化,这个讲法我很认同,但是随之有了更深的疑问。

  一是儒家文化到底有没有“审美境界”,不是“道德境界”,直觉上儒家在这方面不应该是缺失的,如果有,是什么,可不可以与佛道审美匹敌。

  二是从人性格的先天偏向或者说“天赋”特质想到的,我觉得宝钗自身很有道德内化的偏向,就是即使说宝钗升级了也不会是黛玉这一款,但是境界上完全不输黛玉。那么儒家最精华的(不是世俗化庸俗化政治化的)天性感到底是什么。

  这么多对宝钗或褒或贬,却一直没让我满意,看刘再复的书终于让我明白了我为何不满意。其实这两个问题就是一直让我觉得宝钗性格和境界的精妙之处没有被点透的关键点,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宝钗的境界与出路就迎刃而解了。觉得包括“压抑说”都把宝钗说低了,宝钗人格上不缺乏“自然而然”的,或者在我心中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宝钗,不是“外界压力”、“可悲的同化”和“压抑产生的悲剧”,这样岂不是说儒家文化是反天性的,这同样是带着政治眼镜去看儒家文化。

  好书的力量就是无论你同意与否,都会给自己极大的启发,阐发出更高层的问题。

  《共悟红楼》读后感(二):形而上学谈红楼

  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套用这句话说红楼梦一点也不过分。《红楼梦》已经借各类影视剧、讲座、评论走进每个人生活中,谁能没有一点红楼情节呢?谁能没有一点探寻索引情节呢?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周汝昌的对曹家家世研究、刘心武的秦学观点我都略知皮毛,唯独是对刘再复这套《红楼四书》,我是瞠目结舌,佩服得五体投地。

  《红楼梦》任谁也要追根溯源,嘴里不念道着程乙本、甲戌本、己卯本就不好意思称红学学者;对于索隐派,曹寅仕途、九子夺位、弘时谋逆更要时刻挂在嘴边。若发现一点蛛丝马迹都要穷追不舍,多找几个论点支撑论据证据是更好不过啦。

  可是,刘再复,他偏不。

  他完完全全抛弃这样的做派,不纠缠于细微末节,而对于人物是大枝大叶得探讨。他立足于东西方文学背景,对人物的塑造进行形而上学式的比较和类比,这非要求作者有大境地、具备生活磨练和人生积淀才能成事,这可不是开一两个研讨会能写出的东西。

  所以,刘再复对于《红楼梦》从不提研究,是“悟”。

  他没有企图去修补断臂维纳斯那只断臂。书中信手拈来的是思想,任意挥洒的是人物情感。

  对于我来说,《红楼梦》在经过香菱学诗、惜春作画,到宝钗管家已经败相尽露,而晴雯病死、湘云黛玉斗诗之后更是不忍卒读。之后篇幅就像盛宴过后的潦倒。在第三十一回,宝玉和黛玉在一次端午家宴后就有不同的感想。黛玉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 所以倒是不开的好。而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 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

  所以我读《红楼梦》也一样,不忍像黛玉一样清醒决绝,只愿和宝玉一样停留在刹那光辉中不愿走开。刘再复这套书再次满足了我贪婪的要求,立意颇高,只论人物不论情节。

  所以,我在阅读中十分享受。

  在《红楼四书》之一的《共悟红楼》中,作者打破的东西方文学、宗教、社会、文化中随意游走,却不可以掉书袋卖弄学问,足见作者的读书功底。并且,作者把《红楼梦》的认知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借用康德的“天上的星辰 地上的道德”表述“天上星辰 地上女儿”,全面认同曹雪芹的审美观。

  悟之一:贾宝玉是出家前的释迦摩尼,是未成道的基督。基督博爱宽容,超越苦难原谅敌人。宝玉也是如此,在冯紫英组织的聚会上和妓女平等场合,丝毫不贬低物化。最大不同是,基督提倡苦难,而宝玉像贾母一样提倡享乐,是个名副其实的绛花洞主。在这一点上,作者认为,贾宝玉行为和佛教慧能开创的禅宗精神很相符。他的基本点不是救世而是自救,宝玉能主动放下一切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也能被动放下情和爱:金钏投井很、秦钟秦可卿尤三姐鸳鸯死了、晴雯病死了,眼看着身边一个个人的离开,内心很悲苦,放不下,直到黛玉的死达到了一个顶点。他悟道了,完全进入了“化境”,最终落得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我个人认为,他的出走像娜拉的出走、托尔斯泰式的出走,也像作者所说的释迦摩尼式的出走。

