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得到开端的永久》读后感锦集

《从得到开端的永久》读后感锦集

2020-11-0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从失去开始的永远 读后感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是一本由刘阳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精选点评:

  ●喜欢关于读书的部分。吐槽很合脾性。

  ●信仰温暖下的时评文字。

  ●相信一点就去做一点

  ●写得比较深刻,现在读起来还有好多不懂得地方,过几年再读一遍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作者文笔很赞

  ●文字朴实却深刻 冷静的文字下满是作者对于妻子的爱和想念 尽是真情实感

  ●因为“从失去开始的永远”这辑看的,却发现更出彩的是别的篇章,这个人写文章真是深刻,我觉得自己应该再经历一些看起来会更透彻。

  ●在读成就爱的时候就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这里不过是应证,他没经历过因此他们离得越来越远了。

  ●我一直追他的豆瓣,读他读的书。终于看到他本人的文字,没有让我失望。

  ●始于《成就爱》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读后感(一):喜欢的文字

  无意间看到作者的书评,被文字所吸引,遂一口气看完了他所有的书评和日记,知道了GZ,于是决定买这本书。本来打算一起买下那本《成就爱》,怕太沉重难以承受,最后从购物车删了,因为我是个从不看悲剧的人。书昨天到货的,今天总算看完,只想说一句是本好书,有独到见解和思想,富有内涵,隐隐感觉到作者思想和信仰的升华与转变,部分篇章和语言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我看书大多都是抱着这种目地吧),但自认才疏学淺,有些话有些思想我有点看不懂,想必应该是我很少读书的原因吧,遂决定要努力读书(本书对我的又一益处),以后有时间再读几遍吧,第一次通过豆瓣买书,第一次写下评价。好书,推荐。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读后感(二):教内人士的感悟随笔

  作者刘阳是前《南风窗》常务副总编,不过他为我所知并非因这种职务,而是他的因病去世的妻子果子(《成就爱》的作者)。刘阳是成就爱的编者。因为果子他接触了基督教,之后成为信徒受洗,有了自己坚定的信仰。挺好!也正因如此,本书应该算是主内作家的感悟随笔。

  书整体很不错,值得一读。不像没太多水平的信众只能靠吓唬人,比如他们会说:“不信就会下地狱!信就得永生!”这也太没水平了,别以为宗教就是你所理解的那套造业消业的玩意儿,所有的宗教都是高级哲学并非靠骗人持续。

  刘阳本身文化程度很高、文笔好,把对宗教的理解融入到日常观察之中写成的篇篇随笔和书评,让我很有收获(并没有看一些宗教书时的不适感)。

  有几点很有启发。

  其中提到人生与走路。“如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走得到欲到之处。”很多年轻人没出学校都很想知道自己一生如何度过,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边走边看,这样才慢慢看清的。管窥社会之后再走一段,明也许会逐渐明朗起来。所以,看不清前方的时候没必要太慌。

  提到圣马利内修女时,作者提到她的体悟“穷人最需要的,并不是为他设想,而是和他一起设想,尝试去了解他们。”由此可以反思,人人需要的都是朋友式的尊重在,而不是好妈妈式的关怀,此点很值得在中国做慈善的朋友注意。

  书中前半部分还提到了李一,因为信仰的缺位才使他们有机可乘,自古以来都是这个路子。

  其中提到李敖送给小学学弟学妹的题词:“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出自《孟子?公孙丑》。

  回头想想真得很有道理,个人能力再强也敌不过大势,所谓“形式比人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是长期受压、内外交困,很难想象胸有才华的毛泽东能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如果不是经历了种种压抑,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也许不会如此顺利!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也许是大多数人应该做的。想起武侯祠门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书中没有劝人信教的说教,也没有因果报应的轮回说,有的只是平静而有力的陈述,值得一读。虽然我不信,但是仍然感觉作者多少以本书“彰显了神在地上的荣耀”。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读后感(三):现在,不早不晚

  现在,不早不晚

  拿到《从失去开始的永远》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都没有阅读。这本装帧朴素的文集和此前刘阳编辑的另一本书《成就爱》,一直静静躺在我的书架上。我偶尔会想起,每到那时,一股沉重的暖流就会在心中涌动,然后赶紧调整思绪,放它过去,任它溜走。

