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软疣-简介,传染性软疣-病原病理

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软疣-简介,传染性软疣-病原病理

2016-02-20 12:09:34热度:作者:来源:

话题: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 慢性结膜炎 饮食保健 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软疣-简介 传染性软疣-病原病理 

传染性软疣(infectious condyloma)俗称“水瘊子”,是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本病的传染途径可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也包括了性接触的内容,对于成人发生于阴股部的传染性软疣多是由于性接触引起的。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传染性软疣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儿童及非性接触感染的成人以颈、背、面部、四肢、臀部多见,经性接触传染者好发于生殖器部位、耻骨、大腿内侧,同性恋者好发于肛周。好发于外生殖器、耻骨区、肛周、腹股沟及胸背部。

传染性软疣_传染性软疣 -简单介绍

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软疣-简介,传染性软疣-病原病理_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infectious condyloma)俗称“水瘊子”,是1种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病。本病的传染途径可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也包括了性接触的内容,对于成人发生于阴股部的传染性软疣多是由于性接触引起的。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传染性软疣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儿童及非性接触感染的成人以颈、背、面部、四肢、臀部多见,经性接触传染者好发于生殖器部位、耻骨、大腿内侧,同性恋者好发于肛周。好发于外生殖器、耻骨区、肛周、腹股沟及胸背部。

[WwW.Niubb.nET]本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软疣病毒,属痘类病毒。呈“砖型”,大小为300nm×310nm,在普通显微镜下也可看到。其结构类似于天花病毒,核酸为DNA,衣壳完全对称,外包以囊膜。

传染性软疣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往往在公共浴池宾馆饭店、或游泳池传染。幼儿园的公用毛巾、浴具等。成人多通过性传播。有人认为有家族性遗传过敏素体的人对此病毒比较敏感,易于泛发。儿童和青少年易发。

传染性软疣_传染性软疣 -病原病理

病原

上肢传染性软疣感染人类的痘病毒有许多。引起本病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1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200×100μm。电镜研究,病毒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关系,胞质基质浓缩,并出现嗜酸性颗粒,集聚成大颗粒,称颗粒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继而形成细颗粒型病毒(中期型);最后形成一层砌样外壳和哑铃状DNA内核,整个胞质基质变成病毒包涵体,又叫软疣小体。形态学上与痘疮、牛痘、羊痘及其他动物病毒相似。目前培养及动物试验均尚未成功。曾报道传染性软疣能在原代人羊膜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猴肾细胞及FL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不过,但因其不能通过脱膜阶段而使该病毒难以在任何细胞中生长,故不能将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作为常规。

传染性软疣病毒因不能在组织培养细胞中繁殖而妨碍了对其DNA的分析,有限的报道表明本病毒G+C含量高于痘苗病毒,它至少有2个亚型。自生殖器分离的病毒定名为Ⅱ型,自身体其他部位分离的定名为Ⅰ型。但2个型病毒的病灶不一定局限于某个部位。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颗粒形态与正痘病毒相似,但其“M”颗粒表面有似雅塔痘病毒之突起管状结构,有别于天花、猴痘及痘苗病毒。此外软疣病毒无囊膜,有别于塔那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产生特征性皮损在临床上容易诊断,但出现在生殖器部位的皮炎及溃疡处,则常与生殖器疱疹病毒混淆,此时只有通过电镜才能作出诊断。

病因

传染性软疣病毒所属含DNA的痘病毒,电镜下呈"砖形",大小约300X200X100nm。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以温热潮湿地区及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较多。传播方式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自体接种。往往在共浴室或游泳池被传感,在青年人可通过性接触传染,故有人将其列入性病传播。

中医认为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是本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属于痘病毒类,是1种大病毒,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到。组织培养和动物实验均未成功。

传染性软疣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往往在公共浴池或游泳池传染,成人多通过性传播。有人认为有家族性遗传过敏体质的人对此病毒比较敏感,易于泛发。儿童和青少年易发。 感染后经2~3周潜伏期,初起为粟粒大,半球形丘疹,生长缓慢,可增至绿豆或豌豆大,呈淡红、乳白或正常皮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心有脐窝,可从中挤出或挑出白色物质,损害可单发或多发,散在分布,好发于躯干、四肢,少数发于生殖器部位及颜面、脸缘等。慢性病程,自觉微痒,搔抓后继发感染则基底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及结。

发病机理

引起本病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1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200×100μm。电镜研究,病毒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关系,胞质基质浓缩,并出现嗜酸性颗粒,集聚成大颗粒,称颗粒传染性软疣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继而形成细颗粒型病毒(中期型);最后形成一层砌样外壳和哑铃状DNA内核,整个胞质基质变成病毒包涵体,又叫软疣小体。形态学上与痘疮、牛痘、羊痘及其他动物病毒相似。目前培养及动物试验均尚未成功。曾报道传染性软疣能在原代人羊膜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猴肾细胞及FL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不过,但因其不能通过脱膜阶段而使该病毒难以在任何细胞中生长,故不能将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作为常规。

传染性软疣病毒因不能在组织培养细胞中繁殖而妨碍了对其DNA的分析,有限的报道表明本病毒G+C含量高于痘苗病毒,它至少有2个亚型。自生殖器分离的病毒定名为Ⅱ型,自身体其他部位分离的定名为Ⅰ型。但2个型病毒的病灶不一定局限于某个部位。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颗粒形态与正痘病毒相似,但其“M”颗粒表面有似雅塔痘病毒之突起管状结构,有别于天花、猴痘及痘苗病毒。此外软疣病毒无囊膜,有别于塔那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产生特征性皮损在临床上容易诊断,但出现在生殖器部位的皮炎及溃疡处,则常与生殖器疱疹病毒混淆,此时只有通过电镜才能作出诊断。

特征性的是表皮细胞内出现多数细胞质内包涵体,称为软疣小体。其小体挤压每个受损细胞的细胞核,使胞核呈弯月状,位于细胞的边缘;软疣小体由嗜伊红变成嗜碱性,在角质层可见多数35μm直径大小的嗜碱性软疣小体,若中心的角质层破裂,排出软疣小体,形成有中心的火山口样。毛囊性传染性软疣,真皮内有多数扩大的毛囊,其中充满了软疣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