  悟之二:红楼的文化类型。林黛玉是庄禅文化投射:她是谈禅高手,悟性极高,和宝玉之间谈道论禅完全是心灵上的交流。薛宝钗是儒家文化投射:薛宝钗重人情世故、社会利益、家族规范,主要考虑的个体生命如何在世俗中充分生活,实现外在价值。在第六十四回中,宝钗黛玉谈心,猜忌之心完全化解,形成俞平伯所说的“钗黛合一”,也投射着儒道两大文化的想通。史湘云是名士文化的投射:真名士自风流,史湘云不满于闺房之曲,穿男人衣服、大口吃酒、醉卧花丛,体现了魏晋名士的自由散漫、持才放达。史湘云对妙语说:“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口绣心。”

  书中类似的悟道还有很多很多。读起来真是赏心悦目,边看边悟十分有收获。能感觉到,刘再复是用生命在感悟《红楼梦》,这是专属于他的读书之道,像打通了任督二脉,能融会贯通、旁征博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简直到了王国维所说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境地了。

  《共悟红楼》读后感(三):读书报告--共悟红楼

  这是一本阅读过程很享受的书。作者是刘再复和她女儿。

  一口气读完这本对话形式写成的小品,感觉到很久没有如此精彩的阅读之旅了,在阅读中,时时会有思辨的快感,更刺激的是,莫过于在阅读中养成了和作者的默契,思辨中刚刚提出了一个疑问,作者就紧接着给予了巧妙的回答。真是快哉。

  看过一些关于红学的研究。个人认为索引派着实是将文字游戏玩爽了,太多的历史溯源太多的政治纠葛,太多的考证.而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的,还算是周汝昌老先生的一些东西,立意较高一些。如今看到这本《共悟红楼》,其实感觉很是惊讶,其实在本书之前,刘再复还出过一本《红楼梦悟》,很遗憾我错过了,于是当我拿到这本《共悟红楼》,一个“悟”字,就让我感觉到不一般。还是那句话,感觉立意颇高。源于细节而不拘泥于细节,由末求本。有句老话妇孺皆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悟”红楼,不同的人,能悟到不同的东西吧。

  一.红楼与佛学。无论是从妙玉的言行悟出来其所修的是唯识宗,还是借宝玉这个主角符号读出的关于禅宗的真谛,抑或者是从黛玉达到的所谓“莲境”,红楼所折射出来的佛学文化没有如教义一般的铺陈出来,正如本书所说--“悟”,这种渗透于作品本身的文化,需要的就是读者自己身的领悟。拿我本人来举个例子,曾经一度陷入痴嗔的执念,反复思考“平常心”,“拈花微笑”,也不知真实的“解脱”为何。现在看来,正所谓“悟者佛,迷者众”,所谓解脱,不过是无因无果,无是无非,无执无着,无真无假。无之境才是世界之本原。无,其实本在有之后。更何况,还有无无。

  二.红楼所表达的四个境界。刘再复先生分析出红楼内涵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欲、情、灵、空。我个人觉得,这本《共悟红楼》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它有了“灵”,在“灵”的维度上给予人启迪,让人去思考。王国维认为,世间一切悲剧皆源于“欲”,如何将欲上升为情,在情的层次,相敬如宾,相互爱护尊重。欲指向于利己,而情指向于利他。在情之上还有灵,性灵上的相通,与天地与万物相容的灵,是一种浩然的,本原的精神气象。最后从欲的层次的提高到了情,灵的层次,例如宝玉,最终可以得到大彻大悟,走到空的境界。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三.红楼与古代名士文化。单独列举这一点,与我的个人崇拜有关。一直很欣赏魏晋时期--中国古代名士文化巅峰时期的那段文化史,嵇康一句殊途而同致,临刑前一曲广陵散,显示尽了人类灵魂的强大和潇洒,本书中曾经提到史湘云这个人物折射了中国名士文化,饱读诗书活泼开朗的小女子,不羁地醉卧芍药烟,多么洒脱而率真。古代名士文化在红楼中的体现还有许多,不列举。

