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哲学条记》读后感100字

《红楼哲学条记》读后感100字

2020-11-1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红楼哲学笔记 读后感 

  《红楼哲学笔记》是一本由刘再复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266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09年7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哲学笔记》精选点评:

  ●佛理浅,哲学味也俗。

  ●刘再复从哲学的角度解读红楼梦,对我个人而言,这比考证派的那些文章更加有趣,而且也能够让人对《红楼梦》的认识更加深刻!

  ●一本差点把我渡了的书。

  ●此书好在探究“文本内的世界”,大多数观点我也很认同。最后两篇论文讨论红楼与西方哲学关系,尤其应该细读。比一般的政治讨论深刻

  ●卡尔维诺,用轻盈的笔触去驾驭呈现沉重的世界,以轻驭重。荷尔德林的自然是浸透着爱的温柔的神性本源。

  ●对我来说这本书中进行的哲学分析真的远远强过许多红学名家的考据。

  ●红楼心学

  ●去年断断续续读的,没有完全读完。已卖。

  ●有点意思

  ●太哲学了,有点过

  《红楼哲学笔记》读后感(一):红楼四书是“红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1.红楼四书是“红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2.考据派人士及著作基本都可以人道毁灭了...

  3.一天到晚为前八十和后四十争论不休争吵不止的家伙怎么还不灭绝呢?

  4.把红楼梦的讨论活动变为高鹗批判大会的行为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耻辱之一...

  5.刘再复依然是中国小说的最伟大读者...

  6.诠释学的功能被极大的发挥了...刘再复解读红楼梦简直像海德格尔解读荷尔德林那样精彩....

  7.红楼四书的价值之一是----很有可能把最近数十年的所谓“红学”的曹学转向和不可思议得令人发指的极端过度诠释转向扭转为文“学”转向

  .....

  《红楼哲学笔记》读后感(二):儒家的“中”与“极”及宝玉的“极”

  孔子讲中庸之道,又讲狂与狷。中庸如果没有狂与狷的支持,就可能变成德之贼——乡愿。有“极”的支持,“中”才有信念与原则。但是狂与狷如果没有“中”的调节,也容易走火入魔:只知“极”毒,不知解毒,狷过了头会变成怪物,狂过了头就变成疯子。

  ——刘再复《红楼哲学笔记》

  “极”是一种贞定,一种方向。同牟宗三先生所说的贞定性原则。

  有“极”的支持,“中”才有信念与原则。是矣!

  但刘再复先生将儒家的狂狷之“极”与宝玉的“极”相提并论,甚为不妥。宝玉的“极”是一种破除,一种执拗,甚至是一种逆反,一种无方向性的任性。而儒家狂狷之“极”则是一个固定方向的原则和贞定。或可以说庄子那里是“两行”,是无方向的自由,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凸现这种自由,实践者往往必须表现出极端行为才能表达自己这种悖逆儒道的自由性,于是如魏晋时期的狂士,行为都表现出一种“极”的倾向。而宝玉的极正是与之相类。所以与其说宝玉的“极”是儒家的“极”,不如说是道家的“极”。

  《红楼哲学笔记》读后感(三):别走太快,等等心

  曾经看过一部小说叫《别走太快》,其扉页上写着“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太快,等等灵魂”。书中主角因向其妻子复仇而被欲望与权力捆绑得越来越紧,最终苦心经营的商业帝国轰然崩塌。作者通过刻画这样一个残酷的故事,告诉人们“灵魂”的重要性。而读罢《红楼梦》以及从哲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红楼哲学笔记》,我愈发感受到“心”对于人的不可或缺(其实,灵魂与心都类似,都指超越于物质之外的精神存在,并且他们都对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似乎不过是表述上有差异而已)。

  世上有太多文学作品是歌颂人性的了,不仅是人物表面上的高尚品德与情操,更是人类作为一个种族、群体,在一言一行之间透露出来的种种特性:人性。如果给这个词语一个科学的定义的话,便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然而,往往就是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性之间,产生了可贵的共鸣,才彰显了人性的普世性与伟大之处。