  2009年出版的《成就爱》,读罢序言我就放下了,不忍再看,直到现在再没有拿起。那篇名为《属人之爱的局限》的序,也收在刘阳这本文集中,结尾一段是这样写的:“我曾经站在死亡的面前,尽管,那不是我的死亡,但我却不得不依靠把自己的一部分变硬来抵抗它,这种抗拒可以获得表演的人的胜利,实质上死亡的伤害和同化却已悄然发生。心硬者有世界,温柔者有神。有信仰者照看世界。每每回望,在疾病中,我才是被照看的那一个。”

  《成就爱》记录的是刘阳的妻子罹患癌症之后的生命历程。《从失去开始的永远》则是“被照看”的那个刘阳,因为“失去”而成为基督徒后,“在更新自己的路上沿途留下的生命记号”,是他过去几年所写的专栏文章。

  作为曾经的媒体人,刘阳的文字一直深具传统文人普遍具有的雅致。词汇与语句的凝练精到之上,气息不急不缓,说理有张有弛。在把喧嚣的言说当作力量源泉的传媒生态中,与其说此为有意为之的“风格”,毋宁说是一种守护内心的自我修持。这并非一条会有众多风景可看或被看的路。每一个公共写作者都会选择自己的言说立场,一些人选择路过,选择旁观,选择掌声,但另一些人选择身处其中,静默着,救赎自我。

  于是,在谈论中田英寿的《思念一个日本男人》中,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路过别人的人生,但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呢?一个随时准备离去的人,唯一无法离开的是自己。”

  而通过《我们假装爱旅行》反思旅行的意义时,他说:“目的地并非一个道德的存在,旅行不应使自然被宗教化,永远不必相信一个心灵残疾的现代人,某一天通过旅行实现了自我救赎的神话。”

  更清晰的表达,在《媒体在当下的有限责任》一文中:“以媒体为志业,更要意识到,没有人可以跳过这个世界建立完美的新天地,媒体不是先知,我们理应进入被我们批评的事物的处境,感同身受地体察到,我们恰恰是我们所批判的事物的一部分,甚至是隐藏最深的那一部分。”

  无论是谈论时事、书评、乐评,游记或者关乎心灵的信仰问题,翻阅《从失去开始的永远》,处处可见这种宁静的自我审视。世界并未真的断裂,自我并非踽踽独行,这是一个公共写作者通过文字进行的信仰修炼,敏感的思绪承载于广泛的兴趣之上,以洞悉自我、润育生命为旨规。当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它,一篇一篇读下来,竟觉得它具有难得的高贵气质,因为,其中有爱。

  坦白说,我不敢读《成就爱》,是不愿面对死亡。而《从失去开始的永远》中绝大多数篇章结集之前我便读过,有一些我还是首发编辑。时过境迁,重新面对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文字,仍然是困难的,因为这个和现在的爱人一道行进在信仰路上的人,已经足够诚实足够“温柔”,而我,仍是那个“心硬”的抵抗者。

  好在序言《我们是柴》中,刘阳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这里的文字,坦率讲全部是半成品,是我在更新自己的路上沿途留下的生命记号,那最终的样式没有人能知道。我曾因此而拒绝结集出版,当我终于辨识出这份表面的谦卑背后是根深蒂固的自爱时,我想我必须学会不看自己,不怕显露曾经的样式,因为我们此生永远也无法完美。这些真实的记号,能为那些同样在中途的旅人提供一些感同身受的慰藉或是善意的提醒。”

  道不远人,寻者自见,这是真的。而现在,不早不晚。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读后感(四):ZT:人是有灵性的——范学德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范学德

  □作家,美国

  我大概是在海外最早看到《从失去开始的永远》的读者。这两天我把书又读了一遍,正好翻到这一处:“真正的好书,其定义就是,用相似的思考来奉承你的心智,以不同的部分满足你的好奇或使你提升。”这确也可以成为评论本书的一个尺度。