  四.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本书中出现的这个概念给了我很大启发。不过,这个概念并非作者原创,而是来源于一本法国当代思想家的小册子《地球 祖国》(三联出版社),原文说到“我们身上有两种往往互相分离的状态。第一状态是平淡状态,它与理性/经验活动相适应,第二状态是诗意状态,使我们进入这种状态的不仅有诗歌、还有音乐,舞蹈,节庆,狂欢和爱情。诗意状态的几点表现为心醉神迷,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可以从第一状态进入第二状态。”去年9月以及之后持续的那个大半年,我经历了人生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也就是大学生毕业前常见的迷茫期,主要指的是价值观上的一些改变和定位。关于就业还是考研,具体一点,关于择业与选择行业。究竟是work for life 还是life for work。如果控制这些平衡,其实就是平淡栖居状态和诗意栖居状态的平衡。《共悟红楼》中提到《红》中甄宝玉其实是第一状态,贾宝玉是第二状态。其实人生,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两个状态,哪一个是根本?通读本书,得出结论,“诗意栖居状态”也是真实存在,如果一个社会都丧失了对青春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这个社会即将失去生命活力。而第一状态的存在也是第二状态存在的前提,不过第一状态也分为理想状态和非理性状态,如果非理性状态膨胀,对权力,金钱,功名等外在物的追求膨胀了,才会挤压第二状态,变成生活的荒诞剧。

  五.法家文化的解读。《共悟红楼》一书对王熙凤和探春所引射的法家文化对于我来说非常新鲜,不过作者一如既往的只是给予了“悟”的方法的点拨,没有深入去探讨。我不由担心,当有一天书店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从《红楼梦》看现代企业管理之类的小册子的时候,这个“悟”会不会过犹不及了呢?言归正传,《共悟红楼》中提到中国政治史研究家概括的法家阴谋十计:“1.深藏不露。2.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其用人也鬼”;4.深一以警众心。5.装聋作哑,以暗见庇。6.倒言反事,即故意说错话,做错事,以检验臣下是否真诚。7.事后抓辫子。设法使人非讲话不可,讲了再抓辫子。8.防臣如防虎,时时有戒心。9.设置暗探。10.谋杀。”这部分要我悟还真是太有难度,权当开开眼界了。法家的势、权、术的确高深,有兴趣者可以细细研学一番。

  《共悟红楼》读后感(四):放宽读书的视界 回归文学的本身

  刘再复先生和他的女儿刘剑梅女士合著的新书《共悟红楼》大陆版已于今年一月份正式由三联书店出版了。对于这部书,我早在去年六、七月份就已经在香港《明报月刊》上看到了此书的选载。当时《明报月刊》刊登了父女二人透过女性主义视角对《红楼梦》思想内涵的讨论,二人旁征博引,思路开阔,读来十分喜欢。从此我便一直关注着有关此书的书讯,期盼有朝一日能够在大陆读到此书。此次三联书店在新年伊始即将此书推出,实为大陆所有爱书兼爱红楼之人一份极好的新年礼物。

  书名中的那个“悟”字,从一开始就为本书定下了基调。刘再复先生曾经在之前写过一本谈论红楼的书----《红楼梦悟》。在那本书里,刘先生就已经对他的“悟”作了一番解释----“不想写什么东西,立什么文字,只想感悟其中的一些道理”。(刘再复《红楼梦悟》,三联书店,2006年,自序第1页)而这一次,他在原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明了“悟”字的重要性。他说“‘悟’是一种大方法,又不仅仅是大方法。‘悟’能产生思想,产生哲学”。他以佛教的高度,通过说明“悟”在禅宗之中的地位,证明只有“悟”才能超越一切,直接读懂《红楼梦》的主体思想。

  其实对于《红楼梦》,中国的文人墨客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她的兴趣,对《红楼梦》的研究逐渐超越小说本身的局限,“红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但与此同时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人们往往拘泥于《红楼梦》中的种种细节问题,或者简单着眼于作者曹雪芹的家族身世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或者随意将书中的意象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从而对《红楼梦》和曹雪芹进行索隐、考证、讨论甚至是批判。但在刘再复先生眼里,这些都算不得“悟”,他在本书的总序里写道“二十世纪红学兴旺,但也发生一个文学在红学中往往缺席的问题……无论索隐派、考证派、新证派都忽略了文学本身”,不管是针对蔡元培的索隐、还是胡适的“历史癖”、包括对红学有着更深更广见解的周汝昌,他都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使“红学远离了文学”。