  那么人性有哪些特点呢?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有“心”。用作者刘再复的话说,“此‘心’不是人体内的那颗具有血液循环功能的心脏,不是物质肌体的一部分。此心,是宇宙钟灵毓秀凝聚成的生命质点,是慧根、善根等根性的总和”。因而,人就是因为有了“心”,才有了人的特性,才能有别于动物。

  与贾琏、薛蟠等人相比,宝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有“心”。他尽管天天在富贵人家享受荣华富贵,但又不满足于此,因此才有了与姐妹们的说禅、结诗社,甚至被黛玉嘲笑的把掉落的花瓣撒在流水中的做法。虽然这些小事在“大儒”贾政眼中是不上台面的,但足可见“在宝玉的潜意识里,吃喝玩乐不过是高级动物的生活,人确实有类似动物的一面,但人可以跳出这一面,即可以跳出物质的牵制,尽管常常跳得不远或者跳出之后又回到原来的点上,但有跳出的意识才有别于动物,才有另一种质的生活。”我时常想到,尤其是在大学里,宽松的学习环境导致了不少人“混日子”:饿了去吃饭、困了去睡觉、老师催了去涂作业、考试来了去抱佛脚。进入社会后,很难想象这样的人的生活态度会有多大的改观;于是他们就这样一辈子庸庸碌碌,全凭着生理本能指引着自己一生的路。这样的人还是完整意义的人么?虽说生命是延续下去了,但已没了好好“生活”的意识,这样的人与动物又有什么分别?他们的“心”便是在麻木行走中不慎丢了。

  另外,“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敬畏。如作者所说“中国大文化系统没有上帝这种人格神,但有畏天命、尊天道的思想。” 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系统也许是好事,毕竟可以避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名字叫红》等文学作品中提及的宗教冲突,因而也就减少了血腥与杀戮。但是没有宗教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缺乏信仰。尽管儒的文化已融合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中去,但我始终觉得,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存在,而不像是宗教中有严格的教条与规定,有一个有着具体背景的“人格神”默默地注视着你、庇护着你;因此儒家文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于实际的效力,在很多关键时刻似乎很难起决定性的作用。

  如同作者刘再复所说,“没有任何灵魂的依傍,没有信仰,不仅会产生废人,而且会产生暴徒”。废人如前所述,行尸走肉般的以生物本能苟延残喘一辈子,但这样的人往往只是安分的在自己的小圈子中默默度日,尚不构成危险性;而暴徒则恶劣得多了。王熙凤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一个没有信仰、没有敬畏感的暴徒。她在弄权铁槛寺时曾亲口得意地说到“我是不相信什么阴司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在她眼中,底层百姓、奴婢丫头的生命都是轻贱的,她随手一捻便能害死的。这样的不“畏天命、尊天道”,才最终导致了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相比直率的凤姐,还有一种暴徒便是王夫人式的“手不离佛珠但珠子颗颗沾满奴隶们的鲜血”,从她对宝玉与玉钏打闹便迁怒于金钏,最终导致了金钏跳井自尽的悲剧性结局;而她逐走晴雯更是出于子虚乌有的罪名。至于之后的抄检大观园,更是整个家族由盛转衰的标志之一。这样面慈心狠的“暴徒”,只怕比凤姐更可怕。虽然手不离佛珠,但是内心丝毫没有佛性,对于心肝儿子宠爱至此,对奴隶们则是凶残至极。她们也是丢了“心”的人啊!