  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是从灵性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他说,中国人对精神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忽略了人是有灵性的”,而好的灵性产品“其核心功能就是为人生提供意义,解决存在的虚无感”。前一个月中国又开始学雷锋,官方文章一开头竟然就引用高更的名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也许,这就是灵性要解决的问题。

  席勒首先提出了“灵性”这一观念,他认为灵性乃是超越思想观念之外的“一种了解原初现象或意义概念的特殊能力,且具有一种为善、为爱、为悔罪与虔敬而有的特殊情感和意志能力。”尼布尔则如此概括先哲的思想:“人是自由的,他能超越自我与宇宙,同时他对宇宙的意义若不能找到一个超越宇宙的根基,就不能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从“我及其我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都可以不断地被超越”的这一事实出发,灵性若不把人带到不可超越的绝对者面前,就一定把人推进绝对空虚的深渊之中。

  人为万物之灵,中国古代的先哲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惜,没有对之作出清晰的阐述,或者仅仅归为道德意识。刘阳在书中说到了猪,从王小波那头特立独行的猪,拐到他在盐井看到藏区的猪,最后谈到《夏洛的网》里那头有名字的猪“威尔伯”,这一路说得极幽默,最后结论:“只有当我们懂得抬头仰望爱,才能成为一个在这个污秽的猪栏世界里拥有立体而温暖的灵魂的威尔伯。”我理解刘阳话中的痛苦和愤慨,但反过来说意思或许更明白一点,只有当我们懂得抬头仰望,我们才不会成为一只猪。

  全书分四辑,其中第四辑“守望时代”缺少他在前三辑中时常流露的灵气。仔细看完后我发现,原来这些大都是他发表在纸媒上的正面文章,常常就是《南风窗》的社论头条,他曾经担任过《南风窗》的常务副总编。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一辑的第一篇文章居然是《深渊上的爬行》,在那上面爬,汉语的经典形容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只能欲说又止,或者点到为止。

  但就在点到的那个“点”上,也时有“亮点”———“媒体不是先知,我们理应进入被我们批评的事物的处境,感同身受地体察到,我们恰恰是我们所批判的事物的一部分,甚至是隐藏最深的那一部分”:“‘以人为本’就像是一个约定,历史地看,人类从未实现过,因为这个约定从出现开始就失去了缔约的另一方”;政治民主与自由的价值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个人不被他人奴役,当然,它无法保证人们不遭遇自我的迷失。”这些亮点未必眩目,但有心者自会三思。

  其实最能展现人之灵性的是第二辑。其中尽管没有对何谓灵性作道理上的阐述,逻辑上的分析,而是展示活生生的生命,让人看到灵性为何,它在生命中如何呈现出来。他写的是亡妻果子的故事,以及伴随这个故事的他自己。故事是从死亡开始的,果子得了癌症,从确诊到2007年11月3日离世,仅仅三年。但就在这三年中,奇迹发生了,果子不是等死,而是在基督信仰里展开了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就像生命是一件礼物一样,软弱、破碎、死亡也成为一件礼物,这个礼物送给了病友、朋友、家人、同事和读者,而首先送给了刘阳,“最后的礼物,一份无法退回的礼物。”

  因着这份礼物,刘阳在灵性上终于找到了家。他在亡妻死后写了四句打油诗,最后两句是“亲爱的你还好吗?让我们一起回家。”灵性之旅大概就是这样吧,终于发现了自己是浪子,这浪子渴望回家。灵性就是回家,那个回家者自豪地宣告:“无论在何种情境下,我选择相信,盼望不止于今生,爱永存,这爱就在耶稣基督里。”

  一说到灵性生活,人们往往以为是手捧经卷,远离尘嚣,如老僧入定。非也。其实灵性生活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工作、学习。从这个角度看,刘阳的另外两辑,旅行和读书就有了另外的味道。灵性在旅行之中,也在读书之中。这个散漫的旅行者“欣欣然微醺于山前月下,站在无边风物之中,庆幸自己生而为人,得以欣赏这创造者的杰作”。在整理出版了果子的遗著《成就爱》后,这个旅行者发现:“在我以为告别的时候却和她拥有了新的开始。或者说,我才得以拥有时光旅行者的能力,重返某些瞬间,但却不是为了审美意义上的收藏。我将此视为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