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羁系经济学读后感100字

国资羁系经济学读后感100字

2020-11-0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国资监管经济学 读后感 

  《国资监管经济学》是一本由王强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239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资监管经济学》读后感(一):可读性、原创性和现实性极强的经济学著作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监管、国有资产的处置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该书从剖析一些知名经济学者对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观点出发,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深入浅出的论述了国有资本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下两个方面是本书的亮点:

  一、可读性。《国资监管经济学》虽然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没有晦涩的术语和难懂的数学模型,完全是用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有关国资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驳斥了国企所谓导致“低效”、“贫富不均”、“权贵资本主义"等一些似是而非的、未经论证的流行观点。讲得透彻、看得明白是该书的一大亮点。读懂和理解该书的观点,你不需要是经济学的科班生。

  二、原创性。有关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论著可为汗牛充栋,自1950年代以来,官方和非官方,均有大量论述。时至今日,对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指责和批评渐成主流,”全盘私有化“的观点也不鲜见。该书对国资研究的流行观点予以深刻剖析,并从价值层面和技术层面论证国有经济结构存在的合理。书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完全能够做到逻辑自洽,说服力强,且其观点是全新、原创的,既区别于官方基于意识形态的立场对国有经济的一味辩护,也不同于当下流行观点中一味对国有经济的批评和否定。总的看来,该书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是一本将基础理论和现实状况相结合的一本原创性很强的著作。

  《国资监管经济学》读后感(二):一条国资监管的创新之路

  看得出这本作者对于国资理论是下了苦功夫的,这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值得钦佩。作者是来自于湖南省国资委的研究人员,是湖南原省委书记张春贤发动的博士工程中的一名高学历人才。这本书读下来,感受到了作者在国资理论方面的深厚功底和对事业的忠诚和热情。

  关于国资理论的研讨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国进民退孰是孰非和国有企业的下一步走向牵动着人们的心,关于国有企业滥用垄断地位和造成收入不平衡的职责不绝于耳。针对目前流行的一些观点,作者认为国有企业在全世界都是存在的,他对各个国家的国资政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围绕着国有企业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理清,让读者认识到国有企业并不是低效率的根源和收入分配不均的罪魁祸首,在国家的发展中国有企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发展的道路是对国有企业监管进行创新改革,实现共同治理,避免政府对于国有企业在监管上和资本上的过度调控。将问题都抛在国有企业身上或者一卖了之并不是简单的做法。这种理性可观的态度值得激赏,在目前利益多元和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尤其要理性的对待关于国企改革的政策建议,否则将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蛊惑而放弃了自身的潜在利益,同时对于中国的改革转型也是不利的。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条路,在实现市场化经营和资本结构优化上成绩斐然。但是面对未来的困难局面,国有企业确实有必要进行得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一些重要的市场化领域推出,重新厘清国有企业的市场范围,同时进一步推进产权的多元化。

  这本书虽然带有很强的学术性,但是论述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值得关心国有企业的人一读。当前随着互联网微博等传播工具的流行,浅薄化,快餐化的定性语言大行其道,造成了很多人对国有企业的误解,这本书无疑是一个解药,其中的一些观点和论述值得进行大面积的传播。

  《国资监管经济学》读后感(三):解读中国国有经济的尝试

  解读中国国有经济的尝试

  评《国资监管经济学》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表现抢眼的中国经济在世人眼中扭转了自己的形象,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一时间“中国模式”频频被经济学家提起,更多人致力于研究其中的成功之处。当然,中国经济也因为政府的过多干预而被经济学家诟病。中国崛起和中国崩溃的话题一直伴随着近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资监管经济学》的作者本身是一位国有经济研究的学者,他在国资机构里任职,也能代表一些主流的观点和意见,在这本书中他总结了关于中国国有经济主要论述的争论焦点,从制度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方面论述了国有经济的必要性,书中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为当前的国有经济发展寻找一条理想之路,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从价值坚持到制度创新的改革之路。说是监管,其实就是为政府献策,在政府和市场之间重新划定一条关于资本运作和资源配置的三八线。