  与此相反的正面典型便是宝玉。“宝玉的‘心’是慧根、善根等根性的总和。”他的慧根体现的最明显的便是出走前说的“我已经有了心了”,抛弃人世一切虚妄,携着自己的生命质点,踏上大悟之路。而善根则是他对于一切美好事物,无论是小姐丫鬟,还是外貌俊美的年轻男子,甚而是花草,他都一视同仁地予以发自内心的爱,并且时常“破我执”,往往为了关心别人而忘了“我相”。至于这样的境界是如何做到的,我认为,是源于宝玉对天命、天道乃至上天所造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敬畏。出于敬畏,他对于他喜爱的事物没有产生占有欲,更多的是一种欣赏与赞叹。因此作者刘再复才会说他“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正是敬畏压制了欲望,使得他渐渐达到“情的纯粹化和精神境界上的天人大圆融(灵)”,甚而,发展为一种天然的佛性。当代人缺少的便是一种敬畏感。所谓利益熏心、贪财图势不过是让欲望的藤蔓长满了心房,而敬畏感则随着我们最宝贵的“心”丢了。“心”其实是本真之心,真心直观万物又主宰自身的生命;没有了本真之心,我们才会被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所主宰、所摆布,这便是异化了。被异化的人们常常对很多与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物熟视无睹,往往眼光狭窄地盯着路的前方却忽略沿途风景……这似乎不影响我们继续忙碌地生存下去,但只有敬畏感才能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深邃与厚重,品味到每一个活着的刹那的滋味。

  可笑的是,我们的民族长期以来就这样宗教缺位、信仰缺位的走过来了。我总是隐隐觉得,有一种无关道德的社会问题正在不断滋生。人们的心灵普遍空虚,即使有了自己个人的追求也还是时常会有内心空洞的无助,因为我们缺乏的是一种普世的世界观,因而没有一种统一的视角去看待这个纷繁的世界,让我们难以找到群体中才有的紧密归属感,让我们难以感受到就在不远处,有知我、懂我的同类的惺惺相惜之感。但是,至少我们还有“心”。丢了的可以去找回,走得太快的可以放慢脚步等待。不论何时,只要有“心”,便有了与上天通达情思的渠道;尽管没有同类,仍有上天以及他安排的天命、天道,在你漫漫人生路上,与你冥冥之中遥相呼应。既然身为人,那就跳出“猪的城邦”,向上天证明你所发出的光芒也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一束璀璨人性光辉吧,毕竟,这也是畏天命、尊天道的一部分了。

  《红楼哲学笔记》读后感(四):“悟”解红楼共“误”解红楼的悟证之书

  从对《红楼梦》整体理解和研究范式的不同,大体而言清末民国时期红学研究讨论以“索隐派”、“自传派”为主,研究方法上以历史学、考据学为典范,红学讨论的注意力其实更多在文本外部。到1950s后政治的强行介入又使“斗争论”成为官方认定观点,红学堕落为意识形态背书的境况——此三种“索隐派”、“自传派”和“斗争论”是过去红楼梦研究的主流,较为缺乏对红楼内部文本和作者艺术构想的分析。20世纪后半页始,海内外学人逐渐有更多的不同声音,以不同方法从各角度切入红楼,最主要的是文学式的研究,立足于红楼的文本基础和中国古典文化,将红楼作为第一流的小说研究,力图挖掘红楼内部(而非外部社会)的人物关系和文学内涵,比如余英时先生在《<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所倡导。除此之外,刘再复先生对《红楼梦》研究却是独树一帜,颇不同于以上所言的任何门路,甚像独立门派,武功特创。于是我们不得不认识下 刘再复的此种独门读红楼之法——悟证法。

何以悟证红楼?

