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与素食》读后感摘抄

《释教与素食》读后感摘抄

2020-10-22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佛教与素食 读后感 

  《佛教与素食》是一本由康乐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教与素食》精选点评:

  ●素食观念与“不杀生”,肉食观念与“不洁”,中国民间社会流行的“放生”由来等,都是好题目。佛教本质是一个消极的宗教,因此本质上在现世中的存续也并不在意,但是为了存活下去就必须与现世发生联系,荐亡超度仪式市场被佛教所占领。可本是不可避免的宿命,为何需要超度来祈福呢?

  ●将素食的盛行与物资匮乏联系起来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

  ●第一次较为正式地了解佛教,算是一个简单的启蒙。以前没有读过类似的书,想不到并没有对一些宗教词语感到厌恶。

  ●非常好读。根基:印度传统本有“五戒”,戒杀生;历史书写:转写佛陀“三净肉”的内涵,素食如何进入佛教,并成为(中国)佛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养身体的政治:梁武帝、慧皎等人的素食运动,使得僧团体现出存在意义,僧人成为独特的阶层,让国人接受佛教、僧人,是一种“身份”论;素食的扩散:道教部分教派,南宋“吃菜事魔”信仰,民间各种宗教;物质条件与素食;佛教中国化:义净留学印度的发现与抱怨

  ●好读

  ●把《洁净与素食》和《素食与中国佛教》两篇文章删去注释,引文改为白话凑成的。材料挺丰富,不过我不太喜欢人类学家那种东拉西扯的解读方式。梁武帝素食改革的影响诹访先生已有讨论,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引。

  ●这本书读上去有点儿乱,似乎脉络不是特别清楚,不过佛教徒吃素这件事根本就是一笔糊涂帐,跟其他很多佛教传统一样完全后人附会或者出于别样的考虑硬加上去的。书里有句话说得好,先得立命才能发展,佛陀想要在人间行走也不得不妥协。

  ●0注释,引文全翻成白话。每节都紧扣素食问题,征引丰富,但整体没什么条理;佛门素食之风,在印度则由大乘佛徒倡导,在中国则由梁武帝推动,大概就是这样吧。

  ●有些经文直接翻译出来且没标出处蛮可惜的...以及这本书作者竟然貌似是韦伯的译者......怪不得书中专程引用了韦伯的话。

  ●装帧点赞。引文翻译成白话不知道该说是贴心还是多余。

  《佛教与素食》读后感(一):一些思考

  佛教这一味药,常喝常新。一个民族/团体etc.大致有三种原因:1.律法的规定(如《摩奴法典) 2.暂时的要求(如守丧) 3.接触导致的不洁(如被经期妇女看了一眼)。在印度,由于阶级与身份的考量以及一些现实因素(比如生病不吃肉营养跟不上),佛教对于素食的态度有过一些摇摆和权衡,至今东南亚地区的态度仍不统一。传入中国后,梁武帝与文宣帝大力推行素食,素食才逐渐成为全国统一的佛教传统。梁武帝本身是篡位得权,需要合法化自己的权力,信仰佛教来显示自己的慈悲体恤不失为一种方法。但佛教进入中国,独立于士农工商之外,在社会上缺乏一个合适的身份。素食在古中国,往往与艰苦修行联系在一起,通过推广素食,梁武帝成功地树立了佛教食素修行的形象,再结合佛教本身的世界观(特别是儒家没有的阴间世界和轮回转世),佛教得以在中国有一立足之地。 但如若把佛教素食的普及只看做梁武帝个人的操弄,未免会忽视其他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国的物资不足。“不食肉则费省,故易足”,不仅是佛教的素食推广,此后同样吃素的摩尼教,白莲教等等的兴起都侧面反应了这一事实——其实中国人民吃饱饭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此时中国佛教的素食,早已与印度佛教的原因不同,这可以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案例。在宗教的本土化中,没有什么是凭空发生的。在繁忙的都市中,缺乏心灵寄托而又劳累的中产阶级带动了禅修的发展以及一系列仁波切的流行,是已经看到的在新中国人间佛教的一个转变。而与此同时过去五年,由于经济的发展与消费主义的盛行,日料等精致的饮食有所扩张。如今我们即将迎接一个寒冬,不知道素食是否会再度迎来一个小高潮?想必那时的白领们必然说自己是为了保护地球吧。