  对于中国经济的解读,很多学者的批评在于政府的过度介入,以及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作者在肯定这些批评的同时,也坚持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在明确国有经济的政府所有基础上,划定政府管理的范围,以公正之上(社会至上)的原则去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通过国资监管、国企改革和市场经济机制的调整,最终使得中国模式得以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模式的概括,作者用“一条主线,六个结合”进行了概括。这些理论的形成,当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操作意义,但如今的中国经济改革,最大的问题还是具体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除了具备改革基本的思路之外,还需要有改革领导者坚决的意志和与既得利益者的激烈交锋。

  对于政府来说,对经济过度管制,对企业过度干预成为了最大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依托着政府推行的投资和外贸,但如何慢慢放权给市场、还企业更多自主权已经成为了下一步改革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作为共和国长子,确实在很多时候得到了政府、政策和政令上的偏袒,也很多企业在行业里履行着国家的职能。面对各种来自社会的非难,他们也纷纷祭出各种公关手段,对上级政府、对社会揭开自己的真相来换取信任。但如何对国有经济进行约束和放权,如何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进行调整和监督,也成为了众多国有经济研究人员、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2-12-30

  《国资监管经济学》读后感(四):中国经济界的稳健派

  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经济专业的人,来划分中国经济界的派别真可以说是有点胆大妄为了,本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我认为:目前经济界的派别不能简单套用政治上的左右来区分,总的来说可分为激进派和稳健派吧,当然还有极少的一小撮保守派。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目前网络媒体上以激进的看法为主,而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则以稳健的声音居多。而本书作者大概可归为稳健派。

  说起国企,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垄断、高福利、高待遇、低效率等等负面印象,而本书深入透彻的探讨了包括国企等所有国有资产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客观分析国有制和私有制的优缺点。

  现在有太多的声音追求盲目市场化,全面否定行政干预、否定国有化,可是经济的完全市场化河区政府化真的向理想中那么美好吗?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说到底就是由于盲目经市场自由化,政府监管太松散而造成的。我国目前的经济是大而不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如今一些处理问题的手段尚显稚嫩,如果脱离了政府管制这个强大后盾,面对身经百战的老牌经济强国无疑是以卵击石。此书中的许多观点如同一瓢凉水洒在了把很火热的激进派言论之上,让大众更深层的了解我国经济的真实情况,列举出如国企改革、国企垄断等一些列敏感问题,待我们真正知道这其中的原有便不会被传言和备有用心的断章取义所蛊惑了,能够静下来从多角度看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面的经济问题。

  如今常能看到凑在一堆的人们大谈国事,例举国之大不是,实际上像陈独秀、毛泽东等这些专门并亲身辅助奋斗的天才们远比那些只是出于爱好在酒足饭饱之后结合似真似假的网络传言的偶发奇想要扎实和深入的多。

  中国走的是一条创新之路,肯定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也会出现错误的走向,但就因此而全盘否定,我认为不是一个创新者应有的素质,而如何解决才是关键。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形式而不断修改的,是动态的,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情况来否定过去盲目追求西方模式,也不能以老眼光裹足不前。目前以国企为主的国有资产改革是有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去解决,但主要目的应该是要研究如何做好,而非一棍子打死。

  任何一个政党说到底都是想要让人民拥护的,否则终究会被人民所抛弃。中国如此之大,各种情况纷繁复杂,不可能同时根本性的解决所有弊端,再加之一些敌对、怀疑和遏制,更是需要谨慎小心。

  初看此书的封面和书名原以为是一本很枯燥的教科书,可读过之后才发现内容很有意思,纠正了很多网络和社会上对我国经济的看法,完全可以改用一个更引人注意的书名和封面以博得读者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