  我在“红楼四书”中使用的“悟证”法,既不同于知识考证与家室考证,也不同于逻辑论证,虽近乎禅的通过直觉把握本体的方式,但我却在“悟”中加上证,既不是凭虚而悟,而是阅读而悟,参悟时有对小说文本阅读的基础,悟证过程虽与“学”不同,却又有“学”的底蕴与根据。

  ——刘再复

  刘再复的自我说明中可见,其“悟证”带有禅宗的“悟”的意思,同时又建立在小说文本阅读的基础,因此他认为能够克服以往的红学研究的固有问题——只能表达实在性真理,但无法表达非分析的启示性真理。因此,刘再复对阅读和研究《红楼梦》一大贡献便是扩大了可讨论的边界,那些即便难以被逻辑分析和材料实证的“真理”——启示性真理,也应被红学研究者和红楼梦的阅读者重视,甚至这是更为重要的真理。

  当读到此处的时候,不禁感慨,这很西方、很基督教的阅读文本方式——刘再复阅读《红楼梦》从中挖掘“启示真理”堪比与阅读《圣经》般地领悟上帝启示之真理,另一方面刘再复也吸收了禅宗的“悟”的因素,通过直觉把握本体——似乎与柏拉图《理想国》谈及的哲学家通过辩证法直接把握“理念”/“形式”(idea/form)。

  方法方面还要注意的是刘再复悟证以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为材料,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看做统一的整体,用了非常多后四十回出现的情节和事例说明,并不同于传统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分别判定的方式,甚至刘还甚为欣赏后四十回的情节(在笔者看来怕是不妥)。

悟证红楼的启发

  大观视角 ,刘再复对大观视角的阐释有点意思,跟台大老师对《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儒家阐释倒是可以对比。 刘再复的另一书《<红楼梦>的哲学 内涵》中提到的 【《红楼梦》有一种哲学视角,这就是大观视角。这种视角不是以肉眼、俗眼即人的寻常眼睛观物,而是用’天眼‘(《金刚经》概念)、”道眼“(庄子概念)”宇宙极境之眼“(爱因斯坦)观物】p183-184 《大乘止观法门》的引述用来说明红楼的大观其实是佛教的影响

  *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己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生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二

  然后刘再复认为 “可以看到,曹雪芹把小说命名为《红楼梦》把府中的阁园命名为”大观园“” ,均与佛教的止观哲学相关……不了解止观哲学,就不能把握《红楼梦》哲学,也不可能了解《红楼梦》的思想精髓” p221

  大观园的“大观”到底何种解读,笔者此处无甚定论。台大欧丽娟老师以其文学史功底和红楼的文本分析,尤其是大观园的题诗 认为大观其实是儒家精神的“大观”“王道”的展现,最早的经典出处乃是《周易》的“观”卦 ,刘再复的这种悟证 将其视为佛教的“观之”的“观”也倒是别有一番意思。

  对王国维解红楼梦的阐释 p34 “王国维作为一个天才,他在二十七岁所写作的《红楼梦评论》,借叔本华、庄子、老子、佛陀的学说与眼睛发现了两项悲剧性与荒诞性本质:第一,人是欲望的’‘人质’。一生下来就被欲望所抓住,无可逃遁。人质是没有自由的,它注定在痛苦中挣扎。第二,人是结构的“人质”,即关系的人质。” p144 “王国维采用佛学语言,又超越佛学语言,他把道德分为普通道德与绝对道德两种,这便是世俗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的区分,也是世界性道德与宇宙性道德的区分。他认为贾宝玉也在两种道德中挣扎,最后婚姻上的弃黛就钗,乃是迁就世俗道德,违背个体生命自由选择的宇宙绝对道德” (曹雪芹的书前八十回未完,后面到底宝玉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跟薛宝钗完婚 仍然缺乏细节支撑,而且非常可能是林黛玉先泪尽而亡,宝玉没得选择跟林黛玉完婚。所以宝玉谈不上 【弃黛】)。

  **美学的角度阐释红楼梦** p191 “《红楼梦》关于“自然的人性化”与“人性的自然化”的整体思路,乃是一部完整的美学,而是是诗化与故事化的美学”

  **红楼梦女子的回归之路** 刘再复非常敏锐地看到 红楼中女子的归宿有两种,“一是林黛玉似的向”天“回归,一是巧姐式的向”地“(即”土“)回归” p214

  其他方面的启发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