  《佛教与素食》读后感(二):杂感

  这个系列的书还差一本就读完了,感觉《佛教与素食》是水平很高的。

  我也多少发现,做历史研究,要先立个题目。题目展开伸入后,历史的意味就显现了,好像泡茶喝茶一样。可是这立题目真的很难,我想一想那处境就觉得无助,这件事真有意思。

  《佛教与素食》讲述、论述的题目,到了书的后三分之一变得非常精彩,使我深受告诫和启迪。我甚至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块大块地吃清汤煮熟的牛腱子,梦醒时还记得那牙齿的感觉和清淡的汤汁肉味。

  欧洲人到了晚清时,还说中国人的饮食里肉太少。这可能是阅读本书,对矫正自己认知系统的最大收获。

  半年前自己读了读佛经,十分粗略的阅读。但我强烈地感觉到一件事,就是佛经里很多东西和佛学精神没有关系,而是出家人行为守则之类的东西。是啊,假如真是为了某种信仰,一本书足够,何必翻来覆去写那么多呢?所以更应该分清楚,这些写作集合中,相当可观的内容和信仰精神没有关系,而是针对实际事物的运作的。这本书更是如此,它几乎完全讲述佛教团体实际运作的某一个方面。

  信仰其实是次要的,因为大多数人不存在信仰。实际事物的处理才是主线,它决定了一个事物是否能延续。

  这本书还让我又一次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意识形态”。吃肉还是不吃肉,这在现象上是很简单的,吃,或不吃。但围绕着它却生出了这么多论证,这些论证通通属于“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多多少少就意味着人类的文化。

  梁武帝真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他为了佛教的延续做了如此重大的努力。他真的是一个疯狂的人,有点掌权了的圣保罗啊。我更想知道,佛教到底是哪里吸引了他,相比于道教。还有那个北齐的文宣帝,淫暴如此,竟然还把杀生的范围扩大到了植物。我揣摩,他一定有着过人的理性思考习惯,因为他在暴力、色情、关于杀生的论证上,都很“出圈儿”。也许我有变成文宣帝的潜质,而不是梁武帝。

  书中最值得安慰的一点是,中国人对食肉食素的论证从来没有说肉不好吃。我很欣慰。

  《佛教与素食》读后感(三):洁净、身份与素食

  本书由作者的两篇论文综合而成,第一部分讨论的是素食观念在印度历史上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中国佛教为何会要求素食。

  一、“洁净”与“身份”

  从佛教本身主张来看,佛陀从来都没有禁止过肉食,然而古印度社会本身宗教性很强,宗教观念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上也存在宗教性“洁净”与“不净”的观念,素食逐渐与“不杀生”“洁净”等观念产生联系,成为一般大众的一个伦理标准,为了吸引教徒,越来越多的宗教开始主张素食。

  除了带有宗教性意涵,还涉及“身份”的问题——洁净程度的差别决定了身份高低。高阶者在印度是洁净的,作为尊贵的婆罗门,为了避免受到不净物的污染,就要成为“彻底素食的婆罗门”(想到了脚不能沾地的日本天皇)。

  二、卡里斯马(charisma)与社会稳定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也并不重视素食,直到梁武帝对佛教僧团发起了“禁断酒肉”的改造。梁武帝本人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主张素食的出发点来源于一个质疑:出家众究竟要在这个社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同样是“身份”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佛教在中国的根基就不稳。与印度社会不同,在传统中国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里并不存在僧侣这个群体,而梁武帝要做的就是明确僧侣的“身份”并提高其社会评价,从而为出家人寻得立足之地。

  出家人和一般人有什么区别?梁武帝认为,要塑造出一种属于佛教僧团的独特形象与身份,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将其与一般人区隔开来,采取独特且值得尊敬的生活方式。梁武帝本人一直追求清苦自律的生活,于是将自己的亲身经验转移到佛教僧团,以求让整个僧团和世俗社会截然划开,从而取得超然于士农工商之上的一种独特的“身份”。所以,尽管中国的佛教僧侣难以达到像古印度婆罗门那样的至高身份与待遇,但是通过素食苦行,他们得到了卡里斯马,在世人眼里成为“超凡入圣“的令人钦敬的形象。与印度不同的是,在古代中国,肉食从未完全与“不净”划上等号,它既是稀缺的美食,也是祭祀祖先的贡品,僧侣素食与其说是为了体现不杀生的慈悲,不如说是展现苦修的难能可贵,从而让民众对其心生敬佩。