  那么,刘再复先生强调的“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在书的第五页,我们看到了答案---“语言完全是牢笼,必须首先放下概念,去掉概念之隔,才能悟道”。晋代著名高僧慧能给了刘先生很大的启发,他写道“慧能的巨大贡献是创造了另一种思想可能性,即没有逻辑、没有实证与分析也可以思想的可能性”。因此,他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扬弃了一切概念、历史、考证和争论,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来阅读这本小说,探寻小说中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刘先生的这种观点,和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想法如出一辙。当年的王国维,在27岁时就写出了《红楼梦评论》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提到了《红楼梦》的意境是“宇宙意境”,远远大过“家国意境”和“历史意境”,在当时一片喧哗的红学研究浪潮中,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冷静。刘先生对《红楼梦》的“悟”,正是对王国维一脉的延续和发扬。

  话说回来,刘再复先生说“悟”是“没有逻辑、实证和分析也可以思想”,那么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对于《红楼梦》的“悟”就可以像释迦摩尼那样一夜顿悟速成涅槃、或者像牛顿那样瞬间领会地球引力那般呢?在书中,刘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顿悟与一个人的积学,即积累积淀有关……个人天生的悟性固然差别极大,但终究很难凭空而悟”。他提到对《红楼梦》的“悟”,“是因为有了广泛阅读中西文学经典的基础”,并且他坦言“如果我们的记忆中没有积淀下从荷马史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如果不是积淀下从《山海经》到《金瓶梅》、《水浒传》,我怎能会产生关于《红楼梦》的那么多思想”。

  正是有了这样的单纯悟道精神和如此丰富的阅读积淀,刘再复父女才能够合写出这样一本旁征博引、思路紧凑的《共悟红楼》。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从佛教教义悟出了《红楼梦》精神内涵的四维结构----欲向度、情向度、灵向度和空向度;也打通东西方文学的隔阂,用女性主义视角将曹雪芹笔下贾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塞万提斯书中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联系起来,思路大开大合让人眼界大开;他们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书中的女性相结合,认为林黛玉是投射的是庄禅文化、史湘云投射的是名士文化、王熙凤和探春投射的则是法家文化,读来令人叫绝;最后,父女二人再次打通东西文学,称曹雪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东西方两大文化景观”称宝玉是中国文化中的基督,为全书作了一个精彩的结尾。

  我想,透过《共悟红楼》这本书,我们应该得到很好的启发。首先,人们常常说文学是社会的载体,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也的确是反映一些社会问题的,文学也应该、而且必须依托社会才会有其生命力。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应当过多地强调文学的社会性。就拿《红楼梦》来讲,我们传统的说法是《红楼梦》反映了封建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反动本质。曹家是封建社会的没落家族,曹雪芹所处的时代也极为严苛,因此这种说法也未尝没有道理。可是难道《红楼梦》的价值就仅限于此么?它作为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是否更加重要呢?我手头刚刚放下林杉的《一代才女林徽因》,书中讲到林徽因与诗人梁宗岱的一番辩论,她说“道义的一些格言,真理的一些教训,都不可被介绍到诗里……真正的诗人,要经常设法冲淡它们,使它们服从于诗的气氛和诗的真正要素-----美”。(林杉《一代才女林徽因》,作家出版社,第166页,1996年)才女的这句话,应当成为认识文学作品价值的最好注解。

  其次,此书也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读书不在于读得多,而在于如何读通。人的生命太过于短暂,而书的海洋又太过于浩瀚,我们永远都没有办法读完所有的好书。既然无法追求数量的完满,那就唯有注重读书的质量,方能不枉为爱书之人。在《共悟红楼》里,作者打通了中国文学、东西方文学、文学与宗教、与社会、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时又紧紧守住《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既能旁征博引,又能避免“掉书袋”;不仅仅做到了海阔天空,而且也不至于胡思乱想,足见作者极强的读书功力。也许我们可以借用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王国维先生那个著名的观点为本文做个总结:读书既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要“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了千部万部书,重要的还是懂得如何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