  此外,书中有一处提及在梁武帝下令禁断僧团酒肉之前,参军郭祖深曾上书抨击佛教,提到了佛寺穷极宏丽、僧尼资产丰沃,僧人拥有童仆,尼姑畜养女,而这些人都不列入户籍,恐怕将来“处处皆为寺院,人人剃度出家,所有的土地与人民再也不属于国家“。这也可能是梁武帝下令禁断酒肉的一个原因,认为有必要对僧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可惜作者在这点上并未展开讨论。

  个人感觉本书第二部分更加精彩,对儒教、道教、“吃菜事魔”、摩尼教、日本佛教等的描写也十分有趣,信息量比较大,语言通俗简洁,门外汉读起来也毫不吃力。第一部分可能因为自己对古印度宗教了解太少,读的时候兴趣不大,也感觉结构稍微有点散,问题讨论得不够深。

  《佛教与素食》读后感(四):《佛教与素食》洁净、身份与素食

  本书由作者的两篇论文综合而成,第一部分讨论的是素食观念在印度历史上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中国佛教为何会要求素食。

一、“洁净”与“身份”

  从佛教本身主张来看,佛陀从来都没有禁止过肉食,然而古印度社会本身宗教性很强,宗教观念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上也存在宗教性“洁净”与“不净”的观念,素食逐渐与“不杀生”“洁净”等观念产生联系,成为一般大众的一个伦理标准,为了吸引教徒,越来越多的宗教开始主张素食。

  除了带有宗教性意涵,还涉及“身份”的问题——洁净程度的差别决定了身份高低。高阶者在印度是洁净的,作为尊贵的婆罗门,为了避免受到不净物的污染,就要成为“彻底素食的婆罗门”(想到了脚不能沾地的日本天皇)。

二、卡里斯马(charisma)与社会稳定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也并不重视素食,直到梁武帝对佛教僧团发起了“禁断酒肉”的改造。梁武帝本人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主张素食的出发点来源于一个质疑:出家众究竟要在这个社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同样是“身份”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佛教在中国的根基就不稳。与印度社会不同,在传统中国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里并不存在僧侣这个群体,而梁武帝要做的就是明确僧侣的“身份”并提高其社会评价,从而为出家人寻得立足之地。

  出家人和一般人有什么区别?梁武帝认为,要塑造出一种属于佛教僧团的独特形象与身份,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将其与一般人区隔开来,采取独特且值得尊敬的生活方式。梁武帝本人一直追求清苦自律的生活,于是将自己的亲身经验转移到佛教僧团,以求让整个僧团和世俗社会截然划开,从而取得超然于士农工商之上的一种独特的“身份”。所以,尽管中国的佛教僧侣难以达到像古印度婆罗门那样的至高身份与待遇,但是通过素食苦行,他们得到了卡里斯马,在世人眼里成为“超凡入圣“的令人钦敬的形象。与印度不同的是,在古代中国,肉食从未完全与“不净”划上等号,它既是稀缺的美食,也是祭祀祖先的贡品,僧侣素食与其说是为了体现不杀生的慈悲,不如说是展现苦修的难能可贵,从而让民众对其心生敬佩。

  此外,书中有一处提及在梁武帝下令禁断僧团酒肉之前,参军郭祖深曾上书抨击佛教,提到了佛寺穷极宏丽、僧尼资产丰沃,僧人拥有童仆,尼姑畜养女,而这些人都不列入户籍,恐怕将来“处处皆为寺院,人人剃度出家,所有的土地与人民再也不属于国家“。这也可能是梁武帝下令禁断酒肉的一个原因,认为有必要对僧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可惜作者在这点上并未展开讨论。

  当时在西西弗一眼看到这本小书,非常喜欢它的装帧,很适合随身携带,字体较大,印刷清晰,读起来不费眼。个人感觉本书第二部分更加精彩,对儒教、道教、“吃菜事魔”、摩尼教、日本佛教等的描写也十分有趣,信息量比较大,语言通俗简洁,门外汉读起来也毫不吃力。第一部分可能因为自己对古印度宗教了解太少,读的时候兴趣不大,也感觉结构稍微有点散,问题讨论得不够深。书本身我想给3星,装帧设计和印刷加1星,这才是便携书籍该有的样子。